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现在出现的意外波折是她始料未及的,她觉得当时想得太简单了。她想只要克服几年,待玉林回到省城上班,自己也跟去。只要离开村子,没有人会对玉儿的身世感兴趣。那时候再为玉林生一个他自己的孩子,一个不够生两个,只要玉林喜欢。眼看着离玉林结束野外工作的日子不远了,在这节骨眼上出现了她最不愿意见到的事,她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办。

叫玉林回来?不可能,且不说因为工作的关系被限制自由,就算玉林可以回家,能解决问题吗?玉儿不是玉林亲身的事实不会改变,她的处境也不会好转。写信告诉玉林?既然玉林不能回家,告诉他不是徒增烦恼?

灵灵觉察到玉林爹娘的态度有了引起变化,对她似乎越来越冷淡,她希望这是她的错觉。她偷偷地观察他们对玉儿的态度,她发现他们现在更喜欢小钮钮了,抱着小钮钮的时候还时不时地打量在身边的玉儿,那疑惑的眼神让灵灵胆颤心惊。灵灵不知道的是玉林爹娘曾偷偷去信询问玉林,玉林回信说叫他们不要想多了,玉儿是他的女儿。

灵灵觉得住在婆家让她越来越害怕,她第一次感觉到时间过得如此缓慢。她想回娘家住些日子,一切等玉林回来再做定夺。

她把意思和公公婆婆说了,他们没有挽留的意思。

倒是玉树的媳妇有点于心不忍,她总觉得是自己当初的无心之语害了灵灵。看到公公婆婆将注意力转移到钮钮身上,她确实获得过一定程度的心理平衡,可这平衡并没维持多久。当关于灵灵和玉儿的议论在街头巷尾漫延时,她感到彷徨、不安。同为女人,她能感受到灵灵的心理压力。她死过丈夫,当过寡妇,作为过来人她也经历过被人议论的日子。他们说是她克死了她的丈夫,因为她刚过门不到一个月,她丈夫就暴死了。

玉树媳妇帮灵灵扎好包袱,送她出门。

一路上俩人无语。临别时,玉树媳妇说,灵灵,你放心,我了解玉林,不管如何,玉林都会是孩子的爹。

灵灵看到玉树媳妇眼里内疚的目光,说,我知道。你也放心,我不会有事的。

玉树媳妇没有问孩子是不是玉林的,灵灵也没解释。这个问题在两个女人之间倒显得无足轻重了。

灵灵带玉儿回到娘家,本以为暂时离开了是非之地,不曾想一场更大的灾难在等着她。

家门口,娘正在扫地。几个月不见娘好像老了许多,背弯了,白发也多了不少。

娘没看见她,直到她来到面前,娘才抬起头。娘的眼睛混浊,脸色暗淡。见到灵灵显然很意外,嘴角不自觉地抽搐着,显然是想说什么。她张了张嘴,叫了声,灵儿……

话音未落,两行泪水便从她布满褶皱的脸上滑过。

娘,灵灵应着,您还好吧?爹呢?

娘点点头,指着屋子说,在里面呢。娘把站在灵灵身边的玉儿拉过来,揽在怀里,说,我可怜的孩子!又说,灵儿,你爹这两天脾气不好,你不在放在心上。

灵灵进屋,见爹一人坐在凳子上抽着旱烟,灵灵叫了一声爹。爹抬起头看了她一眼,没有任何反应,又低下头抽烟。灵灵把玉儿拉到跟前,说,玉儿,叫姥爷。玉儿怯生生地叫了声姥爷好。爹看了看玉儿,还是没吭声。

一种压抑的气氛顿时笼罩在灵灵的心头,爹和娘的态度让她觉得家里定是发生了什么事,爹怎么对玉儿也不理不睬的?她小心地问道,爹,您身体还好吧?

爹沉默着。娘在一旁接口道,好,好着呢。

能好才奇怪呢!爹哼了一下。

爹不阴不阳的态度使灵灵不自觉地战栗着,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来。她求救似的望着娘。

娘赶紧说,没事,没事。肚子饿了吧,走,给你盛饭去。

你还能吃得下?一声不响的爹又冒出一句。

灵灵站住了,转过身来问道,爹,到底怎么啦,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了?

