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战略反击

中**队在东南战场上发起反击,确实对东北战场上的局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七月二十七日,陈必时指挥的东南军在江苏南京、安徽黄山、江西上饶到福建南平的整条战线上发动了战略反击,总计投入二十七个集团军、一百四十个师、约一百三十万地面部队。为了配合东南军的战略反击行动,由王虞珉指挥的华中军还在安徽芜湖与铜陵两地发动了反击战役,投入十个集团军、六十多个师、约五十万地面部队。

从兵力投入来看,这是东南战场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反击行动。

战斗主要集中在南京与芜湖两地,陈必时的战略意图也是击溃盘踞在南京南面的美台联军,解除南京的威胁,在苏南地区打开局面。

因为中**队的反击来得很突然,之前几乎没有征兆,所以美台联军仓促应战,来不及调整兵力部署,只能让各部队就地坚守。

这也不难理解,赤山会战打响后,美日联军进军华北,北方战场成为绝对重点,中**队的所有行动都围绕着北方战场展开。加上狄劭康留守北京,全力支持罗耀武在华北地区的作战行动,尽可能的为东北军增补主战装备,送往东南战区与华中战区的装备大大减少,东南军与华中军一直没有获得发动战略反击的资本。

受此影响,就连帕特里奇都没有察觉到南面的危险。

在帕特里奇看来,中**队在北方战场上疲于奔命,哪有能力在南方战场上发起反击。

虽然从时机上看,在美军集中了大约三分之二的主力部队攻打北京的时候,中**队在南方战场上获得了宝贵的反击机会,但是在兵力不足、且各作战部队的战斗力没有任何保证的情况下,反击只会增添伤亡,削弱南方战场上的防御力量。

更重要的是,将四个主力师派往北方战场之后,帕特里奇就让南方战场上的美台联军由攻转守。从二零一四年三月份开始,美台联军就在加固南方战场上的防线,特别是在南京附近地区,美军调动了数千台工程设备,在几个月内建起了一道纵深接近一百公里的防区,将整个苏南地区都变成了防御战场。

正是如此,帕特里奇一直认为南方战场上的防御部署固若金汤,没什么好担心的。

事实上,确实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发动战略反击的时候,东南军与华中军除了兵力不成问题之外,其他各方面都有问题。

主要还是缺乏主战装备,主力部队严重缺乏突击能力。

客观的讲,东南军与华中军的装备问题比东北军还要突出。

赤山会战之前,因为最高统帅部还在北京,负责内政工作的仍然是管元山,加上受到第三十八集团军指挥权影响,东北军一直没有得到加强,就连移交给罗耀武指挥的第二十七集团军都有很大的独立性,所以当时东南军与华中军还能得到主战装备,特别是王虞珉指挥的华中军。

要知道,华中战区后方就是西南战区,如果王虞珉设在华中地区的战略防线被美台联军突破,西南地区就将受到威胁。当时,最高统帅部已经在考虑迁都,而且大部分领导人主张前往成都。如此一来,华中战区战区成为了最为重要的战略屏障,为该战区配备主战装备也就不奇怪了。

因为当时美台联军已经攻入华中战区,在安徽腹地站稳了脚跟,所以增强华中战区也有足够的理由。

问题是,赤山会战打响之后,特别是到了第二阶段,北方战区再次成为主要战区。

为了增强北方战区,狄劭康不但让第三十八集团军留下了全部主战装备,还尽其所能的为罗耀武争取到了更多的主战装备。因为狄劭康执意留守北京,甚至在最高统帅部的决策会议上表达出了与北京共存亡的想法,加上迁都工作已经展开,很多职能部门正在转移,所以基本上由狄劭康单独决定战略大事,东北军的武器装备也就得到了保证。

受到影响的,正是东南军与华中军,特别是东南军。

因为在此之前,东南军就没有获得足够的主战装备,所以到了赤山会战之后,东南军的战斗力连华中军都比不上。

虽然在赤山会战之后,因为罗耀武在北方战场上发动了大规模游击战,美日联军不大可能按照帕特里奇的计划,在七月初攻入北京,甚至难以在七月份发起进攻行动,所以在分配主战装备的时候,最高统帅部做出了调整,东南军获得了一些主战装备,但是这一情况在六月底出现了转变,特别是在七月初,随着美军扩大战略轰炸规模,重点轰炸了西南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使得西南地区与华中地区的交通一度中断,大批主战装备滞留在重庆,无法送往前线,使得东南军的战斗力大受影响。

