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进击的步人甲

张俊的宋军在通往临安的官道上不顾一切的狂奔疾进。沿途又遇到了汉军战车队的袭击,这次宋军不再理会,冒着弹矢,顶着伤亡,不管不顾的继续埋头前进。官道上丢下一路的尸体和伤兵,当然还有大量兵士寻到机会偷偷溜走。

宋军前锋到了距离临安城不到十里地时,宋军队伍已经前后拉了十几里长,混乱不堪。这个时候不光汉军战车队从远处向宋军发起袭扰,甚至小股翼骑兵也乘乱从官道两侧不时对宋军发起突袭,穿阵而过。宋军兵士死伤,溃逃者无算。

张俊再次接前方侦骑来报,说是敌军两千余人在临安城外列阵以待。张俊咬牙切齿的笑着说:“好,好,岳飞,我们决一生死的时候到了。”他这才下令前军停止前进,原地列防御阵型,等后军会合后再进兵到临安城下。

等宋军兵马会合完毕,再次清点人数,只剩下要一万六千余人了,这已是比张俊的预期要好不少。

张俊令各将校将列起军阵,花费了半个时辰,全军军阵列队完毕。张俊对宋军做了最后一次临阵动员,他策马在军阵前缓缓而过,指着远方已隐约可见的临安城墙说:“只要尔等奋力杀贼,攻占临安,封官进爵,来日富贵不必多说,就眼下那临安城中的金银财宝,女人任由尔等取用。”

张俊言罢,大手一挥,鼓号之声顿时大作。宋军以完整军阵阵型向临安城下杀去。那里,汉军两千人也已排好军阵等待着他们。

……

夏越从千里镜里看着出现在远方地平线上,铺天盖地,如同蝗虫般而来的宋军。

最前列是刀枪不入的重装步兵,身披天下最重的铠甲步人甲,手持一把长达一仗,重达数十斤的镔铁大刀。这样的重装步兵是不能正常行军的,只有正式对阵时才能临时这样装备起来,否则张俊在被汉军袭扰时就会让他们上阵。

重装步兵后几列是手持枪矛刀盾的轻装步兵,最后是弓弩手,其中不少是神臂弩弩手。宋军现在已没有骑兵,只有少量侦骑在几里外的军阵两侧巡弋警戒。

张俊仗着自己兵力占绝对优势,将军阵排成正面宽度达数里的大阵,以此来防范对方用骑兵包抄自己两翼的企图。

这样,除非对方早已埋伏好,否则即使是骑兵要绕到自己侧翼,也需要很长时间,这时间足够自己的军阵碾压敌军的军阵了。

他之前又令侦骑反复侦查,确信即将发生战斗的战场附近没有预伏的敌军伏兵,也没有可以伏兵的合适地点。

宋军军阵汹汹而来,重装步兵扛着大刀,故意齐踏步伐,将大地踩的咚咚做响,似有开山裂城之势。弓弩兵们都已箭在弦上,只待将官一声令下。轻装步兵们的刀枪矛戟烛天如林,旌旗似海。

此时,夏越才收起千里镜,淡然的下令道:“列空心方阵。”

宋军军阵行的近了,张俊才发现对方装备奇特,那些长矛手手持一仗二尺有余的超长长矛,远远望去,密密麻麻如同竹林一般。他们身上的头盔,铠甲如同整铁所铸,浑然一体,而且铮亮无比。

此时的山地长枪兵已是统一装备了哥特式板甲,虽然这降低了他们的机动性和速度,但现在有重甲和火绳枪兵保护的他们已不需要用速度和机动性来规避敌方的远程打击以及侧后面突击。

张俊看到这些长枪兵前面的两排兵卒,以及方阵四角之上的兵卒只手持一根带托把的铁棍,那铁棍还不是很长,只有四尺多。这些兵卒没有身着重甲,但似乎人人都背着一个大盾。张俊暗自纳闷道【这东西做钝器用也不像,做刀枪更不行,能有什么用?】

两军越来越近了,相距不到八十仗时。汉军军阵中传来一声号令,那些最前列,手持“铁棍”的汉军兵卒在号令之下突然齐齐蹲坐在地上,同时将背上的大盾取下,打开大盾后面的支架,架在面前。大盾的上缘还带个豁口,他们将手中“铁棍”齐齐架在那个豁口上,又将火绳点燃调好位置。

张俊这才认识到,这可能是投射武器,但他理解不了,那上面没有弓弦,也没有箭矢,怎么投射?此时离竹筒做的突火枪问世还有百余年时间,张俊一时间也不会有火枪的认知。

两军不到六十仗时,宋军神臂弩的弩手在将官号令下松弦放箭,蹲坐在大盾后的火枪手自是不可能被这些箭矢所伤,那些长枪手齐摇枪杆,将射入阵中的箭矢纷纷打落,没有打落的箭矢射在长抢手坚硬的板甲上,往往是箭簇在光滑的金属上划开一道白色的划痕,最后弹落在地。极少数能刺入甲片接缝处,而后被卡住。

汉军军阵之中,满是叮叮咚咚的金属与金属,金属与木头的碰撞之声。空心方阵的长弓手和二十具弩炮开始反击了。在五六十仗的距离上,长弓手的重箭对宋军身着步人重甲的重装步兵也是无可奈何,他们个个被箭矢插的像刺猬一样,但实际上却是毫发无损。

