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撬动时局(六)

罗永浩极力撺掇郑梦帆彻底将自己融入荆州集团中,自然有他的考虑:他起身于荆州,与荆州同生共死,自然希望荆州足够地强大,以保障他的利益。

郑梦帆风里来雨里去,什么风浪没有见过,哪能轻易被罗永浩说服?他之所以下定决定彻底投靠荆州,原因无他,利益耳!

郑梦帆的目光还算长远,他知道,唯有荆州才会鼓励他们远航,与西洋人争夺市场,争夺利润。如果没有荆州的存在,朝廷别说支持他们,不打压就是好事了。

既然离不开荆州,与其一直游离在荆州核心之外,还不如加入其中,谋取更高的地位,享有更大的说话权力。

这一切,林纯鸿自然不知。

这几日,随着出售工坊的消息传开,南来北往的商人纷纷汇集至荆州,着力打探工坊之详情。商人们的生活颇为豪奢,住高级客栈、进温柔富贵之乡,这是当然之事,更有甚者,忙完之后,进入赌场一掷千金,端得气派无比。

自然,这一切落在道德卫士眼中,直觉得荆州藏污纳垢,污浊不堪,并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公然开骂。林纯鸿对此一点都不关心,他只关心来了多少商人,这些商人都是什么身份。

“海商足足占了四成强!”林纯鸿接过张杰夫的统计数据,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他早就知晓,得益于海外贸易的急剧拓展,绝大多数海商的资金极为雄厚,堪称富可敌国。只是,让他颇为失望的是,这帮海商挣了钱,唯知置地产、穷奢极欲,很少有人将资金投入至实业之中。

他们就像西班牙、葡萄牙一般,只知道将金银运回家,不知钱生钱,永无止歇。

原本的历史上,海贸的繁荣并未带来近代产业的兴起,海商们对实业的兴趣不大,便是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林纯鸿有意识地想把海商的资金引导至实业中。

事实上,邦泰钱庄的业务不停地在广州、马尼拉、巴达维亚、淡马锡拓展,吸收了相当一部分海商的闲置资金,转而通过贷款的方式重新流入实业中,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有什么能比海商们主动将目光投向实业更为有效呢?

因此,能有这么多的海商专程赶到荆州来,林纯鸿非常满意。

不过,正当他心情畅快之时,军情司送来了一份报告:郑芝龙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班达海爆发大战,最终击败荷兰人,将荷兰所控制的香料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

听到这个消息,林纯鸿并不显得意外,毕竟,军情司早在去年就已经提出预警,他早已意料到了这一天。

当初,郑氏集团正式确立南进战略,林纯鸿是乐观其成的。毕竟,大海辽阔无比,东南亚岛屿无数,仅凭荆州集团的拓展,速度显然比不上两个集团互相竞争。林纯鸿甚至希望,郑芝龙能一直南进,进而把目标对准爪哇岛以南的孙兰洲。

崇祯八年,孙兰率领一支舰队从广州出发,穿过巽他海峡,沿着爪哇岛一路向东南,最终在一片新大陆的西北角登陆。按照谁发现以谁的名字命名的原则,荆州将这个大陆称为孙兰洲。

孙兰洲的发现,引起了整个海洋界的轰动。不仅葡萄牙、荷兰派出探险队至孙兰洲一探究竟,就连西班牙和郑芝龙也按捺不住,也派出了探险队,希望能复制当年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奇迹。

哪想到,这些探险队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他们发现,这片大陆上一片荒凉,到处都是漫漫的黄沙,连土著都难以见到几个。

唯有孙兰不死心,继续对孙兰洲展开了探索。这两三年来,孙兰绕着孙兰洲足足绕了好几圈,绘制了详细的海图,描绘出孙兰洲的大致形状。

而且,孙兰还发现,孙兰洲的东部、东南部土地肥沃,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唯一的缺点就是当地的土著非常野蛮,曾经给探险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个消息被林纯鸿有意无意地透露给郑芝龙,希望郑芝龙能把目光瞄准孙兰洲,与荆州一道开发这个辽阔程度不亚于大明的大岛。

据军情司内线汇报,郑芝龙对孙兰洲并未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林纯鸿对此也不着急,毕竟,郑芝龙在东南亚正四处扩张,暂时并没有精力跑到那么远的孙兰洲上。

果然,郑芝龙驱逐了台湾的荷兰人后,立即把目光投向了棉兰老岛。相对于棉兰老岛上的土著武装,郑芝龙简直就是庞然大物。郑芝龙很轻易地占据了棉兰老岛,并在岛上的东北角开始开采金矿。

