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

河北各郡县纷纷投向汉军让荥阳的曹操陷入严峻的局面。但曹操依旧给随行的部下打着气:“没什么大不了的,想想当年的兖州之变,整个兖州都反叛了朕,只有三县在寡人手中,其余都归顺了吕布,但那个归顺都是假的,只要寡人能击溃吕布,这些郡县回到寡人手中也就是一夜之间的事。而且如今邺城,冀州之北,幽州不都还在朕手里吗?”

曹操口头上这样说,心里却不这样想。当年的兖州之变和如今的局势有天壤之别。当年,他提前就把兖州全州粮草集中到自己最信任的三个县城,同年兖州又连续遭遇大旱蝗灾。那时自己有粮而敌无粮。另外当年,吕布只是名义上被兖州诸豪强尊为兖州牧,实际上并不听命于他。而如今吕布是依靠实打实的军事实力迫降或攻灭了这些郡县。

曹操现在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粮草问题,北方的粮断了,那就得靠淮南淮北的粮草了。张郃为了保障十万大军的粮草供应,组织了专门的民夫劳役从淮河两岸各郡县向许都拉运粮草。要他增加点运量即刻。想到这,曹操提笔给张郃写起诏令。

但是张郃的日子马上也不好过了。上千艘汉军特有的维京式长船从淮水上游的支流沙河冲入淮水。这些船只来自应城,它们满载着战马,骑士,步卒和粮草辎重。由李肃率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轻易攻取了毫无防备且兵力薄弱的汝南。而后继续沿着淮水一路东进

他们的战略和攻略河北的汉军一样,不以攻城掠地为目标,仅仅是掠夺焚毁沿途各城的粮草和其它战争资源。除非他们进攻的城池归降于汉军,才留给该城池足够自用的粮食物资。

他们与河北汉军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有船和制水权,不需要弄个固定的大本营。他们的大本营就是船队,劫掠来或征收来的物资就屯于船上。骑兵从船上出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击各个目标城池。这样的优点是扫荡范围更大,作战更为机动灵活。

淮河两岸的郡县开始成片成片的叛了曹魏,但也不都是投向吕布。江淮一带,靠近孙吴的郡县就有不少投向了孙权,孙权也趁机派兵渡过长江,跑马圈地。

汉军显然没有把淮南,江淮当作主要目标,所以也没有和孙吴的军队发生碰撞。李肃按照吕布的指示,将主攻方向放在淮北,黄淮地区,这里是给张郃大军供应军粮的主要区域,也是辎重粮草的必经之所在。

曹魏丢失南阳和许都本就丧失了对黄淮江淮地区的凝聚力。随着李肃的东进,淮北大部分城池都叛魏投汉。但也有个别郡县继续忠心于曹操,这些郡县的令守基本上都是曹魏的亲族或老臣。其中固陵的曹真就是其中一个。

固陵并不在淮水河畔,离淮水北岸还有很远的距离。曹真已经听闻李肃沿淮水东进的风声,除了征集更多民夫兵卒加强城防外,还在固陵以南的区域设置了大量暗哨,侦骑一直延伸到淮河岸边。某日他收到了李肃的劝降信,被他轻蔑的丢到了一边,并且斩杀了信使。

漆黑的夜晚,淮水中游的一段河岸,黑影棟棟。无数的长船靠上了岸边,从船上川流不息的卸下马匹和骑士,有三千人之多。这是五百铁浮屠,一千拐子马和一千五百普通汉军骑兵。

他们上岸之后,列队上马,而后策马向东北方向疾驰而去。黎明时分,他们出现在固陵城之下,固陵城墙不算高大,但却有护城河围绕。自从李肃东进后,固陵城的城门基本上是全天紧关闭。

这些马匹四蹄虽然包裹着稻草,但城头上当值的兵卒还是被城墙的微微颤抖驱走了睡意。他们刚刚开始高呼告警。冲在最前方的铁浮屠就隔着护城河老远甩出飞爪,而后借着马的冲势向城头窜了上去。

当城头响起此起彼伏的“敌袭“之声时,五百铁浮屠基本上都已登立城头,并且挥舞战刀与城头兵士搏杀起来。城头的百余哨兵几乎是片刻之间就被斩杀殆尽,铁浮屠控制了城门放下吊桥。其余几面城墙的哨兵和城内的守军已然发现了动静,向这边聚集过来。

然而他们晚了,城门已经打开,等在城外的汉军铁骑涌入城池。固陵的守军仅有两千,加上曹真临时招募而来的民夫也只有四千人,怎会是这三千汉军铁骑的对手,城头上铁浮屠已经将四面城墙所有哨卒都斩杀干净。留下百人看守住城楼外,四百人向城下杀去。

一时之间,固陵城内已是杀声震天,一片火海。正搂着美姬熟睡的曹真也听到了动静,连忙起身,披挂整齐。拿着两把战刀跨上战马带着十余名亲兵冲出府邸。

他刚出府邸的大门,就看见十几骑沿着街道向他飞驰而来。他正举刀摆出架势准备迎敌时,听到众多的箭矢破空之声,而后感觉到胸口一阵剧痛,低头一看,两支箭矢已经洞穿他的精良铠甲。曹真和身边的七八名亲兵一起倒在大街之上。他到死也不相信汉军的箭矢竟有如此威力。实际上不是箭矢的威力大,而是箭矢的威力加上拐子马的马速威力才有这么大。