张俊唯一担忧的是对方的“震天雷”,这东西他实际上很早就见识过,宋军武备库里就有这东西。不同的是他不明白岳飞军的“震天雷”为什么能打那么准,而且个个都能落地后才爆炸。宋军的震天雷操作和点炮仗一样,先点燃引信然后徒手或用投石机投射出去。准头自然是没有的,而且引信燃烧速度无法把握,很多提前在半空就爆炸,或落地后延迟很长时间才爆炸。有的甚至因为引信受潮或其它原因熄了而造成哑弹。因此,震天雷并没有被宋军广泛应用。

张俊在这里又搞错了,汉军用的是霹雳弹,不是震天雷,两者区别大了。现在数十发霹雳弹呼啸而来,落在宋军军阵之中,在瞬间腾空而起的几十柱烟火中,数百宋军兵士被冲击波推倒在地,铁屑弹皮崩的他们血流满面,身受数创。但这对那些重装步兵却是没什么效果,只有一名重装步兵被冲击波推翻在地而掉队,而后被后面的兵卒帮助拉扯下,才重新站立起来。

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战之决胜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五十七章 狮子堡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张方第三十一章 据长安第二十九章 进退失据的朱元璋第十章 洗脑所第六章 登基第六十七章 环状营垒第四十二章 东都闹市之祸第十三章 豪杰末路第十八章 云梦“斩蛇”第六章 疾驰的车队第一章 战火中的少年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六十三章 乌尔班巨炮第八十章 大败诸葛亮第二十章 毒计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一章 被开除国籍的少年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四十四章 霸王夺鼎第十七章 计取江陵第四十一章 东线战场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五十四章 贾诩毒计第五章 夺宫第三章 朝会上的争论第二十五章 真降还是假降第五十三章 北方来客第十五章 烟花与火海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决战之机第四十四章 霸王夺鼎第五十五章 前哨战第三十六章 鏖战第八十八章 虎痴围洛阳第五十七章 西进潼关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战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楼第二十章 油筒火龙第三十五章 淮西张浚第五章 屈打成招第二十七章 兵入关中第六十五章 奇兵袭镐京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对视第三十二章 马娘娘被俘第六章 钱塘黑影第五章 隔代对射第三十五章 曹操的怒火第六十七章 环状营垒第四十七章 重骑冲锋第四十二章 东海王之死第二十七章 瓮中之鳖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楼第一百零六章 关羽的复仇第十二章 家宴第四十章 坑俘第一百零一章 决战之日第三十七章 血与火的熔炉第一百零八章 长江上的决战第五十四章 贾诩毒计第三十八章 兵进淮北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国与王朝第五十章 静待时机第十三章 崇祯的疑虑第三十六章 登陆山海关老龙头第五十三章 特种作战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战中的渔翁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变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会重演第二章 骁果军逃兵第五十三章 刘禅的匈奴继承者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五十五章 混乱的金廷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诛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二十三章 杀鸡儆猴第十九章 溯淮狂飙第四十一章 初定关中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战之决胜第五章 汉营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张飞第六十五章 大门洞开的益州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谷道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十章 智取历阳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十三章 蜈蚣战舰第四十七章 黑山军第四十一章 初定关中第二十九章 被动的刘邦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战之决胜第十九章 金山银山
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战之决胜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五十七章 狮子堡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张方第三十一章 据长安第二十九章 进退失据的朱元璋第十章 洗脑所第六章 登基第六十七章 环状营垒第四十二章 东都闹市之祸第十三章 豪杰末路第十八章 云梦“斩蛇”第六章 疾驰的车队第一章 战火中的少年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六十三章 乌尔班巨炮第八十章 大败诸葛亮第二十章 毒计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一章 被开除国籍的少年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四十四章 霸王夺鼎第十七章 计取江陵第四十一章 东线战场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五十四章 贾诩毒计第五章 夺宫第三章 朝会上的争论第二十五章 真降还是假降第五十三章 北方来客第十五章 烟花与火海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决战之机第四十四章 霸王夺鼎第五十五章 前哨战第三十六章 鏖战第八十八章 虎痴围洛阳第五十七章 西进潼关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战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楼第二十章 油筒火龙第三十五章 淮西张浚第五章 屈打成招第二十七章 兵入关中第六十五章 奇兵袭镐京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对视第三十二章 马娘娘被俘第六章 钱塘黑影第五章 隔代对射第三十五章 曹操的怒火第六十七章 环状营垒第四十七章 重骑冲锋第四十二章 东海王之死第二十七章 瓮中之鳖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楼第一百零六章 关羽的复仇第十二章 家宴第四十章 坑俘第一百零一章 决战之日第三十七章 血与火的熔炉第一百零八章 长江上的决战第五十四章 贾诩毒计第三十八章 兵进淮北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国与王朝第五十章 静待时机第十三章 崇祯的疑虑第三十六章 登陆山海关老龙头第五十三章 特种作战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战中的渔翁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变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会重演第二章 骁果军逃兵第五十三章 刘禅的匈奴继承者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五十五章 混乱的金廷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诛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二十三章 杀鸡儆猴第十九章 溯淮狂飙第四十一章 初定关中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战之决胜第五章 汉营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张飞第六十五章 大门洞开的益州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谷道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十章 智取历阳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十三章 蜈蚣战舰第四十七章 黑山军第四十一章 初定关中第二十九章 被动的刘邦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战之决胜第十九章 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