出什么事?出什么事那得问你。爹狠狠地盯着灵灵。

灵灵勉强地挤出一丝笑容说,我……我怎么啦?

正说着,门上一声响,灵灵以为有人敲门,过去开了门。她没见到什么人,却看见门口有只破鞋。她身子一震,一下子面如死灰,她什么都明白了。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她机械地把门合上,这个动作是她下意识的。此时她的大脑一片空白,甚至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她只是不想让爹娘见到那只鞋子。

接着又是“咚”地一声响,又是一只鞋子。

灵灵爹“噔”地一下站起来,颤抖的手指着灵灵的鼻子厉声喝道,你说,你实话,只要你说这孩子是田玉林的种,我现在立马出去,我立马出去撕烂他们的嘴,拼着我这条老命不要我也要把他们的牙给敲下来……你告诉我!

娘在一旁急了,她护着灵灵,说,他爹,你别生气,有什么事好好说,不要朝孩子嚷嚷。灵儿难得回来一趟,怎么能这样给孩子使脸色呢!

爹一把甩开娘的手,吼道,走开,没你的事!

灵灵的泪水刷地一下涌出来。她能说什么呢?她什么都不能说,什么也说不清。她唯一希望的是这件事不要影响到爹娘,没想到这个也化为泡影了。

玉儿见娘哭了,紧紧抱着灵灵的腿也哇得大哭起来。

他爹,你这是干什么?你把孩子吓着了。她把玉儿抱起来安慰着。

谁也想不到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灵灵的脸上,灵灵的身子晃了晃,半边脸立时肿了起来。她觉得一阵温热从嘴角涌出来,她咽了两口还是没全部咽下,她张了张嘴,一股血红的液体顺着下颌淌在胸口,她没有抬手去擦。她的耳中翁翁直响,她只看见娘在一旁嚷着什么,她什么也听不见了。

她又回过头来看着爹,看见爹的眼里喷头怒火,那把火足以将爹烧毁。她想说,爹,您别生气,再怎么样我也是您的女儿,玉儿也是您的外孙女啊!她张开嘴,又一股液体流了出来,她只得把嘴合上。

她转过看着娘,娘抱着玉儿流着泪不停地在说着什么着,娘的声音太小,她听不见。她觉得很奇怪,娘的脸上怎么出现点点金星,再看玉儿,玉儿脸上也有金星。娘和玉儿的脸变得模糊了,她伸出手想把金星抹去,却越抹越多。她突然不想抹了,她觉得这样更好看,于是她咧开嘴笑了……

灵灵走了,带着玉儿走了,谁也不知道她却了哪儿。

那天灵灵脸上挨了爹的一记重击,把她心里最后一丝希望给击毁了。她撑不住了,觉得身子在往下坠落,是娘把她扶住的。娘把她揽在怀里,娘的另一只手还抱着玉儿。她看见娘的眼泪滴在她脸上,暖暖的,咸咸的。她抬起手替娘擦了擦,却越擦越多……

不知过了多久,她好像恢复了意识,有点清醒了。好发现自己躺在里屋的床上,手里握着一只小手,是玉儿的。哦……玉儿……玉儿,她在心里念着,玉儿不能呆在这儿,玉儿不属于这儿,我得带她走。她挣扎着欠起身来,娘不见了,爹也不见了。她看了看窗外,黑魆魆的什么也看不见。玉儿睡着了,躺在她身边,睡梦中还在抽噎。她把玉儿抱起来,她喘着气,有点吃力,不过还能坚持。她挎起随身的包袱,出了里屋。大门虚掩着,爹娘不在,这样更好。她缓缓地转着身扫视一遍屋子,没有什么要带走的,也没有什么要留下的。正要跨出大门,她想了想,转身在桌子上留了张字条:爹,娘,我带玉儿回去了。您别生气,多保重。

她不放心,最后又加上一句:等爹气消了,我再回来看您。

她知道如果不这样,娘定会漫山遍野发疯似地找她。

她将门轻轻地带上。

不知道现在是几时了,夜里的山路不好走,她磕磕碰碰走了一段山路。她回来时没想着带手电,离开时没顾得上带手电。这条山路是通往田家村,她走了不下千遍,熟悉得就像自己的身体一样。可这一次她好像是第一次走,陌生极了。过了一处拐弯,她望见半山腰上的田家村。村子里灯火稀稀拉拉,看样子是深夜了。她看不清玉林的家在哪儿,她朝着那个方向在心里说道,玉林,我走了,忘了我吧!

