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战中的渔翁

曹操和袁绍的官渡对峙已近一年,双方大小争战近百次,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此时,双方都已是兵疲将怠。做为他们西边的强邻—吕布,此时与双方中任何一方联合,胜利的天平就倒向谁。

官渡战场,曹军大营中军大帐内。

曹操忧虑的对郭嘉说:“奉孝,我们在这和袁绍耗了一年,如今我军已是疲惫不堪。不如先行退守许都吧。”

郭嘉看曹操信心动摇,忙给他打气说:“主公万万不可,当下两军主力都汇集于此。此仗乃胜负局。败者则亡,人地全失,没有回旋余地。我军属于弱势,现在聚兵于此与袁绍对峙,相持近年不退,实际上已经占了上风。如果我们退了,则就是败了,许都也不可能守的住。现在主公一定要坚守信心,战局马上就会揭晓。”

曹操点点头说:“奉孝言之有理,可否用什么法子能速破袁绍。”郭嘉回禀说:“当下,除了继续与袁绍交兵对战外。还可以做两件事,一是拉拢关中的吕布,建议其攻袭袁绍的并州,二是可拉拢袁绍的臣属将领,让他们叛袁投我。”

“吕布!?”曹操听到这个名字,脸孔上显现出忿忿之色。郭嘉已从曹操的脸色看出端倪,继续说道:“主公欲成大业,应审时度势,不为往日恩怨所左右。当下,吕布雄踞关中,而且潼关还在其手中,对官渡战局的影响可谓举足轻重。我们即使不能使他去攻袁绍的并州,也不能要他东出潼关,攻击我们的侧翼。或东攻宛城,汝南,攻击我们的后方。”

曹操正眼看着郭嘉说:“奉孝这个道理吾自然是懂得,只是心里不舒服而已。那么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拉拢他,能让他去后击袁绍的并州,至少不来打我们呢?”

郭嘉嘴角上扬,似笑非笑的说:“这大汉朝的天子不是还住在我们许都吗?我们就先封吕布个官,赐他个爵,然后给他下道旨,让他去打袁绍。至于他会不会真的去攻打袁绍,那就看他自己了,不过属下相信,即使他抗旨不遵也不至于来背后捅我们的刀子了。”

曹操拍板说道:“就照奉孝所说的办。吾这就吩咐许都方面表吕布为骠骑大将军,假节领雍州牧,封关中侯。”

郭嘉摇头笑而不语。曹操一拍脑袋说:“唉,老夫糊涂了,应让他假节领并州牧,封汉中侯。”

……

长安府邸内,吕布设了香案,迎了许都来的天子御使,接了圣旨诏书和印绶。

他即刻召来陈宫,张邈,张辽等要臣进行商议。将事情原原本本和诸臣说清楚后,等着大家的反馈。

张邈先开口发言:“如今,曹袁两家已是骑虎难下,我们无论助力哪一方,对另一方都是灭顶之灾。但袁绍,曹操二人比起来,后者日后对我们的威胁更大,我建议主公乘曹操后方兵力空虚发兵两路,北取洛阳,南克宛城,入许都。从曹贼手中救出天子,与袁绍合击攻灭曹操的官渡主力,而后拥天子令不臣。”

陈宫摇头说:“如若这样,曹操被攻灭后,是个什么局势?那时,我们北有袁绍,南有孙权,刘璋,刘表。而且在关中地区与并州还存在着漫长的边境。我军进入汝南,豫州,兖州的主力腹背受敌,又无险可守。到时袁绍的进攻方向只有我们,而他的背后却没敌人。如果我们被围攻,就不得不再次退回来,这样只是为他人做嫁衣。甚至一不留神,这关中汉中根基所在之地都可能丧失,那才是大祸临头。”

吕布听了陈宫的话,心里默默的赞成。这个道理太好想通了,让主力再次进入这兖豫青徐四战之地,自己的战线将东西拉到几千里之长。试想到时,刘璋北攻汉中,袁绍从并州西进关中,南下许都,孙权北伐青徐,刘表再趁火打劫寇南阳,自己去守哪片去?最后只能丢车保帅,可不是损兵折将,只为袁绍做嫁衣吗?

所以还得按自己既定的方略走,下一步本应是益州巴蜀。但之前应该拿下并州。现在的官渡之战相比夏华所来的那个时空历史晚了两年,所以战争结局不一定是曹操胜。无论曹袁谁胜,都必然会先攻伐关中统一北方之后再做其它打算。

若曹操胜,有潼关阻隔,他立刻就打关中不是那么容易。若袁绍胜的话,他可以马上从并州再次西渡黄河,攻击关中平原。如果那时自己在益州与刘璋做战,又是落到两线做战的境地。但是自己如果能提前拿下并州,驻军于太行八陉险要之处。就能完全避免这种风险。

想到这,吕布已经拿定主意,将自己想法说予诸臣诸将听。并且最后明确的说:“我们下一个战略目标就是并州,只有拿下并州,我们才能安心南征益州。”

张辽想吕布问道:“主公,你看,何时是对并州用兵的时机?”实际上,并州不只有战略意义。吕布自己和他的老部下都是并州出来的,很多官兵的老家籍贯就是并州。所以张辽听要打并州,情绪颇有些急切。

吕布狡黠的笑着说:“不急,我们还要等袁绍和曹操再斗上一斗,现在只是做好战争准备。该动员的动员,该调兵的调兵。他们斗到胜负要定未定之时,是我们进军的最好时机。”

