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逃亡大师

临安皇城大内御花园内有一条宽达十余仗的人工运河,是大运河的支系。一溜的大小船舶占满了百余仗长的河道,其中一条镶玉包金,雕龙画凤的大船正是赵构的御船。如今他已经端坐在船舱正堂等待着战事的消息。

各个岗位的船工,还有神武军军营中的水兵都已等船到位。水门城头上和门洞两旁的甬道中黑压压满是护驾的神武军兵士,外敌绝没有短时间内就能攻占封锁这个水门的可能。赵构只需一声令下即可开船出城。

那隐隐约约的喊杀声,霹雳弹的爆炸之声让赵构坐卧不安。他自言自语道:“怎么现在打仗还用起炮仗来了,是壮胆用吗?也不知道是敌军用的还是自家神武军在用。”

赵构来回走了几步后一屁股坐在龙椅上,他端起宫女刚送来的热茶,两指捻着杯盖滑了两下散热,正往嘴边送时。他的贴身太监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禀报说:“启禀圣上,据前面城头打探的内侍说,敌军很可能是金…金兵!”

叮当一声,赵构手中的茶杯落到地上摔的粉碎,手指已微微发颤,喝道:“你可查探清楚了?”

“是。派出去的三名内侍两名回来都是如此说,他们亲自登立城头观察,从远处喊杀之声,溃兵之声中得知是金兵来了,而且还有大批马队的声响。另外…另外”这太监说着说着竟然凄然泪下。赵构一皱眉说:“你怎么了?把话说完啊。”

“另外,还有一名内侍中箭身亡!他正是奴家的胞弟。呜..呜”小太监边哭边把话说完。

赵构此时已把心提到嗓子眼上,都没空再去理睬安慰小太监两句,当下就在想现在是不是该下令开船逃跑了。就在这个当口,一名神武军的宿卫监军急匆匆前来禀报:“报!殿前司宿卫都指挥使杨沂中被敌军重伤,无法再临阵指挥,现由参将使代职。请圣上明示代都指挥使。”

赵构心里又是一惊,惊惧说道:“啊,这才接战片刻,杨沂中就被重伤…”一声如同炸雷般的巨响将他的话语打断。接着这种如同炸雷般的巨响接连响起,同时赵构闻到一丝熟悉的,过年时常能闻到的味道—硝烟味。

不说赵构他一个人,在场包括宫女,太监在内的所有人都大惊失色,两股颤颤。

赵构气的两步冲到船舱外的甲板上,喝道:“谁,谁这个时候还乱放炮仗,朕要将他满门抄斩!”

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如同七月流火般的火箭。它们带着尖啸之音,在苍穹划出一道道痕迹,飞入皇城之中。这火箭之上居然还装着竹哨。火箭落地之后已然没有力道,但遇到枯木易燃的地方,则会燃烧起大火,不少宫人,太监,兵卒们正奋力扑灭大火。有几支火箭甚至飘射到赵构所乘龙船的甲板上。

而后,他看到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从天而降,然后运河岸边腾起一柱火光和烟雾,距此半仗外站岗的一名神武军兵士如同被人推一把般摔倒在地上,而后抽搐着四肢,再也没有起来。一块陶片插在他的脖颈里,鲜血不停的从脖颈处的大动脉处涌出。

惊呆的赵构此时才明白,这是敌军投掷的“炮仗”,而且是可以杀人的“炮仗”。跟在他后面的兵卒一拥而上,口中叫着:“陛下,外面危险,赶快进船舱去。”一面七手八脚的将赵构架入了船舱。

皇城正门处的箭矢和弩炮当然不可能打这么远。这些火箭是长弓手从外城的东城墙墙头射出的,外城与内城只有一道两仗宽的巷道相隔。

崇明军兵士们在城楼里缴获了大量储备的橹盾,用这些橹盾购置了一道盾墙,挡住了来自内城城墙的重弩射击。而后居高临下,长弓手持续放出火箭,弩炮手架好了十俱被岳飞称为迫击炮的轻型弩炮,卸下一麻袋一麻袋的霹雳弹。也开始按既定坐标居高临下向宫城之中投射。

同时,在西边,大批崇明军兵士扛着轻型弩炮,带着长弓登上了位于皇城西侧的凤凰山山头,这里号称吴山第一峰,山头在临安城内,而皇城的内城墙又沿着凤凰山的山坡而建,将大半个凤凰山圈入皇城之中做为御花园的一部分。

在凤凰山的山头,弩炮手架起弩炮,长弓手以最大仰角投射轻箭制成的火箭。长弓抛射轻箭正常情况下最大射程可以达到四百五十多米。在居高临下的加持下,箭矢还可以多飘两百多米,达到七百多米的射程。弩炮也是如此,本来只能抛射火爆弹三百米,因为高度可以多打近两百米,达到五百米射程,当然在这种射程下也没什么准头,调校射击参数可言了。

霹雳弹,火箭在苍穹中划过一道道抛物线,随机的落入到宫城之中。如炸雷般的巨响此起彼伏,宫殿内陆续传来莺莺燕燕的惊叫之声,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的味道。

