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淮西张浚

淮南扬州城中,大街上人山人海,百姓夹道观看进城的汉军新式军队。扬州知州胡铨在府衙内摆设香案,等候杨沂中。因为据接洽的人所说,这北伐先锋杨沂中还带来了岳飞的诏旨。

胡铨属于前宋文官体系中少有的主战派,在临安兵变后不久就通过新朝发来的邸报知道此事,紧接着岳飞所派遣的宣抚使接踵而来。但他却没立即表态,而是将宣抚使留在扬州城中驿站中,借故不见但也没有驱赶。

直到张俊被岳飞大败于临安城下,兵败身死。他这才令人将汉廷的宣抚使接到府衙,听诏接旨,表示归附新立的大汉国岳家皇朝。

杨沂中将岳飞所颁发的诏书一气读完,诏书内容很简单,就三条。一是加封胡铨新的爵位开国侯,二是令胡铨将从扬州本地所统辖的兵卒中抽调精干交给汉廷派遣的军事教官编练国防新军。剩余的兵卒亦按汉帝国内务军编制自行统一编练,三是动员民力配合国防军的北伐,北伐期间作为前沿的扬州可免除向朝廷上交的财税。

这个诏旨其实不仅是给胡铨一个人的,所有在淮南表示归附大汉的州县长官都会接到同一个模板写出的诏书。

胡铨山呼万岁谢恩后,杨沂中一把扶起他说:“老胡啊,你有所不知,如今大汉用新礼法,以后接诏就不用摆案燃香,无须这套繁琐礼法了。”

两人入堂寒暄一番后,话题转入正题。杨沂中拱手礼道:“圣上任吾为北伐先锋,王师不日就会渡过淮水北上,收复中原,光复神州。但是圣上嘱托我要先行稳定这淮南东西两路局势。吾深知这淮南局势复杂,胡兄在淮南坐镇多年,吾想向胡兄讨教一二,望不吝赐教。”

胡铨微一沉吟,捋了一下胡说:“杨兄哪里话,这赐教不敢当。其实淮南局势并不复杂,只需解决一个问题,就是盘踞在淮西,继续以宋室为尊的张浚部。只要将他击灭或收服,那些三心二意的人,也不会再有过多的想法。彼时,再对这些地方的官吏加以整顿,军队加以整编,就可以将淮南变为北伐稳固的前沿。”

……

淮西庐州府邸内,张浚与几个州团练使和军都监制正紧张的商讨着汉军来犯之事。

张浚和张俊只差了一个偏旁,但前者却是个文官,而且还是个在往年抗金战争中,经常领兵上阵,却屡战屡败的主战文官。

他在临安兵变前是庐州知州,知晓此事后,连横庐州,舒州以及安庆军,无为军等几个军镇胁迫着淮西其余州县打出勤王讨岳的旗号。并自任统领淮西数州的镇抚使。

在岳飞斩杀张俊王贵后,他知道打败岳飞夺回临安,将赵构奉还大位是不大可能实现了。

于是张浚也想学着广东连南夫和韩京的样子,从流落民间的宋室旁系中找个赵家小儿来当皇帝,维系宋室正朔。不料,这个时候,岳飞开始了北伐。

如今岳飞的杨沂中部正向西疾进,已进入和州,沿途县镇绝大多数不战自降,少数顽抗者一触即溃。于是他紧急找来诸将商议对策。

此时,堂中诸将也吵吵嚷嚷的分成两派。一派表示来的汉军不过数千人,而淮西将所有兵力集结起来,也能有上十万兵力。所以可以集结重兵,半路截击,一鼓而歼。

另一边则表示这汉军战斗力无法估量,就连当年全盛时期的金兵也难望其项背。自己这边虽说有十万兵力,但一大半是只能用于治安剿灭小股盗匪,驻守城池的厢兵。另一半的兵力除了安庆军这样的边军外,战力也是非常孱弱。

而当年金兵仅凭区区四千精骑就能纵马江淮,搜山检海。如今就凭自己这十万弱卒又如何能阻挡甚至歼灭比金兵更精锐的汉军?更何况杨沂中只是个先锋,后面还有汉军主力。

张浚在两边的争吵中一时也没了主意,但是有一条他却是坚守的,就是绝不投降汉国,这在会前就提出了,要诸将提都不要提。所以反对力战的一派阐述了一大堆理由后,也仅仅是主张逃跑而已。

“我们就算有理由不战而逃,但是我们往哪逃?”张浚撇了主逃派一眼问道。场面顿时寂静了下来,一时竟没有人回答上来。

现如今淮西东南西三面都是汉国控制区域。虽说南面的江西,岳飞对其控制薄弱,但江西那些本土势力也不是吃素的,而且近日,汉国水师部分主力移至湖口,一支三千人的汉军新军也开入洪州驻扎。

“要不,我们向北去投奔金国吧,那逃都不用逃了,直接让金国给咱们发援兵!”一名州军都监小心翼翼的试探说道。

张浚将刚端起的茶杯往桌上重重一放,怒吼着说道:“胡说八道,投奔敌国蛮夷和投降岳贼有什么区别,都是叛君变节的行为。此话,不准再提,否则以通敌论处,杀无赦!”

