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2章 罗斯柴尔德家族有多少钱

bookmark

“戴维,中国人早就放出风来,他们要钱,似乎对于他们来说,他们需要的也紧紧是钱,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最缺的恰恰是钱,如果你要这个我们就没有办法了。”

“哈伊姆,我们号称控制了整个美国,而美国控制了整个美洲,相当于我们控制了整个美洲,说的不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经济势力吗,难道让他们出一点钱支持犹太复国都不行吗?”

戴维·本-古里安这话其实是说给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代表听的。

罗斯柴尔德家族代表笑了笑,他道:“戴维阁下,我很理解您的想法,一直以来我们家族也是不予余力的支持复国,这点在做的诸位读可以证明,我们出钱是最多的,至于以后我们还会拿出更多的钱去支持犹太复国,就算复国了,我们也会支持国家建设。”

戴维·本-古里安被他这么一说很不好意思,本来想要刺激一下对方,没想到对付却不接招,反而顺着自己的话说,但是这话说了又跟没说一样,他只能道:“那你们是愿意出钱了!”

代表道:“只要是为了犹太人复国,就算倾家荡产,我本人也在所不惜,但是家族的东西我无权做主。”

“那我去见见你们的家族族长吧!”戴维·本-古里安平静的说道。

老罗斯柴尔德主要在德意志联邦经营古董和古钱币生意。1780年,三子内森前往英国曼彻斯特,罗斯柴尔德家族开始经营纺织品进出口生意。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国和欧洲大陆贸易中断,罗斯柴尔德家族在竞争中打败巴林兄弟接受了英国政府委托,负责运送货币给在欧陆同法国作战的威灵顿元帅,开始涉足银行业和债券业。罗斯柴尔德家族凭借遍布欧洲各地的信息收集网络,建立了国际债券交易市场,并且提前一整天得知了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的消息,在交易市场上控制了英格兰银行,进而迫使英国将货币发行权交由私人银行家控制。战争之后,罗斯柴尔德家族以贷款人的身份,先后控制了英国、法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的金融市场,成为“犹太人之王”。现在巴勒斯坦犹太集结地还有为数众多的以罗斯柴尔德为名的街道和城镇。

1850年左右,罗斯柴尔德家族总共积累了相当于60亿美元的财富。鼎盛时期,欧洲大部分国家的政府几乎都曾向他们家族贷款,到了20世纪初的时候,世界的主要黄金市场也是由他们家族所控制,罗斯柴尔德家族总共累积了相当于50万亿美元的财富。

尽管这些数据不是很确切,尽管戴维·本-古里安也知道犹太家族在欧洲的财产,特别是欧洲大陆的财产随着德军的进攻而化为乌有,但是戴维·本-古里安知道,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资产主要在英国,连英国的货币都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发行,罗斯柴尔德家族肯定能支付的其那笔复国费。

英国控制了世界四分之一的领土,还在其他地方有各种利益,英国每年的税收几乎被罗斯柴尔德家族收入囊中,他不相信罗斯柴尔德家族没钱。

至于美国虽然不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一家独大,但是也差不多了,1865年,罗斯柴尔德家族认为美国经济不会大幅度发展,于是把它在美国的分行都撤销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致命失误,也直接导致了摩根家族的兴起。自此,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欧洲大陆和北美澳洲的全部金融机构和资产全军覆没,仅依赖在英国和瑞士幸存的少量金融机构艰难恢复,但是这只是一时的。

1895年,美国已经成为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大国,犹如后世的中国,不过它有着一个致命的弱点。黄金极度匮乏。四年前,美国政府遭遇了严峻的黄金挤兑危机,财政部的黄金储备仅剩下4000万美元,而且每天还在以200万美元的速度流失。

就在这个时候,当时全球金融中心伦敦私人银行家中的沙皇。罗斯柴尔德家族出场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在纽约的代表小奥古斯特·贝尔蒙和家族在美国扶持的金融寡头。摩根乘坐火车来到华盛顿,要求与总统克利夫兰谈判。在谈判过程中,一位职员进来告诉财政部长。政府的黄金储备仅余900万美元(12。3吨)。摩根威胁道:“15:00之前,政府的黄金储备就会耗尽。”这时克利夫兰明白自己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作为美国民选总统,代表人民利益的他顺势向罗斯柴尔德家族低下了头,从此美国不再真正属于美国人民,而是成为罗斯柴尔德家族等国际银行家寄生控制的新兴大国、日后的超级大国,直到今天仍然如此。

那么,1895年美国金融危机是怎么爆发的呢?为什么美国政府的黄金仅剩下900万美元?为什么克利夫兰总统不得不向两个金融寡头低下他代表人民的头颅呢?故事的原委要从1890年的英国金融危机说起。