夏阳,是黄河边上一个小县,河对岸就是并州。此时,大量的辎重车,粮草,作战物资,步骑陆续开往此地。为了不引起袁绍的注意,这些部队都是一小批一小批,分阶段的开往夏阳。在此之前,夏阳的万余口的平民百姓都被已防疫为名暂时迁移到其它县城安置。此时的夏阳实际上成了个秘密兵站。

从长安到夏阳还修了一条长达三百里,由碎石铺成的简易官道,可以并行三辆马车。除此,以夏阳为中心,沿着黄河西岸设置了一系列防御营垒。

当下的吕布每日都在长安的府邸中,通过各种消息渠道,密切关注着官渡战局,等待着时机。

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谷道第十三章 崇祯的疑虑第四十七章 群蛮之首第二十五章 大方阵第五十三章 特种作战第十五章 云梦大泽第二十七章 近卫军的首次野战第五十五章 混乱的金廷第五章 隔代对射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十九章 金山银山第十八章 通济渠口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十三章 蜈蚣战舰第二十九章 程昱辩邺城第一百零三章 收复江淮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国与王朝第三十二章 烫手山芋第十二章 吴山脚下第十一章 乱袭第五章 夺宫第十三章 初战曹操第十一章 乱袭第二十六章 火枪之威第五十六章 金皇绿帽第六十七章 环状营垒第八章 临安惊变第四十一章 武卒锐士第五十三章 热兵器霹雳弹第四章 疾风射手第三十三章 大破长枪密集方阵第三十五章 无尽的行程(本卷完)第四十二章 兀术试铳第五十九章 天下无二朝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六十六章 定鼎华夏第二十章 大汉岳皇大诰第三十六章 鏖战第二十八章 厉兵秣马第四十八章 无底洞第十七章 天下未乱蜀先乱第二十八章 厉兵秣马第三十三章 大破长枪密集方阵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一章 说破美人计第二十四章 费仲之策第十一章 败走第一百零三章 收复江淮第二十五章 为何纠扯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俩第五十章 最后的任务第二章 骁果军逃兵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三十章 王庭重骑与长弓手第十六章 直线进军第六十七章 环状营垒第五十八章 人间蒸发第五十四章 兵进上党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马颖第五十章 血战第十四章 归顺招安第六章 登基第十九章 坚堡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讲道理第十四章 兖州之战第八章 买卖人第十八章 通济渠口第六十二章 图谋巴蜀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二十三章 广济之战第四十二章 大结局(全书完)第十八章 通济渠口第三章 朝会上的争论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战第五十章 静待时机第十四章 兖州之战第二十章 援助刘表第八十四章 飞夺洛阳第二十二章 萌芽骑兵第十章 阴谋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围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战第七章 龙藏浦河口的新城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关羽第十七章 入城第四十二章 东海王之死第七章 龙藏浦河口的新城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五十七章 狮子堡第十七章 天下未乱蜀先乱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谋第四十八章 不战自溃第三十二章 烫手山芋第六十章 巨型“囚笼”第二十八章 三王联合第一百零七章 攻克柴桑
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谷道第十三章 崇祯的疑虑第四十七章 群蛮之首第二十五章 大方阵第五十三章 特种作战第十五章 云梦大泽第二十七章 近卫军的首次野战第五十五章 混乱的金廷第五章 隔代对射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十九章 金山银山第十八章 通济渠口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十三章 蜈蚣战舰第二十九章 程昱辩邺城第一百零三章 收复江淮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国与王朝第三十二章 烫手山芋第十二章 吴山脚下第十一章 乱袭第五章 夺宫第十三章 初战曹操第十一章 乱袭第二十六章 火枪之威第五十六章 金皇绿帽第六十七章 环状营垒第八章 临安惊变第四十一章 武卒锐士第五十三章 热兵器霹雳弹第四章 疾风射手第三十三章 大破长枪密集方阵第三十五章 无尽的行程(本卷完)第四十二章 兀术试铳第五十九章 天下无二朝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六十六章 定鼎华夏第二十章 大汉岳皇大诰第三十六章 鏖战第二十八章 厉兵秣马第四十八章 无底洞第十七章 天下未乱蜀先乱第二十八章 厉兵秣马第三十三章 大破长枪密集方阵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一章 说破美人计第二十四章 费仲之策第十一章 败走第一百零三章 收复江淮第二十五章 为何纠扯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俩第五十章 最后的任务第二章 骁果军逃兵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三十章 王庭重骑与长弓手第十六章 直线进军第六十七章 环状营垒第五十八章 人间蒸发第五十四章 兵进上党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马颖第五十章 血战第十四章 归顺招安第六章 登基第十九章 坚堡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讲道理第十四章 兖州之战第八章 买卖人第十八章 通济渠口第六十二章 图谋巴蜀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二十三章 广济之战第四十二章 大结局(全书完)第十八章 通济渠口第三章 朝会上的争论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战第五十章 静待时机第十四章 兖州之战第二十章 援助刘表第八十四章 飞夺洛阳第二十二章 萌芽骑兵第十章 阴谋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围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战第七章 龙藏浦河口的新城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关羽第十七章 入城第四十二章 东海王之死第七章 龙藏浦河口的新城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五十七章 狮子堡第十七章 天下未乱蜀先乱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谋第四十八章 不战自溃第三十二章 烫手山芋第六十章 巨型“囚笼”第二十八章 三王联合第一百零七章 攻克柴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