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广陵之围

楚军兵士们奋力攢射着箭矢,投掷着标枪,用长矛长戟向木桶中的汉军兵卒扎去。蜈蚣舰的桨手也奋力划桨,反复用船体冲撞这些木桶,一但撞上就是桶烂人碎。

尽管楚军拼尽全力拦截这些乘坐木桶送死的汉军,但靠岸的江面上密密麻麻都是这种木桶。根本不可能全部都拦截住。最终,还是有三千出头的汉军死士成功靠上了广陵城的江岸,也就是广陵外围玄月阵的内部。此处离广陵城南城墙还有一里路程。

此时,整个楚军外围正遭受着十几万汉军的冲击,江岸边只有几百名楚军在巡逻警戒,看到这种情况,校官一面组织迎敌,一面吩咐兵士速速通知项庄。

几百楚军迅速沿江展开,前排戟手,后排弩手。长戟齐出,排箭齐射。正在涉水上岸的汉军死士大量倒毙于水中。但架不住汉军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大部分人还是成功登上岸边。

汉军死士举盾挥刀,并排齐头杀将上来。某汉军死士,用手盾挡着对方戟刃,挥动手中钢刀将对方长戟斩断,大腿上却中了一箭。忍着剧痛,一瘸一拐的冲到断戟的楚军面前,将钢刀捅入对方的腹部。很快这汉军死士头上又中一箭,倒地而亡。

但紧接着,发射弩矢的楚军也阵亡了,一把刀刃从他的胸膛前冒了出来。原来大批汉军死士仗着兵力压倒的优势,从这支楚军两翼外侧登陆,开始围击这队楚军。

此时,楚军只能散开各为战,这种情况下长柄武器对短柄刀剑有天然的劣势,而且人数也比对方少的多,很快就被汉军歼灭。存活的两千多汉军死士,分成两股,一部分驻守江岸,一部分向楚军阵营纵深处冲杀而去。

项庄收到汉军利用木桶奇袭广陵南面的时候,大感惊诧,但很快镇定下来。现在再抽调兵力去堵截已经没意义了,因为无论抽调阵线上哪一处兵力,都会造成此处被正在狂攻的汉军突破。

而将城中仅有的五千多守军拉出来堵截这部分汉军,风险太大,很可能阵地和城池都保不住。只能弃阵保城了。

项庄断然下令道:“传我将令,全军有序撤回广陵城中,放弃阵营壁垒。”说完就带着亲卫队去堵截从江面上渗透进来的汉军。马上,楚军阵地上传来一阵又一阵节奏奇怪的鼓声。

正在四面八方冲击楚军玄月大阵的汉军兵士突然遭到密集箭矢,还有弩枪,火龙的攻击。这是一次不惜弹药消耗的全力攢射,将汉军攻势阻滞了片刻。

当汉军再次发起进攻时,发现没再遭到箭矢,弩枪的射击。他们小心翼翼的攀爬上壁垒,看到楚军早已脱离阵地,向城内涌去。他们连忙翻过土垒,向前追杀。

玄月阵中并非是空的,城门前方两侧还设有若干小型堡垒据点。向冲在最前面的汉军狂射箭矢,在这些小据点堡垒的掩护下,大批楚军顺利撤入城中。

项庄带着亲卫队,撞上正与后撤楚军纠缠厮杀在一起的汉军死士,得到增援的楚军,士气大振,又在局部上占了绝对兵力优势。在汉军翻越壁垒进来之前,就将这千人左右的汉军死士消灭干净。而后他们也迅速向城中撤去。

……

韩信在兵卒簇拥下,来到广陵城下,看着被汉军围的水泄不通的城池,并无半点喜色。此战,他虽然达到了战斗目标,但损失了两万五千多兵力,这是他平生战损最大的一次战斗。若没有刘邦提供给他的十万兵力,他根本不敢如此行事。

他目光在楚军的营垒上扫过,看到已被楚军自行摧毁的床弩,走上前去仔细观察。这些床弩已经被拆的七零八散,弓弦也被安全扯掉。韩信吩咐下去,将这些床弩残骸收集起来,给军中工坊的工匠研究,看能不能仿制出来。

没有任何现代学识基础,也没有工匠经验的韩信认为,这床弩就是个放大版的弓弩,所以仿制起来应该不难。

此时,一顶华盖由远处而来,正是刘邦。隔着十仗远,刘邦就笑容可掬的说道:“齐王果然用兵如神,这半日时间就将广陵围的严严实实。”

说话间,他已来到韩信身边。又接着说:“现在,广陵这个鱼饵做好了,就看项羽什么时候上钩了。到时,还要齐王费心谋划。将项羽彻底剿灭,这样我们才能安享太平。”

……

樊城下的汉军经历重大伤亡后,终于安静了下来。这是因为刘贾听取谋士的建议,不能再这么添油式的打下去。欲速则不达。应该静下心来,制造攻城器具,大批积累后才能发挥自己的兵力优势,一鼓而下。另外还可进行土工作业进行辅助。

于是刘贾集中全军工匠打造攻城楼车,又开始着人挖掘地道。这一耗就是长达近一个月的时间,楼车已经打造了一百五十余辆。为了防楚军的弩炮轰击,这些楼车关键横梁立柱都加粗加固。

刘贾怕楼车数量少了还会重蹈覆辙,要求工匠再打造五十具。他认为两百具楼车同时攻城,才能发挥出自己的兵力优势。

而此时,隧道已经挖入到樊城的地下…..

