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邀请三大首相

随着唐州向奕匡下了措辞极度严厉的通牒,唐州的移民事务终于开始变得轻松了起来。尤其是在光棍儿们渴望无比的女人方面,也终于获得了突破……老百姓们直接送闺女来是不现实的,但举家迁移,或者像刘通福原先干的那样,直接“买”,却并不是什么难事儿。要知道,大清国每年都有不知道多少老百姓卖儿卖女,这里面有年纪小的,但符合婚嫁年龄的也有很多,虽然这在整个人市上比例并不大,但偌大的大清国,满足一个小小的唐州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儿。

而唐州的移民顺利,清廷的许多人也是看得眉开眼笑。五千万美元呢,如此巨款,大清国多久没见过了?这些年,大家伙可从来都是只见出,没见进,难得有此一番美事儿临头。当然,也有不少顽固派认为这样“纵容”唐州实在是有失大清尊严。想它堂堂大清,天朝上国,居然为了一点儿钱而“买卖人口”,这要是让列祖列宗知道了,情何以堪?而这些反对派中,尤以一向脑筋开放的李鸿章和帝师翁同龢为首。不过两人反对的理由又差别极大。翁同龢跟那些坚守天朝上国想法的顽固派们想得差不多,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太丢人;而李鸿章则认为唐州虽然远在海外,但其发展极快,老头担心,大家都是中国人,万一这伙子不安份的家伙获得了平稳的发展,再想着回头图谋大清……那绝对是比这众多的洋夷列强加在一起还要可怕。可惜,俩老头虽然都是朝中重臣,李鸿章更是实权在握,却抵敌不过唐州撒出来的大把大把的钞票……在奕匡的努力下,大清国最高层的那些王公贵族们几乎都瞪着红通通的眼珠子等着发财,谁还理会什么危机不危机,以后不以后?有钱在手,就算大清不行了,大家伙儿照样能做富家翁。说到底,爹亲娘亲朝廷亲,不如手里的钞票亲。人啊,还是得实际一点儿才行。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获得了大量满清贵胄支持的唐州在大量移民的同时,还在清廷内部贯彻了自己的计划:终于回国的清廷远征军被分为四部,除刘永福被美国雇佣,前往菲律宾助阵美军剿灭当地不听话的起义军之外,剩余三部,荣禄带着一部分回到了北京,开始组建禁卫军;丁汝昌带一部前往徐州,并以之为根底组建淮军新军;而袁世凯,也如郭金章等人所愿的被派往奉天,担任奉天巡阅使,并在当地编练新军。

就这样,为了支持袁世凯,同时也为了防备北方的俄罗斯,唐州开始在东北进行大面积的投资。仅仅1889年一年,唐州就在东北投入了将近五百万美元,这在大清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数字。但因为有南满铁路为幌子,加之袁世凯极会做人,经常性的跟荣禄通信,向之表示自己的忠诚,同时在信中表示对唐州对东北大量投资的不安,反倒更加得清廷信任,地位渐稳。在这样的情况下,袁世凯又按照唐州方面的设想,将对付北方沙俄的威胁放在了首要位置上。他先是通过种种权谋手段,获得了在东北地区进行军事部署的权力,然后便开始大面积的建设各种永备的国防工事,设置大纵深多梯次的防御地带,同时,对手里正在编练的奉天驻军进行更加严格的训练,使之成为一支强大的精锐,足以应付任何来犯之敌的战略预备队……另外,他做出了一副支持友军的姿态,大量支援黑龙江和吉林的驻军,以各种手段提升其战斗力,使得东北的防御力量在一步步中稳定增长。

而在增强军事力量的同时,身为奉天巡阅使,袁世凯又向清廷建议,组建农垦兵团,利用来自唐州的投资,大面积的发展东北的农业。这一提议获得了荣禄和李鸿章等人的支持。于是,很快,一支由清廷皇室成员所指挥的建设兵团便提上了日程。只是,虽然是为了增强朝廷的力量而使用了更加安全的皇室成员,可清廷已经基本没有可用之才,皇室更是如此。而建设兵团不仅要深入东北北部开发荒地,同时还要进行一定的军事训练,很需要一番吃苦的劲儿,所以,兵团建设之初,仅仅只是从北京赶到了奉天,走了几天的路,那些皇室成员就再也不愿意向北了……而这些寄生虫似的皇室成员又不愿意失去这样一个获得皇太后和皇帝看重的好机会,于是,在袁世凯的运作下,奉天驻军便轻松地接过了建设兵团的差使……