她转身朝山下走去,怀里抱着熟睡的玉儿。夜里的山风冷飕飕的,她怕玉儿受寒,从包袱里拿出自己的一件衣服给玉儿披上。忽然她想起包袱里还有给爹娘的东西,那是她给爹娘织的。爹的是一顶毛线帽,娘的是一条围巾。她呆了半晌,返身朝家里走去。

此时该是后半夜了,家里还亮着灯。她轻手轻脚地来到窗口,看见爹和娘坐在床上,相对无语。爹的手里摩挲着一样东西,是一顶虎头帽,她记得那是她小时候常戴的。虎头帽本是男孩子戴的,爹娘只生了她一个,觉得是个遗憾,从小就把她当男孩来养着。娘的手里拿着一件小毛衣,正往上面绣花。娘说了过年时要给玉儿织件毛衣。娘的学问不高,却是个编织好手,不论是什么样的织法看上一眼就会了,而且针脚密实,花样新颖。灵灵的手艺还是娘教她的。

灵灵的心里一阵潮热,她咬着嘴唇努力平复着。她将帽子和围巾悄悄放在窗台上,然后缓缓地跪下来。她将玉儿轻轻放下。她前倾身子,双手按下,磕在地上。她泣道,爹,娘,女儿不孝,让您受累。女儿要走了,带玉儿一起走,您保重!

灵灵娘正绣着花,突然一阵恍惚,绣花针狠狠地扎在食指上,扎得很深。她心里一阵哆嗦,胸口不自觉地揪紧了,她忍不住地**了一下。她蓦地想起有一次也扎得这么深,那是她年青的时候,那时候她还怀着灵灵。她也是这么绣着花,肚里的灵灵蹬了一下腿,她一分神就给扎了。她清楚地记得扎着是同一个地方。

灵灵!娘喊了一声,她朝窗外望去。窗外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两天后灵灵登上了去往省城的班车。她想去一个谁也不认识她的地方,不管哪儿都可以。在这之前她要去一趟省城,她要先了结一直压在心里的两件事。这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她一直都记得。与这两件事相关的人就在省城,这人就是潘志平。

四年前在医院时她记得那位齐科长说过,玉器厂不再为她支付医疗费了,而且之前垫付的费用都得收回。她第二次醒来后就嚷着要出院,她没有钱再住下去了。她偷偷问过收费处,想知道她要补交多少钱。收费处告诉她有人替她交过钱了。再问是谁。回答说那么多人怎么会记得。

她想了半天,爹娘不知道这事,田玉林没有这个能力。顾老师呢?他与她非亲非故,没有这个义务。看来只有潘志平了。他觉得对不起她,想用这笔钱做出补偿?不管他怎么想,她都得把这笔钱还上,在她出院时她就下了这个决心。

为此她攒了四年的钱,是她省吃俭用省下来的,是她靠做手工活一点一滴攒起来的。这事她没跟任何人说过。只有细心的玉树媳妇问过她,见她卖了许多手工制品,也没见她为自己添置一裳半裤。她还问她是不是偷偷存了体己,她不作声,只是笑了笑。

另外她还想让玉儿和志平见一面,毕竟玉儿是志平的亲骨肉。她想不管她和志平之间怎么样,这是她的责任。

两天后她来到省城的东江大学。望着大门口来来往往的人流她不知该去哪儿找,她牵着玉儿在门口徘徊着。她的举动引起门卫的注意,一位老大爷过来了,问她干什么?她说要找人。

是老师还是学生?

老师。

哪个系?

灵灵记得志平说过他在地质系,就说道,是地质系的潘志平老师。

哦,我认识,是地质系的潘主任。大爷显然记得潘志平,知道他是主任助理,但习惯上还是叫他潘主任,因为大家都这么称呼他。他说,那你等一会儿,我去打个电话,看他在不在。

一会儿大爷出来了,说他已经下课了,不知他出来没?你还是在这儿等着吧,这么大的校园,你要进去找说不定就错过了。正说着,大爷老远看见并肩走来了一男一女,忙挥手示意,叫道,潘主任,潘主任,有人找!

