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三国时期武将个人勇武对军队和战争作用

我曾经以为,三国演义中的战争场景完全是罗贯中凭毫无逻辑的古代文人想象所做的纯文艺创作。但是认真阅读了资治通鉴,后汉书,三国志等史料后,认为他突出武将个人勇武在战争中的作用也不是毫无根据。

史料记载的几千年历史,唯有三国时代,对这些以个人勇武为长的武将做过详细记载。其余时代的著名武将都是以兵法或带兵之法见长,无论这兵法是兵技巧还是兵权谋还是兵形式。纯粹以个人勇武而被记载于史书上的名将在以后时代几乎没有。

如果说这些史料作者也和罗贯中一样凭文人想象所写的三国战争和将领,那么为什么除了三国时代,其它时代不这样写?三国时代的战争和其它时代战争到底有什么本质不同,才导致这种现象。

笔者经过认真思考推导,认为是人口的差异导致战争规模的差异,而战争规模和将领个人勇武对战争影响程度成反比关系,和将领兵法造诣,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指挥能力对战争影响程度成正比关系。

比方说,八十年代香港街头的古惑仔械斗,少则几人,多则几百人。这种规模的打斗,自然和老大个人勇武密切相关。而在两千年前的长平战役中,双方保守估计投入几十万兵力,这种时候武将个人勇武对战局起到的影响微乎其微。

当然武将身先士卒,领兵陷阵,在战场随机应变做出现场决策又是另一回事,那属于兵形势层面。和单纯的个人勇武不能混为一谈,比如项羽和亚历山大。

那么三国的战争规模有多大?战争形势是什么样的。战争规模和人口直接相关,所以我们要先来看看三国人口变化。我在网上查阅资料,最保守的数据,三国人口低谷期是东汉人口高峰时期的四成,两千万左右,最常见的数据一千万人不到,七八百万人的样子,最极端的数字,赤壁大战后全国人口只有九十八万人。

最后一个极端数据,我自然是不信的。如果真是这个人口数,哪还有什么三国,应该是回到部落形态了。

我倾向于七八百万人的样子,因为这个数据和史料中的三国战争规模相符。秦末楚汉战争时,战争规模随随便便就上十万,最后垓下决战,双方参战人数近百万。而此时人口也只有两千万。

而三国时代,最大规模的战争赤壁之战,三方参战总兵力不超过二十万,刘备2万,孙权3万,曹操7~15万,官渡之战,双方实际投入兵力不会超过十五万。所说的这些兵力是包括辎重后勤辅兵在内,并非单指战兵。

要知道,这是决战性质的大战役。如史料上所记载,三国时期,几千上万人的战斗就算的上大战。至于日常的遭遇战,夺城战以及大战役中的一系列外围战斗估计都是千人左右的规模。这种情况下,武将的个人勇武程度确实和军队战斗力有一定关系,对战争影响较大,尤其是对于三国时期地主豪强的部曲农奴武装—这种非职业军队。

而在以后的历史中,人口虽然也有大幅下降的时候,但都没再下降到2000万人以下的地步。所以单纯以个人勇武见长的名将再也没见于史书,实际上,只有个人勇武在以后的历史中也当不上职位很高的将领。除非他还有会带兵,会指挥,会谋略或本身就是豪门贵族,皇亲国戚中的至少一项。

另外,司马篡魏似乎和此也相关,到了魏末晋初,随着人口的恢复,这些以个人勇武为长的武将被另一类将领取代。而曹魏的老底子却是这些以个人勇武为长的武将。这又是一个话题,扯开了就没完了……