不过,预料中的跟俄国人之间的战斗短时间内还不会发生,袁世凯想要发展出一支足以支撑自己的势力也还需要几年,所以,在支持袁世凯的同时,唐州更加注重自身。

已经研制成功的电力机车在1889年下半年被推了出来,并在架上了电线的西雅图至旧金山段进行了试运营,结果反映良好。无论是在运营成本还是在速度方面都大大超越了蒸汽机车,吸引了许多铁路公司的注意。

加利福尼亚造船厂在1889年启动,在未来数年内,将会为唐州添上两艘无畏级战列舰。

1889年年中,英国扣下的三艘巡洋舰正式加入唐州海岸警卫队舰队,使得唐州的海上力量在短时间内足以称霸美洲西海岸。

不过,这些都不是唐州在加拿大之战后最吸引人们注意力的举动,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唐州在这段时间内最吸引人们注意的,居然是对空调的运用!

没错,就是空调。

不过这跟郭金章却没有任何的关系。

唐州的许多研究所,尤其是机械和电力研究所因为在交流电、发电机、电动机、汽车、发动机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竖立了相当大的名气。所以,当纽约市沙克特威廉印刷厂发现自己的印刷机出现问题,而其他人又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委托了唐州机械研究所。结果,唐州机械研究所派出来的一名年青的研究员威利斯.哈维兰德.卡里尔,一到那家印刷厂就发现了问题所在。之所以印刷机老出问题,是因为工厂车间仙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使得纸张扩张及收缩不定,从而让油墨对位不准,这才让印刷机无法生产出清晰的彩色印刷品。面对这样的问题,一般人肯定也就放下了,毕竟,温湿度的问题又不是机器的问题,不在其负责范围内啊。可这个年青的卡里尔研究员却不死心,他认为,既然可以利用空气通过充满蒸气的线圈来保暖,那为什么不能利用空气经过充满冷水的线圈来降温?这样一来,空气中的水会凝结于线圈上,如此一来,工厂里的空气将会既凉爽又干燥。

卡里尔将自己的设想报告给了研究所,申请了一笔研究经费。之后,他根据国家气候表计算出了印刷需要的精确温湿度,又经过一番研究,开发了第一台空气温湿度调节装置,用以维持印刷车间相对恒定的温度和湿度。

印刷厂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而空调时代也来临了。继印刷厂之后,其它的行业如纺织业、化工业、制药业、食品甚至军火业等,也相继有厂家因空调的引进而使产品质量大大提高。空调成为了唐州又一个热销的产品,而卡里尔也因为自己的发明获得唐州政府的支持,成立了一家空调公司。

不过,空调发明后,享受的一直都是机器,而不是人,直到郭金章发现已经有人把空调给弄了出来……然后,事情就简单了。在郭金章的安排下,1889年夏天,纽约、底特律、费城、巴尔的摩等地的几家商场首先获得了免费安装中央空调的好处,结果这些商家很快发现,凉爽的环境不仅使得人们的消费意欲大增,还在盛夏季节能他们吸引了大量的顾客。于是,飞快的,空调成为商家吸引顾客的有力工具,空调为人们服务的时代,正式来临了。

而继商场之后,纽约几家原本经营情况不怎么好的戏院首先承诺能为观众提供凉爽的空气,也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也让戏院成为了空调的另一大用户。同时,也让夏季取代冬季,成为看戏的高峰季节。

可以说,空调的推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这也让郭金章看到了轻工业的巨大商机。

于是,唐州政府专门拨出款项,开始对轻工业进行大量的投入。

1889年年底,第一台电动洗衣机上市,开始了人类家务劳动自动化的开端。1890年初,第一台家用空调问世;不久之后,第一台压缩式氟利昂冰箱问世……而在进行家电开发的同时,唐州政府还先后建设了许多工厂,生产从碳酸饮料到生产自行车,从生产香烟到生产玻璃,产品涉及几十个种类。不仅为那些刚刚移民而来的华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大大丰富了自己的产品,完善了工业体系。

