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韩信之计

樊城城头,楚军将士拼力阻挡汉军的全力冲击,双方都杀红了眼。密集的长戟长矛互相捅刺,刀盾兵剑盾手拼死短兵搏杀,城头尸体已经层层叠叠。

此时,不知谁先喊了声“用火龙,用弩枪”,然后这句话被一声声呼喝着。一些楚军兵士跑到架设于城头的床弩旁,顶替一些中箭阵亡的操弩兵士。没吃过猪肉猪跑却是见过的,给床弩上弦上枪,发射出去,普通楚军兵卒还是能做到的。

一支支火龙还有弩枪射向聚集于楼车吊板前后的密集人群。阻挡汉军的楚军兵士看到此景纷纷向后躲开,但还是有些人被升腾的烈焰烧着衣物,满地打滚想将火熄灭。

还居于吊板上的汉军兵士却是无处可逃,后面都是人,向左右躲闪就掉到城下。惨呼声中,不停有“火人”向城下跳去。一些已冲到城头的“火人”向楚军扑去,被长戟戟林“顶”住,瘫软在地上。

燃烧的油火迅速将楼车的出口封住,楼车下面入口处的汉军不知情还往上挤,而上面的汉军想退出来,在楼道上拥成一团。

楚军看到此举有效,拼命转着绞盘,想继续对楼车中部抛射“火龙”,这种近距离射击,不存在命中问题。

楼车中的汉军在呼喊嘶吼声中终于协调一致,正往外退出时,又是几发火龙袭来,射入楼车的楼道中。顿时,烈焰和黑烟,痛苦的嚎叫和皮肉烧焦的气味弥漫着全场。

此时,有的楚军兵士干脆拿着装满火油的陶罐向楼车中的火焰处抛去。火越烧越大了。

尽管这些楼车都特意经过防火处理,但也不可能经受住烈焰长时间烘烤,一段时间后,楼车烤干的部分也开始燃烧起来。最终只留下五具残骸。里面有数百烧焦的汉军兵卒尸体。

看到这一幕,刘贾的心头就像被重锤撞击了一般。十几万大军顿兵于并非坚城固垒的樊城之下,这就是一种耻辱。

樊城南面的水门处,船舶进进出出,一边给樊城提供着补给,增援,一边将伤兵,阵亡者遗体撤出城外。

……

广陵城北面,汉军大营。

“齐王,你可以开始施展拳脚了。按你的要求,朕先行将本部的十万大军交付于你亲自指挥。待那项羽过江之后,朕和其他各王的兵将都会听从齐王调令,一举歼灭项羽。朕相信齐王一定能旗开得胜。”刘邦笑眯眯的对韩信说道。

韩信施了君臣之礼,回道:“陛下过誉了,臣必当竭尽所能,报效皇恩。这就发起进攻。”

“等等,朕为了让上天保佑齐王凯旋,特准备一些人来血祭齐王的军旗。”刘邦说完,挥挥手。

军士们将面如死灰的项伯和其家眷都架了上来。

项伯看见刘邦,有了一丝生的希望。大呼:“皇上,老臣何罪之有,老臣可是救过你的命啊。”

刘邦哼了一声,骂道:“你敢对老子使诈,害老子丢了巴蜀汉中,千刀万剐都不解恨。”

“皇上,老臣冤枉啊,我打探到的确实是如此信息,断没有故意欺瞒皇上啊。”

刘邦不耐烦的挥挥手,军士们手起刀落,十几颗脑袋落地。此时一句话才从刘邦口里吐出来:“老子管你是不是故意的。”

