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试验田

一抹阳光照进了内室,青璃睁开眼睛,盯着绣着蝶恋花的纱帐,优雅地捂嘴打了一个呵欠,已经到小凤县镇上有几天了,每天都能睡到自然醒,于嬷嬷也识相,不会再提什么礼仪规矩,只是在京都四年多打下良好的底子,青璃一举一动都透露着大家闺秀的气质。

如她所想,镇上的几个铺子生意还不错,就是小食铺子这么多年出新缓慢,但因为价格低廉,不缺斤短两,还是受到凤阳百姓的喜爱,有家里有喜事也喜欢去铺子上去预定,比自己找人做还要省事省心。

当年穿着带补丁衣衫的小厮富顺,已经成了家里铺子的大掌柜,很受爹娘器重,想起前两天见面的时候,青璃勾勾嘴角,富顺穿着一身绸缎衣衫,当着铺子里伙计的面跪下磕头,直呼小姐,热烈盈眶,富顺爷奶爹娘得知她从京都回来,也跑到铺子里面磕头,感激她当年一时善举,治好富顺爹娘的病,也拯救了他们一家。

四年多,没有谁还是停留在原地,富顺家里也从原来破旧的小院,搬进青砖大瓦房,并且娶了媳妇儿,有了娃,日子过的很是美好,但是他没有忘本,镇上有很多家酒楼看上他的能力,用高额的银子作为诱惑挖人,他始终无动于衷。

青璃这几天分别视察家里的铺子,查看了账本,目前最重要的是推陈出新,她暂时还没想到新品种,就把京都的凉皮生意添加进去,现在看来还不错。

为了犒赏掌柜伙计们多年的辛劳,青璃给众人送了一些京都的特产,海味每人一包,乐得众人合不拢嘴,直呼东家仁慈,这不是银子多少的事,从京都不远千里带回来,光是这种心意就是满满的,众人纷纷在心里给自己打气,一定要好好干,不能愧对东家。

离农历七月半的中元节还有两天,青璃准备带着于嬷嬷,麦芽麦冬三人回到村里,前天堂姐莫青菊到镇上一趟,大伯种下的甜瓜已经出了苗,他对这种瓜果没有培育的经验,买了本书,不识得几个大字看不懂,莫青菊倒是认识字,可是上面说的太专业,两个人研究一两天,也没有领会意思,合计找青璃一起,若是能大范围的种植成功,家里多个进项,北地百姓们也能多吃上一个品种的瓜果。

村里人思想不够开放,总是认为,种植粮食才是正途,那些药材,瓜果,都不能填饱肚子,却忽略它们的价值,南边的种子多半娇贵,在北边水土不服,秧苗黄黄的,农民们不懂,不会护理,导致不能成活,大家一心扑到粮食上,没闲情研究这个。

青璃自己也不是农业专家,不过这次提供的种子是空间出品,相信成活一定没有问题,期间出现一些问题,可以用灵泉水稀释,等到甜瓜再次结果取种,基因得到了改良,也跟着能适应北边的气候。

从本质上说,农民们的想法没有错,都是靠天吃饭,家有存粮心才不慌,受气候限制,稻米麦子一年一熟,若是能研制出高产或者耐寒,成熟期短的稻种,那对北地农民来说,才是一件大实事。

“小姐,咱们今儿就要回村吗?”

麦芽洗漱得当之后,轻手轻脚地走进内室,见自家小姐睁着眼睛,出声询问,“张大娘做好了早膳,和于嬷嬷一起出门了,说是中元节要到了,得准备香烛和纸钱。”

“恩,还是张大娘想的周到啊。”

青璃才想起来,走之前答应李墨轩,要在那天去李伯母坟头祭拜。这事可不能失信于人,不单单香烛,瓜果糕饼,水酒,都要准备着。

用过早膳,青璃主仆四人登上马车,到达村上只用两刻多钟,记得原来爹写信说过,给族里捐了点银子,族里组织修路,现在乡亲们到镇上不用走小路,夜晚也不用在荒郊野外深一脚浅一脚地摸黑走,夏日里还担心有蛇,回去的路被拓宽,有很长一段都是青石板路,不但方便莫家村,相邻几个村里跟着受益,后来都是自发上来帮忙,谁也没提工钱的事。

刚进莫家村口,还是一个小杂货铺,青璃还记得,以前在他家用一个铜板买粘牙的麦芽糖吃,越往里面走越宽敞,当年很多人家吃不饱穿不暖,住黄泥房,茅草屋,这几年也跟着发家致富,盖上了砖瓦房,村里大不一样。

正是农忙之际,村里人家里几乎不留人,都在田间挥汗如雨,路过祠堂旁边一所宅院,隐隐还能听见朗朗的读书声,这也是爹莫如湖提议,族长组织办的村里的族学。

“璃丫头,你回来了是不是?”

