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夜踏敌营

鄱阳湖浩缈千里,在近西岸一个不起眼的沙洲周围停满了大小船舶。附近水面还有不少走舸舢板来回穿梭夜巡。

一艘舢板上的橹手一边摇橹一边抱怨着:“我们白天劳累一整天,还要熬这一宿。这么晚了,我看吴军水师应该不会搜湖了。不如我们开个小差找个地方歇歇。”

“累?咱们现在能活着已经很幸运了。听说了吗?前军中军都死光了,不死的也都被吴军俘了去。幸亏统领我们的幸陈两位将领及时调头南逃,才避免咱这后军覆亡命运。”舢板上的一名兵士接话说。

“可不是,我还听说…听说咱汉国皇帝都被吴军射死了。要我说,咱们这汉国成不了气候了,不如跟着他朱元璋干算逑。”另一名兵士也接着说道。

蹲在舢板首部,一直沉默不语的头目呵斥道“这话能是你乱说的,小心…”他边说边用手做了个在脖子一划的手势。此时,他眼帘中的湖面上浮现出一个黑影。是艘走舸!头目心里一激灵【不对,附近水面就分配了他这一艘舢板在巡逻,不会有其它的船只,难道是吴军的?】他连忙悄声吩咐将舢板靠上去。

“站住,你们是哪个方面的?”两船靠近后,头目高声喝道。舢板上的几个汉军兵士各持弓弩对准了对面小船上的三个人……

沙洲上的中军大帐内,幸文才和陈荣二人面对面端坐着,都等着对方先开口说话。两人现在已从几个前军溃逃出来的汉军兵卒那里听闻了陈友谅已身死的消息,虽然还不能确证,也足够这二人震撼沮丧。

此二人都是陈友谅身前的心腹嫡系将领,非那些在徐寿辉被夺权后只能依附于陈友谅的天完政权将领可比。即使如此,当前局势下,他们也不得不考虑起自己的退路和未来。现在二人想法一样,但都希望这话由对方提起。

最终,陈荣耐不住性子,动了几下嘴唇。就在他要张口说话时候,门外进来一名亲卫令兵报道:“启禀二位将军,我们的外围巡船捕获三人,他们自称是受兵部尚书和二皇子吩咐前来联系我军。”

幸文才,陈荣两人对视一眼后说道:“快请他们进来。”

……

张定边派出的几路精练探马去了足足四个时辰,其中一路在寅时最先返回德化。他们报告说,在湖中的某个沙洲处联系上幸文才与陈荣二人,这二人再验证了陈友谅的玉玺印信加盖的密信后,同意照约行事。

张定边还是有点犹豫的对陈理说道:”二皇子,如今时局大变。这二人虽曾是陛下心腹之臣,但这种局势下也难以保证对我大汉的忠义之心啊。若他们连夜降了朱重八,并将此消息透露给吴军如何是好?”

陈理说道:“世伯不用担心,我们现在就出发,夜袭吴营。此战我们能攻破吴营,目的就达到了。若是您说的那种情况真的发生了,按时间算,朱元璋或吴军高级将领现在也不会得到消息。等他们得到消息时,吴军也来不及预先布置了。“

张定边点头称是,说道:“事不迟疑,兵贵神速,我们现在就点兵出发。“

……

黎明前,夜幕至深时刻。一千燧发枪手,四千抽选出来的相对强健的汉军兵士分成五股,带着德化城中所有弓弩,铳炮,弹药,引火之物等悄然向南湖嘴的吴军大营摸来。

南湖嘴位于德化城城东北五十里处。沿途,汉军前锋斥候端掉了几处吴军的外围前哨据点,一直到汉军接近南湖嘴的吴军大营数百步时,吴军仍未发现情况。

统领南湖嘴吴军大营的是朱元璋的心腹爱将周德兴。平日里,南湖嘴的汉军注意力也主要是在水面上,岸上仅布置岗哨据点,巡逻队旅若干,警戒汉军水师从别处湖岸登陆后,迂回从陆上攻击吴军营寨。

而现在,白日间南湖嘴吴军与要从湖嘴突围的汉军连番恶战,击溃汉军后,又投入大量兵力入湖搜索汉军溃兵和逃窜的后军。众兵士已是疲惫不堪,再加上刚刚大胜,兵将多少有骄兵懈怠情绪。因此岸上的警戒防御就松懈下来。

汉军进入到吴军营寨百步范围时,吴军才算是发现不对劲。望楼上的吴军哨兵开始发出高声喊叫,并吹起号角,敲起铜锣。

箭矢如同骤雨般向这些望楼袭去,将望楼上的哨兵射翻在地。“轰轰轰”几声巨响,汉军人挑马扛带来的几尊土炮抵近后,齐齐开火,将并不牢固的吴军大营寨门轰开。

寨门后那些闻讯而至的吴军兵士被炮子轰的满脸血污,卧倒在地上直哼哼。附近幸存的吴军兵士纷纷向后退避,生怕对方又来几炮。

乘这个当口,上百壮汉手持铁锤,锄头冲上去就将寨门两边的栅栏也扒开推倒,形成一个六七十步宽的缺口。

南湖嘴吴军大营岸上工事如此薄弱倒不是因为朱元璋或者周德兴短见。它本就是为了拦截北逃的汉军船队,所以人力全部用在构筑水寨工事上。另外若对方二十万残军弃舟登陆,试图从陆上攻击吴军和突围,这需要耗费相当长时间,足够吴军重新调动部署。若是小股汉军来偷袭,凭借南湖嘴的吴军兵力也足够应付。