可以说,从1889年开始,唐州的主要基调就地发展、发展、再发展……郭金章等人似乎已经满足于目前的成绩,更加注重于赚钱,而不是再向以前那样四处伸手,咄咄逼人。甚至于,在哥伦比亚方面,国防部长兼外贸大臣桑托斯在完成对国内势力整合之后,希望趁着巴西成立共和国吸引了大量注意力的机会发兵委内瑞拉,将之统一进大哥伦比亚的意图也被唐州阻止,不得不转而埋头国内发展。这让包括美国政府在内的许多人都感到松了一口气。毕竟,大家都不希望身边老是呆着这么一群非常危险而且不安份的家伙,尤其是这帮家伙还很能打。

不过,唐州毕竟还是唐州,安稳了一年多之后,1890年4月,郭金章又做出了一件让许多人目瞪口呆的事情:邀请刚刚被威廉二世解除了所有职务的俾斯麦对唐州进行访问,同时受到邀请的,还有清廷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及一个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家伙……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这群中国人想干什么?”

“我怎么知道?”

“你跟他们有联系?”

“没有!”

“那他们为什么邀请你?伊藤君,你虽然曾经是大日本首相,可是你现在已经卸任,而且,在西方列强眼中,大日本帝国也还远远不能跟清国相提并论,就更加不要提德意志了……可中国人突然一起邀请你们三个,并把你和李鸿章、俾斯麦二人并列,这很难让人不产生怀疑。”

“山县君,难道,我有机会跟俾斯麦和李鸿章一起喝茶聊天,会对大日本帝国产生什么威胁不成?”

“你是不服气被我击败,不服气我取代你成为首相!你想借助俾斯麦和李鸿章的名声来助涨你自己的声望。”

“这是唐州的那群中国人发出的邀请,与我有何相干?你如果不满,可以去找郭金章,找我有什么用?难道,你想让我拒绝这个邀请吗?”

日本,东京,富贵楼,一个在明治维新以后开设,有许多明治新贵出入在此寻欢作乐的场所,据传幕后老板就是政坛大佬伊藤博文,只是一般人无法确定这些罢了。不过,1890年4月的某一天,平时经常有许多官员出入的富贵楼却显得很清净,甚至于,还不到晚上八点,原本就不多的客人就开始纷纷向外跑,那模样,仿佛遇上了什么恶鬼一样。不过这些客人的表现也确实在情理之中,因为,此时此刻,富贵楼里面,正有两个日本政坛大佬中的大佬在吵架,一个,正是富贵楼的幕后老板,刚刚卸任了首相之职不到一年的伊藤博文,而另一个,则是新首相山县有朋。这两个人的事情,在日本除了天皇,还真没人能掺和。

“唐州野心勃勃,他们邀请你西雅图,肯定是不怀好意。”

富贵楼最靠里的雅间,在日本政坛一向号称“冷彻”、“民众之敌”的山县有朋正襟危“跪”在小几前,死死盯着半醉不醒的伊藤博文,沉声说道。唐州政府突然邀请俾斯麦和李鸿章前去访问,这表面上似乎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一般的外交活动,可是,刚刚担上首相的他却不敢等闲视之。因为所有日本的政坛高官都很清楚一件事:唐州对日本有敌意!一年多以前的夏威夷事件就不说了,日本舰队屁颠颠儿的赶到了瓦胡岛,还没表示一下呢,就得到了唐州和英国和解的消息,然后,夏威夷正式归属了唐州……事件的变化之快,让原本心存不轨,还想从中沾点儿便宜的日本政府感觉就像是吃了苍蝇一样腻歪,而漂洋过海,走了半个太平洋的日本舰队更是像一群随时被人挥来喝去的小丑一样,无比憋屈。可这还不算,不久之后,英国人归还了中国人的三艘巡洋舰,大家本以为这几艘军舰,加上唐州本就拥有的一般无畏级战列舰,会成为美国在太平洋沿岸的威胁,可很快,这个设想就被推翻了。日本政府惊讶地发现,这支唐州海岸警卫队的舰队居然频频出现在了阿留申群岛……找沙俄的麻烦?显然不可能。除了在东北,唐州跟沙俄没有一点儿利益纠缠,而即便是东北,唐州和沙俄也一直都是陉渭分明,各自干各自的事情,谁也不理谁,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那么,除了沙俄,唐州舰队出现在阿留申群岛还会是想干什么?总不会是想到白令海峡进行远洋捕捞吧?

