第450章 延安之行(一)

韩云华在包头待的时间并不长,区区三天的时间韩云华所看到的也就是表面上的一些东西,对于这个近几年才真正重新焕发生机的塞北城市韩云华感到极其的陌生,尤其是看到包头兵工厂源源不断地将制式武器装备和德国现役的主力步枪生产出来的时候,韩云华感到极为不真实。

除此之外包头市数百万的人口也让韩云华感到陌生,虽然后世包头作为塞北第一大城市也有几百万人口,但是现在这个『乱』世,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已经不多了,几百万以上的城市更是只有大后方的那几座重城以及沦陷区范围内像北平、南京、武汉这样的城市才可能出现的情况。但是现在的包头已经不仅仅有了后世国际化大都市的一丝气息,更有了现代绝大多数城市所不具有的热情和活力。

在包头待了三天,韩云华参观了兵工厂以及军营等重要设施,另外还参观视察了包头难民营以及以工代赈而修建的大型国防工程和民生工程。并且还亲自到全方位的防空洞内做了防空掩护躲避实验,实验的结果令人很满意,不管是“日军”使用重磅航弹还是重炮都无法将坚固的防空洞击垮。

离开包头之后韩云华便没有再停留,而是乘坐汽车直奔延安而来。由于韩云华所部之前出兵晋西北,强势打掉了黑田重德旅团,所以很长时间以来日军的兵力都龟缩在大同朔县一带,很少在晋西北活动。因此从内军区到延安的这一路上韩云华只遇到了晋绥军的几次盘查,但是当那些晋绥军士兵看到竟然是友军的高级军官,虽然没有看清是哪一位长官,然而行进中的汽车和形车以及那两百多位拿着冲锋枪挎着驳壳枪的士兵却无不显示着这位长官职位之高。况且晋西北地区现在已经是八路军的天下了,晋绥军虽然名以上还是这片土地的控制者,但是当120师在这里将日军的几路大军打得溃不成军的时候,晋绥军已经失去了对这里的控制,因此晋绥军的巡逻部队也不敢找韩云华等人的麻烦。

1940年4月2日,韩云华一行人终于赶到了延安,接到消息的『主席』等人亲自到延安北门迎接韩云华。由于天『色』已经很晚了,所以『主席』等人同韩云华寒暄了几句之后便带着韩云华一行人回到了他住的窑洞,为韩云华等人接风洗尘。

内军区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现在的内军区可以说是控制的最强大的一支军队了,不管是在人数上还是在部队的战斗力上面韩云华所部都是最强的,甚至于内军区还有自己的兵工厂,自从建军到现在更是没有让党中央投入多少人员资金,所以现在党内针对韩云华的声音也小了很多,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知道韩云华的崛起是无人可挡的,和这样一位年轻而又有实力的带兵大将作对无疑是愚蠢的,所以这一次韩云华来延安第一感觉就是延安方面对他是出奇的热情,这让韩云华猛然间还有点不适应。

这次到延安韩云华就不准备短时间内就返回塞北,而是准备在延安多呆一段时间,所以今天的饭局上韩云华也没说自己这次回延安的目的,而是和『主席』等人狠狠喝了一顿酒。

饭局一直到了夜里十一点多才散了,此时的韩云华已经是喝的不省人事了。幸好『主席』等人却没有喝高,让韩云倩扶着韩云华到自己的厢房休息,原本韩云华准备晚上到丈母娘家里休息的愿望也落空了。

第二天韩云华起来之后只觉得天旋地转,脑袋更是头疼欲裂,醉酒的后遗症依然没有过去。韩云华苦笑一下,暗道以后说什么也不能喝这么多酒了,这醉酒的滋味可不好。

洗刷一番之后韩云华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便带着一个警卫小队出了门,因为有会,所以『主席』等人早早出了门,原本打算让韩云华也去参加那个会议,但是看到韩云华鼾声震天的睡姿,嘴里还流着哈喇子,『主席』和周副『主席』相视一阵苦笑,然后给韩云华留下两个熟悉地形的警卫后便去开会了。