шωш ¸ttKan ¸c o

第三十四章 满庭芳满江红第十八章 妲己遇险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一章 战火中的少年第二十七章 瓮中之鳖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十六章 直线进军第十二章 吴山脚下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十八章 混战第二十三章 广济之战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动第二十二章 萌芽骑兵第三十二章 广陵之围第十五章 算盘城第五十八章 人间蒸发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战斗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阳城第八十九章 陕县之东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动第二章 兵部尚书张定边第六十章 巨型“囚笼”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六十一章 缠斗第四十章 铁马长弓第三十二章 绝不抽调南方兵力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军第四十八章 不战自溃第九十一章 轰灭宛城第三十五章 大败单雄信第三十八章 兵进淮北第二十九章 谋划兴洛城第四十四章 霸王夺鼎第十章 钱滚钱,钱变人第二十四章 东都巨城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战第三十四章 满庭芳满江红第三十七章 夜袭与杀伐第六章 登基第二十四章 顿兵龟山第四十五章 河湾血战第四十八章 无底洞第二十一章 要枪不要炮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二十七章 瓮中之鳖第四章 殿斩奸臣第十三章 生死之战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长安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十四章 巧妇有米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二十四章 远袭第三十一章 掌控荆湖第六十七章 会宁府风云第二十九章 摊牌第七章 何为大义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战第三十五章 急红了眼的多尔衮第二十七章 瓮中之鳖第四十二章 东海王之死第八章 临安惊变第一章 说破美人计第九十七章 围歼许诸第一章 说破美人计第十五章 赣西交锋第三十二章 陇西之军第二十章 毒计第六十章 巨型“囚笼”第十八章 妲己遇险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六章 天兴军第十五章 赣西交锋第六章 却月阵第二十八章 火绳机铳第五十六章 阆中的反击战第二十二章 萌芽骑兵第三十五章 曹操的怒火第三十八章 猎杀河洛第十九章 坚堡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十五章 赣西交锋第二十一章 私订终身第三十六章 鏖战第六章 东宫复立第六十四章 御驭宇内(本卷完)第十六章 久别重逢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军第二十八章 厉兵秣马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击第二十章 大汉岳皇大诰第十八章 混战第三十六章 大战帷幕开启第十七章 说服杨沂中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谋第四十三章 擒韩信第十一章 天上人间第三十一章 据长安
第三十四章 满庭芳满江红第十八章 妲己遇险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一章 战火中的少年第二十七章 瓮中之鳖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十六章 直线进军第十二章 吴山脚下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十八章 混战第二十三章 广济之战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动第二十二章 萌芽骑兵第三十二章 广陵之围第十五章 算盘城第五十八章 人间蒸发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战斗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阳城第八十九章 陕县之东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动第二章 兵部尚书张定边第六十章 巨型“囚笼”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六十一章 缠斗第四十章 铁马长弓第三十二章 绝不抽调南方兵力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军第四十八章 不战自溃第九十一章 轰灭宛城第三十五章 大败单雄信第三十八章 兵进淮北第二十九章 谋划兴洛城第四十四章 霸王夺鼎第十章 钱滚钱,钱变人第二十四章 东都巨城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战第三十四章 满庭芳满江红第三十七章 夜袭与杀伐第六章 登基第二十四章 顿兵龟山第四十五章 河湾血战第四十八章 无底洞第二十一章 要枪不要炮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二十七章 瓮中之鳖第四章 殿斩奸臣第十三章 生死之战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长安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十四章 巧妇有米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二十四章 远袭第三十一章 掌控荆湖第六十七章 会宁府风云第二十九章 摊牌第七章 何为大义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战第三十五章 急红了眼的多尔衮第二十七章 瓮中之鳖第四十二章 东海王之死第八章 临安惊变第一章 说破美人计第九十七章 围歼许诸第一章 说破美人计第十五章 赣西交锋第三十二章 陇西之军第二十章 毒计第六十章 巨型“囚笼”第十八章 妲己遇险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六章 天兴军第十五章 赣西交锋第六章 却月阵第二十八章 火绳机铳第五十六章 阆中的反击战第二十二章 萌芽骑兵第三十五章 曹操的怒火第三十八章 猎杀河洛第十九章 坚堡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十五章 赣西交锋第二十一章 私订终身第三十六章 鏖战第六章 东宫复立第六十四章 御驭宇内(本卷完)第十六章 久别重逢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军第二十八章 厉兵秣马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四十四章 全力追击第二十章 大汉岳皇大诰第十八章 混战第三十六章 大战帷幕开启第十七章 说服杨沂中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谋第四十三章 擒韩信第十一章 天上人间第三十一章 据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