“能与俾斯麦、李鸿章、郭金章一叙,足慰平生。至于其他的,他们总不会扣下我吧?大日本还有你山县有朋,扣下我又有什么用?”伊藤博文满不在乎地灌了一杯清酒,又看着山县有朋笑道:“所以说,山县君你不用担心,不会有事的。”

“我不担心你有事没事,我只担心,你这一次去,会带回来什么麻烦的东西。”山县有朋冷着脸说道。唐州自成立以来就是日本政府关注的对象。毕竟,一群黄种人在美国占了一个州,而且完全可以说是打下来的。这样的成绩,即便不是后无来者,也绝对是前无古人。可关注归关注,日本政府上下都没有想到,还不到十年,唐州就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在经济上。而与大多数人只注意唐州在科技产品方面的创新所不同的是,日本政府更加关注唐州的经济政策。他们发现,唐州奉行国家资本主义,政府掌握着大量的企业,而且发展的都非常好。每年赚到的钱让他们的整个日本政府都无比的眼红心热。可眼红之后,他们又很不解。因为,日本同样也拥有许多国营企业,这些企业却大多半死不活,而且经常性的亏损……伊藤博文当首相的时候,对日本的国有企业非常重视,觉得就应当由国家来掌握那些重要的工业企业,可他又总是解决不了亏损的问题。由此,对唐州的兴趣也就越发浓厚。可山县有朋不同,他坚持认为,日本应当走西方国家的道路,放弃国有企业……两人的分歧很大,并逐渐由此展开,在某些问题上站到了对立面上。山县有朋非常担心伊藤博文此去会得到什么“秘方”,从而将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首相之位再行抢去。而除此之外,日本参谋本部早在1887年便制定了《清国征讨策案》的作战计划,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准备,进攻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等……可不久之前,这份绝密的征讨策案被发现泄密了。山县有朋身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祖师爷,征讨策案的首要制订者,对此事极为关注。可是,当各部门按照他的命令进行严查之后,却发现,大量的线索指向了唐州……