针对这一情况,陈必时只能通过扩大编制,征召更多的兵员来弥补战斗力上的欠缺。

可惜的是,仅仅征召兵员,显然解决不了问题。

战略反击开始的时候,陈必时手里的装甲力量屈指可数。在一百四十个师中,只有五个装甲师与七个摩步师,其他全部都是步兵师,而且绝大部分都是纯正的步兵师,拥有一个装甲营的步兵师还不到二十个。一百三十万地面部队,只拥有不到六百辆主战坦克、大约一千辆步兵战车,以及一千余门火炮与火箭炮。要知道,正常编制的话,两个主力集团军就应该配备这么多主战装备。

缺乏主战装备,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部队严重缺乏突击能力。

战斗打响后,这个问题就暴露了出来。

在最重要的南京战场上,陈必时在第一天就投入了三十个师的兵力,而且集中了该方向上几乎所有主战装备与大口径火炮,结果在第一天的激烈战斗结束之后,东南军仅仅突击了五公里,而美台联军在该方向上的防御纵深高达一百三十公里。

这种程度的突击行动,根本不可能对美台联军构成威胁。

事实上,第一天的战斗,损失最大的就是东南军。

在攻击美台联军的时候,东南军不但损失了一百多辆坦克与更多的装甲战车,还损失了上万名官兵,而美台联军受到的损失微乎其微。

相对而言,华中军在芜湖与铜陵的表现就要好得多了。

除了华中军拥有更多的主战装备之外,还与作战任务有关。不管怎么说,华中军只是这场战略反击的辅助力量,五十万大军全部集中在两个战场上,而且美台联军在芜湖与铜陵的防御部署并不坚固,兵力也不是很充足。更重要的是,当东南军在南京战场上发起猛攻的时候,美台联军首先得考虑稳住南京战线,因此用在芜湖与铜陵的支援力量非常少,就连空中支援也无法保证。

得益于此,华中军在第一天就取得了重大突破,围歼了三个台军步兵旅。

正是华中军取得的重大战果,使得南方战场上的局势出现了微妙变化。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王虞珉能够拿下铜陵与芜湖,不但能够消除美台联军对长江中游地区构成的巨大威胁,确保两湖的战略安全,还能与东南战区连成一片,使美台联军无法从上游方向对南京构成威胁。

这样一来,就算陈必时在南京方向上的反击行动没有收获,东南军也能退守南京,不必担心遭到美台联军围攻。

事实上,这也正是华中军在芜湖与铜陵大举用兵的主要目的。

对帕特里奇来说,情况就没有这么乐观了。

在安庆失败之后,铜陵与芜湖成为美台联军在大陆腹地的主要据点,也是美台联军在扫荡长江下游地区之后,继续向长江中游地区进军的出发点。即便美国当局在进军中国腹地的问题上心存犹豫,并不打算替台湾打天下,迟早会将南方战场上的作战行动丢给台军,但是从今后守卫南京出发,铜陵与芜湖都是战略要地。

受此影响,七月二十八日,帕特里奇就不得不对美军的作战行动做出调整。

增派地面部队显然不太现实,不管是从北方战场抽调兵力,还是从后方增兵,都无法及时到达,也就难以发挥作用。

能够迅速发挥作用的,只有美军的空中力量。

可以说,这也正是东南军与华中军战略大反击的最终目的,即迫使美军将更多的空中力量用在南方战场上,减轻北方战场上的投入,让东北军有更多的时间完成作战部署,减少部署阶段的非作战损失。

别忘了,到七月底,美日联军在北方战场上,仍然以空中打击为主。

虽然美军在部分地区发动了小规模的地面战斗,试探东北军的战略防线,但是在大规模空中打击完成之前,也就是在削弱了东北军的战斗力之前,没有部署到位的美日联军地面部队很难突破东北军的防线。

问题是,仅仅投入空中力量,就能扭转南方战场上的局面吗?