『主席』给韩云华留下的这两个警卫都是延安本地人,对延安的地形很熟悉,并且都是参军超过五年的老兵了,所以让他们带着韩云华熟悉延安『主席』等人也放心。

韩云华希望真正了解一下这个时代延安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和后世人们想的不一样的是,此时的延安虽然是占据着,但是延安的上也并没有受到打击和限制,反而由于延安地处大后方,所以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定的,商业也就显得很活跃。

一路上韩云华看到延安满大街都是小摊小贩,沿街的商铺绝大多数都是开着的,只有一些挂着“当”或者“票”的店铺半掩半开着门,而且街上修建房屋的人也不少,反正整个延安给人一种真正的城镇的感觉,活力十足。

延安城虽然很小,但是人却着实不少,就这么短短一个多小时韩云华就听到了不下十几种方言,有四川话有湖南话和江西话,甚至于还有广东话,像韩云华说的这种后世普通话和塞北土话夹杂出来的怪异口音也就不显得多么突出了,反而这种北方口音在这里很普通。

“小张,延安街上每天都这么多人吗?”韩云华向『主席』的警卫连长小张问道。

小张叫张志国,是韩云华到前线后『主席』才找的警卫连长,所以韩云华对张志国也不算是太熟悉。

张志国倒是对韩云华很熟悉,当然了现在延安的老百姓以及军队那一个不知道韩云华的大名,延安成立数十个大喇叭每天连篇累牍的都是韩云华的事迹,不认识他韩云华的大有人在,但是不知道韩云华事迹的人倒真是不多。今天得知自己要陪同的首长正是那位威名赫赫的韩云华司令员的时候,张志国的心情很是激动,见韩云华问话,张志国立即敬了一个军礼然后大声回答道:“报告首长,延安......”

张志国刚开口便被韩云华打断了:“小张,别紧张,也别搞得这么正式,我们出来就是看一看延安的风情以及了解一下大后方人民的真实生活,毕竟我走的时候抗战才刚刚爆发,人们的生活也不像现在这么艰苦,所以今天我们要去很多地方,你要是一直就这样给我敬礼的话,那我也得一直给你回礼,算了,我们还是正常交流即可。”

张志国也觉得自己今天有些紧张了,虽然他很奇怪自己就是第一次见『主席』等人也没有紧张,但是今天却表现得如此不堪,但是他还是笑了笑说道:“首长说得对,我今天确实是紧张了点,呵呵,延安也不是每天都有这么多的人,只不过日军的飞机前天才来过,所以按照一般的规律三天内日军是不会再派轰炸机来轰炸延安的,所以趁着日军的飞机不来人们赶快进城上街买一些日用品,小商贩们也趁着这个机会赶紧出来兜售自己的货物。所以今天看起来人就特别多,平时倒是也没这么多人”

听张志国这么一说韩云华也就释然了,这么多的人都快赶得上张家口以及归绥那样的大城市了,确实有些不正常,原来是人们都集中到了这几天出门。

“日军的飞机经常来轰炸吗?我们的防空设施管用吗?”韩云华又问道。

张志国苦笑道:“经常来,首长离开延安的时候日军倒是不怎么看得起我们八路军,所以也就没有派空军来对付我们。但是我们八路军林老总的115师在平型关战役中歼敌近千人,取得了抗战首次大捷之后日军就开始派兵攻击我八路军,甚至于还准备以山西作为跳板,直接攻取延安。但是被您和贺师长的120师在晋西北打了个措手不及,部队损失惨重。之后恼羞成怒的日军调兵遣将进攻我边区东部黄河防线,遭到了八路军抗日勇士的迎头痛击。日寇在地面上失败后,便采用对边区空袭手段来施行报复。38年11月20日,日军第一次派航空部队来轰炸延安。由于当时准备很不充分,而且那一天正是星期天,延安城内人来人往,当日寇的7架飞机飞到延安上空时,人们慌『乱』起来,人叫马嘶,黄尘滚滚。敌机向人群扫『射』、投弹,瞬间房倒屋塌。延安被炸成了瓦砾堆,人员伤亡较大。之后日军又连续不断地派来航空部队前来轰炸,虽然我们也采取了一欣控措施,但是由于我们缺少对付飞机的高『射』机枪和高『射』炮,所以反空袭的效果很不好,军民的伤亡很大,被炸毁房屋380间,抗大校舍被毁;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关中军分区副司令员金道松牺牲。”