大堂之内又寂静了下去,张浚的一名沉默良久的幕属这时开口说道:“大人,我们可以向西溯江而上攻占荆湖北,如今这荆湖北的牛皋也就是刚刚掌控荆湖几州,立足未稳。若我们集中精锐,一鼓作气拿下鄂州,再以此为根基,联络两广的连南夫韩京,可控湖北全局。彼时,就能与连韩控制区域连成一片,复兴宋室也就指日可待。即使我等拿不下鄂州,他牛皋也拦不住我们,我们可以继续南进,投奔连韩新立的宋帝去。”

“你认为连南夫韩京拥立的那个小儿能代表宋室?”张浚淡然的问了一句。

那幕僚没有回答,但张浚已是知道这问话毫无意义,他又将茶杯盖连滑了数下,才心有不甘的下定决心说:

“如今也只能如此。但吾还是不甘心这样不战而退,况且此次进兵湖北,是没有后勤的转移运动做战,所以我们也不可能将十万兵全都拉走,也没必要。因此吾决定抽选出所有要转移的精锐兵卒后,剩余的全部集结起来去无为拦截岳贼的伪汉军!”

第三章 青铜盾卫第十八章 黄袍加了身第十章 洗脑所第八十九章 陕县之东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九十九章 铁骑挠魏第十二章 血染宫院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三章 筑河筑城第一章 被开除国籍的少年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二十二章 萌芽骑兵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战第二十章 大汉岳皇大诰第十六章 一个烂摊子第四章 殿斩奸臣第二十七章 瓮中之鳖第三十二章 烫手山芋第二十六章 胜券在握的朱元璋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击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三十二章 马娘娘被俘第二十八章 三王联合第四十二章 东都闹市之祸第十三章 初战曹操第六十九章 乌林达氏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九章 拔除眼中钉第八章 佳人之请第二章 贾后的圈套第四十二章 马超来投第三十七章 夜袭与杀伐第十二章 血染宫院第七十六章 失踪的关羽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谋第四十一章 东线战场第二十章 新政与城守营第三十一章 掌控荆湖第七十一章 汉疆阔土(本卷完)第二十六章 火枪之威第三十一章 鏖战开始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四十二章 马超来投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军第六十章 伐周第二十九章 帝姬与传国玉玺第七章 何为大义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变第十九章 张济入南阳第三十章 血色婚礼第六十八章 河东炮战第六章 天兴军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三十一章 据长安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对视第五十章 静待时机第六十一章 北进的黄河第十章 立威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关羽第五十五章 前哨战第十五章 烟花与火海第十一章 乱袭第十六章 久别重逢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里?第十五章 烟花与火海第四十七章 重骑冲锋第三十二章 马娘娘被俘第十一章 两分钟夺一国(求推荐)第九章 拔除眼中钉第二十章 油筒火龙第三十三章 和谈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六章 东宫复立第十四章 废物战车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战之决胜第十三章 初战曹操第十六章 谋夺天津第三章 诱捕岳飞第六十五章 奇兵袭镐京第三十二章 决议北伐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九章 归义伯第九十二章 兵锋北向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二十三章 战车归来第十章 智取历阳第十一章 乱袭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十八章 黄袍加了身第十章 阴谋第十四章 废物战车第三十二章 绝不抽调南方兵力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战之交锋第十章 钱滚钱,钱变人第十一章 东宫之变第九章 商路,从朝歌到盘龙城第八十章 大败诸葛亮
第三章 青铜盾卫第十八章 黄袍加了身第十章 洗脑所第八十九章 陕县之东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九十九章 铁骑挠魏第十二章 血染宫院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三章 筑河筑城第一章 被开除国籍的少年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二十二章 萌芽骑兵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战第二十章 大汉岳皇大诰第十六章 一个烂摊子第四章 殿斩奸臣第二十七章 瓮中之鳖第三十二章 烫手山芋第二十六章 胜券在握的朱元璋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击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三十二章 马娘娘被俘第二十八章 三王联合第四十二章 东都闹市之祸第十三章 初战曹操第六十九章 乌林达氏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九章 拔除眼中钉第八章 佳人之请第二章 贾后的圈套第四十二章 马超来投第三十七章 夜袭与杀伐第十二章 血染宫院第七十六章 失踪的关羽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谋第四十一章 东线战场第二十章 新政与城守营第三十一章 掌控荆湖第七十一章 汉疆阔土(本卷完)第二十六章 火枪之威第三十一章 鏖战开始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四十二章 马超来投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军第六十章 伐周第二十九章 帝姬与传国玉玺第七章 何为大义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变第十九章 张济入南阳第三十章 血色婚礼第六十八章 河东炮战第六章 天兴军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三十一章 据长安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对视第五十章 静待时机第六十一章 北进的黄河第十章 立威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关羽第五十五章 前哨战第十五章 烟花与火海第十一章 乱袭第十六章 久别重逢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里?第十五章 烟花与火海第四十七章 重骑冲锋第三十二章 马娘娘被俘第十一章 两分钟夺一国(求推荐)第九章 拔除眼中钉第二十章 油筒火龙第三十三章 和谈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六章 东宫复立第十四章 废物战车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战之决胜第十三章 初战曹操第十六章 谋夺天津第三章 诱捕岳飞第六十五章 奇兵袭镐京第三十二章 决议北伐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九章 归义伯第九十二章 兵锋北向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二十三章 战车归来第十章 智取历阳第十一章 乱袭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十八章 黄袍加了身第十章 阴谋第十四章 废物战车第三十二章 绝不抽调南方兵力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战之交锋第十章 钱滚钱,钱变人第十一章 东宫之变第九章 商路,从朝歌到盘龙城第八十章 大败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