“当年丑丫也是女大十八变了,美得和天上的仙女一样!”

一路上,青璃探着脑袋,让马车缓缓慢行,和村里人打招呼,有很多人放下之手中的活计,相当热情,最后围拢上一批人,青璃的只好让车夫停车。

虽是早晨,太阳火辣辣地,男人们卷着裤腿,妇人还好点,穿着破旧的衣裤,手里都是泥巴,用袖子抹了一把汗,红彤彤的面庞带着笑意。

“璃丫头,上俺们家坐坐吧,俺们家以前那泥屋,早就推倒了,现在是青砖瓦房哩!”

一个中年汉子面带骄傲,以前家里穷,时不时还要借粮度日,多亏莫秀才啊,自己致富还不忘记族人,他跟着干了几年,赚了百两银子,家里的娃念上书,族人不收银子,还能拿到鸡蛋做补贴,族里以往在外做工的汉子们都回了家,努力种田,闲暇时间养猪养鸡鸭养鱼,做豆腐皮,等着统一回收。

“嘿,莫大壮,谁家不是砖瓦房啊,让璃丫头上我们家去,她婶子给她做烧鸡吃!”

众人跟着哄笑,家里的日子红火着呢,曾经莫家村是远近闻名的穷村子,土地薄,族里也没银子,族学都没有,条件稍微过的去的人家想让小子识字,找不到先生,到了成亲年龄的男子,也讨不到媳妇儿。当然,现在大不一样,镇上水灵的姑娘都想嫁到村里,莫家出来举人,将来考中进士做官,还不得帮衬族里,而且还有一个四品将军,镇上的人一提莫家村,没有不知道的。

青璃看着乡亲们的笑脸,觉得格外质朴,那是发自内心的满足感,她笑眯眯地和大家招手,只道已经几年没有回家,等有时间请大家一起聚聚,办个席面,众人都说好,盘算着办席面,家里出点什么。

等人群散去,马车一路向前,很快就到了青璃家,有村里小娃闻风而动,跑到家里给崔奶奶送信,她笑眯眯站在门口迎接,见到青璃下车之后,马上认出了她,“我们家的四小姐,长的真俊!”

“崔奶奶,我回来了!”

青璃快步走进了院子,前院很大,养了几只鸡鸭,和四年前一模一样,在大树底下,有一个小石墩子,那也是曾经她埋下财宝的地方,屋门前有一条用河中鹅卵石铺成的小路,是她和小弟子喜在河边捡的石头。

屋后是一片菜地,很多蔬菜已经结了果,家里不算大,她走了一圈,顺着院墙看了看刘小花家,她家的屋子托给自家打理,一直没人住,院子却种了一块菜地,应该是自家的。

她的内室没有多大的变化,麦芽只做了简单的整理,梳妆台变了模样,崔奶奶说这是山子哥自己在山上砍的木头,做成的样式,一共有好几层的抽屉,上面镶嵌了铜镜,漆油雕花。

“小姐,您屋子比较空,但是奴婢只换了丝被和纱帐,别的都没动。”

麦芽从马车上取下青璃的专用茶具,摆放到桌上,麦冬默不作声地摆首饰匣子,于嬷嬷见就自己一个人闲着,摸了摸鼻子,开始整理衣物,一切井然有序。

崔奶奶身子还好,原来弯曲的背挺直了不少,说话也比以往爽朗,这么多年过日子舒心,时常带笑,主家想让孙子东娃跟着小少爷子喜一起去凤阳读书,不过东娃还是拒绝了,家里没人,他要陪着自己这个老婆子,平日早上也帮着喂鸡鸭,孝顺懂事,还学会种菜抓虫,学问一直做的好,总得先生夸奖。

