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乌尔班巨炮

杨沂中身为北伐东路军副指挥使,对这名近卫军的百夫长却是口气谦和,如同和平级同僚那般说话。

这不奇怪,近卫军是天子亲军,张宪杨沂中对其仅有临时指挥权,却无节制之权。说白了,张宪杨沂中这些将领战时可对划拨给自己的近卫军下达作战命令,却没有军法处置哪怕一个最普通近卫军兵士的权力。近卫军的处罚只能由近卫军将领和宪兵队自己定夺。

“这位兄弟,这东西叫什么?怎么个用法”杨沂中问道。

“启禀大人,这是火炮,还是巨型的,专用于摧毁坚城城墙。圣上两个月前就下诏崇明工坊进行打造。”那百夫长回答说。

“火炮?真能轰开厚达两仗的真定城城墙。”张宪也在一旁嘀咕道。

“就是放大的火枪,可以这么理解。真定城的城墙肯定能轰开,这个卑职敢打包票。”

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火炮应先于火枪出现,因为炮管制造比火枪铳管制造容易的多。前者只需要用传统的青铜铸造工艺就能生成。后者若是用青铜铸造,那做出来的东西说是叫火枪,其实重量和轻型火炮差不多。只是岳飞考虑到火炮产生初期有利于骑兵占优的北方游牧民族,所以没有给部队装备火炮。

但是这个情况,在太行山忠义军发动敌后春季攻势时发生了改变。在担任金国西京留守的完颜雍主持下,金国的汉人工匠仿制汉军火枪没有成功,却意外的弄出了青铜火炮。并在反击河东地区忠义军春季攻势时派上了用场。

这种意外其实也不叫意外。金国工匠绞尽脑汁,想仿造出汉军火绳枪的铳管,但终究不得其法。生铁铸造的铳管一开火就炸膛,即使将管壁做厚也没用。最后改用青铜铸造,发现若是管壁和汉军火绳枪一样厚也没用,还是容易炸膛,但加厚十数倍以后就可以了。

这样做出的铳管自然笨重无比,基本上没有单兵散兵作战时使用的意义。金国的工匠们索性破罐子破摔,不再考虑其轻便性,反而是将其各项尺寸放大,增加其威力。这样金国就造出了早期原始的铜火炮。

岳飞知道这个情况后,也就没什么好顾虑的了。他即刻飞鸽传书崇明城工坊着手研发各类火炮,首先要打造的就是专门用于攻城的乌尔班巨炮。

实际上,为了便于运输。崇明城工坊打造的这乌尔班青铜巨炮比原有历史上的乌尔班青铜巨炮尺寸上还是小一号。但这足以对付真定城的城墙。

一个时辰后,三门乌尔班巨炮已经装配好,并摆好了炮位和装填好了火药。一个直径近两尺,重达半吨的花岗石实心炮弹被专用的滑轮器具吊装入炮膛之中。

数千汉军先头部队也已经整军列队,列阵于真定城外八十仗外,他们每个人耳朵里都塞了棉花。只待城墙一轰塌,就全速杀入城中。

“点火!”百夫长一声令下,一门巨炮的引线被点燃,引线滋滋的冒着火花向炮膛爬去。

……

阿布罕站立城头,警惕的注视着汉军的一举一动。汉军阵后一班人的举动迅速引发了他的注意,他们似乎正在搭建着什么东西。

【一定是在装配投石机之类的。不过不管你投的是石头,震天雷还是燃烧弹什么东西,这真定城早就做好了各种准备。】阿布罕暗自想到。

猛然,传来一声难以形容的巨大轰鸣之声。那声响比炸雷还要响亮十倍。而后,阿布罕感觉自己的耳朵一阵耳鸣,几乎什么都听不见了。

阿布罕的眼帘中,出现一个硕大的黑影,向真定城的城墙疾射而来。“轰隆”一声巨响,阿布罕身后的半个城楼突然坍塌了下去。原来是这石弹洞穿了城楼。几根梁柱应声而断,造成整个城楼结构坍塌。石弹轰塌城楼后并没有停止运动,继续向城内飞去,又砸塌了城内一栋楼宇。

汉军的巨炮阵地上,百夫长喝令道:“打高了,炮声再调低一度。”

片刻后,又是两声巨大轰鸣,两发巨大的花岗石石弹疾射而去,正中城墙结构薄弱处。只打的石崩砖裂,尘土飞扬。城墙上赫然出现两个清晰可见的透亮孔洞。巨大的花岗石弹居然将城墙洞穿了。但比城墙被洞穿更可怕的是,无数条大小不一的裂纹以这两个孔洞为中心呈放射性展开。

城墙上,无论是女真兵还是汉人民夫,都用双手捂紧了耳朵。巨炮巨大的轰鸣几乎要将他们的耳膜震破。他们感觉自己脚下整个城池如同被巨人抓在手上晃动。

阿布罕的脸色刷的变的苍白无比,他心里清楚汉军只要再这样来上几炮,真定城的城墙必然被轰塌。

但是此刻汉军却沉寂了下去,久久没有动静。阿布罕极目远眺,发现那班汉军兵士又在上上下下的忙碌起来。他慌忙高声下令道:“赶快修补城池!”

