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烟花与火海

心急如焚的李子通向湖汊中一望无际的芦苇荡的看去,顿时冒出了个主意。此湖名为陆阳湖,乃邗沟中段连通的一个淡水湖泊,湖泊水深不到半仗有余,大船难行,但却是广阔浩瀚。

湖边以及沟壑纵横的湖汊中长满了芦苇,如今隆冬季节,这些芦苇虽然早已枯萎,但枯枝萎叶依旧是密密麻麻一片,密不透风。这些芦苇荡的面积有数万亩。人只要钻进去,根本不可能找的到。

如今,隋军的三十余艘蜈蚣舰已经驶入陆阳湖对湖泊的南面区域实施了封锁,除此还有上百艘走舸沿着湖岸日夜侦查,李子通的贼军要从湖泊上偷渡而过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一日清晨,设在邗沟西岸的隋军中军大帐中,一个中年人正与杜伏威,陈俊二人在一个沙盘前商量着什么。一名骁果禁卫进帐禀报道:“启禀圣上,今日清晨,我军负责监视的斥候突然发现李子通的贼军消失不见了。但是东面的来护儿将军与南面司马德戡将军的人马都未察觉夜间有大队人马通过他们的防区,也没有任何异动。”

“西边的邗沟,轻甲飞骑监视的方向可否发生异动。”杨广身旁的陈俊发问道。

“也没有。”

杜伏威沉吟半刻,指着沙盘说道:“此贼必然是遁入这陆阳湖的芦苇荡之中去了。”

陈俊马上说道:“即然如此,我们让东南两面的友军封锁这片芦苇荡,而后出动大军入芦苇荡搜索吧。”

“不可行,这芦苇荡方圆百十里,根本不可能被封锁住。而且荡内沟壑纵横。大军深入恐中埋伏。更何况当下隆冬季节,天干物燥。这芦苇是易燃之物,若不熟悉芦苇荡内的路况环境,一旦起火,根本无路可逃。也许这李子通根本不是要借这芦苇荡逃跑,而是诱我军深入荡中后,放火火攻,那么我军将死无葬身之地。当年…”

杜伏威顿了一下话语,接着转头对杨广低声说道:“当年臣就是将江都校尉宋颢诱入芦苇荡中放火烧死。”

陈俊哎呀了一声,说:“这可糟了,我们进荡搜索,有可能中了李子通此贼的道。若不进这芦苇荡,那就可能放走他了。我们好不容易咬住了他,若真这样是前功尽弃啊。”

杨广眉头一皱说道:“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放一把火将这片芦苇荡烧的干干净净呢。”

听了此话,杜伏威忙说:“这芦苇荡并不是整片都紧密相连的,若要将这方圆百十里的芦苇全部烧光,还是得派兵进入荡中四处纵火。若我们只派小股兵士进去,势必被其集中兵力歼灭,如果大军进去,那问题又回到原处,恐对方已经设伏火攻我们。若我们只是逐片将芦苇荡烧尽,只怕这时间那李贼早已逃之夭夭。”

杨广砸吧了下嘴巴说:“朕自有办法纵火,当下重要的是不能让李子通经利用芦苇荡跳出包围。传朕诏令,调来护儿,沈光部北上,在陆阳湖周边日夜巡逻警戒,轻甲飞骑也渡过邗沟,执行同样任务。只要给朕一天时间,朕就能将这片陆阳湖周边的芦苇荡烧的干干净净。你们也迅速调集本部兵马南下配合来护儿,沈光尽力封锁住陆阳湖”

杜伏威与陈俊各自领命而去。

……

当天下午,大批来自天兴城的船舶顺着邗沟运来了大量的补给物资。这些物资都是一种特制的陶罐。随船而来的还有两千长弓手。

隋军几路大军倾巢出动,分成无数巡逻部队在陆阳湖东南湖岸不停巡逻警戒。数十只邻近的疍民小船被调集而来,深入陆阳湖东北端的芦苇荡中,监视贼军是否已经通过了此处逃到了陆阳湖的北岸。所有轻甲飞骑都集中在湖的北岸,还有数千骁果军铁骑与他们集结在一起。万一李子通从北岸的芦苇荡中钻出,就会遭到他们的追击,虽然不能全歼李子通,也能叫他损失惨重。

到了傍晚时分,太阳快落之时。隋军在杨广的亲自指挥下,已经布置妥当。一支拖着尾焰的响箭突然射向空中,接着更多这样的箭矢一支接着一支点亮已经开始暗淡的天空。

躲藏在芦苇荡深处的李子通埋伏了一天也没等到隋军的前来,他断定隋军定然是不敢入荡。于是采取了接下来的计划,沿着芦苇荡绕湖向陆阳湖的北岸转移。此时他发现了一支接着一支冲向天空的闪烁火花,还带着尖锐的鸣啸。

“那是什么鬼东西,隋军想干什么?!”李子通惊惧不安的自言自语道。突然稍远的地方传来几声轰隆隆的巨响,而后升起冲天火焰,迅速点燃了干枯的芦苇丛。

湖面上,从蜈蚣舰上发射出的一发发的火爆弹飞向芦苇荡。这又是一种新型火爆弹。以往的火爆弹如果用在此处,多半不会有效果。因为芦苇丛下多半是浅滩水洼或是烂泥,即使猛火油能在水面上燃烧,但这些陶罐因无法碎裂导致里面的猛火油无法溢出而失效。

而现在的火爆弹,陶罐是分两层的,中间夹层装着黑火药。这种原始火药爆炸威力虽然没有什么杀伤力,但足以让陶罐碎裂。当火爆弹落地或即将落地之时,引火的药捻刚好燃尽爆开陶罐并点燃猛火油。

