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鏖战开始

大业十四年夏末,在东都洛阳通往洛口的官道上,是一眼望不到头的东征大军。前中后三军有五万人之多。其中先锋军是沈光所率的三千骁果禁卫步骑。大军所行进的官道两旁数里范围内有大量侦骑斥候进行着巡弋侦查。

早已得到风声的李密从半月前就开始调集豫兖之地的瓦岗军,甚至远在青州的瓦岗军也被他急令调集而来。如今整个洛阳,荥阳一线,聚集有瓦岗大军近四十万人,几乎是瓦岗军的全部主力。

从东都至洛口仅一百五十多里路程。骑兵一天就能赶到。瓦岗军在这百十多里的路途上本就布置了多条防线。每条防线上都有大量侦骑日夜侦查,每条防线后都设置有一个屯兵数万人马的大营,随时都可以从大营之中冲出来拦截隋军。

李密与众将商议后,认为既然双方都已在河洛之间集结了主力。不如就此放手一博,索性放弃了此前以守代攻的策略,而是以攻入洛阳为战略目标。所以李密采用了依仗己方兵力雄厚,多点防御出击的策略。除了在隋军可能的进军路线上布防外。还主动出击,另遣几路兵马从两翼迂回到东都周遭,伺机进行袭扰,攻取东都。

魏征甚至建议李密亲领大军,沿着黄河绕过东都洛阳,过潼关,直扑兵力虚空的关中,直取长安。李密思虑再三,还是没敢采用如此激进冒险的策略。

东征大军的前军先锋沈光策马前行,他身后是两千余骁果禁卫步卒以及五百铁骑。他所统帅的人马中还另有五百骁果铁骑,被他分成十股当做探马派往前方四处侦查。

骁果禁卫排着整齐的队列,左骑右步正在行进,远方飞驰而来一队人马。沈光打眼望去,正是沈光派出的一队骁果铁骑,这些人衣甲上满是血污,脸孔上汗迹明显,显然刚刚经过一场激烈厮杀。

队伍近了,这队骁果铁骑的百夫长从马上跳下禀报说:“启禀将军,我队在此处以正北方向发现敌人一小股巡逻人马。就发起截击,将其击溃后,俘虏贼兵十三人。”说罢他手一挥,手下就押解着十三个俘虏走上前来。

沈光做个手势,他的一名参将就上前审问起这十几个俘虏来。三言两语,威逼利诱,很快就问清楚了瓦岗军在附近的大致部署。大营所在位置。此时,北面又腾起一片尘土,又是沈光的一支侦骑返回,马还未到人就开始高声呼喊:“前方有敌来袭,兵力大约步骑合计三千余人。”

沈光立刻大声喝令道:“整军备战!放响箭,招回外面的那些侦骑。”数支带着耀眼尾焰的响箭相续刺向天空,这些信号箭方圆五里之内都可以被人看到。

但是最先循着这些响箭找来的却是瓦岗军的三千兵马。统兵之人乃瓦岗军左候郎将孟让。他的任务就是沿着防线日常巡逻,发现敌军后向主营报信。若是小股敌军就加以歼灭,若是大股敌军就加以袭扰,迟滞其前进速度,等待大军前来会合后再行拦截。

片刻后,这三千人马就杀到沈光的视线之中。其中的一千骑兵开始列成骑阵向隋军发起冲击。两千步卒也随后掩杀而来。

这是遭遇战,双方仓促之间都无法布置那么讲究的军阵。都是随机应变,给军队做个简单的布置就开始迎敌。沈光将千里镜从眼前拿开,直接下令让六百骑从左翼迂回侧击敌军军阵,让剩余的两千步卒结成防御骑兵的方阵。因为他从千里镜中看的清楚,瓦岗军直接以骑兵为先导,后面是步卒尾随而至。

