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整合资源

李若风在弥空的血腥杀伐气息中,龙行虎步地走下行刑台,登上了他的阅兵车。

随着两辆敞篷吉普车经过一个个的方阵,李若风宏声喊道:“弟兄们好!”

“长官好!”官兵持枪行注目礼,齐声吼道。

“弟兄们辛苦了!”

“为党国尽忠!”

“……”

李若风的亲切问候和国防军将士们的响亮回答震彻整个广场的上空。

五十个方阵,李若风用了差不多二十分钟方全部检阅完毕。

接下来就是受阅部队的分列式汇演。

新编第38师是李若风亲手训练出来的部队,作为第一支王牌部队,部队接受的是现代中国陆军的训练大纲和标准。

横成排纵成列的齐步走、正步走,是所有官兵每天都要练习的必修功课。这是锤炼士兵们意志和毅力的最好方式。

迈着铿锵的正步率先出场的是原38师教导团中的一个方队,接下来是警卫团方队,特种侦察方队,通讯兵方队,女子医护兵方队,重机枪方队,迫击炮方队等四十八徒步方队。受阅长时大约为十二分钟,每个方队以每分钟一百一十六步的速度踢出一百二十八步正步,走完天安门东北长约一百米的距离。

每一个方队的队伍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向前移动,似乎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们的前进。

横、纵、斜,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成一第线。每条线,都像刀切一般笔直,每一个动作都整齐划一,就像是由一个人完成的一般。

方阵如山,气势如虹!

全体将士们脸上那种坚毅和自信的表情,让所在前来观礼的国内外嘉宾们内心里的震撼是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

步兵炮方队和重炮方队那种由钢铁组成的强大阵势,其带来的震撼较之先前的徒步方队更加让人感到心悸。

在城楼上观礼的傅作义、阎锡山、陈诚、马步芳、马鸿奎等统军将领,震惊之余,无不是面面相憈。如此铁军,岂是他们辖下的那些三流军队所能抵挡得住的。

就连张学良、冯玉祥、吴佩孚也被国防军展现出来的雄伟气势震住了,他们从来都没想过国防军有如此军威,如此强大。

“焕章啊,谢谢你能给我这个机会来见证如此威武雄师在我们的国家横空出世。”吴佩孚站在冯玉祥身边感慨万千地低声说道。

“玉帅,跟汉卿和忠国他们这些年轻人相比,咱们大半辈子算都是白活了。”冯玉祥也由衷地叹道。

“有如此雄兵,何愁列强再讥笑咱们中国有国无防!小日本,对我们国家和民族所欠下的笔笔血债,终于到了可以清算的这一天了。”吴佩孕老眼在闪动着激动的泪光,转头对张学良说道:“小六子,干得不错,比你老爹更有出息!”

接下来的十万雄兵入城进行的武装游行,虽然从军容上比不上先前接受检阅的国防军整齐伐一,但是他们胜在人多,气势更盛。

特别是骑兵师和炮兵师,数万将士排成整齐的行列一路上威风凛凛地穿城而过,黑森森的炮口,闪亮亮的马刀,所散发出来的慑人杀伐之气,让马路两边看热闹的北平人民连大声都不敢多喘。

而最后出场的空军飞行编队,无疑将整个誓师活动送入最高潮。三十六架霍克II战斗机和容克K钢铁战鹰组成九个飞行编队,从北平上空呼啸而过,超低空飞行带来的空气震荡,使得人们满腔的热情像烈焰般地燃烧起来,随此暴发出来的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久久不绝于耳。

中国人民国防军建军誓师大会,一直到下午二点半才方告一段落。

而北方抗日民主政府的成立活动就没这么大的场面了,张学良只是向与会的中外记者宣布新政府正式成立,领导班子暂时只是确立了核心四人团,主席张学良,副主席冯玉祥,国防军总司令李若风,总参谋长吴佩孚。

然后宣布成立北方抗日民主政府第一届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

吴佩孚和冯玉祥的国民党中的号召力强大的超出了李若风的想像。

中国北方几省各大城市中的党国元老,民主人士,赋闲在家的军政大员,无不纷纷响应。

首先是归绥的傅作义,通电宣布加入北方抗日民主政府,归绥第35军全体官兵宣布加入中国人民国防军的序列。

然后就是马步芳、马鸿奎和马鸿宾这西北三马,通电宣布脱离原国民政府管辖,加入新成立的北方抗日民主政府,所辖马家军各部加入中国人民国防军的序列。

紧接着是陕西杨虎城的第十七路军,也通电宣布加入北方抗日民主政府,十七路军全体将士加入中国人民国防军的序列。

新疆的金树仁继杨虎城的通电后发出通电,宣布新疆国民政府加入北方抗日民主政府,新疆全体驻军加入中国人民国防军的序列。

金树仁的这份通电让李若风眼睛一亮。此举相当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拿下了新疆这块面积居全中国之最的大地盘。