其实灵灵也早看见了,她在犹豫着。她不知道志平身边的那个女人是谁,她不愿这事被志平的家人尤其是他的妻子撞见。

现在回避来不及了,她只能硬着头皮迎了上去。

潘志平见有一个女人找他,身边还牵着一个小女孩,根本没想到是灵灵,待走近一看才认出来。他惊呼,灵灵,你……怎么是你?身旁的女人问道,志平,这位是谁?志平迟疑了一下,说,是以前矿区的学生。他指了指那女人对灵灵说,哦,这个是我爱人,白蓝同志,

灵灵正要伸出手去,见白蓝没有握手的意思,又缩了回来。志平问,灵灵,你找我什么事?灵灵看了一眼白蓝,支吾起来,也没什么事,只是……只是……

白蓝说,志平,我先过去,你们慢慢聊。她朝灵灵点点头就走了。

灵灵,去那边,坐下慢慢说。他朝那棵树下的长椅指了指。

娘,我累了。玉儿牵着灵灵的手,仰起头来看来志平。

你叫什么?志平蹲下来问道。玉儿像是对玉平有敌意,抱着灵灵的腿躲在身后。

跟叔叔说你叫什么,灵灵把玉儿从身后拉出来。玉儿怯生生地说,我叫玉儿。

真好听,来让叔叔抱抱你,志平说。告诉叔叔,你爹怎么没来?

玉儿又躲开了。

这孩子怕生,不像她爹。

玉林呢?志平问。

还在跑野外,不过也快了。灵灵说。

哦,对,我都忘了要在野外五年时间。过得真快!你……你还好吧!

嗯,你呢?

我还是老样子,就是给学生上课。另外还兼做些行政方面的事。志平说的是他兼任系主任助理的事。

我听说了,灵灵说。刚才见着你爱人,她真漂亮,和你般配。

般不般配只有自己知道……志平突然住了口,把后面的话咽回去。

志平沉默半天才说,灵灵,我想……我想……你为什么不问问我……

什么?

志平犹豫片刻,还是说道,不问问我当时为什么改变主意?

灵灵一惊,没想到志平会突然这么问。这事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她不想重提起它来。她说,算了,都过去了,还提它做什么?她笑了笑。

不,灵灵,你听我说……

志平!灵灵收敛了笑容,严肃起来。

娘……玉儿见两个大人都扳着面孔,她有点害怕。

玉儿,娘没事。灵灵缓了缓口气,安慰道。她转向志平:孩子都好吧?

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女孩小点,才两岁。他们奶奶带着呢。

娘,我饿。玉儿小声说。

来,吃点东西。灵灵从包袱里掏出一块面饼来,这块面饼还是她从玉林家带出来的。搁了两天,面饼有点干。

我不要吃这个,我不要。玉儿撅着小嘴。

玉儿乖,你不是最喜欢吃面饼吗?

都吃两天了,我吃不下。玉儿的眼里含着水珠。

志平心里一阵酸痛,他抱起玉儿说道,走,叔叔带你去那边吃牛肉面。他没有征询灵灵就径自走进一家饭馆。灵灵也没反对,跟着志平进去了。

志平要了两碗牛肉面,点了一份蒸鱼,一份鸡蛋炒虾仁,外加一盘素菜。

玉儿有两三天没像样吃饭了,没等菜上齐就自顾自地吃起来。志平把面条推到灵灵面前,灵灵摇摇头说不饿,她把面条推到志平面前。志平正要再推,灵灵说我吃不下,你们俩吃吧。志平看看灵灵,觉得灵灵是希望他和玉儿一起吃,他就不再推辞。

玉儿难得吃上这么香的饭菜,吃得是啧啧作响。志平不时地给玉儿挟菜,时不时抬起头看一眼灵灵。他觉得灵灵变了很多,之前那活泼开朗的举止不见了,代之的是一种成熟而内敛的感觉。他隐隐觉得不安。

