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一战定淮西

无为军镇位于巢湖之南,长江之北,乃扼守庐州的东面门户。如今一只三千人的汉军兵甲正向此处杀来,数以万计的宋军厢军兵卒已集结在此,准备以绝对兵力碾压来敌。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张浚已准备将他们看成一次性炮灰。

原驻守无为军镇的“无为军”此时却悄然撤向西南的安庆军镇。“无为军”,“安庆军”这两只淮西精锐以及从其它淮西各军中抽选出的精壮兵卒在此汇合成一支三万人的军旅,而后继续沿着长江北岸和大别山南麓向西南移动。

……

无为城外的原野上,五六万宋军分兵几路杀出,毫不意外的将正向沿着长江北岸前进的三千汉军团团围住。隔着几百仗的距离,那三千汉军开始整军布阵,数万宋军如同压城的黑云向汉军压来。后者这才开始不慌不忙的摆兵布阵。

实际上,杨沂中早就通过斥候侦骑探知数万宋军的部署,他的参将建议他各个击破。杨沂中哈哈大笑说:“各个击破,太浪费时间了!那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将淮西平定下来。本将就是希望他们一起来,吾可聚而歼之!”

宋军兵士因为己方明显比对方占据绝对兵力优势,人人士气高涨,无论兵将都认为这是白捡功劳的时刻。他们一个个抡刀舞枪争先恐后的从四面涌来,还有百余仗的距离,宋军弓弩手就胡乱放箭。这个距离,即使“飘”都基本上不可能让他们的箭矢“飘”到汉军的军阵。

此时的汉军就如同放置在原野上的一块磐石,一动不动。甚至单个兵士们的脸上都毫无表情,如同雕塑般。这三千余人是由千余火枪手,一千五百多长枪兵,还有五百多背嵬卒构成。他们大多是来自宋宫大内的宿卫神武军。

只到冲在最前方的宋军离汉军军阵不到六十仗时,背嵬卒们才开始齐射手中的神臂弩。做工最好的神臂弩有效射程可达七十仗。

头戴范阳毡笠,身披薄甲的宋军厢兵自然是无法抵御这种疾射,在箭雨中一批批的倒了下去。如同潮水涌来的宋军中不时发来连声惨叫,重弩所发射的重箭洞穿了一个个头颅和身躯。

但是数量只有五百,且发射速度缓慢的神臂弩在单位时间内造成的伤亡,相对于数万宋军来说还是很微小的。神臂弩的攒射只是让蜂拥而来的宋军稍微混乱了下,微微迟缓了他们一下进攻的步伐。

等到汉军空心方阵四周的宋军距离只有四十仗时,宋军的箭矢也能够到对方了,这个时候,背嵬卒们让自己的战马全部沿着长枪兵的人墙卧倒。漫天的箭矢胡乱无章的飞来。叮叮咚咚的或是打在火枪手支起的大盾和长枪兵的板甲上,或是被长枪拨开。

在距离宋军三十仗的距离上,千余名火枪手开始轮替齐射。汉军阵地上腾起一股股白烟,清脆的连串巨响回响在战场上空。重型火绳枪喷涌出的气浪掀起阵阵飞沙走石。

最前面的宋军兵士齐齐倒下去一层,跟在他们后面的兵卒连忙刹住脚步。但后面的兵卒却不知道怎么回事,只以为汉军在放大炮仗壮胆,在号角鼓声的激励下,继续争先恐后的向前冲杀着。

于是前方刹住脚步的兵卒中有不少人会被后方的人流冲倒,踩踏而过,过了片刻又是在一阵“炮仗响”中倒下一批人,而后踩踏倒一批人。

如此这般,宋军在伏尸几波后总算冲到汉军阵前。此时后方兵士经过满地面目全非的尸体和哀嚎的伤兵,大多已意识到在弥漫着硝烟和巨响的战场上正发生着什么。

汉军兵士虽然才成军不久,但毕竟本就是原宋精锐神武军出身。面对汹涌而至的人潮,每个人依旧有条不紊的做着自己的事。

宋军弓弩手早已将气力和箭矢用尽,此时只有零星的箭矢飞入汉军军阵中,背嵬卒又开始开弩放箭。长枪手中如林的枪矛也已放下,齐齐向贴近汉军军阵的宋军捅刺而去。火枪手继续机械的装填着弹药,举枪,射击。

被自己人推挤到前方的宋军兵卒纷纷死于乱枪捅刺之下,接着又是腾起一圈白烟,在一连串清脆的巨响中又是倒下一圈。

在如此近的距离上,重型火枪将那些几乎没有甲胄的宋军兵士轰的支离破碎。幸存的宋兵和知道如此惨烈状况的宋兵拼了命向后跑去。

此时,拼命想向后退的前方宋兵与还在继续向前冲的后方宋兵终于达成了势力上的平衡,宋兵止住了前攻的势头。

又是一轮火枪射击,宋军开始退却,如同一个石块落入池塘荡起的波澜,一圈圈向外扩散而去,速度由慢到快,退却最终变成溃败。

刚才,宋军中不向前冲的人可能会被后面的冲倒踩踏。现在恰恰相反,那些不顺势而为的人亦会被溃逃的人冲到。

杨沂中一看,机不可失,下令阵中的背嵬卒全部上马杀出。还没等背嵬卒冲上去,宋兵已是全然崩溃,四散而逃。于是出现了几百背嵬卒在旷野中策马追逐着数以万计的宋军溃兵的奇观。后者跑步动时就成群的蹲地高举双手投降。往往四五个背嵬卒要看管数百上千的俘虏。