北方的诸侯们能身为分疆大吏,没有一个不精得鬼似的。所有人都知道中国最强大的工业正在西北一点点显示出其强大的钢筋铁骨。新成立的北方抗日民主政府有两个全国最大的财主。特别是李家,比南京国民政府的大财阀宋氏家族财力更要雄厚。

再说了,以现在国防军的实力,真要收拾他们抢走他们各自的地盘,好像也不是什么难事,与其等人实打上门来不如干脆光棍点,直接投靠傍棵苍天巨树。

当然,最主要的一点,是这些诸侯骨子里都对小日本没好感,脑子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民族主义思想。

这个时候如果还紧抱着南京那个细腿,他们谁也没这么傻。

如此大的变动,立马让南京的老蒋慌了手脚。

很明显,北方的各路诸侯对于南京政府对日软弱政策很生意,因此后果相当严重。

半壁江山一夜之间变相地脱离南京政府的节制,使得老蒋气得当场昏倒,住进了医院。

这个时候的老蒋,虽然明面上他已经下野,但国府军权实际上还掌握在他手中,下野只不过是他以退为进的策略而已,但是,北方政治格局的剧变,让它对于是否还有机会复出变得没有信心了。

1931年12月15日,老蒋在各方压力之下被迫宣布下野,辞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及陆海空军总司令等职。26日,南京国民政府改组为合议制,由林森任国民政府主席,孙科为行政院院长,张继为立法院院长,伍朝枢为司法院院长,戴传贤为考试院院长,于右任为监察院院长。

老蒋虽然下野,仍是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常委。不过老蒋在下野前已布置亲信,控制了军队等要害部门,军权仍然抓在他的手中。因此尽管他当时已经下野,可依然能宣布解除张学良海陆空三军副总司令一职的原因所在。

蒋介石下野后,国民党内部各派系争权攘利并未停止下来,在广州出现了“国民党中央党部西南执行部”和“西南政务委员会”等机构。陈济棠倡议“西南五省大团结”,何成浚又发起“九省联防”。李若风和张学良也正是趁此机会宣布成北方抗日民主政府。国民党四分五裂。1932年1月4日,孙科迫于形势,辞去行政院院长职务,南京政权出现危机,亲蒋派乘机提出“请蒋介石到南京主持中央政治会议”之动议,当即得到通过。

张学良本打算对老蒋打落水狗,被李若风说服后方放下这个念头。李若风的想法很简单,现在没必要去淌南京那滩混水,与其将心思用在跟政客们勾心斗角,不如将精力集中在新政府的发展和抗日大计上。

李若风比任何人都知道,如果这个时候不让老蒋出来收拾残局,中国势必再度陷入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这也是他在新政府成立和国防军建军后,并没有易帜,而是依然提出“为党国尽忠”口号的初衷。

1932年1月20日,北方各路诸侯齐聚北平紫禁城,隆重举行了北方抗日民主政府政治局第一届常务委员扩大会议和第一届军事委员扩大会议。

与会者有:张学良、李若风、冯玉祥、吴佩孚、阎锡山、张作相、傅作义、金树仁、马占山、马步芳、马鸿奎、马鸿宾、杨虎城、蒋百里、叶挺、宋哲元。

不得不说阎锡山老奸巨滑,他之前一直没有表态加入北方抗日民主政府,而是把心思放在南京中央政权,企图取老蒋而代之。结果费尽心机后发现依然撼动不了老蒋的根基,权衡得失利弊后,这位山西王方下定决心,加盟北方新政府。

蒋百里和叶挺,则是李若风私底下托四叔李承啸和大伯李承龙运作的结果。

四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实业集团,李承啸身为这个大工业集团的总裁亲自上门蒋百里,带着张学良和李若风的亲笔书信,给足了蒋百里面子。这位一直都不算很得志的军事家战略家在参观完河西行省的工业化进程后,二话不讲,举家迁往北平。

