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立威

在沌口营寨的正面城墙也被轰塌后,小型舰船都抵近到岸边不到百仗处,用鹰炮密集轰击正面以及西南面壕沟中的吴军兵士。

岸上,汉军的燧发枪手们越靠越近,虽然还没进入吴兵火铳的射程,但那些铳手已匆忙将铳炮点燃向汉军射去。

某个吴兵铳手拿着刚上好弹药的盏口铳从壕沟中探出身子,将捻线点燃。对面排枪响起,一枚铅弹不偏不倚射入他的脑门。火铳随着他瘫软的身子滑落进壕沟,火捻还在滋滋的燃烧着。而后轰的一响,壕沟内临近他的两名吴军兵士也惨叫哀嚎起来,他们的小腿和脚掌被火铳中的炮子射穿。

几名吴军弓弩手们不敢将身体暴露在壕沟外过长时间,只能蹲着身体,弯着腰开弓上弦,然后猛的抬起身来向汉军瞄射。几发鹰炮炮子打来,将这些探出身的弓手崩的血流满面,有的被击中要害,当场毙命。

密集的火力将吴军压的抬不起头来,燧发枪手继续在一轮轮排射中前进,到了接近壕沟不到百步时,射击轮次越来越多,射击频率越来越高,但每次射击的人数却大为减少,他们不再做密集排射,而是拉开距离,各自进行瞄准射击。

此时,吴军铳手在壕沟内就将火铳的捻线点燃,烧的差不多时才突然将铳口指向壕沟外面。弓手们亦是拉开弓后,站起身体也不瞄准,对着前方胡乱放箭。

但这些没有目标的乱射对人员已经散开的汉军枪手几乎没有作用,相反他们一探头随即就有枪声响起,相当部分的人被一枪毙倒在地。

跟随在火枪手后的其他汉军兵卒也冲上前来,冒着被铳炮和弓弩射中的危险,在约二十步的距离外向壕沟中投掷铸铁打造的震天雷,一颗颗震天雷在壕沟中轰然炸响,有的还引爆引燃了铳手在壕沟中堆积的弹药,引发剧烈燃烧和爆炸。

壕沟中的吴军兵士不管不顾的爬出沟外,向寨中跑去。他们后面的枪声顿时大作,吴军兵士成片的被击毙在地。燧发枪手跳入壕沟,用刺刀捅向残余的少数吴兵。与他们近距离肉搏起来。

猛然从寨墙中涌出大股手持大刀长矛的吴军兵卒。原来是吴良眼看汉军在壕沟一线上与吴军开始白刃交锋,知道这是自己唯一反击汉军的机会,遂率领聚集在城中的吴军兵士冲杀而来。

然而他忘记了停泊在临近江岸江面上的汉军炮舰,这些炮舰在汉军接近壕沟后本已停止了射击。此时看到吴军蜂拥而出,百余门加农重炮,子母鹰炮用散弹对着倒塌的西南寨墙的废墟一顿乱轰。

正成密集队形穿这废墟而过的吴军哪有活路,成片成片的兵士被轰的支离破碎。尘埃落定后,尸骸遍地,狼藉一片。吴良也丧生在此次炮击之中。

数千汉军混杂着燧发枪手蜂拥冲入沌口军寨之中,零星的枪声陆续响起,寨中残存的吴军兵士早已丧失了斗志,纷纷跪地投降……

……

站在旗舰楼船上的陈理放下千里镜。自言自语的说道:“兵种里还有个短板,缺少专门的掷弹装备和掷弹兵种,所以碰到这种凭借壕沟防御时,就不能摧枯拉朽向前平推了。”

确实,沌口一战,汉军一共伤亡了二十二人,十七个是被壕沟内的吴军弓弩手和铳手胡乱射击,误打误撞伤到的,其余的都是在壕沟白刃战中产生的伤亡。而这十七人大多是抵近壕沟投掷震天雷这种原始爆破武器的汉军兵士。

彻底摧毁沌口军营后,汉军押着吴兵俘虏从水道返回武昌城。

这次行动陈理没有通知张定边以及朝廷各部大臣,动用的兵力的除了玄月城中的近卫军外,就是负责宫廷守卫的五千禁军。又以诏令在武昌西城水门现场调集了陈荣水师的大小船只约百艘。

所以,只到陈理船队向沌口营寨开炮时,张定边,张必先等大臣才知道小皇上居然一声不吭的去拔沌口这颗硬钉子。

他二人深恐陈理的安危,立即率武昌中剩余所有能开动的船舶前来接应陈理,哪知船刚过汉阳城,就遇到凯旋而归的陈理船队。

听闻战果的张定边,张必先惊叹不已。朱元璋埋的这颗钉子在汉国控制区域腹地扎根多年,陈友谅不是不想拔除。他亲自巡视了沌口后,就知道要拔除这颗钉子所付出的代价相当高昂,但沌口的战略位置又不是那么重要。就如同人的龋齿,时时会让你不舒服,但又不致命,你要自己硬拔掉它却可能会大出血感染。所以他几度权衡,只到发倾国之兵兵入鄱阳湖时都没动手。

而现在,这名仅仅只有十二周岁的孩童领数千兵士短短几个时辰就干完了陈友谅数年想做都没做成的事。

此时此刻,二张心里都清楚,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十二岁孩童能担负起一个真正君王所能担负的担子,而不是一个时时刻刻需要自己“辅政”被托孤的孩童皇帝。