崔奶奶说,家里人不在,田地都是村里人自发帮着打理,前几天一直没下雨,地里干得出了裂缝,她想着去浇水,到地里一看啊,还是湿乎乎的,乡亲们做好事不留名,她也不知道是谁家做的,有时候想去除草,发现一根杂草都没有。

青璃点点头,耐心地听着家长里短,说起每年冬天在村里猫冬的日子,去年冬,大伯家那边山上下来一头饥饿的野猪,跑到村里人家作乱,拱了篱笆,村里人抓了几次,野猪獠牙太长,还伤了人,幸好只是手臂上被撩开一个口子,不危及生命。

那时候赶上过年前后,三哥莫子松和林风澈回到莫家村,投掷飞刀,抓到野猪,又每家分去二斤的野猪肉,乡亲们一片叫好之声。

“我三哥和澈哥哥就是厉害!”

青璃很想念二人,他们在南边跟着四叔打仗,沐阳不夺回,二人也不会回来,家里人不知道何时才能团聚,那时候二姐青蔷也嫁了人,以后就是别人的媳妇了。

“崔奶奶,我四年多不在村里,乡亲们,对咱家有帮助的,你都记得吧。”

青璃托着腮,坐在屋外大树下的石墩子上,看着院子里晃悠的鸡鸭,“这次从京都带了礼物,一会儿让车夫搬到库房,你看着对咱家有过大帮助的,礼就加重一成,族长家加上三成吧。”

想起曾经的事,青璃对族长没什么看法,却十分讨厌他的孙女莫青素,这次她荣归故里,本来想得瑟一下,闪瞎对方的狗眼,后来自己一合计,如今两个人在身份上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和这种人计较,掉身价。

“对了小姐,前些日子全村开了会,老爷全票通过当选了新任族长。”

崔奶奶拍拍了头,“说是等到年后,老爷就要上任了。”

“恩。”

族长老狐狸最是聪明,不推选自己儿子,也知道他儿子不成器,看上爹爹,爹对族人有特殊的情感,这次回来还想着让她帮助族人一起发达,索性族里人还不错,培养一下,若干年后也是助力。

趁着不到午时,青璃带着麦芽赶往大伯家,沿途经过莫六婶子家,想进去打个招呼,得空再叙旧,结果她家的大门地锁着,外面圈着篱笆,原来摇摇欲坠的茅草房也盖起了青砖瓦房,气派得很。

大伯家把院子重新翻盖,做成二进小院,一进是爷奶的住处,二进是大堂哥莫子冬,二堂哥莫子华两口子,还有大伯,大伯娘,堂姐莫青菊的住处,家里富贵了也没有请下人,连个看门的人都没有。

大门开着,里面静悄悄地,青璃进去的时候,正好遇见一个穿着衣裙,肚子稍微隆起的年轻妇人从里面出来,她手里还拎着水桶,走得很是吃力,见到青璃进门,愣了一下,这才笑道,“是不是小妹来了?”

“你是二堂嫂吧!”

青璃让麦芽帮着接过水桶,对方擦擦汗,也没有推拒,解释道,“整日里闲着没事干,觉得人都生锈了,这不爷奶在京都没回来,我寻思打水清扫下屋子。”

“二堂嫂,你有身孕了吧,还是别做重活的好。”

青璃觉得这个二堂嫂人还算不错,至少在家里没养成好吃懒做的毛病,在乡下,就算有身孕也没那么金贵,谁家的媳妇都要做活的,再说大伯娘也不是恶婆婆,大堂嫂付彩云也是个好的。

“没事,这胎都坐稳了呢,娘还干活呢,我哪能总闲着,吃饭都不香。”

两个人在院里说了几句,青璃觉得大伯娘运气不错,家里找的儿媳,也都是省心的,没有那起子挑事的,难怪莫子冬,莫子华成亲之后住在一起,没有分家。

“让你歇着,咱家不差你这个劳力,咋总不听呢!”

