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试

完颜兀术抬头一看,说话的人是韩起先。在金国“衍庆功臣”中,汉人有两名,他就是其中一人,现身居尚书右丞相,此次跟随完颜兀术南征。

韩起先对金国的最大贡献是将金国原有的部落官制改为汉地中原的官制,这并非女真贵族主动汉化的表现,而是因为原有落后的部落式组织形式无法统御那么广阔的疆土。

完颜兀术眼睛一亮,他知道韩起先不会说没有把握的话,问道:“起先有何良策?”

“启禀大王,我们一可有利用这火器的弱点采用铁骑连续攻击之法破之,让劣骑与铁浮屠,拐子马这些精骑混合编队,成前少后多前劣后精的锲形状,以劣骑在前吸引火力。二可在伏击做战时,用少量轻骑虚张声势,让他们将火器弹药放光后,伏兵主力再一涌而出歼灭之。三是可用在挂载沙袋的盾车掩护,掩护骑兵推至敌方阵前后再加以冲锋。”

完颜兀术与众将略一琢磨,就觉得韩起先这三条主意不错。完颜兀术哈哈大笑的赞许说道:“还是你们汉人鬼主意多!”帐下众将也窃窃私语,不停的点头称赞。接着众人又商讨了这三条战法的细节,然后让文书草拟成章,做为指导纲要发放给金军各部。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就是夏末。亳州的十万金兵已集结完毕,这一路是完颜兀术的主攻方向,所以整个金国的拐子马和铁浮屠大部分都被集中到了亳州。其中有铁浮屠五千,拐子马一万五千。

完颜兀术却还是没有行动,他打算等到秋高气爽之时再行发兵,因为金兵的女真兵卒不适应炎热的天气。但岳飞不会给他时间,汉帝国岳朝二年八月,汉军北伐主力向亳州北进。

一彪汉军人马行进在顺昌通往亳州的官道上,长枪兵身上锃亮的铠甲,长枪枪刃,火枪手的铳管,背嵬的马镫都在夏末初秋的阳光下栩栩生辉。

队伍前后是列队而行的背嵬骑兵。在队伍两翼百余步范围内,也有侦骑不停游走。领军的是一名青年将领,正是岳飞的义子岳云,此次他作为先锋都统,领三千国防军做为北伐前锋直逼亳州。

远处,一名侦骑突然收起千里镜,向着后面的主队高声叫嚷起来:“左翼有敌情!”岳云立刻令全军停止前进。取出千里镜向左边的地平线上望去,镜头中出现了数百骑金兵骑兵,他们不是拐子马也不是铁浮屠,就是普通的金军签兵轻骑。这些轻骑大多是由金兵中的契丹人和渤海人来担任。

“哥,我们是否要列阵接敌?”旁边的岳飞的二子岳雷问道,这是十六岁的岳雷投军后第一次参加出征。

“不急!现在准备还太早了,对方可能还只是施展疲敌之计”说话的岳云并没有放下千里镜。果然,那几十胡骑虚张声势的向前猪突几百步后就策马掉头跑去,不一会就消失在地平线上。

这样的伎俩岳云的前锋军已是多次遇到,但岳云心里清楚,这虚虚实实的金军游骑,终有一次会对自己发起实际攻袭。他令所有火枪兵荷枪实弹,从辎重车上取下备用铳管背在身上。七个铳管全部填装好弹药,火绳上火,随时准备射击。

汉军队列再次开动,继续向着北方挺进。半个时辰后,两翼的侦骑再次发现前来袭扰的金军游骑,这次岳云没叫队伍停下,故意做己方已麻痹大意状。

那百余金兵游骑果然迅猛冲来,然后地平线上接连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大股金军铁骑,而且人数上是一波比一波多。最后一波是女真拐子马。

最终,岳云从千里镜中判定,此次来袭的金骑至少上千之多。直到最前方的金军游骑离汉军队列只有百步远时,岳云才喝令全军止步列阵。

第一轮枪声响起,冲在最前面的百余金兵轻骑毫无意外的连人带马全部丧生于枪口之下。后面包括拐子马的金军铁骑们早有心理准备,反复经过演练,知道只要自己连续不断的冲上去,对方的火枪手是来不及装填弹药,持续射击的。

然而让他们意外的是对方似乎并没有装填弹药的行为,每当一波金军铁骑冲入汉军军阵五十步范围时,就立刻传来一轮火枪的轰鸣,最后的两波金军骑兵前后差距不到十步,汉军的火枪手居然隔着一两息的时间连放两铳。

此时火枪手们大多将两个三联铳的预装弹药都用完,迅速的换上最后一根单铳管。官道的左侧一片狼藉,到处是金军的人尸,马尸以及嘶鸣的伤马和哀嚎的金军伤兵。

此时,还有几十骑幸存的拐子马,其中的十几名鼓足勇气,催马上前做死亡前最后一博,另外十几名火是因为马匹受惊或是自己胆怯畏惧,调转马头向后狂奔绝尘而去。

几十名火枪兵从支架在地上的大盾后走出,后面还跟着,对着最后那十几骑拐子马迎面而上,岳云在他们后面高声提醒道:“抓活的!”。

他们在距离拐子马不到八步的地方近距射击,瞬间就将这最后十几名金兵放倒在地。身后的背嵬卫此时策马已至,冲到近前纷纷跳下马来,将数名摔的七晕八素的金兵按倒在地,捆绑起来。

……

在岳云的军帐之中,经过一番拷打,刚才还骄横的金兵兵卒陆续开了口。从他们口中得到的情报是,完颜兀术已在涡河东岸设了列营十座,他的拐子马和铁浮屠以及三万金军步卒全部集中在那里。这两三日来,对汉军前锋进行袭扰的金兵都来自这些军营。

另外,当下亳州只有剩余的五万金军步骑驻守。至于亳州城内外各驻扎多少,这五万兵力具体怎么部署的他们也不清楚,把他们打死也交待不了。

岳云听完这些情报,挥了挥手,汉军兵卒们便结果了这些女真人的性命,结束了他们的痛苦。

一旁的岳雷问道:“大哥,我们现在是该渡过涡河去会会完颜兀术,还是继续向亳州进发?”