甲板上,张必先对陈理正色说道“书上记载,古有甘罗十二岁拜相,周瑜十三岁官拜大都督,臣本以为是古人夸大之辞。今见陛下所为,方才信得这些事例。有陛下在,我大汉帝国必能匡复中原,再继华夏。”

实际上,除了拔除沌口这颗钉子,在汉军兵将以及朝堂群臣之中树立自己的威信也是陈理发动沌口战役的目的之一。现在看来,这个目的也显然达到了。

张定边笑着说:“如此,臣也放心了。臣本想向陛下请奏,去驻守湖南潭州。但又放心不下武昌府以及北线的防御。如今有陛下亲自坐镇武昌,自是没这个担忧。”

“哦?朱元璋在江西的吴军是否有越过幕阜和罗霄山脉,寇掠湖南的迹象?”陈理问道。

张必先答道:“圣上聪慧,正是因为如此。自鄱阳大战后,朱元璋已经将江西行省南岭之北的所有州县纳入囊中,如今洪都大军云集,臣担心他从幕阜山与罗霄山间的丘陵地带越过,从南路侵我汉境。所以和定边老弟商议,让他亲自去坐镇湖南,严防吴军。”

陈理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如此甚好,准!”

第六十九章 飞夺涪城第十六章 谋夺天津第十五章 生擒典韦第三十章 京城保卫战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对视第十三章 虚张声势第五十四章 疯皇完颜亶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张方第四十七章 黑山军第二十三章 杀鸡儆猴第五十一章 一举溃敌第三章 诱捕岳飞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五十一章 晋阳惊变第八十五章 进占弘农第三十五章 先开口为强第十五章 钱塘伏龙第三十章 血色婚礼第二章 霸王之击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三十九章 洛口围城第三十六章 鏖战第四十一章 穷寇末路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五章 屈打成招第三十二章 烫手山芋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十八章 通济渠口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军第七章 龙藏浦河口的新城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俩第四章 风雨欲来洛阳城第二十六章 胜券在握的朱元璋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三十七章 血与火的熔炉第四十七章 黑山军第二十九章 被动的刘邦第十五章 钱塘伏龙第十八章 黄袍加了身第三十二章 广陵之围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二十一章 要枪不要炮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十五章 生擒典韦第三十三章 跨海袭辽东第二十八章 火绳机铳第十七章 北归第七章 黎明前的袭击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三十八章 鹤与螳螂第四十二章 东都闹市之祸第八十章 大败诸葛亮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六章 却月阵第六十章 马市诱饵第四十三章 尸悬东都城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战第十六章 冀州猛将第十九章 张济入南阳第九十二章 兵锋北向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五十六章 阆中的反击战第三十二章 烫手山芋第二十九章 谋划兴洛城第十章 鸡飞狗跳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二十二章 大升级第四十章 鞑尽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五十一章 晋阳惊变第三十章 阵战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二十四章 顿兵龟山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六十四章 御驭宇内(本卷完)第十一章 天上人间第六十二章 图谋巴蜀第九章 商路,从朝歌到盘龙城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十四章 废物战车第十章 李自成的难题第八章 上雒战李蒙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六十五章 大门洞开的益州第十五章 烟花与火海第三十六章 一战定淮西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谋第八十六章 战武关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五十九章 情况有变第六章 东宫复立第八十八章 虎痴围洛阳第九章 归义伯
第六十九章 飞夺涪城第十六章 谋夺天津第十五章 生擒典韦第三十章 京城保卫战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对视第十三章 虚张声势第五十四章 疯皇完颜亶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张方第四十七章 黑山军第二十三章 杀鸡儆猴第五十一章 一举溃敌第三章 诱捕岳飞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五十一章 晋阳惊变第八十五章 进占弘农第三十五章 先开口为强第十五章 钱塘伏龙第三十章 血色婚礼第二章 霸王之击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三十九章 洛口围城第三十六章 鏖战第四十一章 穷寇末路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五章 屈打成招第三十二章 烫手山芋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十八章 通济渠口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军第七章 龙藏浦河口的新城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俩第四章 风雨欲来洛阳城第二十六章 胜券在握的朱元璋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三十七章 血与火的熔炉第四十七章 黑山军第二十九章 被动的刘邦第十五章 钱塘伏龙第十八章 黄袍加了身第三十二章 广陵之围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二十一章 要枪不要炮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十五章 生擒典韦第三十三章 跨海袭辽东第二十八章 火绳机铳第十七章 北归第七章 黎明前的袭击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三十八章 鹤与螳螂第四十二章 东都闹市之祸第八十章 大败诸葛亮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六章 却月阵第六十章 马市诱饵第四十三章 尸悬东都城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战第十六章 冀州猛将第十九章 张济入南阳第九十二章 兵锋北向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五十六章 阆中的反击战第三十二章 烫手山芋第二十九章 谋划兴洛城第十章 鸡飞狗跳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二十二章 大升级第四十章 鞑尽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五十一章 晋阳惊变第三十章 阵战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二十四章 顿兵龟山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六十四章 御驭宇内(本卷完)第十一章 天上人间第六十二章 图谋巴蜀第九章 商路,从朝歌到盘龙城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十四章 废物战车第十章 李自成的难题第八章 上雒战李蒙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六十五章 大门洞开的益州第十五章 烟花与火海第三十六章 一战定淮西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谋第八十六章 战武关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五十九章 情况有变第六章 东宫复立第八十八章 虎痴围洛阳第九章 归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