大伯娘大刘氏风风火火地从二进院子出来,嗔了儿媳一句,这才对着青璃道,“你这个丫头,在平阳呆了那么久,你大伯整日念叨你,现在魔怔了,半夜也要出去几趟看瓜苗,你去后院看看,那些菜都被他给狠心拔了,我心疼,就移栽到你二伯家院子去了,反正他家也没人。”

青璃捂着嘴,若说憨厚的大伯有什么爱好,第一是酒,第二就是种地,这是被爷爷莫福来给洗脑了,爷爷总是念叨,庄户人家,种地才是根本,家里也就只有大伯听话,二伯喜欢做生意,自家爹读书,四叔又成了将军。

“小妹,你来了啊!”

莫青菊从后院出来,见青璃站在门口,赶紧拉着她,“你给我爹的种子也窜的太快了,昨日还是一小点呢,今天一看,叶子变成了二倍,把我爹吓到了,哈哈。”

“行了,赶紧去吧,这要到了午时,也得歇晌啊,你爹魔怔,你可别随了去。”

大伯娘不耐烦地摆摆手,又对着青璃道,“你才回来,家里东西都置办全了么,你华子哥下晌要去镇上采买,缺啥我告诉他一声。”

“大伯娘,家里什么都不缺呢,我去了啊!”

青璃挥手,拉着堂姐莫青菊往后院跑,她怕不急待地看二伯种甜瓜地效果,想起来麦芽手里还有个包袱,一边跑一边喊,“大伯娘,麦芽的包袱里有上好的桂圆,莲子和红枣,你留着熬粥喝!”

“这丫头!”

大伯娘站在原地跺脚,无奈地看着两个人跑走的背影。

后院,已经是一片绿色,不是堂姐莫青菊形容的出苗,叶子有手掌大小,有几颗甜瓜秧苗已经开了黄花,大伯正在里面细心地拔草,皮肤被太阳烤得一片红,还是浑然不觉,他脖子上搭着布巾,不时取下来抹把汗。

“喏,你看看这瓜苗,一天的时间就窜高不少,照这样下去,到八月十五,咱家就能吃上甜瓜。”

莫青菊心里也带着疑惑,听说京都甜瓜成熟时期是农历四月到五六月,怎么自家种得晚,还能长大,难道后期不能挂果?这也有可能。

“璃丫头,你有学问,快来给大伯看看,这书上说的是啥意思,大伯咋糊涂了呢!”

听见自家闺女的笑声,莫如江抬头,看到侄女青璃也在,激动地站起身,由于蹲着的时间太长,腿麻,站起来的时候一个趔趄,摔倒在地,大伯赶紧起身,不是拍身上的土,而是看被压在身下的瓜苗,见没有什么损害,这才松一口气。

青璃快步上前,接过大伯怀里的农书,上面有几页是专门介绍甜瓜的,她这才想起来,好像是大伯在京都的时候托轩子哥买的,这一本书就好几两银子,平时节省的大伯,眼睛都没眨一下。

“璃丫头,这上头说,甜瓜不耐寒是啥意思?现在种到农历八月,咱这边天气就冷了,是不是就不能结果了?”

大伯莫如江拍拍身上的土,继续提问,“上头说分早熟品种,晚熟品种,你给大伯的甜瓜种子是啥品种?晚熟品种要七八十天,那不是要入冬了?那时候秧苗都冻掉了。”

青璃掏出帕子,擦擦汗,她给的品种当然是早熟的,空间里甜瓜一天多就成熟了,到外面需要多久,她也没种植过,京都甜瓜多,卖不上价,庄上的田地都种了粮食。

“大伯,这是早熟品种肯定没错,但是书上说了,最好需要沙土。”

青璃翻看了几页农书,对比一下大伯家的环境,揉揉额角,没有多少是符合的,甜瓜喜光,光照越久越好,大伯家在山脚下,只有日头当空的时候,后院才有光。

农书上介绍说,早熟的甜瓜品种从授粉到挂果,最少只需要二十天,空间出品的种子,可能会更快,当然,也有不结果或者因为条件限制,果实小的可能性。

“爹,我看不如就这样吧,现在看没啥问题。”

莫青菊走了一圈,发现每片叶子都散发着勃勃生机,连个虫眼都没有,自家也不用操心,第一年试种毕竟晚了,在摸索阶段,不能急于求成。

“对了,小妹,我那还有新鲜种子呢。”

莫青菊拉着青璃回到她的闺房,递给青璃一个小布包,“喏,就是这个,我前几天出门的时候看到有一个客商在卖种子,只有这些,说是南边小国进来的,江南那边也吃这个菜,叫金丝瓜。”

“金丝瓜?”