岳云心里也没主意,说道:“我现在就发一封加急塘报给父皇,由他来定夺。我们暂且在此扎住营寨,以静制动。”

第十八章 通济渠口第二十五章 进击的步人甲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吴三桂第三章 破茧而出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关羽第三章 秘密部队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三章 筑河筑城第六十二章 决战第六章 天兴军第二十九章 反叛联盟的瓦解第三十六章 鏖战第二十八章 火绳机铳第九十七章 围歼许诸第三十章 战潼关第三十八章 鹤与螳螂第三十四章 摊牌第三十五章 无尽的行程(本卷完)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压第二十三章 项伯投敌第十九章 张济入南阳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三十八章 鹤与螳螂第二十五章 进击的步人甲第二十一章 要枪不要炮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里?第三章 破茧而出第二章 骁果军逃兵第三十五章 先开口为强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营啸第一章 被开除国籍的少年第三十八章 猎杀河洛第四十二章 大结局(全书完)第五十章 静待时机第四十二章 东都闹市之祸第五十二章 杀兄弑父第三十二章 马娘娘被俘第三十章 战潼关第四章 夜踏敌营第三十章 阵战第四十六章 谁是瓮中之鳖第五十三章 刘禅的匈奴继承者第二十章 新政与城守营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战第五十七章 受惊的曹阿瞒第十六章 北归之策第四十章 铁马长弓第十章 立威第六十五章 大门洞开的益州第十九章 坚堡第二十一章 击杀张济第三章 天津右卫第三十二章 陇西之军第四章 殿斩奸臣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二十四章 远袭第一百零三章 收复江淮第六章 东宫复立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五十七章 狮子堡第十七章 说服杨沂中第八章 买卖人第八十九章 陕县之东第五章 隔代对射第三十一章 呜咽的号角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六章 东宫复立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军第十七章 初会刘备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五十章 最后的任务第六十二章 血战狮子堡第四章 疾风射手第九十九章 铁骑挠魏第三十章 战潼关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祸第二十六章 克城谈谈三国时期武将个人勇武对军队和战争作用第六十二章 图谋巴蜀第二十五章 真降还是假降第十四章 废物战车第二十四章 远袭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六十章 马市诱饵第四十三章 再破长枪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十九章 金山银山第三十三章 跨海袭辽东第二十四章 东都巨城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动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战中的渔翁第四章 自立于世第九章 拔除眼中钉第十二章 易主第四十三章 河北战场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战第十二章 忧虑的朱元璋第二十一章 兵权谋家的无奈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战斗
第十八章 通济渠口第二十五章 进击的步人甲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吴三桂第三章 破茧而出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关羽第三章 秘密部队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三章 筑河筑城第六十二章 决战第六章 天兴军第二十九章 反叛联盟的瓦解第三十六章 鏖战第二十八章 火绳机铳第九十七章 围歼许诸第三十章 战潼关第三十八章 鹤与螳螂第三十四章 摊牌第三十五章 无尽的行程(本卷完)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压第二十三章 项伯投敌第十九章 张济入南阳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第三十八章 鹤与螳螂第二十五章 进击的步人甲第二十一章 要枪不要炮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里?第三章 破茧而出第二章 骁果军逃兵第三十五章 先开口为强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营啸第一章 被开除国籍的少年第三十八章 猎杀河洛第四十二章 大结局(全书完)第五十章 静待时机第四十二章 东都闹市之祸第五十二章 杀兄弑父第三十二章 马娘娘被俘第三十章 战潼关第四章 夜踏敌营第三十章 阵战第四十六章 谁是瓮中之鳖第五十三章 刘禅的匈奴继承者第二十章 新政与城守营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战第五十七章 受惊的曹阿瞒第十六章 北归之策第四十章 铁马长弓第十章 立威第六十五章 大门洞开的益州第十九章 坚堡第二十一章 击杀张济第三章 天津右卫第三十二章 陇西之军第四章 殿斩奸臣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二十四章 远袭第一百零三章 收复江淮第六章 东宫复立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五十七章 狮子堡第十七章 说服杨沂中第八章 买卖人第八十九章 陕县之东第五章 隔代对射第三十一章 呜咽的号角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六章 东宫复立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军第十七章 初会刘备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五十章 最后的任务第六十二章 血战狮子堡第四章 疾风射手第九十九章 铁骑挠魏第三十章 战潼关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祸第二十六章 克城谈谈三国时期武将个人勇武对军队和战争作用第六十二章 图谋巴蜀第二十五章 真降还是假降第十四章 废物战车第二十四章 远袭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六十章 马市诱饵第四十三章 再破长枪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十九章 金山银山第三十三章 跨海袭辽东第二十四章 东都巨城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动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战中的渔翁第四章 自立于世第九章 拔除眼中钉第十二章 易主第四十三章 河北战场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战第十二章 忧虑的朱元璋第二十一章 兵权谋家的无奈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