地下的汉军兵卒赤膊着身体,挥汗如雨,将隧道继续向前掘进着。一些人在向前掘进,一些人排着队提桶向外排水。本来,地道内是很干燥的,并没有积水,但这几日连下几场大雨,让地道内部满是积水。

一个辅兵老卒一锄头下去,感觉像凿空了一个墙壁。小心翼翼的用小锄头一点点去掏,发现了一个井壁。连忙对旁边的人压低声音说道:“挖到了,应该是挖到图上所标的那个枯井了。”

入夜,大批的汉军集结完毕,一百五十多攻城楼车也准备妥当,既然地道已经神不知鬼不觉的挖好,刘贾决定提前攻城。

计划先由两千汉军死士进入地道,向城中潜去。待他们在城中发出信号后,城外的汉军就发起总攻。内外接应,攻克樊城。

第五十章 军中红颜第七十六章 失踪的关羽第三十七章 独眼夏侯惇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二十四章 远袭第七十一章 汉疆阔土(本卷完)第八十章 大败诸葛亮第四十九章 枪林如锋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围第三十七章 夜袭与杀伐第三十二章 马娘娘被俘第十五章 生擒典韦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十章 李自成的难题第六十六章 定鼎华夏第五十一章 晋阳惊变第四十一章 对决韩信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战斗第四章 自立于世第十九章 朝堂之辩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关羽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战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六十九章 飞夺涪城第七章 何为大义第四十三章 擒韩信第九十七章 围歼许诸第三章 筑河筑城第三十章 血色婚礼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见了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琼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二章 骁果军逃兵第十二章 吴山脚下第十一章 汉中攻略第五十七章 狮子堡第九章 翻脸第四十章 绞肉机第八十六章 战武关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六十章 沸腾的大地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十四章 废物战车第九章 飞骑登陆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军第九章 平英布第四十七章 群蛮之首第三十三章 回洛仓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二十章 新政与城守营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变第四十四章 鱼钩与诱饵第五章 汉营第二章 霸王之击第十一章 败走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十章 阴谋第六十二章 血战狮子堡第八十七章 黄关张夜袭曹营第三十六章 一战定淮西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一百零三章 收复江淮第十七章 浏阳炮第六十七章 会宁府风云第二章 骁果军逃兵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见了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马颖第十九章 兵过雍梁第十一章 两分钟夺一国(求推荐)第十八章 妲己遇险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九章 黑暗时代初级第五十三章 特种作战第二十五章 大方阵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五十八章 反向壕沟第二十章 新政与城守营第十三章 生死之战第二十九章 被动的刘邦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压第十三章 蜈蚣战舰第六十六章 定鼎华夏第十章 鸡飞狗跳第七章 绝处逢生第三十八章 决胜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谋第十六章 冀州猛将第五十三章 刘禅的匈奴继承者第九章 归义伯第七章 黎明前的袭击第四十五章 幽州边骑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讲道理第二十四章 远袭
第五十章 军中红颜第七十六章 失踪的关羽第三十七章 独眼夏侯惇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二十四章 远袭第七十一章 汉疆阔土(本卷完)第八十章 大败诸葛亮第四十九章 枪林如锋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围第三十七章 夜袭与杀伐第三十二章 马娘娘被俘第十五章 生擒典韦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十章 李自成的难题第六十六章 定鼎华夏第五十一章 晋阳惊变第四十一章 对决韩信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战斗第四章 自立于世第十九章 朝堂之辩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关羽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战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六十九章 飞夺涪城第七章 何为大义第四十三章 擒韩信第九十七章 围歼许诸第三章 筑河筑城第三十章 血色婚礼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见了第二十五章 南下的秦琼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二章 骁果军逃兵第十二章 吴山脚下第十一章 汉中攻略第五十七章 狮子堡第九章 翻脸第四十章 绞肉机第八十六章 战武关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六十章 沸腾的大地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十四章 废物战车第九章 飞骑登陆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军第九章 平英布第四十七章 群蛮之首第三十三章 回洛仓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二十章 新政与城守营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变第四十四章 鱼钩与诱饵第五章 汉营第二章 霸王之击第十一章 败走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十章 阴谋第六十二章 血战狮子堡第八十七章 黄关张夜袭曹营第三十六章 一战定淮西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一百零三章 收复江淮第十七章 浏阳炮第六十七章 会宁府风云第二章 骁果军逃兵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见了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马颖第十九章 兵过雍梁第十一章 两分钟夺一国(求推荐)第十八章 妲己遇险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九章 黑暗时代初级第五十三章 特种作战第二十五章 大方阵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五十八章 反向壕沟第二十章 新政与城守营第十三章 生死之战第二十九章 被动的刘邦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压第十三章 蜈蚣战舰第六十六章 定鼎华夏第十章 鸡飞狗跳第七章 绝处逢生第三十八章 决胜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谋第十六章 冀州猛将第五十三章 刘禅的匈奴继承者第九章 归义伯第七章 黎明前的袭击第四十五章 幽州边骑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讲道理第二十四章 远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