青璃接过种子,金丝瓜她知晓,在现代的时候很喜欢吃,等到成熟之后,切成两半,放到锅里蒸,里面就出现层层的丝,如其名,炒着吃或者加肉馅拌都不错。

“恩,那人说在北边不好种植,一颗秧子结一个就不错了,太金贵。”

莫青菊怕爹莫如江为了研究种子又蹲守,就没拿出来,想着反正自家小妹神通广大,给她试验种植也是一样。

青璃拿到种子之后,又坐了一小会儿,眼瞅着到了午时,她回到自家,把金丝瓜的种子丢进空间,在空间之中开辟一小块地,浇灌灵泉水,时刻关注。

晌午,太阳直射,连空气都是热的,家里没有冰盆,只靠屋前的大树能遮挡眼光,好在青璃住的是偏房,阳光不能完全照射进来,相对来说,还阴凉点。

于嬷嬷跑前跑后,对炕最是新鲜,心里寻思这么硬怎么睡人呢,不过地方倒是很大,一个人睡可以随便在上面打滚。

莫家村老家的条件不如镇上舒服,院子也不大,可青璃还是睡得很是踏实,等睡过晌午一觉,再内视空间,金丝瓜的瓜苗已经窜了出来,兴许明天这个时候就能吃到,她准备切开,蒸一下,加肉丝炒辣椒吃。

“四小姐,晚上吃点啥呢?崔奶奶给做,不过啊,我这手艺就是赶不上镇上张妹子。”

午时一过,崔奶奶起身打扫院子,又给后院菜地里面浇了点水,青璃回来可是四年多的头一件大事,家里有鸡鸭,午时有村里的小子上门送了一条活鲤鱼,家里有腊肉,她也买了一条五花肉,做个回锅肉,红烧肉都可以。

“崔奶奶,咱家有芝麻酱吧,我想吃烤肉。”

崔奶奶做菜一般,但是刀工很好,切的肉片薄薄的,绝对不次于酒楼大厨,青璃突发奇想,想吃烤肉,腌渍好的五花肉,排骨,鸡肉片,放在烤炉上烤得冒油,配着黄瓜等一起吃,又香又解油腻。

“芝麻酱咱家没有,但是咱家有芝麻啊,一会儿找村里帮忙。”

崔奶奶点头,正要出门宰杀鸡鸭,被麦冬拦住,她指着大伯家后面的大山,道,“小姐,我看后面有座山,山上肯定有野味,不如我去打上两只山鸡。”

“麦冬,真的吗,山鸡的味道可比家养的笨鸡滋味要好!”

麦芽伸出舌头舔舔嘴唇,一脸馋相,跟着小姐,吃食种类越发丰富,想起烤肉,咽了咽口水,一脸崇拜地看着麦冬。

“刚好,我们结伴吧,我上山看看有没有药材。”

青璃点头应允,麦芽也想到山上去看看,但是她知道自家小姐和麦冬都会功夫,上山和走平地一样,她跟着去,只能做个拖后腿的,所以忍住嘴边的话,叮嘱道,“小姐,您可得快点回来啊。”

“知道,麦芽,让于嬷嬷做点手擀面,等我们打了山鸡回来,鸡骨架正好熬鸡汤,别浪费了。”

青璃交待了几句,送给乡亲的礼物,崔奶奶挨家挨户都分拨出来,现在是农忙,家里没人,想等着晚膳之后再送上门,到时候让东娃也跟着跑腿,很快就能送完。

莫家村后山,草木旺盛,青璃和麦冬快速前进,一路上也能遇见一两个采药人,他们多半背着竹篓,只在半山采药,后山野兽太多,是不敢进去的。

青璃和麦冬刚进后山,就窜出来一个长得老高的漆黑的物种,麦冬刚要下杀手,被青璃喝住,“住手!”

“是小黑吗?”