灵灵看着志平和玉儿吃饭的样子,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笑容。她笑得有点凄楚,脸部不自觉地抽搐了一下,但随即又恢复了自然。这一切都被志平瞥在眼里,他心里一动,转向玉儿,呆呆地盯着玉儿出神。良久,他正想着问灵灵什么,见灵灵从包袱内拿出一个布袋子,打开一看,是厚厚一叠钱。志平以为她要付饭钱,赶紧说我来,我来。叫过服务员付了饭钱。

灵灵没有阻止,等他付了费后将钱放在他面前,说,这是还你的。志平一愣,想了半天,说我没借给过你什么钱。

灵灵说这是你垫付的医疗费,就是我当时住院时的费用。志平诧异问道,你的费用不是由玉器厂支付吗?灵灵再问,真不是你付的?志平摇摇头。灵灵见志平不像撒谎的样子,愣在当下。没想到不是志平付的钱,会是谁呢?志平见灵灵发呆,问道,怎么,出什么事?灵灵回过神来,说,没什么,是我误会了。又问玉儿,吃饱了吗?玉儿说吃饱了,真好吃。

灵灵收起钱说,志平,我想见一见顾老师,怎么能找到他?志平说,顾老师带着学生跑野外去了,短时间内回不来,你找他什么事?灵灵说也没什么要紧事,等顾老师回来了,就说我找过他。好了,我走了。志平问你去哪儿?

我要回去了。

你大老远跑来就是为了还钱?

还想看看你和顾老师。玉儿,叔叔请你吃了这么多东西,你要怎么感谢叔叔啊?玉儿不知要怎么感谢,一会儿看看志平一会儿看看娘。灵灵说,来,你亲叔叔一下。

志平蹲下来,玉儿在志平脸上亲了亲,说谢谢叔叔。志平一时性起,也在玉儿脸上亲一下,说,玉儿真乖。

灵灵说,志平,我得走了。玉儿,跟叔叔说再见。

叔叔再见。玉儿摆摆手。

灵灵……志平叫道。

什么?

志平不知要说什么,只是不愿意灵灵这么快就离去。他总觉得灵灵这次来不仅仅是为了还钱这么简单,如果单是为了还钱,为什么不等到玉林回省城时再还。四年都过来了,还在乎这一时吗?

他的直觉告诉他还钱只是她的借口,她还有什么事瞒着他。他的直觉还告诉他灵灵这些年过得并不如意,他很想知道她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也想把这些年他是怎么过年来告诉她。她愿意听吗?

你就这么走了?你不想再多呆两天?你可以带玉儿在省城逛逛。志平的话有点言不由衷。

再过半年玉林就该回来了,那时候有的是时间逛,灵灵说。

那……我送送你吧。

志平,我知道怎么走,你回吧。她抱起玉儿说,和叔叔说再见。

叔叔再见,稚气的童声再次响起。

灵灵抱着玉儿转身离去,玉儿趴在灵灵的肩上,望着志平。

志平心里涌上一股潮湿,鼻腔酸麻,眼眶里汪满了水。

娘,叔叔怎么哭了?

灵灵没有回头。玉儿见娘不做声,转过来看娘。她说,娘,你怎么也哭了?

志平回到家里已经很晚了,他父母和两个孩子都睡了,只有白蓝还坐在沙发上看着书。灵灵走后,志平一个人在街上走着,漫无目的。他不想这么早回到家里,想一个人呆一会儿。他觉得烦闷,胸中有口闷气吐不出来,憋得难受。灵灵的到来使四年前发生的事又拉到他眼前,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以为会慢慢淡忘它。都说时间是最好的疗药,他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今天灵灵的到来才使他明白这一切都是自欺欺人。他今天终于明白了一件事,他这一辈子都无法再正视灵灵的那双眼睛,他确定他做不到了。

志平在沙发的另一端坐下来,仰靠着,闭上眼。他觉得有点累,脑袋发涨。看来今晚又得失眠了。

白蓝看着书,半天也听不到她翻书的响声。这种无声的静默更让他难受,他站起来想去卧室。

怎么,不想和我聊聊?白蓝问,视线并没有从书本离开。

聊什么?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客人来了,总得尽一下地主之宜吧。带她们去吃了晚饭,就晚了点。

既然是客人,应该请她们到家里来啊。家里的客房还空着,可以请她们住下来,住多久都行。你呢,也不用躲在外面,想和她聊多久就聊多久。

你什么意思?志平听出味道有些不对。

什么意思你还不知道吗?

