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易主

舞邑的宫城长宽各约300米,筑有高约10米,基宽20米的夯土城墙。墙头已到处可见夏国角弓射手和盾戈步卒。

此时的城内,伊伯的家室和高级臣仆除了因反抗被杀的十几人外,已经全部被擒拿。两名随军巫医在给受伤的兵士们上草药医治,这一战,因为角弓射手的有效伏击,夏军创造了零阵亡的记录。

一刻钟后,宫城大门再次大开,两名青铜盾卫各带二十五名长戟战兵进入舞邑民居区巡弋。华也带着八名青铜盾卫直奔家宅而去。惊慌失措的伊国民众们纷纷躲入屋中,一些胆大的青壮年却在一旁围观。

此前,几名侥幸逃脱的卫戍,定下心神后,纠集在一起。开始在城邑最南边的居民区召集民兵。

当他们带着约两百人,手持长戈,三五成群的赶回来时,迎头碰上盾卫所带领的长戟战兵。

盾卫和长戟战兵见到他们,如同猛虎扑羊一样而来。

看着没有丝毫犹豫就向自己迅猛奔来的敌军,片刻钟前那血腥恐怖的一幕又涌上这几名卫戍的心头,突然一个卫戍丢掉武器拔腿就跑,他这一跑不要紧,剩余几名卫戍也两个跟着一个,三个跟着两个跑了。丢下一群蒙圈的民兵。

“持刃者,死!”奔至眼前的盾卫大声喝道。一些反映快的民兵已经丢掉手中的长戈,另一些还没搞清怎么会事,犹犹豫豫,不知所措。大剑挥出,一颗人头已经落地,还拄着长戈的无头尸身和铜戈也先后倒落在地。“持刃者,死!”。

随着哗啦啦的一片响声,所有长戈都被丢弃到地上。

那几名卫戍这次运气就没那么好了,在远处被另一队夏国兵士截住,当场斩杀。

……

华进了自家的府宅,失修的宅子已经破落许多。仆人也不见了。只有一个老仆迎了出来,看见华和他身后的士兵,惊诧的说不出话来,张口结舌,半天说出一句“少主,你回来了。”

华点点头,问道:“邱老,我母亲呢?”

“正在屋子里。”

华进了母亲房间,发现母亲只是将头望向自己,并没有说话。

“母,您的眼睛怎么了?”华问道。

“是你吗?…华儿”母亲伸出双手,一只枯瘦的手紧紧抓住华的手臂,另一只手轻抚着他的脸庞。

“是我,您这是怎么了。”

“母没事,就是眼睛不好使了,看东西模糊,你这一年怎么样…”

母亲抱着华的头痛哭一会后,情绪才慢慢平复。

华编了个故事说明自己如何借助某大方的力量建立了一个国,并将今日发生的事说予母亲。

母亲听了此事,面色先是惊惧,而后平静说道:“如此,我们便不能在伊国再呆下去了,也罢,反正家里的田财都已败光。而你也已有个落脚之地。”

华笑着说道:“我们为什么要走,以后伊伯可由我兄来担当。”

母亲叹口气说道:“你还是年轻了,事情哪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你以为把伊伯和他的家室抓了,就能掌控伊国?先不说商王帝幸那一关,就是伊氏的几大支系反对。你就没有办法,难道你能把他们全抓全杀了不成,这伊国众人平民百姓贵族都多少有着这几大支系的血缘亲族关系……”

“母,你怎么知道这几大旁支不会支持我们,至少我们自己这一支是会支持我们的吧。不试怎么知道。”

此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吾弟说的不错,伊伯这几年弄的伊国已是天怒人怨,几大旁支早与他离心离德。其德已亏,其才见缺,早已不适合担当伊国之主。”

华回头一看,正是他的长兄伊亮。

“大哥..你来了”

“二弟,刚才发生的事我已知道了。这一年你在外面受苦了“,顿了下他又问道:”为兄只是好奇你在外面的经历,怎么一年半载就有了自己的根基。”

无奈,华又将自己的编的瞎话说了一遍。

……

在伊亮的操作下,当天几大旁支伊姓头面人物就聚在华的府宅中碰了个头。这些人事发后就马上得知了确切情况,知道是华回来了,吩咐自己亲族不要轻举妄动,以静待变。

此时,华开出了优厚的条件,将伊国南边,位于襄南盆地边缘缺口处的三个甸邑分给他们,有相当独立的自治权。一场交易迅速达成…

几日后,以伊伯的名义召回镇守这三个邑的甸爵,伊国原来那个陷害华的大祭司早已被抓捕起来,向民众和百姓宣布其罪状后枭首示众。然后几大氏族长老宣布了伊伯因自知失德无才,禅位于伊亮的消息,并主持了仪式。

本来他们还提议恢复华的姓氏,被华拒绝了,理由是他现在已是一国之主,有了新的姓氏,岂能再改回来。

……

舞邑宫城之中,新任伊伯—伊伯亮和华对酒交谈,表示在私,什么时候都会支持他这个弟弟。在公,伊国永远支持夏国。

席间,系统提示音传来【叮…临时任务“更换伊国国君”完成,恭喜领主获得奖励300积分!】

华心里感慨,这个时代和后世王朝特别是自秦开始的王朝最大不同是,前者的统治者很大程度要依靠亲情血缘来维系,后者最大的威胁反而是来自有血缘关系的人。

……

第二天,华押着前伊伯和其家室三十多人返回华邑。因为伊氏族人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处置这些人,华自告奋勇说由夏国来收留他们。

临走,华反复交待兄长伊伯亮要看守好宫城,遇到任何外敌,不要亲自轻易出城接敌,而是应该坚守宫城。并给他留下五十个长戟战兵和五十个角弓射手,待伊伯亮训练出自己的亲兵卫戍后再返回。