说着张志国将韩云华等人带到了延安大街上的一处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只见许多人围在一处石头墙前面议论纷纷。看到韩云华疑『惑』的眼神,张志国便解释道:“这里是我们延安边区『政府』张贴告示和宣传报纸之类的地方,就像一个消息集中站,一旦边区『政府』有了什么新规定或者是有了新的战报就会贴到这里让人看,当然了重大的消息还会在大广播里广播的。”

韩云华稍稍往里挤了一挤,然后就看到墙上张贴着许多大红纸和报纸,大红纸一般是写着最新战报,在上面韩云华就看到了前几天关于他们全歼日军第三十三师团的战报了,稍后韩云华又在比较靠上的地方看到了一张写着“日寇轰炸延安损失统计表”,上面明确写着自1938年日军第一次轰炸延安到现在所有日军的轰炸记录以及轰炸给延安造成的损失,韩云华耐着『性』子一条接一条的看了下去。

“1938年11月20日和21日这两次轰炸,各来飞机7架次、投弹110枚,死30人,伤122人,毁民房109间。”

“1938年12月12日第三次空袭,来袭飞机7架次,投弹40余枚,毁民房100多间,人无伤亡。”

“1938年12月14日第四次空袭,来袭飞机7架次,投弹45枚,损失甚微。”

“1939年8月15日第五次空袭,来袭飞机10架次,投弹40枚,死伤6人,毁民房27间。”

“939年9月8日,日军从早到晚出动飞机43架次,先后3次空袭延安,投弹200多枚,死伤50多人,毁房100余间,牛一头、马一匹、猪四头。”

“1939年9月10日第九次空袭,来袭飞机10架次,投弹、扫『射』,八路军政治部的钟蛟盘同志被炸身亡。”

“1939年10月15日上午第十一次、第十二次空袭,共投弹122枚,死23人,毁房30间,死牲畜数头。”

“1940年4月2日第十三次空袭,来袭飞机43架次,投弹52枚,毁房6间,石窑4孔,死马一匹,无人员伤亡。”

韩云华看到4月2日的这次轰炸正好是他们到达延安的这一天,幸好当时他的车队进城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左右了,要是找来几个小时怕是要和鬼子的飞机正面相遇了。

仔细看了一下,韩云华发现日军轰炸的力度一次比一次要大,从一开始的7架飞机到昨天出动的43架飞机,显然日军对八路军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所以直接导致日军打击八路军的力度也一天比一天重。

不过韩云华还发现日军对延安的轰炸效果越来越弱,从第一次轰炸给延安造成30多人的伤亡到昨天43架敌机也就造成几座房屋损坏的情况来看,延安方面虽然没有多少有效的防空设施,但是对付日军的轰炸却有自己的一套,而且效果看起来也很不错,值得内军区学习。

“那你们怎么防空的,我看到昨天鬼子的轰炸也就造成几座房屋的损坏,人员伤亡几乎没有,这是怎么一回事?”

“首长,为防止空袭,党中央命令延安城里的中央机关、单位、学校都迁到城外山沟里。并且党中央下令扩大延安的城区面积,人口不要过分集中,有条件的就挖窑洞居住,群众也要做好有序撤离,不要惊慌。所以敌机再来时,群众有序疏散、隐避,因此,除一锌屋受损外,人员伤亡倒是急速下降。以后日寇飞机还对延安实施了多次轰炸,但是效果都是不佳,甚至于连延安城外的宝塔山都没有炸掉。”