要知道,美军能够迅速调动空中力量,在本土作战的中国空军能够更加迅速的调动空中力量。

随着中国空军也对部署做出调整,南方战场上的战略反击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第118章 只打日军第48章 只靠自己第128章 作战策划第138章 战略报复第58章 来头不小第132章 严防死守第134章 不堪一击第83章 破例而行第120章 铺天盖地第110章 战地抢修第163章 环形工事第164章 恼羞成怒第103章 共同赴难第51章 回国述职第55章 大动筋骨第140章 战场降温第28章 集体造反第121章 相对幸运第37章 见证奇迹第9章 大敌当前第9章 大敌当前第59章 度外之虑第72章 存亡之秋第76章 峰回路转第182章 重新部署第123章 东南战事第64章 空中突击第183章 全面妥协第145章 争夺主动第72章 存亡之秋第28章 集体造反第3章 秘密任务第134章 不堪一击第11章 完美伏击第189章 反击方法第193章 北上准备第104章 似输非败第193章 死守战线第37章 南守北攻第150章 士气问题第38章 额外奖赏第181章 两败俱伤第43章 不得不打第55章 大动筋骨第139章 战地谈判第116章 前沿挑衅第41章 大敌将至第120章 铺天盖地第32章 福大命大第169章 突然袭击第38章 额外奖赏第103章 严阵以待第66章 危机时刻第161章 绝不退缩第81章 兵不厌诈第111章 官复原职第173章 二次会战第116章 主动退却第94章 大祸临头第115章 先打再谈第143章 主动迎战第69章 生死之外第49章 精确火力第21章 决战南京第150章 士气问题第197章 瞒天过海第26章 彻底放松第3章 秘密任务第156章 南方战场第159章 故技重演第184章 信仰危机第110章 战地抢修第50章 再遇贵人第77章 推心置腹第183章 向着胜利第26章 大势所趋第68章 虎啸山林第46章 炮火打击第103章 严阵以待第183章 全面妥协第70章 骗子瘸子第128章 作战策划第125章 缩小差距第45章 艰难突围第158章 大雪封山第61章 美军参战第109章 钢铁雄狮第62章 围攻丹东第47章 强力增援第78章 关键战役第6章 重大发现第27章 直面难题第164章 迁都决议第12章 生死瞬间第54章 当局者迷第183章 向着胜利第182章 特遣小队第77章 推心置腹第112章 最优选择第131章 歪打正着
第118章 只打日军第48章 只靠自己第128章 作战策划第138章 战略报复第58章 来头不小第132章 严防死守第134章 不堪一击第83章 破例而行第120章 铺天盖地第110章 战地抢修第163章 环形工事第164章 恼羞成怒第103章 共同赴难第51章 回国述职第55章 大动筋骨第140章 战场降温第28章 集体造反第121章 相对幸运第37章 见证奇迹第9章 大敌当前第9章 大敌当前第59章 度外之虑第72章 存亡之秋第76章 峰回路转第182章 重新部署第123章 东南战事第64章 空中突击第183章 全面妥协第145章 争夺主动第72章 存亡之秋第28章 集体造反第3章 秘密任务第134章 不堪一击第11章 完美伏击第189章 反击方法第193章 北上准备第104章 似输非败第193章 死守战线第37章 南守北攻第150章 士气问题第38章 额外奖赏第181章 两败俱伤第43章 不得不打第55章 大动筋骨第139章 战地谈判第116章 前沿挑衅第41章 大敌将至第120章 铺天盖地第32章 福大命大第169章 突然袭击第38章 额外奖赏第103章 严阵以待第66章 危机时刻第161章 绝不退缩第81章 兵不厌诈第111章 官复原职第173章 二次会战第116章 主动退却第94章 大祸临头第115章 先打再谈第143章 主动迎战第69章 生死之外第49章 精确火力第21章 决战南京第150章 士气问题第197章 瞒天过海第26章 彻底放松第3章 秘密任务第156章 南方战场第159章 故技重演第184章 信仰危机第110章 战地抢修第50章 再遇贵人第77章 推心置腹第183章 向着胜利第26章 大势所趋第68章 虎啸山林第46章 炮火打击第103章 严阵以待第183章 全面妥协第70章 骗子瘸子第128章 作战策划第125章 缩小差距第45章 艰难突围第158章 大雪封山第61章 美军参战第109章 钢铁雄狮第62章 围攻丹东第47章 强力增援第78章 关键战役第6章 重大发现第27章 直面难题第164章 迁都决议第12章 生死瞬间第54章 当局者迷第183章 向着胜利第182章 特遣小队第77章 推心置腹第112章 最优选择第131章 歪打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