金矿往往伴生在银矿和铜矿之中,郑芝龙当然不会放过矿坑中的铜,于是,郑芝龙一举跃为大明铜矿的最大供应商,就连南京和荆州的铸币工坊,也向郑芝龙采购大量的铜。

按照既定战略,郑芝龙四处抓捕土著人,然后运至福建、广东乃至日本,出售后获取巨额利润。同时,郑芝龙双管齐下,一方面从福建招募贫苦农民至棉兰老岛挖矿,另一方面,郑芝龙在田川家族及丰臣家族余脉的支持下,在德川幕府的统治区内大肆抓捕日本人,然后运送至棉兰老岛。

一来一去之下,郑芝龙谋取了巨额利润,棉兰老岛也逐渐繁荣起来,足足有两万多汉人及四万多日本人在岛上辛勤开拓。

郑芝龙在棉兰老岛上弄出偌大动静,近在咫尺的西班牙疑虑重重,想分一杯羹,却实力不济,想视而不见,却又不甘心。

正当西班牙人犹犹豫豫之时,郑芝龙将目标瞄准了他们。一场宿务海战后,西班牙人失去了在东南最后的据点,灰溜溜地逃至墨西哥。

驱逐了西班牙人后,郑芝龙志得意满,借助棉兰老岛金铜之利,投入巨资试铸重炮。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郑芝龙终于掌握了重炮铸造之法,并马上加快了三层甲板战舰的建造的进程。

郑芝龙的远洋作战实力急剧上涨,远远地将班达海的荷兰人抛在了后面。郑芝龙理所当然地将目标对准了掌控一半香料产地的荷兰人。

这下,可让林纯鸿犯了难。

荷兰人失去巴达维亚这个稳固的基地后,在东南亚的势力已经日薄西山,林纯鸿想驱逐荷兰人,轻而易举。他之所以让出一半的香料产地给荷兰人,实质上是将班达海的荷兰人当成了人质。

为何要这样,原因无他,为了开拓一条直通欧洲的航线而已。

林纯鸿比任何人都清楚,欧洲的荷兰、英国、法国异常活跃,在制度创新、科学理念上已经远远将其他地区抛在了后面。为了吸收欧洲的最新营养,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派遣商船至欧洲展开贸易。

文明,是需要互相接触,互相竞争的。美洲的文明发展缓慢,与其地理上的封闭性有莫大的关联。基于以上考虑,林纯鸿在去年派遣姜淑让率领使团至葡萄牙、英国。

使团能否顺利抵达欧洲,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荷兰人是否放行。毕竟,印度、东非航线由葡萄牙垄断,而从开普敦至欧洲的航线,由荷兰人掌握。

因此,林纯鸿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依然分润一半的香料来源与荷兰人,并任由荷兰人经由马六甲海峡返回欧洲。

如此一来,荷兰人在琢磨是否袭击使团时,就会担心林纯鸿强力报复,将东南亚的荷兰人宰得一干二净。

说得更直接点,就是林纯鸿想用一半的香料来源,换取西非的自由通行权!

这个考虑,就连荆州内部的高层都不知,就更别谈郑芝龙了。林纯鸿有心派遣使臣至郑芝龙处晓以利害,说服郑芝龙放弃攻击班达海的荷兰人。但想来想去,林纯鸿还是放弃这个打算。郑芝龙要是有这么广阔的视野,将自己置身于全球中考虑,何至于傻到后来会投降鞑子?

林纯鸿不用想也知道,跟郑芝龙讲什么西非通行权,就如对牛弹琴一般。

不过,用武力阻止郑芝龙向班达海扩张,或者干脆联合荷兰人打击郑芝龙,这点林纯鸿从心理上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况且,一旦阻止郑芝龙向班达海扩张,很可能导致郑芝龙重新将目光转向大陆,这与当初鼓动郑芝龙向海洋扩张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如果顺利,姜淑让也快回广州了吧?西非航线的自由通行权……这个确实有点大跃进,还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吧……”

最终,林纯鸿决定放任郑芝龙与荷兰人开战,冷眼旁观。

现在,郑芝龙大胜荷兰人,海洋上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往后该何去何从,显然已经到了调整的时候。

林纯鸿思索良久,最终给郑芝龙设定了一道分水岭:若郑芝龙巩固东南亚诸岛,或者继续往孙兰洲扩张,暂时不必理会他;若是郑芝龙将注意力转向大陆,那就采取雷霆措施,打消郑芝龙的愚蠢念头!