金兵还有被强征来的民夫很久才回过味来,照着阿布罕的命令去修补城池。可这样的城墙损伤,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修补,碌碌无为的忙了半个时辰。汉军又开炮了。

整个真定城都在颤栗着,巨大的轰鸣声中,城墙上又多出三个硕大的孔洞。以四个孔洞为中心发射装的裂纹交织在一起,墙头已出现倾斜,这堵城墙已是摇摇欲坠。

阿布罕明白城墙是无法依赖了,急忙调集全城的金兵向受轰击的城墙处集中,准备在城破后,以人力在此堵住汉军的进攻。

又是半个时辰,三发巨弹再次飞袭而来,真定城墙毫不意外的坍塌了下去。但废墟还有近仗高。早已在城墙后准备的金兵涌上废墟,占据制高点。

当飞扬到半空巨大尘土落定,近仗高的废墟上,金兵已严阵以待。他们也看清汉军在一种特制大型盾车的掩护下向城墙塌陷缺口处杀来。

这种盾车上的橹盾高大无比,它们不仅仅是充当橹盾使用,而且还是可以放下的引桥跳板。协助汉军兵士轻易登上废墟城头。

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阳城第二十章 当机立断第六章 东宫复立第四章 疾风射手第四十三章 擒韩信第九章 霹雳箭 vs 神臂弩第四章 鹏举受审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十六章 一个烂摊子第三十七章 张方遇阻第十五章 钱塘伏龙第三十四章 摊牌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十七章 说服杨沂中第二十四章 远袭第十一章 围攻相府第五十三章 刘禅的匈奴继承者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战第九十二章 兵锋北向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十三章 豪杰末路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对视第二十三章 广济之战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动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四十八章 算计第十二章 易主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九十二章 兵锋北向第二十一章 兵权谋家的无奈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十六章 热兵器时代的阵地第四十八章 不战自溃第二十九章 谋划兴洛城第四章 杀人神器第十六章 直线进军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十章 智取历阳第四十一章 光复之后第六章 钱塘黑影第五十三章 北方来客第九十七章 围歼许诸第十一章 败走第四十三章 河北战场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战中的渔翁第六十三章 修罗战场第六十章 伐周第三章 青铜盾卫第七章 何为大义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谋第二十四章 山海关之战第五章 汉营第七十七章 进军东川第六十九章 乌林达氏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战中的渔翁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战第三十章 王庭重骑与长弓手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四十四章 白陉口之战第十章 立威第八十二章 汉帝国第二十四章 天师第十章 立威第十四章 巧妇有米第三十五章 无尽的行程(本卷完)第一百零一章 决战之日第五章 神拦斩神,鬼挡杀鬼第九十二章 兵锋北向第二十三章 广济之战第三十三章 回洛仓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吴三桂第九章 拔除眼中钉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阳城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谋第二十章 毒计第一百零三章 收复江淮第一百零一章 决战之日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击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六十五章 奇兵袭镐京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三十九章 队伍不好带了第六章 却月阵第三十一章 鏖战开始第九章 翻脸第九章 拔除眼中钉第十七章 说服杨沂中第二十八章 三王联合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四十八章 初战黑山贼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机第三十章 大炮轰门第九章 飞骑登陆第八十章 大败诸葛亮第四章 殿斩奸臣第十四章 兖州之战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十九章 金山银山第十四章 兖州之战
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阳城第二十章 当机立断第六章 东宫复立第四章 疾风射手第四十三章 擒韩信第九章 霹雳箭 vs 神臂弩第四章 鹏举受审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十六章 一个烂摊子第三十七章 张方遇阻第十五章 钱塘伏龙第三十四章 摊牌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十七章 说服杨沂中第二十四章 远袭第十一章 围攻相府第五十三章 刘禅的匈奴继承者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战第九十二章 兵锋北向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十三章 豪杰末路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对视第二十三章 广济之战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动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四十八章 算计第十二章 易主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九十二章 兵锋北向第二十一章 兵权谋家的无奈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十六章 热兵器时代的阵地第四十八章 不战自溃第二十九章 谋划兴洛城第四章 杀人神器第十六章 直线进军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十章 智取历阳第四十一章 光复之后第六章 钱塘黑影第五十三章 北方来客第九十七章 围歼许诸第十一章 败走第四十三章 河北战场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战中的渔翁第六十三章 修罗战场第六十章 伐周第三章 青铜盾卫第七章 何为大义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谋第二十四章 山海关之战第五章 汉营第七十七章 进军东川第六十九章 乌林达氏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战中的渔翁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战第三十章 王庭重骑与长弓手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四十四章 白陉口之战第十章 立威第八十二章 汉帝国第二十四章 天师第十章 立威第十四章 巧妇有米第三十五章 无尽的行程(本卷完)第一百零一章 决战之日第五章 神拦斩神,鬼挡杀鬼第九十二章 兵锋北向第二十三章 广济之战第三十三章 回洛仓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吴三桂第九章 拔除眼中钉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阳城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谋第二十章 毒计第一百零三章 收复江淮第一百零一章 决战之日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击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六十五章 奇兵袭镐京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三十九章 队伍不好带了第六章 却月阵第三十一章 鏖战开始第九章 翻脸第九章 拔除眼中钉第十七章 说服杨沂中第二十八章 三王联合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四十八章 初战黑山贼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机第三十章 大炮轰门第九章 飞骑登陆第八十章 大败诸葛亮第四章 殿斩奸臣第十四章 兖州之战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十九章 金山银山第十四章 兖州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