大伯李承龙寻找叶挺的工作比李承啸就复杂困难多了,因为李若风只是记得这个时候的叶挺身在德国,具体在德国的什么位置就不得而知了。也归得李承龙现在在德国声望相当高,而且跟希特勒有很好的私人关系,同德国的工商界巨头都有生意往来合作关系。有了盖世太保出面协助在德国找一个中国人,也就不怎么困难了。

这个时候正是叶挺一生之中最为低谷的时期。

叶挺毕业于保定军校,曾任孙中山大本营警卫团营长。他先后担任过南昌起义前敌总指挥和广州起义总指挥,如此资历在党内军内均罕有其匹。*曾当面赞誉他为“**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

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就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1928年,中国**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工作已经在莫斯科开始。叶挺接到党中央通知,要他到苏联莫斯科去休养治病,同时讨论广州起义的问题。在大会上,叶挺的广州起义报告受到了米夫、王明集团的严厉批评与无情打击。在王明一伙的影响下,共产国际也没有人理睬叶挺。当时莫斯科东方大学打算邀请叶挺前往作关于广州起义问题的报告。共产国际知道后马上进行干预,不让叶挺去作报告。对于这些不符合事实的无理指责,叶挺感到极其苦闷和彷徨,性格刚毅的他一气之下独自离开莫斯科,自动脱离中国**,漂泊德国,从此度过了十载的流亡生活。期间他生活十分艰苦,只能靠打工过日子,后来才开了个小饮食店,勉强糊口。

全面抗战爆发后,叶挺回国就任新四军军长,但由于不是党员,不仅不能参加核心讨论,也不能看文件,实际上被完全架空,有职无权。气愤之余,他几次提出辞职并离军出走,被周恩来劝回。皖南事变后叶挺关被了四年监狱,待到终于获得释放,又重新入党,眼见前途一片光明,就要大展拳脚,却又遇上了飞机失事,含恨九泉。叶挺的一生犹如汉代名将李广,充满坎坷,其悲剧遭际真是令人扼腕不已。

李若风怎么可能让这位旷代名将就此陨落,他一直在为军事指挥人才发愁,如果不想方设法把叶挺拉进国防军的行列,他觉得会骂自己脑子有问题。

北方抗日民主政府第一届政治局常委,由张学良、李若风、冯玉祥、吴佩孚、阎锡山、张作相、马鸿宾等七人组成。新成立的军事委员包括李若风、张学良、冯玉祥、吴佩孚、阎锡山、杨虎城、马步芳、马鸿奎、傅作义、金树仁、马占山等十一人组成。

大会决定,由张学良任新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冯玉祥、阎锡山、吴佩孚任副主席兼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李若风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兼国防军三军总司令,叶挺任国防军副总司令、蒋百里任总参谋长、吴佩孚兼任副总参长、冯玉祥兼总政治部部长

国防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由叶挺兼任,蒋百里兼任参谋长;

国防军第二集团军总令令由阎锡山兼任,参谋长待定;

国防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由傅作义但任,参谋长待定;

国防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由宋哲元担任,参谋长待定;

国防军第五集团军总司令由杨虎城担任,参谋长待定;

国防军第六集团军总司令由马步芳担任,参谋长待定;

国防军第七集团军总司令由马鸿奎但任,参谋长待定;

国防军第八集团军总司令由马占山担任,参谋长待定;

国防军第九集团军总司令由金树仁担任,马仲英任参谋长;