青璃看着面前这个和自己齐腰的庞然大物愣了一下,一身黑毛,从水汪汪的圆眼睛里,隐约还能看到自家小黑当年的模样,后来她离开家以后,小黑也在家里呆了两三年,在一个下雨的清晨跑了出去,不知所踪。

“嗷呜。”

小黑用爪子扑着青璃,不停地摇尾巴,眼带兴奋之色,他高兴地拍着小爪子,还给青璃作揖,一旁的麦冬目瞪口呆,深觉得这个畜生已经成精。

“嗷呜嗷呜……”

片刻之后,又一只体型矮小,银色的小狼雄赳赳地迈步出来,吓得周围停在树上的鸟都惊得四处乱飞,它表情冷漠,站在原地呲牙,斜着眼睛打量青璃。

“小黑,这是你娘子?你当初从家里跑出来就为了它?”

青璃指着小银狼,都说银狼是狼族里面最高贵的存在,这只狼体型不大,却没一根杂毛,看着毛色光滑,她都想上去摸一把,不过那只银狼紧绷着身体,充满了戒备。

“嗷呜,嗷呜。”

小黑跑到银狼近前,用爪子拍了拍它的头,还舔了它的毛发几下,对方立刻变得柔和,刚才的高冷只是假象,用头蹭着小黑的肚子,两只你侬我侬,不停地秀恩爱。

青璃摇摇头,都说物以类聚,小黑以前觉得自己是条狗,现在和狼混在一块,叫声都变了,在山上占山为王,过着悠哉悠哉的日子。

恩爱过后,银狼缓和了表情,跟在小黑身后,围在青璃身边,也友好地伸出爪子,青璃握了一下,又摸摸它光滑的毛发,很是喜欢。

“小黑,你们有小宝宝吗?”

“嗷呜。”

小黑温柔地看了银狼一眼,用爪子指着银狼的肚腹,青璃这才发现上面有凸起,顿时笑眯了眼睛,“恭喜喽!等小银生出小宝宝,我请你们吃好吃的。”

告别小黑和小银,青璃回头向它们挥挥手,和麦冬继续往身山里面走,一路上,二人没有刻意停下,不过麦冬已经打了好几只山鸡,用麻绳绑成一串扛在身后。

深山里面视野开阔,有山泉水流下,二人停住之后,用水洗了把脸,青璃不耽搁时间,山泉附近不远有很多野生的药材,这里靠近深山,有熊和野兽出没,村里的猎人也不敢深入进去。

这些药材吸收天地间之精华,有些年头了,青璃运气不错,有几种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贵重药材,有两种是空间药园里也没有的,可以考虑种植。

她什么装备都没带,只好把采的药材放在原地,等麦冬这个全能丫鬟砍枝条,手脚麻利地编成一个竹篓,二人这才把刚才路过的几个地方的药材捡进去,忙完这些,也快到了晚膳时辰。

“小姐,您先回去,奴婢到河边去杀鸡。”

两个人下山之后,青璃见麦冬打的山鸡吃不完,便送到大伯家两只,她坚持自己背着竹篓,等到家门,看到一个八九岁的小子正在门口处张望,他长相可爱,脸上还有点婴儿肥。

“东娃,是不是?”

青璃立刻认出当年懂事的小娃,他穿着一身灰色的长衫,看起来像个小书生,青璃眼尖,看那长衫是后改过的,好像还是自家三哥的,以前三哥贪玩,有块墨渍沾到前襟,后来娘洗不掉,前面有一处发白。

“青璃姐姐。”

东娃很是羞涩,一着急,脸色憋得通红,着急还想往门口躲,又怕青璃误会,这才低着头,忍着站在原地没动。

“子喜一直念叨你呢,这不,这几天有农忙假,正准备把他接回来。”

青璃拍拍东娃肩膀,进了院子,崔奶奶在灶间探头说道,“这下有芝麻酱了,五花肉也腌渍好了,四小姐,山鸡打回来了吗?”