队伍行至应城郊野的渡口。被押送的那些人出生娇贵,不习惯徒步行军,早已叫苦连天。华也嫌行进速度太慢,就吩咐人购买了三个竹筏,雇佣应国的象夫,由大象拉着顺汝水而上。每筏十几到二十余人。

在一流急河湾之处,两个竹筏翻了,落水之人都是前伊伯和他的家室,众人一番手忙脚乱,忙活了半天,才将三十多人打捞上来,早已变成了尸体。这到底是意外还是华故意干的?对外人而言,已成了这个世界的千古之谜。但华自己心里清楚,他也无需解释。

回到华邑后,已有几名竹弓猎手等着华汇报情况,他们是负责在北面监视崇国和豫国,现在这两个方国已经如华所愿,打将起来。

但是他不知道,他的小伎俩只是一个导火索,崇豫两国本就有争霸伊洛区域的矛盾,这种冲突迟早要通过战争解决。而且两国背后都各有一个大方暗中支持,一个是西边新崛起的周方,一个是万方臣服的商帝国。

------------------------------------------------------------------------

本章为止数据总结:

【积分:538】

【系统人口:包括农民50,竹弓猎手10,买卖人2,巫医3,青铜盾卫10,长戟战兵:100,角弓射手:100,盾戈步卒50,合计325人】

【人口余额:2743】

第四十一章 光复之后第四十三章 擒韩信第二十二章 进军汉中第二十五章 大方阵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五十六章 金皇绿帽第三十五章 淮西张浚第七十八章 斩张松第四十五章 河湾血战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乡第十二章 易主第八章 上雒战李蒙第一百零八章 长江上的决战第二十二章 进军汉中第八章 反围剿第八十章 大败诸葛亮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机第二十九章 谋划兴洛城第八十四章 飞夺洛阳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九十二章 兵锋北向第四十二章 东海王之死第三十一章 鏖战应天第三十一章 掌控荆湖第二章 刺董第五十章 血战第八章 扬子江水战第二章 浮海洲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十七章 入城第二十七章 以死报君王?第五十一章 一举溃敌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二十二章 砍活桩第六十六章 定鼎华夏第一章 废太子第四十九章 枪林如锋第五十九章 天下无二朝第三十二章 陇西之军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二十九章 摊牌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对视第十一章 州县三司与开花弹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见了第一百零八章 长江上的决战第二十一章 私订终身第六十八章 河东炮战第四十二章 马超来投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三十七章 独眼夏侯惇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营啸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十七章 天下未乱蜀先乱第七十一章 兵临成嘟第一百零八章 长江上的决战第九十一章 轰灭宛城第五十六章 金皇绿帽第五十五章 前哨战第六十五章 大门洞开的益州第一百零九章 一统天下第五十九章 情况有变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三十四章 摊牌第二十一章 李岩之死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三十二章 烫手山芋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阳城第十六章 冀州猛将第四十一章 光复之后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宝第八章 扬子江水战第四十五章 幽州边骑第十一章 败走第一章 龙困江都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三十四章 摊牌第十一章 州县三司与开花弹第五十三章 北方来客第三十九章 设幕立僚第四十二章 东海王之死第十九章 坚堡第二十四章 天师第十九章 翼际山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十五章 赣西交锋第三章 恐惧的刘邦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战之交锋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马颖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机第四章 杀人神器第十三章 初战曹操第二章 刺董第十八章 云梦“斩蛇”第六章 东宫复立第十一章 两分钟夺一国(求推荐)第六十二章 决战第十三章 虚张声势
第四十一章 光复之后第四十三章 擒韩信第二十二章 进军汉中第二十五章 大方阵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五十六章 金皇绿帽第三十五章 淮西张浚第七十八章 斩张松第四十五章 河湾血战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乡第十二章 易主第八章 上雒战李蒙第一百零八章 长江上的决战第二十二章 进军汉中第八章 反围剿第八十章 大败诸葛亮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机第二十九章 谋划兴洛城第八十四章 飞夺洛阳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九十二章 兵锋北向第四十二章 东海王之死第三十一章 鏖战应天第三十一章 掌控荆湖第二章 刺董第五十章 血战第八章 扬子江水战第二章 浮海洲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十七章 入城第二十七章 以死报君王?第五十一章 一举溃敌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二十二章 砍活桩第六十六章 定鼎华夏第一章 废太子第四十九章 枪林如锋第五十九章 天下无二朝第三十二章 陇西之军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二十九章 摊牌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对视第十一章 州县三司与开花弹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见了第一百零八章 长江上的决战第二十一章 私订终身第六十八章 河东炮战第四十二章 马超来投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三十七章 独眼夏侯惇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营啸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十七章 天下未乱蜀先乱第七十一章 兵临成嘟第一百零八章 长江上的决战第九十一章 轰灭宛城第五十六章 金皇绿帽第五十五章 前哨战第六十五章 大门洞开的益州第一百零九章 一统天下第五十九章 情况有变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三十四章 摊牌第二十一章 李岩之死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三十二章 烫手山芋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阳城第十六章 冀州猛将第四十一章 光复之后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宝第八章 扬子江水战第四十五章 幽州边骑第十一章 败走第一章 龙困江都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三十四章 摊牌第十一章 州县三司与开花弹第五十三章 北方来客第三十九章 设幕立僚第四十二章 东海王之死第十九章 坚堡第二十四章 天师第十九章 翼际山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十五章 赣西交锋第三章 恐惧的刘邦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战之交锋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马颖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机第四章 杀人神器第十三章 初战曹操第二章 刺董第十八章 云梦“斩蛇”第六章 东宫复立第十一章 两分钟夺一国(求推荐)第六十二章 决战第十三章 虚张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