黎明时分,整个固陵都已被占领。汉军搜刮了城内府库内的所有粮草,征收了大粮商的存粮。将其中部分粮食按人头分给城内平民够一些日子的口粮后,又委任了一个本地大族的族长做县令。这才带着辎重粮草撤出了固陵。

此时,曹操与张郃所率领的十三万魏军都陷入了困境。荀彧劝说曹操此时只能退守河北,但实际上曹操现在想退守河北也不可得。黄河的北岸时时有汉军铁骑在游弋巡逻,许都与洛阳的汉军发现曹军退却后必然穷追猛打。没有工事依托的魏军在如狼似虎的汉军面前岂不是如同案板上的鱼肉。

曹操在焦虑之下,头痛病又犯了,而且这次是一病不起。

第三十七章 张方遇阻第十四章 千里突袭衡山水师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二卷 长平公主第十八章 通济渠口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八十章 大败诸葛亮第二十九章 谋划兴洛城第十章 洗脑所第四十八章 河洛长弓第三十一章 韩信之计第五十七章 狮子堡第六章 立国称方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一章 被开除国籍的少年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一章 楚国故都第六十二章 图谋巴蜀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试第五十九章 情况有变第二卷 长平公主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二十二章 砍活桩谈谈三国时期武将个人勇武对军队和战争作用第二十八章 忧虑的曹操第五十五章 前哨战第三章 诱捕岳飞第四十章 绞肉机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里?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二卷 长平公主第十四章 归顺招安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会第五章 江都大总管第三十七章 张方遇阻第十一章 败走第五章 隔代对射第二十八章 厉兵秣马第十二章 吴山脚下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六十一章 一战定生死第十六章 一个烂摊子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四十七章 群蛮之首第三十一章 韩信之计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十章 阴谋第二十一章 破袭战第十二章 血染宫院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俩第八章 买卖人第九章 归义伯第五十章 军中红颜第五十七章 西进潼关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谷道第十六章 冀州猛将第二十二章 砍活桩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五十四章 疯皇完颜亶第五章 江都大总管第三十章 大炮轰门第四十八章 算计第三十一章 鏖战应天第十章 立威第十一章 乱袭第二章 贾后的圈套第四十一章 穷寇末路第二十七章 近卫军的首次野战第五十九章 十万火急第二十九章 摊牌第三章 秘密部队第二十二章 进军汉中第三十五章 先开口为强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二十七章 近卫军的首次野战第七章 黎明前的袭击第二十九章 程昱辩邺城第四十一章 光复之后第三十三章 湘江决战第九章 翻脸第九十八章 凑热闹的孙权第一章 被开除国籍的少年第二十九章 谋划兴洛城第十七章 初会刘备第八十五章 进占弘农第三十三章 湘江决战第四十二章 东都闹市之祸第十二章 易主第六十一章 缠斗第四十章 军制改革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楼第二十一章 破袭战第二十章 当机立断第四十七章 群蛮之首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三十五章 无尽的行程(本卷完)第四章 殿斩奸臣第四十章 背水之战
第三十七章 张方遇阻第十四章 千里突袭衡山水师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二卷 长平公主第十八章 通济渠口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八十章 大败诸葛亮第二十九章 谋划兴洛城第十章 洗脑所第四十八章 河洛长弓第三十一章 韩信之计第五十七章 狮子堡第六章 立国称方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一章 被开除国籍的少年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一章 楚国故都第六十二章 图谋巴蜀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试第五十九章 情况有变第二卷 长平公主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二十二章 砍活桩谈谈三国时期武将个人勇武对军队和战争作用第二十八章 忧虑的曹操第五十五章 前哨战第三章 诱捕岳飞第四十章 绞肉机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里?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二卷 长平公主第十四章 归顺招安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会第五章 江都大总管第三十七章 张方遇阻第十一章 败走第五章 隔代对射第二十八章 厉兵秣马第十二章 吴山脚下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六十一章 一战定生死第十六章 一个烂摊子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四十七章 群蛮之首第三十一章 韩信之计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十章 阴谋第二十一章 破袭战第十二章 血染宫院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俩第八章 买卖人第九章 归义伯第五十章 军中红颜第五十七章 西进潼关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谷道第十六章 冀州猛将第二十二章 砍活桩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五十四章 疯皇完颜亶第五章 江都大总管第三十章 大炮轰门第四十八章 算计第三十一章 鏖战应天第十章 立威第十一章 乱袭第二章 贾后的圈套第四十一章 穷寇末路第二十七章 近卫军的首次野战第五十九章 十万火急第二十九章 摊牌第三章 秘密部队第二十二章 进军汉中第三十五章 先开口为强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二十七章 近卫军的首次野战第七章 黎明前的袭击第二十九章 程昱辩邺城第四十一章 光复之后第三十三章 湘江决战第九章 翻脸第九十八章 凑热闹的孙权第一章 被开除国籍的少年第二十九章 谋划兴洛城第十七章 初会刘备第八十五章 进占弘农第三十三章 湘江决战第四十二章 东都闹市之祸第十二章 易主第六十一章 缠斗第四十章 军制改革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楼第二十一章 破袭战第二十章 当机立断第四十七章 群蛮之首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三十五章 无尽的行程(本卷完)第四章 殿斩奸臣第四十章 背水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