“麦冬怕脏了咱家院子,去河边收拾了,到时候用盐腌渍下就行了。”

山鸡肉鲜美,不需要什么调料,那都是画蛇添足,麦芽已经摆好了桌椅,又拎着一篓子炭,忙前忙后,就等着一会儿晚膳能吃上香喷喷的烤肉。

------题外话------

抱歉大家,今儿字数少,刮痧回来好像受风了,发烧看电脑就恶心,呜呜。

第011章 军需第072章 体谅第071章 赶巧第039章 议定第023章 端倪第003章 聘礼第064章 刘大牛登门第002章 桥祭第091章 殇(二)第012章 惊心第022章 看戏第078章 空间升级第047章 过中秋(二)第087章 指环第069章 失踪第028章 淳于谙的心思第002章 京都来信第093章 送信第027章 笼络人心第022章 看戏第045章 发年货第017章 收礼第065章 骗术第047章 幺蛾子第072章 对战白可心第028章 时疫第032章 私奔第043章 听墙角第071章 官差上门第064章 小日子第089章 突变第052章 少将军打鸟第050章 关于去镇上的安排第043章 听墙角第031章 险渡第014章 双胞胎第001章 揭露第095章 回程准备第004章 砍手党第027章 下鸭蛋的鸡第023章 琴杀第059章 战书第041章 引导第061章 拆荷包(打滚求月票)第056章 告急第027章 下鸭蛋的鸡第073章 来意第082章 回娘家第019章 有情况第043章 听墙角第033章 玉器铺第056章 买你当洗脚丫头第019章 空间再次升级第033章 开河蚌取珍珠第045章 相依第029章 鸡瘟第056章 买你当洗脚丫头第073章 来意第079章 走水第013章 沐浴第050章 叙旧第013章 抓正着第069章 失踪第011章 去镇上第033章 龙凤第058章 扔出去!第078章 空间升级第007章 释怀第003章 和爹爹识字第051章 闯天牢第024章 砸场子第077章 狠毒第046章 不眠夜第005章 子归茶楼第041章 问案第007章 大哥给的零花钱第070章 尹府暗室第026章 营救第074章 拖下水第051章 镇上买院子第039章 取暖第059章 白衣公子第060章 四百两银票到手第074章 拍卖会第031章 毒计第019章 将嫁第063章 交手(万更求月票)第068章 莫子归被催成亲第001章 汝阳第041章 囧途第089章 突变第039章 议定第061章 烧错坟第083章 杀机第061章 阵前第045章 独处第059章 初遇李墨轩第016章 大秦军情第024章 河里收鱼第042章 恶果
第011章 军需第072章 体谅第071章 赶巧第039章 议定第023章 端倪第003章 聘礼第064章 刘大牛登门第002章 桥祭第091章 殇(二)第012章 惊心第022章 看戏第078章 空间升级第047章 过中秋(二)第087章 指环第069章 失踪第028章 淳于谙的心思第002章 京都来信第093章 送信第027章 笼络人心第022章 看戏第045章 发年货第017章 收礼第065章 骗术第047章 幺蛾子第072章 对战白可心第028章 时疫第032章 私奔第043章 听墙角第071章 官差上门第064章 小日子第089章 突变第052章 少将军打鸟第050章 关于去镇上的安排第043章 听墙角第031章 险渡第014章 双胞胎第001章 揭露第095章 回程准备第004章 砍手党第027章 下鸭蛋的鸡第023章 琴杀第059章 战书第041章 引导第061章 拆荷包(打滚求月票)第056章 告急第027章 下鸭蛋的鸡第073章 来意第082章 回娘家第019章 有情况第043章 听墙角第033章 玉器铺第056章 买你当洗脚丫头第019章 空间再次升级第033章 开河蚌取珍珠第045章 相依第029章 鸡瘟第056章 买你当洗脚丫头第073章 来意第079章 走水第013章 沐浴第050章 叙旧第013章 抓正着第069章 失踪第011章 去镇上第033章 龙凤第058章 扔出去!第078章 空间升级第007章 释怀第003章 和爹爹识字第051章 闯天牢第024章 砸场子第077章 狠毒第046章 不眠夜第005章 子归茶楼第041章 问案第007章 大哥给的零花钱第070章 尹府暗室第026章 营救第074章 拖下水第051章 镇上买院子第039章 取暖第059章 白衣公子第060章 四百两银票到手第074章 拍卖会第031章 毒计第019章 将嫁第063章 交手(万更求月票)第068章 莫子归被催成亲第001章 汝阳第041章 囧途第089章 突变第039章 议定第061章 烧错坟第083章 杀机第061章 阵前第045章 独处第059章 初遇李墨轩第016章 大秦军情第024章 河里收鱼第042章 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