其余汉军兵卒早按照事先的安排,布置成冲锋队形,从缺口处向大营中冲去。

周德兴倒是练兵有法,吴军早有应对敌方小股部队袭营的操演。在锣声,号角之声,呵斥之声此起彼伏中,从营帐中钻出的兵士有序的聚集在一起,也并没显得十分慌乱。

吴军在营中聚集到一定规模,就成群结队的向汉军对冲过来。

他们离着汉军还有百余步远,就听见一连串的清脆爆鸣之声,这声音不同往日他们听到火铳声音,比后者更脆更亮。而后他们就看到冲在最前方的吴军兵士倒下去十数人,这才明白汉军放铳了。

吴军的弓弩手纳闷了【这距离弓弩的射程也勉强,更何况火铳】,他们也没时间多想了,纷纷弯弓搭箭向汉军射去。

第十章 鸡飞狗跳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二十四章 天师第一百零一章 决战之日第六章 登基第八章 买卖人第四十一章 光复之后第六十一章 缠斗第三十九章 洛口围城第四十九章 横扫太行第十三章 生死之战第三十六章 登陆山海关老龙头第三十六章 鏖战第五十章 静待时机第四十章 背水之战第二十三章 项伯投敌第十三章 豪杰末路第一百零一章 决战之日第八十五章 进占弘农第十五章 云梦大泽第六十二章 血战狮子堡第四十八章 算计第八章 买卖人第十五章 赣西交锋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五十一章 势如破竹第四十三章 擒韩信第四十八章 不战自溃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楼第二十章 大汉岳皇大诰第三十八章 爱惜粮食的程咬金第三十九章 设幕立僚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二十四章 顿兵龟山第三章 青铜盾卫第三十章 血色婚礼第三十五章 英雄猎手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六十七章 会宁府风云第二十四章 最后一搏第二十八章 忧虑的曹操第七十一章 兵临成嘟第九章 霹雳箭 vs 神臂弩第六十一章 缠斗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十七章 浏阳炮第十九章 坚堡第四十二章 兀术试铳第四十八章 算计第四十三章 擒韩信第二章 刺董第九章 翻脸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四十章 铁马长弓第四章 殿斩奸臣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战之交锋第四十一章 东线战场第十九章 坚堡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九章 归义伯第十四章 归顺招安第三章 青铜盾卫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三十四章 摊牌第五十八章 人间蒸发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国与王朝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决战之机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二十九章 帝姬与传国玉玺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十九章 兵过雍梁第五十四章 贾诩毒计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三章 筑河筑城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六十九章 飞夺涪城第三十八章 兵进淮北第四章 鹏举受审第一章 废太子第三十章 王庭重骑与长弓手第六十二章 血战狮子堡第二十四章 山海关之战第十章 钱滚钱,钱变人第三十三章 大破长枪密集方阵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个大兖州第二十九章 铰刀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会重演第二十五章 进击的步人甲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四十八章 河洛长弓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击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六十七章 环状营垒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击第四十八章 算计第八十六章 战武关第十六章 久别重逢第四十二章 兀术试铳
第十章 鸡飞狗跳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二十四章 天师第一百零一章 决战之日第六章 登基第八章 买卖人第四十一章 光复之后第六十一章 缠斗第三十九章 洛口围城第四十九章 横扫太行第十三章 生死之战第三十六章 登陆山海关老龙头第三十六章 鏖战第五十章 静待时机第四十章 背水之战第二十三章 项伯投敌第十三章 豪杰末路第一百零一章 决战之日第八十五章 进占弘农第十五章 云梦大泽第六十二章 血战狮子堡第四十八章 算计第八章 买卖人第十五章 赣西交锋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五十一章 势如破竹第四十三章 擒韩信第四十八章 不战自溃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楼第二十章 大汉岳皇大诰第三十八章 爱惜粮食的程咬金第三十九章 设幕立僚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二十四章 顿兵龟山第三章 青铜盾卫第三十章 血色婚礼第三十五章 英雄猎手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六十七章 会宁府风云第二十四章 最后一搏第二十八章 忧虑的曹操第七十一章 兵临成嘟第九章 霹雳箭 vs 神臂弩第六十一章 缠斗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十七章 浏阳炮第十九章 坚堡第四十二章 兀术试铳第四十八章 算计第四十三章 擒韩信第二章 刺董第九章 翻脸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四十章 铁马长弓第四章 殿斩奸臣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战之交锋第四十一章 东线战场第十九章 坚堡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九章 归义伯第十四章 归顺招安第三章 青铜盾卫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三十四章 摊牌第五十八章 人间蒸发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国与王朝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决战之机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二十九章 帝姬与传国玉玺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十九章 兵过雍梁第五十四章 贾诩毒计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三章 筑河筑城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六十九章 飞夺涪城第三十八章 兵进淮北第四章 鹏举受审第一章 废太子第三十章 王庭重骑与长弓手第六十二章 血战狮子堡第二十四章 山海关之战第十章 钱滚钱,钱变人第三十三章 大破长枪密集方阵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个大兖州第二十九章 铰刀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会重演第二十五章 进击的步人甲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四十八章 河洛长弓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击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六十七章 环状营垒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击第四十八章 算计第八十六章 战武关第十六章 久别重逢第四十二章 兀术试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