第129章 除了咱们,谁还能救他们?第56章 毕竟是黄种人第156章 愿意安息吗?第338章 英国也有前瞻者第185章 内讧第278章 该收拾麦克唐纳了第131章 第一道堑壕第32章 悲第296章 日本,山权权兵卫第268章 英国首相的“杀招”第87--88章 少校你得援救我们第303章 阻击第326章 战争走向第115章 得让美国人愿意跟咱们和解第32章 悲第291章 大清军官受训团第167章 吞食儿第341章 要分一杯羹第131章 第一道堑壕第169章 封锁旧金山第82--83章 法官需要工作第258章 英国驻西雅图总领事第271章 并入第375章 执掌中国海关的外国人第241章 我们需要三个州第264章 出不了气第231章 最奇特的战争第223章 跑了第25章 开打第151章 又一个州长第364章 头山满第21章 就是要报仇第154章 战争部长的打算第115章 得让美国人愿意跟咱们和解第148章 被俘的陆军士兵第146章 城里城外第54章 更怨谁?第169章 封锁旧金山第1章 开始第125章 没子弹了?第176章 他们会把西部烧成灰烬第23章 外面到处都是白人第120章 总统第153章 截断太平洋铁路第376章 背后真意第205章 牛马屠营第270章 趁火打劫来第138章 动手,杀他个人仰马翻第339章 海斯计划的背后第378章 中国人有阴谋?第145章 骑兵团团长第237章 占领华盛顿第342章 不得己而卖之第321章 后果第210章 中国人在旧金山埋下的“炸弹”第45章 颠倒黑白第362章 在直隶总督衙门杀人第161章 中国人挖了个坑第154章 战争部长的打算第153章 截断太平洋铁路第30章 让不让开?第255章 五百万美金换马汉第22章 能建,就能毁!第116章 有希望,却说不通.第194章 逼美军决战第260章 摩根与洛克菲勒第364章 头山满第23章 外面到处都是白人第220章 大反攻第183章 “大扫荡者”谢尔曼第296章 日本,山权权兵卫第163章 让夏洛特再来祸害加州第313章 总统也惊慌第324章 蠢出了特色第143章 咱们在后面追杀!第339章 海斯计划的背后第360章 变法失败第151章 又一个州长第237章 占领华盛顿第371章 撒种第86章 官位兑换第191章 钱的力量!第18章 你就不应该回来第261章 为了不值钱的汽油第33章 死亡第331章 中国的两大外敌第109-110章 久经训练第103-104章 打了你你得谢我第208章 破坏远比建设容易第109-110章 久经训练第256章 美国佬来得贼快第32章 悲第18章 你就不应该回来第8章 市长的脸上有点儿青紫第97--98章 自由裁量权的检察官第350章 再邀日军第3章 几千名白人的围攻第332章 弱者,满天下都是敌人第308章 活该的拉美第193章 帮郭大哥打美国陆军
第129章 除了咱们,谁还能救他们?第56章 毕竟是黄种人第156章 愿意安息吗?第338章 英国也有前瞻者第185章 内讧第278章 该收拾麦克唐纳了第131章 第一道堑壕第32章 悲第296章 日本,山权权兵卫第268章 英国首相的“杀招”第87--88章 少校你得援救我们第303章 阻击第326章 战争走向第115章 得让美国人愿意跟咱们和解第32章 悲第291章 大清军官受训团第167章 吞食儿第341章 要分一杯羹第131章 第一道堑壕第169章 封锁旧金山第82--83章 法官需要工作第258章 英国驻西雅图总领事第271章 并入第375章 执掌中国海关的外国人第241章 我们需要三个州第264章 出不了气第231章 最奇特的战争第223章 跑了第25章 开打第151章 又一个州长第364章 头山满第21章 就是要报仇第154章 战争部长的打算第115章 得让美国人愿意跟咱们和解第148章 被俘的陆军士兵第146章 城里城外第54章 更怨谁?第169章 封锁旧金山第1章 开始第125章 没子弹了?第176章 他们会把西部烧成灰烬第23章 外面到处都是白人第120章 总统第153章 截断太平洋铁路第376章 背后真意第205章 牛马屠营第270章 趁火打劫来第138章 动手,杀他个人仰马翻第339章 海斯计划的背后第378章 中国人有阴谋?第145章 骑兵团团长第237章 占领华盛顿第342章 不得己而卖之第321章 后果第210章 中国人在旧金山埋下的“炸弹”第45章 颠倒黑白第362章 在直隶总督衙门杀人第161章 中国人挖了个坑第154章 战争部长的打算第153章 截断太平洋铁路第30章 让不让开?第255章 五百万美金换马汉第22章 能建,就能毁!第116章 有希望,却说不通.第194章 逼美军决战第260章 摩根与洛克菲勒第364章 头山满第23章 外面到处都是白人第220章 大反攻第183章 “大扫荡者”谢尔曼第296章 日本,山权权兵卫第163章 让夏洛特再来祸害加州第313章 总统也惊慌第324章 蠢出了特色第143章 咱们在后面追杀!第339章 海斯计划的背后第360章 变法失败第151章 又一个州长第237章 占领华盛顿第371章 撒种第86章 官位兑换第191章 钱的力量!第18章 你就不应该回来第261章 为了不值钱的汽油第33章 死亡第331章 中国的两大外敌第109-110章 久经训练第103-104章 打了你你得谢我第208章 破坏远比建设容易第109-110章 久经训练第256章 美国佬来得贼快第32章 悲第18章 你就不应该回来第8章 市长的脸上有点儿青紫第97--98章 自由裁量权的检察官第350章 再邀日军第3章 几千名白人的围攻第332章 弱者,满天下都是敌人第308章 活该的拉美第193章 帮郭大哥打美国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