五年前,当时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伦敦发生了一场有惊无险的金融危机。这一危机,主要是由伦敦巴林兄弟家族在阿根廷的莽撞投资所引起的,由于阿根廷遭遇了金融危机,导致巴林银行损失惨重,濒临倒闭,同时连累英格兰银行深陷危机之中。

罗斯柴尔德在三十年前因为决策失误,后来美国成为新兴经济体之后他不是去懊恼,而是去积极的补救之前的过错。

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主要精力和财力重返美国不同,巴林兄弟家族看好阿根廷,它在19世纪80年代后期承购了4200万英镑的阿根廷证券。而当时阿根廷的经济泡沫正日益疯狂。

这时,英格兰银行和德意志国家银行迅速提高了各自的基准利率。这一举措的影响立刻显现出来,市场的狂热快速降温,证券价格大跌。祸不单行的是,阿根廷小麦产量下降,随后的1890年夏季,阿根廷还爆发了一场政治革命。

金融恐慌立刻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蔓延,股票价格大跌,巴林银行承购的数千万元的英镑证券被高位套牢。巴林银行被套!而它的格言和公司的标识语。“坚忍不拔”此刻在幸灾乐祸者眼中显得很“搞笑”。

巴林银行危机引发了英格兰银行黄金的挤兑危机,1889年,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在危机最高峰时不到1100万英镑,而仅巴林兄弟家族就要求英格兰银行立刻提供400万英镑的融资,否则它就会破产。

无奈之下,英格兰银行转而向巴林银行的主要竞争对手。罗斯柴尔德家族求助。罗斯柴尔德家族表现得非常慷慨大度,当然他们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是少数族裔,有些事情不能做的太绝,否则会将犹太人的处境陷入绝地。它与英格兰银行一道,提供了1500万英镑的先期融资,为巴林兄弟家族偿还债务。罗斯柴尔德家族还从法兰西银行借来200万英镑的黄金。英国还从俄国借到了150万英镑的黄金,此外,俄国人还同意不提取其存在巴林银行的巨额存款。

经此波澜不惊的一役,英国的央行。英格兰银行对罗斯柴尔德家族感激万分,尽管这已经不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第一次帮助英格兰银行了,1826年罗斯柴尔德家族就曾经帮助过英格兰银行。

巴林兄弟家族对罗斯柴尔德家族感激涕零的同时,英国政府和大众往往会忽略最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英国伦敦货币金融的新旧控制者之争已经水落石出。巴林兄弟家族惨败,罗斯柴尔德家族完胜,自此罗斯柴尔德家族完全控制了英国的金融,其他的家族不过是吃他们吃剩下的。

英国在当时可是世界超级大国,控制了英国的金融就等于控制英国,同时间接的控制了跟英国有重大经济关联国家的经济,只要英国有点什么事情,那些国家也很难幸免。

美国的金融危机就这样在罗斯柴尔德家族家族的算计下出来了,自此罗斯柴尔德家族家族控制了美国的金融。

有句话说“民主党属于摩根家族,共和党属于洛克菲勒家族,”但是他们都属于罗斯柴尔德家族。

不过罗斯柴尔德家族一开始就进行多元化的投资,所以除了家族内部的核心成员,否则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少资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和英国依旧控制这半个世界,所以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钱纵容损失了一点,但是依旧是世界第一富,戴维·本-古里安懒得跟这个代表废话,他想直接去面见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族长,说服他,只要犹太国家建立,有了国家的保护,对于罗斯柴尔德家族来说也是一种安全上的保证,总比现在每天战战兢兢考虑其他国家排犹要好。

有人说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资产有50万亿美金,有人说只有30万亿美金,不过中国人要的再多对于罗斯柴尔德家族来说也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戴维·本-古里安认为中国应该挺多要个一两千亿美金罢了,就算要多了,他也可以压下来。