第639章 两家商号(二)第371章 硝烟弥漫第417章 佩剑第546章 另一个失败者第237章 虞山脚下第299章 庄园备战第418章 处罚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306章 军令与经权第553章 纷争第194章 开始交锋第178章 纳妾风波(三)第676章 莫卧儿帝国第296章 密林小道第59章 青溪佛心第602章 武卫军第125章 卫辉潞王第83章 辽州之战第290章 金票出炉第156章 隔墙有耳第193章 荆州攻略第327章 抓捕奴隶第671章 航运中心第61章 三桅帆船第268章 平贼将军第328章 第一次谈判第636章 神刃军第55章 红颜“祸水”第381章 追剿李定国第478章 谣言第254章 被逼死斗第21章 洞庭湖匪第398章 禹州震动第627章 封狼居胥(一)第175章 放火烧山第180章 五省总督第277章 晋商身影第354章 狐假虎威第453章 圣地亚哥第633章 禁卫军第489章 祸起萧墙第180章 五省总督第83章 辽州之战第20章 如白崖洞例第99章 招募骑士(一)第625章 权宜之计(二)第345章 轿子与缠足第318章 算盘与海战第500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第446章 与时间赛跑第485章 军情第279章 几件怪事第259章 骑兵对决第353章 调动重兵第581章 开眼看世界第553章 纷争第283章 开始反击第443章 封锁广东第643章 虎丘书堂第354章 狐假虎威第647章 辽东变局(二)第435章 夭折的妙计第520章 试探第323章 苏格兰风笛第646章 辽东变局(一)第29章 惠王分羹第112章 内臣抵营第246章 良玉授首第167章 生擒闯贼第85章 嫌隙渐生第43章 乱之源头第316章 悲观的科奎拉第360章 配合第613章 纺织业的前景第314章 原始的炮战第118章 观口守营(二)第641章 两家商号(四)第684章 调兵之议第585章 更长远的打算第64章 东林党人第683章 地方官制第493章 分歧第415章 磊落第637章 源头活水第163章 心生疑虑第208章 总体部署第380章 执着与放弃第447章 炮灰第673章 下南洋第350章 风云变幻第529章 无冕之王第693章 闻令而动第509章 压力(二)第451章 陷落第693章 闻令而动第234章 婆媳之间第399章 博弈第688章 天津事变第45章 乱中有序第68章 大展宏
第639章 两家商号(二)第371章 硝烟弥漫第417章 佩剑第546章 另一个失败者第237章 虞山脚下第299章 庄园备战第418章 处罚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306章 军令与经权第553章 纷争第194章 开始交锋第178章 纳妾风波(三)第676章 莫卧儿帝国第296章 密林小道第59章 青溪佛心第602章 武卫军第125章 卫辉潞王第83章 辽州之战第290章 金票出炉第156章 隔墙有耳第193章 荆州攻略第327章 抓捕奴隶第671章 航运中心第61章 三桅帆船第268章 平贼将军第328章 第一次谈判第636章 神刃军第55章 红颜“祸水”第381章 追剿李定国第478章 谣言第254章 被逼死斗第21章 洞庭湖匪第398章 禹州震动第627章 封狼居胥(一)第175章 放火烧山第180章 五省总督第277章 晋商身影第354章 狐假虎威第453章 圣地亚哥第633章 禁卫军第489章 祸起萧墙第180章 五省总督第83章 辽州之战第20章 如白崖洞例第99章 招募骑士(一)第625章 权宜之计(二)第345章 轿子与缠足第318章 算盘与海战第500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第446章 与时间赛跑第485章 军情第279章 几件怪事第259章 骑兵对决第353章 调动重兵第581章 开眼看世界第553章 纷争第283章 开始反击第443章 封锁广东第643章 虎丘书堂第354章 狐假虎威第647章 辽东变局(二)第435章 夭折的妙计第520章 试探第323章 苏格兰风笛第646章 辽东变局(一)第29章 惠王分羹第112章 内臣抵营第246章 良玉授首第167章 生擒闯贼第85章 嫌隙渐生第43章 乱之源头第316章 悲观的科奎拉第360章 配合第613章 纺织业的前景第314章 原始的炮战第118章 观口守营(二)第641章 两家商号(四)第684章 调兵之议第585章 更长远的打算第64章 东林党人第683章 地方官制第493章 分歧第415章 磊落第637章 源头活水第163章 心生疑虑第208章 总体部署第380章 执着与放弃第447章 炮灰第673章 下南洋第350章 风云变幻第529章 无冕之王第693章 闻令而动第509章 压力(二)第451章 陷落第693章 闻令而动第234章 婆媳之间第399章 博弈第688章 天津事变第45章 乱中有序第68章 大展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