……

天刚刚拂晓,广陵城外围壁垒后的楚军岗哨,突然发现远方地平线上冒出黑压压的人影,人连着人,旗接着旗。不止一面,除了广陵城后的大江,四面八方都有。

一声接着一声的“敌袭”嘶喊,竹哨声,鼓声在楚营响成一片。项庄听到动静,一个鲤鱼打挺已从床上跃起,迅速披挂整齐,也不洗漱,奔向了前阵壁垒。

十几万汉军从三个方向如同潮水般向广陵涌来。沿着壁垒分布的楚军将士们握紧了手中武器,紧张的盯着汹汹人潮。当冲在最前方的汉军离营垒只有五十步时,壁垒后的蹶张踏弩,长稍复合弓将大量箭矢齐射而出。冲在最前方的汉军兵士挺起盾牌,但是这些抛射的箭矢还是将许多未装盾牌的汉兵射伤。

紧接着,分布于三面的一百多具床弩也开始对着密集的人群发射弩枪和“火龙”。这些虽然不能对汉军造成实际大面积杀伤,但威力巨大的弩枪和腾起一蓬蓬烈焰的“火龙”足以震慑汉军士气,打乱他们的攻击节奏。,阻滞他们的冲锋步伐。

在承受一定损失后,汉军终于冲到壕沟前,最前面的汉军都背着柴捆或竹捆,纷纷投掷于壕沟之中,而后再向后方跑去,楚军箭矢依旧没有停止。这些填沟的汉军兵士相当部分都中箭伤亡。

然而参与攻击的汉军有多达十几万的兵力,很容易就将壕沟填平。在“隆隆”特有节奏的鼓声中,背柴准备填壕的汉军兵士不再前冲,有序的纷纷退去。

接着又是一大波汉军从四面八方袭来,顶着楚军的乱箭,冲过壕沟,攀爬高达两米壁垒。刚露出头颅或胸膛,就被成排的戟刃所捅杀。后面的汉军继续源源不断,不惜代价的向前冲锋。

如果汉军的攻击就这么简单粗暴,那韩信就不是韩信。此时在广陵城江段的上游五里处,五千百里挑一的先锋死士正做着攻击准备。

这五千死士除了精壮,悍勇外,还有个特点--就是水性好,至少不怕水。此刻他们每人都扛着一个洗澡用的大木桶。校官一声令下,他们排着队,将木桶放入江水之中,而后人乘坐上去,划动着特制的短桨,向下游的广陵江岸漂去。