孟让没有望远镜,当然不知道沈光临时将六百骑从身旁调开,向自己侧后迂回。但他知道沈光的响箭定是召唤附近的隋军,所以他要抓紧时间将沈光的这支隋军一举击灭。等沈光的隋军进入他视线时,他只看到两千正慌忙列阵前行的步卒,这些步卒虽然都是精悍的骁果禁卫,但毕竟是步卒,还且兵力远少于自己。这又提升了孟让速速全歼对方的信心。

他立刻下令前面的骑兵全力冲锋,后面的步卒尾随掩杀,只等骑兵冲开对方军阵,步卒一顿掩杀,此战就能奠定胜局。

当孟让的骑兵逼近时,那些骁果禁卫毫不畏惧的挺起了兵刃刀枪。前排的虎头燕尾大盾列成一排盾墙,近四米的长矛从盾与盾之间的缝隙中探出,后端顶在地上的小坑内。伏于后排的弓弩手已张弓开弩,做好攒射的准备。后方和两侧则有刀盾手拱卫。

“放”随着沈光的一声暴喝,弓弩手们从直立起身体,在盾墙后显现出来,箭矢纷纷向正在前冲的瓦岗骑兵们射去。这些瓦岗骑兵也均是人马具甲的重装骑兵,但依旧有不少人面门中箭,当场被射杀马下。大多数人是被穿透甲胄的箭矢穿透皮肉轻伤。受伤的马匹开始发出嘶鸣,但还是依旧向前冲刺着。

骁果军的弓弩手们仅放出两三轮箭矢,这些瓦岗重骑就已冲至阵前。一些马匹重重的撞击在盾墙之上,顿时将盾墙“砸”开一个缺口,那些从盾墙中冒出的长矛已扎入马体或马上骑士的身体之中,矛杆被巨大的冲力压成弓形。从马背上翻滚下来的瓦岗骑兵立刻被从阵后涌上来的骁果刀盾手乱刀砍死。

孟让驱驰着战马也在冲锋的行列,他眼见前方的重骑生生在盾墙上撞开一个缺口,就策马抡枪向这个缺口冲去。他的战马越过一具马尸,又踩碎一个落下马的瓦岗骑兵脑袋,冲入敌阵之中,此时他的前方180度范围内有数只长矛从不同角度疾刺而来。

孟让猛挥骑枪,推开两只长矛的矛头,却还是有一支枪矛扎进他的前胸胸甲。所辛矛刃入肉未深之时,他附近的一名瓦岗重骑已经将那么隋军长矛手冲倒在地。孟让挺枪疾刺,瞬间,枪矛就捅入了一名骁果禁卫的眼眶之中,当他将枪矛从对方尸体眼眶中拔出时,那名救他一命的瓦岗重骑已被数支长矛捅杀于马下。