蜈蚣舰的甲板上站满了战兵,他们向芦苇荡不停的攢射着火箭。这是一种特殊的火箭,箭矢前端挂着火药袋,落地时刚好可以挂在芦苇杆枝之上,而不是落在水中,同时火药猛烈燃烧起来,引燃芦苇。

岸上也是如此,除了普通弓手,那些长弓手将挂载着火药袋的轻箭抛射四百多米的距离,投射到芦苇荡的纵深处。

此时天空已经完全黑了下来,陆阳湖的东南岸无数的大小“飞火流星”在阵阵雷鸣声中投向那巨大的芦苇丛之中。这些芦苇成片成片的燃烧起来,大火将天空映射的通红,如同到了白昼一般。芦苇荡中开始隐约传来人的嘶喊惨叫之声,而且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

第二十七章 愿生命化做那朵莲花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战之交锋第四章 殿斩奸臣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十四章 巧妇有米第一章 说破美人计第十章 李自成的难题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四十章 坑俘第十二章 六合惊变第八章 扬子江水战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二十八章 三王联合第十三章 生死之战第十八章 通济渠口第十章 智取历阳第十三章 蜈蚣战舰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诛第三十二章 张昌之乱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四十八章 算计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阳城第二章 骁果军逃兵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战斗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十六章 久别重逢第九章 商路,从朝歌到盘龙城第三章 秘密部队第二十九章 被动的刘邦第八章 临安惊变第四十六章 谁是瓮中之鳖第十二章 易主第二十三章 战车归来第六十一章 缠斗第一百零三章 收复江淮第三十九章 设幕立僚第六章 疾驰的车队第九十二章 兵锋北向第三十一章 呜咽的号角第七十八章 斩张松第三十八章 爱惜粮食的程咬金第三十九章 设幕立僚第三十一章 韩信之计第六十三章 乌尔班巨炮第三十六章 鏖战第二十章 新政与城守营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战之决胜第十章 阴谋第六十四章 御驭宇内(本卷完)第八十八章 虎痴围洛阳第六十章 巨型“囚笼”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战中的渔翁第一百零六章 关羽的复仇第四十四章 鱼钩与诱饵第六十一章 北进的黄河第三十八章 爱惜粮食的程咬金第三章 青铜盾卫第三十八章 连夜筑垒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战第四十八章 不战自溃第一章 废太子第六十七章 环状营垒第八章 临安惊变第四章 风雨欲来洛阳城第四十章 军制改革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围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三十八章 猎杀河洛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吴三桂第三十三章 跨海袭辽东第六十章 巨型“囚笼”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战之决胜第三十八章 兵进淮北第十一章 败走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长安第九章 霹雳箭 vs 神臂弩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袭第二十一章 击杀张济第二章 霸王之击第四十三章 再破长枪第二十七章 许昌之围第四章 鹏举受审第二十五章 进击的步人甲第十二章 夜夺兵权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十一章 天上人间第十八章 妲己遇险第三十八章 连夜筑垒第四十三章 尸悬东都城第三十四章 满庭芳满江红第三十一章 据长安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战之交锋第十二章 家宴第三十五章 淮西张浚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谈谈三国时期武将个人勇武对军队和战争作用
第二十七章 愿生命化做那朵莲花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战之交锋第四章 殿斩奸臣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十四章 巧妇有米第一章 说破美人计第十章 李自成的难题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四十章 坑俘第十二章 六合惊变第八章 扬子江水战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二十八章 三王联合第十三章 生死之战第十八章 通济渠口第十章 智取历阳第十三章 蜈蚣战舰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诛第三十二章 张昌之乱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四十八章 算计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阳城第二章 骁果军逃兵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战斗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十六章 久别重逢第九章 商路,从朝歌到盘龙城第三章 秘密部队第二十九章 被动的刘邦第八章 临安惊变第四十六章 谁是瓮中之鳖第十二章 易主第二十三章 战车归来第六十一章 缠斗第一百零三章 收复江淮第三十九章 设幕立僚第六章 疾驰的车队第九十二章 兵锋北向第三十一章 呜咽的号角第七十八章 斩张松第三十八章 爱惜粮食的程咬金第三十九章 设幕立僚第三十一章 韩信之计第六十三章 乌尔班巨炮第三十六章 鏖战第二十章 新政与城守营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战之决胜第十章 阴谋第六十四章 御驭宇内(本卷完)第八十八章 虎痴围洛阳第六十章 巨型“囚笼”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战中的渔翁第一百零六章 关羽的复仇第四十四章 鱼钩与诱饵第六十一章 北进的黄河第三十八章 爱惜粮食的程咬金第三章 青铜盾卫第三十八章 连夜筑垒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战第四十八章 不战自溃第一章 废太子第六十七章 环状营垒第八章 临安惊变第四章 风雨欲来洛阳城第四十章 军制改革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围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三十八章 猎杀河洛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吴三桂第三十三章 跨海袭辽东第六十章 巨型“囚笼”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战之决胜第三十八章 兵进淮北第十一章 败走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长安第九章 霹雳箭 vs 神臂弩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袭第二十一章 击杀张济第二章 霸王之击第四十三章 再破长枪第二十七章 许昌之围第四章 鹏举受审第二十五章 进击的步人甲第十二章 夜夺兵权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十一章 天上人间第十八章 妲己遇险第三十八章 连夜筑垒第四十三章 尸悬东都城第三十四章 满庭芳满江红第三十一章 据长安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战之交锋第十二章 家宴第三十五章 淮西张浚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谈谈三国时期武将个人勇武对军队和战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