韩云华原以为党中央会采取什么措施,原来只是一些简单的方法,但是这些原本十分简单的东西一组合却可以发挥着么厉害的效果,『主席』等人确实厉害。但是关于张志国所说的延安宝塔是因为日军的轰炸效果不佳才得以幸存的说法却不以为然。

其实对于那座建于唐代(明代重修)的平面8面8角9层高44米砖塔,在抗战时期竟然能够奇迹般的幸存下来人们也很疑『惑』,但是根据人们考证得到的数据表明,日军之所以不轰炸延安宝塔是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由于延安宝塔在延安城外,四周没有重要目标,所以日军没有轰炸的必要,更不会为了一座佛塔而浪费弹『药』。更重要的是延安这个小城在地图上的坐标很小,而且有没有什么标志『性』建筑,所以为了便于搜寻延安,所以日军才保留了延安宝塔作为轰炸延安的地理坐标,不过韩云华也没有反驳张志国的话,而是继续跟着张志国往前走。

除了被日军航空部队轰炸之外,延安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攻击,慑于八路军的兵力强大,所以国民『政府』对于摩擦也收敛了很多。因为在蒋介石看来现在的已经有了和日军合作的资本了,要是放弃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转而同人合作的话,他的国民『政府』立刻就会垮台,所以此时的蒋介石对于以及整个八路军都是又惊又惧。

从内心来说蒋介石不愿意看到八路军壮大的,这一点不做解释大家也明白。但是现在八路军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了蒋介石的预料,甚至于已经可以威胁到日军整整一个方面军的生存了。但是越是这样蒋介石越不敢刺激,虽然他也相信是不会和日军合作的,毕竟这和一贯叫嚣和宣扬的理念并不一致,但是出于一个政治老手惯有的疑虑,所以他还是不敢保证就一定不会和日军合作。所以这段时间以来蒋介石一直不敢对龇牙,甚至于连既定的消灭和驱逐长江以南的新四军的计划也不得不取消。因此此时的延安的大街上倒是显得一片歌舞升平,甚至可以看到一衅发碧眼的外国人,大有一种万国来朝的姿态,这让韩云华很是满意。