第十九章 兵过雍梁第二十五章 刺头司马囧第三章 朝会上的争论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五十章 军中红颜第四章 殿斩奸臣第二十九章 帝姬与传国玉玺第十八章 攻击来自地下第二十九章 被动的刘邦第二十三章 段达来迎第十一章 东宫之变第五十三章 特种作战第三十三章 铁器初级民居内的疍民第五十三章 特种作战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六章 天兴军第十六章 直线进军第三十五章 先开口为强第十九章 溯淮狂飙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四十章 坑俘第九十八章 凑热闹的孙权第十六章 北归之策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九章 商路,从朝歌到盘龙城第六十二章 血战狮子堡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十五章 算盘城第九十二章 兵锋北向第十一章 败走第二章 浮海洲第四十一章 对决韩信第十二章 六合惊变第二十一章 李岩之死第二十四章 费仲之策第四十章 背水之战第二十八章 厉兵秣马第三十章 京城保卫战第七十八章 斩张松第六十章 沸腾的大地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六章 汉水长壁第十二章 血染宫院第三十二章 马娘娘被俘第五十七章 西进潼关第四章 夜踏敌营第十六章 直线进军第九章 归义伯第九章 霹雳箭 vs 神臂弩第二十三章 段达来迎第三十九章 设幕立僚第六十章 巨型“囚笼”第四十八章 不战自溃第八章 扬子江水战第九十八章 凑热闹的孙权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五十七章 狮子堡第十四章 逃亡大师第八十六章 战武关第十三章 湘东防线第二十章 大汉岳皇大诰第八章 却月城与沌口吴营第六十章 巨型“囚笼”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战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张飞第三十章 王庭重骑与长弓手第四十三章 河北战场第三十一章 宰杀肥羊第八十章 大败诸葛亮第六十九章 乌林达氏第十六章 久别重逢第六章 汉水长壁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军第三十八章 猎杀河洛第五十三章 特种作战第十一章 汉中攻略第五十九章 十万火急第六章 汉水长壁第二章 霸王之击第十一章 汉中攻略第十五章 云梦大泽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四十六章 谁是瓮中之鳖第十五章 算盘城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十八章 云梦“斩蛇”第六十九章 乌林达氏第二十六章 火枪之威第三十五章 先开口为强第三十一章 鏖战应天第五十五章 混乱的金廷第十一章 围攻相府第三十章 血色婚礼第二十章 当机立断第十三章 初战曹操第十五章 钱塘伏龙第十八章 攻击来自地下第九章 商路,从朝歌到盘龙城第三十七章 夜袭与杀伐
第十九章 兵过雍梁第二十五章 刺头司马囧第三章 朝会上的争论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五十章 军中红颜第四章 殿斩奸臣第二十九章 帝姬与传国玉玺第十八章 攻击来自地下第二十九章 被动的刘邦第二十三章 段达来迎第十一章 东宫之变第五十三章 特种作战第三十三章 铁器初级民居内的疍民第五十三章 特种作战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六章 天兴军第十六章 直线进军第三十五章 先开口为强第十九章 溯淮狂飙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四十章 坑俘第九十八章 凑热闹的孙权第十六章 北归之策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九章 商路,从朝歌到盘龙城第六十二章 血战狮子堡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十五章 算盘城第九十二章 兵锋北向第十一章 败走第二章 浮海洲第四十一章 对决韩信第十二章 六合惊变第二十一章 李岩之死第二十四章 费仲之策第四十章 背水之战第二十八章 厉兵秣马第三十章 京城保卫战第七十八章 斩张松第六十章 沸腾的大地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六章 汉水长壁第十二章 血染宫院第三十二章 马娘娘被俘第五十七章 西进潼关第四章 夜踏敌营第十六章 直线进军第九章 归义伯第九章 霹雳箭 vs 神臂弩第二十三章 段达来迎第三十九章 设幕立僚第六十章 巨型“囚笼”第四十八章 不战自溃第八章 扬子江水战第九十八章 凑热闹的孙权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五十七章 狮子堡第十四章 逃亡大师第八十六章 战武关第十三章 湘东防线第二十章 大汉岳皇大诰第八章 却月城与沌口吴营第六十章 巨型“囚笼”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战第六十八章 任性的张飞第三十章 王庭重骑与长弓手第四十三章 河北战场第三十一章 宰杀肥羊第八十章 大败诸葛亮第六十九章 乌林达氏第十六章 久别重逢第六章 汉水长壁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军第三十八章 猎杀河洛第五十三章 特种作战第十一章 汉中攻略第五十九章 十万火急第六章 汉水长壁第二章 霸王之击第十一章 汉中攻略第十五章 云梦大泽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四十六章 谁是瓮中之鳖第十五章 算盘城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十八章 云梦“斩蛇”第六十九章 乌林达氏第二十六章 火枪之威第三十五章 先开口为强第三十一章 鏖战应天第五十五章 混乱的金廷第十一章 围攻相府第三十章 血色婚礼第二十章 当机立断第十三章 初战曹操第十五章 钱塘伏龙第十八章 攻击来自地下第九章 商路,从朝歌到盘龙城第三十七章 夜袭与杀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