在一片慌乱中,运河中的船只起了锚,水门的闸门缓缓开启。赵构显然已经下令从水道撤离到钱塘江中。十余艘大小船只陆续鼓起风帆,橹手奋力摇桨,陆续驶出了水门。

……

杨沂中的伤口总算被军医清理完毕,再次披甲戴盔准备登城楼做战,他的伤口只是看着可怕,但毕竟有铠甲护罩,实际铁屑钢珠造成的伤口并不深。结果误传到赵构耳中,成了重伤。

此时,几个神武军兵卒押着两名衣衫不整的人来到杨沂中面前禀报说:“启禀将军,我们抓到两个准备偷偷摸摸混入宫中的奸细。”

那两人却是连忙解释说:“将军,冤枉啊,我们不是奸细,我们是秦相国府中的人,特奉相国之命前来宫中传信。我们真是相国的人。路上慌乱中丢了印信,所以些军爷就是不信。”

杨沂中一听,连忙问了一些关于秦桧和其府中的细节,反复核对后才确定他们确实不是奸细。方才急急的问道:“如今城中大乱,相爷吩咐你们来此何事?他现在又在何处?”

第十七章 浏阳炮第三十八章 连夜筑垒第八十八章 虎痴围洛阳第五章 神拦斩神,鬼挡杀鬼第一章 赋闲的岳飞第二十七章 以死报君王?第九十八章 凑热闹的孙权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六章 却月阵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张方第六章 登基第三十三章 湘江决战第二十一章 私订终身第四十二章 东海王之死第五十七章 西进潼关第三章 秘密部队第九十四章 铁浮屠怼虎豹骑第三十一章 韩信之计第十一章 败走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十六章 一个烂摊子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祸第十章 阴谋第三十章 大炮轰门第十章 阴谋第四章 杀人神器第八章 佳人之请第四十八章 不战自溃第二十一章 破袭战第九章 商路,从朝歌到盘龙城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十八章 妲己遇险第六十一章 一战定生死第十六章 直线进军第十七章 计取江陵第三十二章 决议北伐第三章 筑河筑城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九十八章 凑热闹的孙权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三十三章 湘江决战第七十七章 进军东川第十章 钱滚钱,钱变人第四十三章 擒韩信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二卷 长平公主第四十四章 鱼钩与诱饵第十七章 北归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吴三桂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阳城第三十六章 一战定淮西第四十章 铁马长弓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十一章 乱袭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对视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战第五十三章 热兵器霹雳弹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三十二章 马娘娘被俘第五十章 静待时机第六章 东宫复立第十七章 浏阳炮第十章 智取历阳第十七章 初会刘备第八章 临安惊变第三十五章 淮西张浚第二章 兵部尚书张定边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六十二章 图谋巴蜀第三十一章 鏖战开始第九十二章 兵锋北向第二十八章 忧虑的曹操第一百零二章 灭魏第三十一章 据长安第六章 汉水长壁第十五章 烟花与火海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战中的渔翁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机第二十九章 摊牌第二十九章 反叛联盟的瓦解第二十二章 砍活桩第十四章 巧妇有米第二十三章 杀鸡儆猴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十七章 浏阳炮第六十章 巨型“囚笼”第四十六章 谁是瓮中之鳖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三章 筑河筑城第四十一章 对决韩信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一章 楚国故都第三十三章 和谈第五十章 最后的任务第八十六章 战武关
第十七章 浏阳炮第三十八章 连夜筑垒第八十八章 虎痴围洛阳第五章 神拦斩神,鬼挡杀鬼第一章 赋闲的岳飞第二十七章 以死报君王?第九十八章 凑热闹的孙权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六章 却月阵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张方第六章 登基第三十三章 湘江决战第二十一章 私订终身第四十二章 东海王之死第五十七章 西进潼关第三章 秘密部队第九十四章 铁浮屠怼虎豹骑第三十一章 韩信之计第十一章 败走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十六章 一个烂摊子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祸第十章 阴谋第三十章 大炮轰门第十章 阴谋第四章 杀人神器第八章 佳人之请第四十八章 不战自溃第二十一章 破袭战第九章 商路,从朝歌到盘龙城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十八章 妲己遇险第六十一章 一战定生死第十六章 直线进军第十七章 计取江陵第三十二章 决议北伐第三章 筑河筑城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九十八章 凑热闹的孙权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三十三章 湘江决战第七十七章 进军东川第十章 钱滚钱,钱变人第四十三章 擒韩信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二卷 长平公主第四十四章 鱼钩与诱饵第十七章 北归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吴三桂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阳城第三十六章 一战定淮西第四十章 铁马长弓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十一章 乱袭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对视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战第五十三章 热兵器霹雳弹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三十二章 马娘娘被俘第五十章 静待时机第六章 东宫复立第十七章 浏阳炮第十章 智取历阳第十七章 初会刘备第八章 临安惊变第三十五章 淮西张浚第二章 兵部尚书张定边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六十二章 图谋巴蜀第三十一章 鏖战开始第九十二章 兵锋北向第二十八章 忧虑的曹操第一百零二章 灭魏第三十一章 据长安第六章 汉水长壁第十五章 烟花与火海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战中的渔翁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机第二十九章 摊牌第二十九章 反叛联盟的瓦解第二十二章 砍活桩第十四章 巧妇有米第二十三章 杀鸡儆猴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十七章 浏阳炮第六十章 巨型“囚笼”第四十六章 谁是瓮中之鳖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三章 筑河筑城第四十一章 对决韩信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一章 楚国故都第三十三章 和谈第五十章 最后的任务第八十六章 战武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