第332章 历史的原点(一)第573章 东征欧洲传来的好消息(二)第549章 人肉买卖第342章 战冀南(二)第668章 扬刀跃马入东京(二)第365章 华北会战(十二)第343章 战冀南(三)第553章 瓮中捉鳖第528章 战德州(二)第88章 巅峰对决(二)第184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十)第394章 战后总结第315章 新民会(二)第424章 第三十三师团覆灭记(一)第144章 风云再起第86章 前奏(三)第589章 幸福时刻第435章 第三十三师团覆灭记(二)第336章 新的战略布局(三)第367章 华北会战(十四)第397章 中央视察(一)第201章 军政会议(一)第551章 锄奸动员令第358章 华北会战(五)第627章 大休整第575章 东征之忽悠美国佬(二)第106章 震撼出击(四)第107章 震撼出击(五)第271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尾声(五)第591章 军火交易第476章 战山东(六)第214章 华丽的演出(五)第372章 华北会战(十八)第230章 韩云华的日本女儿(五)第662章 开国大典第584章 东征之蚂蚁搬家第463章 华北无战事(九)第334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新的战略布局(一)第239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一)第597章 未雨绸缪第265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谍战交易(五)第178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四)第六百五十五四章 日本军国主义的挽歌第557章 营救赵尚志第625章 访苏第370章 华北会战(十六)第616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四)第198章 抗大分校(一)第178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四)第605章 关东军的末日(三)第456章 华北无战事(二)第368章 华北会战(十五)第668章 扬刀跃马入东京(二)第186章 武汉会战之武汉授勋第98章 乱战(二)第373章 华北会战(十九)第37章 震怒的莲沼蕃第520章 韩云华出手第121章 冀东事变(十二)第439章 第三十三师团覆灭记(六)第636章 奇袭日本本土第160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十一)第103章 震撼出击(一)第27章 大青山二次保卫战(六)第153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四)第99章 乱战(三)第571章 东征之日军的双辽危机(四)第114章 冀东事变(五)第185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十一)第480章 战山东(十)第145章 武汉会战之出兵武汉(一)第247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四岔口攻防战第63章 无奈的老蒋第11章 挺进晋北第243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四岔口攻防战(一)第515章 皖南、皖南!!!第82章 敲诈老蒋第108章 震撼出击(六)第592章 阅兵第389章 华北会战(三十五)第461章 华北无战事(七)第237章 冀南反扫荡(六)第90章 巅峰对决(四)第159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十)第295章 景阳冈反扫荡(三)第186章 武汉会战之武汉授勋第195章 拜见丈母娘(一)第93章 巅峰对决(七)第340章 汪伪艳电(二)第521章 收拾庞瘸子第518章 争锋相对第428章 1940年的开年的大戏(十)第165章 武汉会战之进占彭泽(四)第568章 东征之日军的双辽危机(一)第530章 战德州之攻占王瞳镇第97章 乱战(一)第21章 特战大队第135章 战斗总结第523章 皖南事件完美谢幕第511章 潜心发展之冀中军分区
第332章 历史的原点(一)第573章 东征欧洲传来的好消息(二)第549章 人肉买卖第342章 战冀南(二)第668章 扬刀跃马入东京(二)第365章 华北会战(十二)第343章 战冀南(三)第553章 瓮中捉鳖第528章 战德州(二)第88章 巅峰对决(二)第184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十)第394章 战后总结第315章 新民会(二)第424章 第三十三师团覆灭记(一)第144章 风云再起第86章 前奏(三)第589章 幸福时刻第435章 第三十三师团覆灭记(二)第336章 新的战略布局(三)第367章 华北会战(十四)第397章 中央视察(一)第201章 军政会议(一)第551章 锄奸动员令第358章 华北会战(五)第627章 大休整第575章 东征之忽悠美国佬(二)第106章 震撼出击(四)第107章 震撼出击(五)第271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尾声(五)第591章 军火交易第476章 战山东(六)第214章 华丽的演出(五)第372章 华北会战(十八)第230章 韩云华的日本女儿(五)第662章 开国大典第584章 东征之蚂蚁搬家第463章 华北无战事(九)第334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新的战略布局(一)第239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一)第597章 未雨绸缪第265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谍战交易(五)第178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四)第六百五十五四章 日本军国主义的挽歌第557章 营救赵尚志第625章 访苏第370章 华北会战(十六)第616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四)第198章 抗大分校(一)第178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四)第605章 关东军的末日(三)第456章 华北无战事(二)第368章 华北会战(十五)第668章 扬刀跃马入东京(二)第186章 武汉会战之武汉授勋第98章 乱战(二)第373章 华北会战(十九)第37章 震怒的莲沼蕃第520章 韩云华出手第121章 冀东事变(十二)第439章 第三十三师团覆灭记(六)第636章 奇袭日本本土第160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十一)第103章 震撼出击(一)第27章 大青山二次保卫战(六)第153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四)第99章 乱战(三)第571章 东征之日军的双辽危机(四)第114章 冀东事变(五)第185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十一)第480章 战山东(十)第145章 武汉会战之出兵武汉(一)第247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四岔口攻防战第63章 无奈的老蒋第11章 挺进晋北第243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四岔口攻防战(一)第515章 皖南、皖南!!!第82章 敲诈老蒋第108章 震撼出击(六)第592章 阅兵第389章 华北会战(三十五)第461章 华北无战事(七)第237章 冀南反扫荡(六)第90章 巅峰对决(四)第159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十)第295章 景阳冈反扫荡(三)第186章 武汉会战之武汉授勋第195章 拜见丈母娘(一)第93章 巅峰对决(七)第340章 汪伪艳电(二)第521章 收拾庞瘸子第518章 争锋相对第428章 1940年的开年的大戏(十)第165章 武汉会战之进占彭泽(四)第568章 东征之日军的双辽危机(一)第530章 战德州之攻占王瞳镇第97章 乱战(一)第21章 特战大队第135章 战斗总结第523章 皖南事件完美谢幕第511章 潜心发展之冀中军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