此战,三千余汉军仅仅有二十余人受伤,三人阵亡,击毙宋军七千余人,俘虏两万余人。

不久,前沿敌后侦查的斥候侦骑来报,还有一支三万人的宋军精锐主力再向西移动。杨沂中猜到他们有可能西进到荆湖北地区,但自己却不能发起追击。因为另有斥候来报,宋军的大批溃军成了乱军,而现在淮西各州各县的守军都被张浚几乎抽空,剩余的衙役和驻军根本无力抵挡这些乱军的劫掠,有的州县甚至衙门的官吏都跑光了。

这些州县都需要杨沂中立刻去接收和维持恢复治安。否则这些乱军祸乱本地百姓不说,还很有可能让他们整合成各种盗匪势力,影响淮西地区的长治久安。

杨沂中当机立断,将两万多俘虏分编成二十组,将自己三千兵马留下一千人,其余分成二十组。每一百汉军带上一千俘虏。经过短暂的两天时间整训教育,就兵分二十路按计划去接收淮西各个州县。

同时,他派出两拨令兵,将张浚主力西移的消息分别通知已抵达江宁的岳飞和荆湖北的牛皋。

第六十一章 缠斗第四十三章 擒韩信第二十四章 天师第二十三章 杀鸡儆猴第九十二章 兵锋北向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动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军第二十六章 火枪之威第十四章 巧妇有米第三十八章 连夜筑垒第十九章 坚堡第三十五章 先开口为强第四十一章 光复之后第二十章 大汉岳皇大诰第四十三章 再破长枪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动第二十九章 程昱辩邺城第四十二章 马超来投第五十七章 狮子堡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战中的渔翁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战之交锋第二十九章 被动的刘邦第五十六章 阆中的反击战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俩第八章 临安惊变第四十二章 东都闹市之祸第一章 被开除国籍的少年第六十三章 修罗战场第二十一章 要枪不要炮第三十九章 队伍不好带了第四十八章 无底洞第八章 扬子江水战第四十二章 马超来投第三十一章 掌控荆湖第五章 汉营第五十九章 情况有变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二十六章 火枪之威第十一章 东宫之变第七章 龙藏浦河口的新城第四十章 坑俘第三章 秘密部队第六十四章 庞统之死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十五章 赣西交锋第二十一章 兵权谋家的无奈第二十一章 要枪不要炮第十三章 夏日之劫第十三章 生死之战第九章 商路,从朝歌到盘龙城第二十章 当机立断第二十三章 广济之战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五章 隔代对射第二章 刺董第九章 翻脸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压第四十八章 算计第十一章 东宫之变第二十七章 愿生命化做那朵莲花第九十四章 铁浮屠怼虎豹骑第三十二章 马娘娘被俘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二十五章 真降还是假降第三章 朝会上的争论第十三章 蜈蚣战舰第二章 贾后的圈套第十五章 算盘城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二十七章 许昌之围第七十一章 兵临成嘟第六章 天兴军第二十章 援助刘表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里?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九章 商路,从朝歌到盘龙城第六十六章 定鼎华夏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二十二章 萌芽骑兵第九十六章 沿黄河而进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三十八章 猎杀河洛第五章 屈打成招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十八章 通济渠口第六章 登基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三十章 纸糊的樊城第七章 黎明前的袭击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一章 被开除国籍的少年第十八章 黄袍加了身第二十五章 进击的步人甲第八章 上雒战李蒙第一章 楚国故都第一百零三章 收复江淮
第六十一章 缠斗第四十三章 擒韩信第二十四章 天师第二十三章 杀鸡儆猴第九十二章 兵锋北向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动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军第二十六章 火枪之威第十四章 巧妇有米第三十八章 连夜筑垒第十九章 坚堡第三十五章 先开口为强第四十一章 光复之后第二十章 大汉岳皇大诰第四十三章 再破长枪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动第二十九章 程昱辩邺城第四十二章 马超来投第五十七章 狮子堡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战中的渔翁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战之交锋第二十九章 被动的刘邦第五十六章 阆中的反击战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俩第八章 临安惊变第四十二章 东都闹市之祸第一章 被开除国籍的少年第六十三章 修罗战场第二十一章 要枪不要炮第三十九章 队伍不好带了第四十八章 无底洞第八章 扬子江水战第四十二章 马超来投第三十一章 掌控荆湖第五章 汉营第五十九章 情况有变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二十六章 火枪之威第十一章 东宫之变第七章 龙藏浦河口的新城第四十章 坑俘第三章 秘密部队第六十四章 庞统之死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十五章 赣西交锋第二十一章 兵权谋家的无奈第二十一章 要枪不要炮第十三章 夏日之劫第十三章 生死之战第九章 商路,从朝歌到盘龙城第二十章 当机立断第二十三章 广济之战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五章 隔代对射第二章 刺董第九章 翻脸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压第四十八章 算计第十一章 东宫之变第二十七章 愿生命化做那朵莲花第九十四章 铁浮屠怼虎豹骑第三十二章 马娘娘被俘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二十五章 真降还是假降第三章 朝会上的争论第十三章 蜈蚣战舰第二章 贾后的圈套第十五章 算盘城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二十七章 许昌之围第七十一章 兵临成嘟第六章 天兴军第二十章 援助刘表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里?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九章 商路,从朝歌到盘龙城第六十六章 定鼎华夏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二十二章 萌芽骑兵第九十六章 沿黄河而进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三十八章 猎杀河洛第五章 屈打成招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十八章 通济渠口第六章 登基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三十章 纸糊的樊城第七章 黎明前的袭击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一章 被开除国籍的少年第十八章 黄袍加了身第二十五章 进击的步人甲第八章 上雒战李蒙第一章 楚国故都第一百零三章 收复江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