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火的流星
一
第一次见到林夜火大概是在七年以前。
那时他正在魔法学校念习。
像这样乐此不疲魔法的人,在村中是少见的。
林夜火对魔法可谓走火入魔。
但是还没有到痴迷和忘我的程度。
夜火想培养一只自己的魔法妖,在我看来并不是痴人说梦。
总之每个进入魔法学园的人都是带着功利的色彩的,这样可以为他们增加修炼法力的段数。
到达七级以上那修为可不得了了。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达到那种要求和境界。
“好吧。”我见到林夜火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
“我们怕是有七年没有再见呢。”
“是啊。这七年你都干了些什么?”
“陪我父亲远隔重洋去了很多地方。”
“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奇怪的人和事?”
“那当然是有的。最奇特的是我们在一个岛上的情况。”
“说来听听看。”
“他们常常会有一些奇特的想法。”
“你知道的远离大陆的人们都是很独特的。”
“然后我就带回来一些东西。”
“什么东西?”
“是这个。”
我把东西在他面前晃了晃。
“是风铃?”
“你可别小瞧了这个东西,它可以飞的好远。”
“还有呢?”
“就是这个火石。”
“是打火石?”
“对啊,它喷火后会燃烧成一团火焰,然后火焰渐渐熄灭。”
“这看上去挺神奇的。”
“好吧。现在告诉我七年以来你的修为到了什么程度?”
“不太好。”
“不太好是什么概念?”
“总之,这几年我退步的很厉害。”
“为什么?”
“我。”他低下了头,“我喜欢上了一个姑娘。”
“什么?”
我知道林夜火的家教非常严厉,他的父亲就是崭露头角的魔法师。
“你父亲对你的事的态度。”
“他自然是反对的。”
“然后呢?”
“但是我一直默默的爱着她。”
这时远方飞来一只信鸽。
他吹了口哨那鸽子就停了下来。
“这就是你给那个姑娘暗送秋波的工具?”
“是啊,不可以吗?”
“可以是可以,但是你不怕落入敌人的手中。”
“万一敌人发现了就难保不会加害你。”
“你说的是风岩人?”
“他们只是一个传说。”
“你真的只认为他们只是一个传说?”
“至少在我这么大的时候,我都没见过他们。”
“是啊,我也只是在长辈们的故事中听说过他们的存在,而那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他们毁灭于那场战争中。但是却以个人身份成功打入了我们城市的内部。”
这对于城市孩子必须到乡村学习魔法的孩子们是孤陋寡闻的。
那是发生在核心城市的事件,与乡村无关。
这些年来大城市浸润在物欲横流之中,只有商业兴盛,人们热衷于工业。所以魔法被偏置在这个小村落里。
人们忽视法力的修为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
几年前在中心城市发起了一场驱逐法力运动,所有关于法师的书籍都被焚烧殆尽。一些城市魔法师遭遇驱逐,但是不可否认乡村依然是重视魔法的摇篮,这里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的魔法师。
我的父亲并不太大支持我学习魔法,因为他是一个商人,常年出海。因为没有家庭的支持,也没有良好的家庭基础,我从很早就放弃了魔法学习,但是我转而把这一强力爱好和兴趣寄托给了我的朋友林夜火。我希望他能帮我实现这一美好而神圣的愿望,不仅因为他有个魔法使的父亲。
林夜火很早就表现出了对魔法的异斌天赋。他曾在生物课上亲眼将一只鸟变成了魔法乌。引得大家围观。
虽然魔法科一直要到中学才开始开课,但不乏有一些偷学者。
在小学阶段很少有孩子学习魔法,似乎老师们也不太赞成。
因为学习魔法本身是有危险的。就曾有孩子把自己关在修炼房里被中毒的事件。
然后大家都对这一学习噤若寒蝉了。
所以林夜火的家境和支持使得他在少年时代就崭露头角了。
他自然有很多朋友。
但是和他最要好也最谈的来的也就是我了。
作为魔法师并且立志要走这条路下去注定是孤独的,虽然少年时代不乏有追求者,但等大家都对魔法略知一二且产生分流之后就没有那么多朋友了。这是一件很孤独的事。也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但是七年的感情似乎并没有淡去我们的友谊,我们的关系依然一如既往的好。
应该说七年未变才是保持友谊真正的真谛所在。我们有共同的追求一样的事业心。虽然我们不从事同样的事业,但是我们的追求是一样的。
想想看有这样的朋友该是有多么幸运的事。
他拆开信,仔细看了起来。半晌他才从信中回过神来。
“啊,我的朋友,她总算给我回信了。”
“你指的她就是那位你朝思暮想的姑娘?”
“对啊,对啊。正是。”
“那你收到这封回信的言下之意是不是意味着她从某种程度上开始接纳你了。”
“正是这个意思。”
“那你无疑是幸福的,因为你收获了爱情。”
“现在还不能说是爱情呢,因为我还没有见到她本人呢?”
“见到信和见到本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感受是一样的?”
“你所谓的感受就是浓浓的爱意?”
“对啊,我真是太高兴了!我高兴极了!我恨不能马上见到她。不,我想我应该马上就去见她。”
“你的意思是说,你知道她是住在哪里?”
“对,我想我应该正式的去向她表白。这么些天来阻碍我们的屏障似乎消除了,不,应该说是荡然无存了。我可以在三棵树下敲响她的家门。或者在她家门口放上一株充满浓浓爱意和情谊的玫瑰花。”
我拍拍他的肩膀:“亲爱的朋友我非常支持你这样做,或许你本来就应该这样做。我并且十分愿意帮助你促成这件事,或许准确的说,我愿意替你效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