这个方法,韩信当年在北伐时东渡黄河用过。虽然这种方法过不了宽阔且流急的长江,但顺江漂到广陵岸边毫无问题。

很快,几十艘在此巡逻的楚军舰船发现了他们,这些舰船分属虎贲震泽水师以及广陵本地水师。有蜈蚣舰也有艨艟,还有走舸。

箭矢,标枪纷纷向这些大木桶招呼过去。这种状态下,这些汉军兵卒毫无反抗能力。

许多汉军兵卒正奋力挥桨,突然脑袋一歪,瘫软在桶中,头颅上多了根箭矢或标枪,顺着江水向下游漂去。

有的汉军兵卒则是被戟刃一刀劈开脖颈,脑袋挂在桶沿上,只有点皮肉还与身体相连。这戟刃来自靠拢的走舸上的楚军兵士。

第二章 贾后的圈套第五十九章 天下无二朝第九十九章 铁骑挠魏第三十一章 宰杀肥羊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军第三十八章 决胜第三十五章 先开口为强第二章 刺董第十七章 入城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宝第一章 赋闲的岳飞第三十一章 鏖战应天谈谈三国时期武将个人勇武对军队和战争作用第十九章 朝堂之辩第十九章 金山银山第十二章 忧虑的朱元璋第十三章 虚张声势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关羽第二十八章 厉兵秣马第二十四章 东都巨城第五十章 军中红颜第六章 疾驰的车队第一章 被开除国籍的少年第二十九章 帝姬与传国玉玺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二十章 大汉岳皇大诰第八十章 大败诸葛亮第二十一章 击杀张济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会第四十五章 河湾血战第三十二章 马娘娘被俘第二十九章 被动的刘邦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长安第十五章 云梦大泽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四十一章 穷寇末路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诛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十一章 两分钟夺一国(求推荐)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吴三桂第四章 疾风射手第一章 被开除国籍的少年第四十九章 横扫太行第三十八章 决胜第四十四章 鱼钩与诱饵第二章 兵部尚书张定边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战之交锋第六十五章 奇兵袭镐京第二十四章 顿兵龟山第九章 飞骑登陆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三十二章 绝不抽调南方兵力第十六章 一个烂摊子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吴三桂第三十八章 鹤与螳螂第五十三章 北方来客第六十一章 北进的黄河第三十章 战潼关第三十七章 血与火的熔炉第九章 拔除眼中钉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二十一章 兵权谋家的无奈第八十五章 进占弘农第一章 楚国故都第十九章 坚堡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十八章 妲己遇险第二十三章 战车归来第六十章 沸腾的大地第十八章 攻击来自地下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十二章 六合惊变第七十章 燕云腹地第九章 归义伯第五十三章 刘禅的匈奴继承者第三十七章 独眼夏侯惇第二十七章 兵入关中第七章 龙藏浦河口的新城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二十一章 破袭战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四十六章 谁是瓮中之鳖第五十五章 混乱的金廷第五十五章 前哨战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三十九章 刘邦之死第十三章 夏日之劫第十九章 兵过雍梁第十三章 蜈蚣战舰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十三章 崇祯的疑虑第四十三章 河北战场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俩第三十二章 进退不得第八章 扬子江水战
第二章 贾后的圈套第五十九章 天下无二朝第九十九章 铁骑挠魏第三十一章 宰杀肥羊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军第三十八章 决胜第三十五章 先开口为强第二章 刺董第十七章 入城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宝第一章 赋闲的岳飞第三十一章 鏖战应天谈谈三国时期武将个人勇武对军队和战争作用第十九章 朝堂之辩第十九章 金山银山第十二章 忧虑的朱元璋第十三章 虚张声势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关羽第二十八章 厉兵秣马第二十四章 东都巨城第五十章 军中红颜第六章 疾驰的车队第一章 被开除国籍的少年第二十九章 帝姬与传国玉玺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二十章 大汉岳皇大诰第八十章 大败诸葛亮第二十一章 击杀张济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会第四十五章 河湾血战第三十二章 马娘娘被俘第二十九章 被动的刘邦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长安第十五章 云梦大泽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四十一章 穷寇末路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诛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十一章 两分钟夺一国(求推荐)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吴三桂第四章 疾风射手第一章 被开除国籍的少年第四十九章 横扫太行第三十八章 决胜第四十四章 鱼钩与诱饵第二章 兵部尚书张定边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战之交锋第六十五章 奇兵袭镐京第二十四章 顿兵龟山第九章 飞骑登陆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三十二章 绝不抽调南方兵力第十六章 一个烂摊子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吴三桂第三十八章 鹤与螳螂第五十三章 北方来客第六十一章 北进的黄河第三十章 战潼关第三十七章 血与火的熔炉第九章 拔除眼中钉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二十一章 兵权谋家的无奈第八十五章 进占弘农第一章 楚国故都第十九章 坚堡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十八章 妲己遇险第二十三章 战车归来第六十章 沸腾的大地第十八章 攻击来自地下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十二章 六合惊变第七十章 燕云腹地第九章 归义伯第五十三章 刘禅的匈奴继承者第三十七章 独眼夏侯惇第二十七章 兵入关中第七章 龙藏浦河口的新城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二十一章 破袭战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四十六章 谁是瓮中之鳖第五十五章 混乱的金廷第五十五章 前哨战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三十九章 刘邦之死第十三章 夏日之劫第十九章 兵过雍梁第十三章 蜈蚣战舰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十三章 崇祯的疑虑第四十三章 河北战场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俩第三十二章 进退不得第八章 扬子江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