第51章 日本对华宣战第36章 迎头追击第3章 扩军第51章 对日条约第52章 高尔察克投降(上)第35章 无声的战役第69章 轰炸美军舰队(上)第50章 德国对华宣战第19章 苏军溃败第27章 瘟疫来了第26章 邓尼茨的信条第50章 空战第21章 犹太人的盘算(二)第2章 ,三巨头会议(中)第1 4章 策略第62章 冬季攻势(二)第25章 工业发展第17章 核武器第10章 没事找事第2章 局势恶化第40章 亚热带会战前第66章 目标非洲第50章 伊尔库茨克之战(中)第10章 没事找事第55章 中国改革计划书第60章 日军的又一春第45章 文人第45章 阿拉斯加阴霾第51章 冬眠第53章 两害取其轻第54章 蒋介石决定了第14章 库伦大会战第68章 苏联败退第6章 大战前夕第42章 评德国的东方战略第8章 进去外蒙第46章 叛国贼的演讲第30章 英、日的灭印计划第1章 高卢鸡的恐惧症第9章 王汉章 的担忧第44章 山本五十六的阴谋第29章 阿拉斯加行动第8章 裕仁的最终目的第32章 到底还是美国人奸诈第7章 中德结盟第11章 落日前第14章 库伦大会战第33章 控制缅北第63章 龙式步枪生产第61章 转道日本第6章 优柔寡断的裕仁第48章 准备第47章 见龙云(二)第4章 空中绞杀(下)第59章 原子弹第13章 日本人的担忧第60章 三哥的奇幻漂流第13章 人怕出名猪怕壮第44章 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第39章 诺曼底登陆第1章 游说尼赫鲁第25章 第13舰队覆灭第46章 叛国贼的演讲第5章 交好德国第55章 喷气式飞机V5第9章 打垮56师团第1 4章 策略第46章 叛国贼的演讲第14章 库伦大会战第54章 日本人的狂欢第25章 工业发展第25章 没有希特勒的德国第39章 盟国的再一次胜利第8章 进去外蒙第6章 深入会谈第57章 橡树行动(一)第55章 远征军抗命第22章 煮酒论局势第59章 原子弹第67章 如何处理第10章 小舰队覆灭第42章 日本密谋第68章 苏联败退第60章 三哥的奇幻漂流第37章 空降航母第62章 笼络人心第42章 这就叫卑鄙无耻第58章 印度人的哀嚎第34章 看不起蒋介石第63章 失落的裕仁第41章 中东动乱前第51章 日本对华宣战第29章 阿拉斯加行动第30章 印尼人的恶梦第48章 夺取塔纳诺河北第32章 欧洲烂局第66章 太平洋局势第46章 突击小分队第45章 文人
第51章 日本对华宣战第36章 迎头追击第3章 扩军第51章 对日条约第52章 高尔察克投降(上)第35章 无声的战役第69章 轰炸美军舰队(上)第50章 德国对华宣战第19章 苏军溃败第27章 瘟疫来了第26章 邓尼茨的信条第50章 空战第21章 犹太人的盘算(二)第2章 ,三巨头会议(中)第1 4章 策略第62章 冬季攻势(二)第25章 工业发展第17章 核武器第10章 没事找事第2章 局势恶化第40章 亚热带会战前第66章 目标非洲第50章 伊尔库茨克之战(中)第10章 没事找事第55章 中国改革计划书第60章 日军的又一春第45章 文人第45章 阿拉斯加阴霾第51章 冬眠第53章 两害取其轻第54章 蒋介石决定了第14章 库伦大会战第68章 苏联败退第6章 大战前夕第42章 评德国的东方战略第8章 进去外蒙第46章 叛国贼的演讲第30章 英、日的灭印计划第1章 高卢鸡的恐惧症第9章 王汉章 的担忧第44章 山本五十六的阴谋第29章 阿拉斯加行动第8章 裕仁的最终目的第32章 到底还是美国人奸诈第7章 中德结盟第11章 落日前第14章 库伦大会战第33章 控制缅北第63章 龙式步枪生产第61章 转道日本第6章 优柔寡断的裕仁第48章 准备第47章 见龙云(二)第4章 空中绞杀(下)第59章 原子弹第13章 日本人的担忧第60章 三哥的奇幻漂流第13章 人怕出名猪怕壮第44章 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第39章 诺曼底登陆第1章 游说尼赫鲁第25章 第13舰队覆灭第46章 叛国贼的演讲第5章 交好德国第55章 喷气式飞机V5第9章 打垮56师团第1 4章 策略第46章 叛国贼的演讲第14章 库伦大会战第54章 日本人的狂欢第25章 工业发展第25章 没有希特勒的德国第39章 盟国的再一次胜利第8章 进去外蒙第6章 深入会谈第57章 橡树行动(一)第55章 远征军抗命第22章 煮酒论局势第59章 原子弹第67章 如何处理第10章 小舰队覆灭第42章 日本密谋第68章 苏联败退第60章 三哥的奇幻漂流第37章 空降航母第62章 笼络人心第42章 这就叫卑鄙无耻第58章 印度人的哀嚎第34章 看不起蒋介石第63章 失落的裕仁第41章 中东动乱前第51章 日本对华宣战第29章 阿拉斯加行动第30章 印尼人的恶梦第48章 夺取塔纳诺河北第32章 欧洲烂局第66章 太平洋局势第46章 突击小分队第45章 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