北方七省所有部队全部接受统一整编,取消各部队原番号,全部更别名中国人民国防军。

另外,大会还决定成立战略资源发展改革委员会,整合北方七省所有工业、矿产、农业、经济、教育等资源。

第59章 奉天战况第139章 无心之失第18章 混水摸鱼第82章 亲临前线第135章 松沪抗战(二十四)第208章 末日之光第149章 全军备战第184章 强势逼第95章 川岛芳子第138章 松沪抗战(二十七)第122章 松沪抗战(十一)第166章 接见石原第78章 以狮搏兔第129章 松沪抗战(十八)第81章 调整部署第190章 尔虞我诈第183章 平息风波第154章 从容应对第108章 冯帅出山第5章 国内局势第136章 松沪抗战(二十五)第179章 战略武器第101章 合纵连横第170章 佳人在怀第193章 谋定而动第151章 心中悸动第118章 松沪抗战(七)第42章 整合西北第31章 中统美女第142章 戴笠求情第105章 对日宣战第191章 肢解苏俄第125章 松沪抗战(十四)第236章 哥城事变第67章 防御布署第206章 末日疑云第127章 松沪抗战(十六)第36章 准备严打第217章 小家大国第51章 板垣之智第131章 松沪抗战(二十)第74章 歃血为盟第111章 整合资源第137章 松沪抗战(二十六)第191章 肢解苏俄第132章 松沪抗战(二十一)第50章 战争前夕第228章 大歼灭(三)第223章 歼灭蒙哥马利(中)第146章 杜公登门第217章 小家大国第167章 祸水南引第38章 防范未然第240章 两岛齐进第12章 洞房花烛(二)第102章 盘点日资第249章 微妙的世界格局第3章 ,四通商社第94章 智斗女谍第163章 斩首行动第216章 深谋远虑第180章 谍影迷踪第38章 防范未然第221章 阴谋论(下)第10章 狐假虎威第87章 城内混战第191章 肢解苏俄第121章 松沪抗战(十)第4章 ,冰山一角第200章 费尽心机第49章 掠夺计划第125章 松沪抗战(十四)第51章 板垣之智第111章 整合资源第27章 国府来客第213章 还施彼身第34章 己所不欲第101章 合纵连横第107章 新居轶事第130章 松沪抗战(十九)第80章 紧急刹车第112章 松沪抗战(一)第108章 冯帅出山第160章 疯狂反扑第240章 两岛齐进第236章 哥城事变第153章 当即立断第104章 暴发冲突第128章 松沪抗战(十七)第161章 狙击建功第176章 对苏作战第182章 触目惊心第12章 洞房花烛(二)第96章 策反魔女第87章 城内混战第132章 松沪抗战(二十一)第42章 整合西北第95章 川岛芳子第63章 重炮攻击第184章 强势逼
第59章 奉天战况第139章 无心之失第18章 混水摸鱼第82章 亲临前线第135章 松沪抗战(二十四)第208章 末日之光第149章 全军备战第184章 强势逼第95章 川岛芳子第138章 松沪抗战(二十七)第122章 松沪抗战(十一)第166章 接见石原第78章 以狮搏兔第129章 松沪抗战(十八)第81章 调整部署第190章 尔虞我诈第183章 平息风波第154章 从容应对第108章 冯帅出山第5章 国内局势第136章 松沪抗战(二十五)第179章 战略武器第101章 合纵连横第170章 佳人在怀第193章 谋定而动第151章 心中悸动第118章 松沪抗战(七)第42章 整合西北第31章 中统美女第142章 戴笠求情第105章 对日宣战第191章 肢解苏俄第125章 松沪抗战(十四)第236章 哥城事变第67章 防御布署第206章 末日疑云第127章 松沪抗战(十六)第36章 准备严打第217章 小家大国第51章 板垣之智第131章 松沪抗战(二十)第74章 歃血为盟第111章 整合资源第137章 松沪抗战(二十六)第191章 肢解苏俄第132章 松沪抗战(二十一)第50章 战争前夕第228章 大歼灭(三)第223章 歼灭蒙哥马利(中)第146章 杜公登门第217章 小家大国第167章 祸水南引第38章 防范未然第240章 两岛齐进第12章 洞房花烛(二)第102章 盘点日资第249章 微妙的世界格局第3章 ,四通商社第94章 智斗女谍第163章 斩首行动第216章 深谋远虑第180章 谍影迷踪第38章 防范未然第221章 阴谋论(下)第10章 狐假虎威第87章 城内混战第191章 肢解苏俄第121章 松沪抗战(十)第4章 ,冰山一角第200章 费尽心机第49章 掠夺计划第125章 松沪抗战(十四)第51章 板垣之智第111章 整合资源第27章 国府来客第213章 还施彼身第34章 己所不欲第101章 合纵连横第107章 新居轶事第130章 松沪抗战(十九)第80章 紧急刹车第112章 松沪抗战(一)第108章 冯帅出山第160章 疯狂反扑第240章 两岛齐进第236章 哥城事变第153章 当即立断第104章 暴发冲突第128章 松沪抗战(十七)第161章 狙击建功第176章 对苏作战第182章 触目惊心第12章 洞房花烛(二)第96章 策反魔女第87章 城内混战第132章 松沪抗战(二十一)第42章 整合西北第95章 川岛芳子第63章 重炮攻击第184章 强势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