我不明白!志平有些发火。

还要我提醒你吗?你是有家庭的人啦。可不比单身的时候,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

不就一顿饭嘛,你至于……

这是一顿饭的事吗?你不想回来也行,想和其他女人吃饭我也不拦你。可你总得跟家里说一下吧,你不想给小晨过生日也得提前告诉我吧!白蓝有点激动了。

哦,我……志平才想起今天是小晨的四岁生日。昨天他们商量好了,要买一个生日大蛋糕,在家里庆祝一下。灵灵一来就把这事给忘了。

我去买蛋糕。志平转身向门口走去。

你觉得这时候你能买得上吗?白蓝站起来,合上书,把书半扔半撂地丢在茶几上。

志平一看时间,已经十一点了。

蛋糕呢,我们吃过了,小晨为你留了一块,在饭桌上。白蓝看也不看志平一眼径自走向卧室。哦,对了,白蓝站住了,爸让我转告你,地质系副主任过两个月退休,叫你这段时间注意点,不要惹出什么事来。走到门口,又撂下一句,特别是桃色新闻。

志平吃着蛋糕,心里想,儿子的生日没过上,却陪着灵灵和她女儿吃了一顿。他叹了一下,走向儿子的睡房……

灵灵带着玉儿来到长途车站。此次省城之行了了她的一桩最大的心愿,至于还钱的事以后再说吧。她现在就想马上离开省城,到其他地方去。去哪儿她无所谓,反正要远离省城,远离家里。没有异样眼光,没有背后议论。

天色渐晚,候客厅内只有三三两两的旅客。她来到售票窗口,要了一张票。售票员问她去哪儿?她愣了半晌,也不知要去哪儿。她听售票员说还有最后一班车,开往哪儿她也没听清楚就点点头,售票员递给她票并找了她钱。

车上已坐满人,她上车后没多久车子就出发了。

现在她才觉得有点饿,刚才在吃饭时她是一点胃口都没有。她拿出面饼吃了几口。连日来的奔波使她疲惫不堪,她还没吃完就抱着玉儿沉沉睡去。

喂,醒醒,到站了。灵灵被一阵晃动给摇醒了。她睁眼一看,车上就剩她们俩了。她看了看窗外,像是到了一个车站。她问这是哪儿。司机说,这是平江,是这趟车的终点站。

她下了车,车站内一个人都没有。守门的人正等着她出来,她一出大门,铁门就在她身后合上了。

平江,她在心里默念着,从来没听说过,也不知离省城有多远,离爹娘有多远。现在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她要在平江和玉儿开始新的生活。只有她和玉儿,谁也不需要了。

街上没看见什么行人,看来夜已深了。她不知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她看见街边的一所房子上挂着个招牌:住宿。

她觉得有点冷,怀里的玉儿身上很暖和,她把玉儿抱得紧紧的,尽量往身上贴。不知怎么回事,她觉得玉儿越来越重,她有点抱不住了。她调整了一下,还是觉得沉。

是不是玉儿今天吃多了,她心里想。

她知道现在需要休息,她走向招待所,她要了一个房间。她从包袱内掏钱准备交房费,才发觉那叠厚厚的钱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

她想起在车上时,迷迷糊糊间有人往她这边挤了挤。晚上天冷,车窗缝隙很大,她自己也觉得冷,并没有在意。

她从招待所走了出来,她忘了那个服务员对她说了什么,也不记得自己说了什么,甚至不记得那个服务员是男是女。她抱着玉儿走在路灯下,走着走着,她觉得路灯在她眼前摇晃。她停下来,抬起头,路灯没动,是幻觉。她接着走,又觉得脚下的路在摇晃,像走在甲板上。她想找个人问个时间,可街上一个行人也没有人。

怀里的玉儿越来越沉。得找个地方歇歇,找个挡风的地方,实在太冷了,她想。她接着往前走,路灯越来越少,风也越大。

这是在哪儿?她自言自语。哦,想起来了,在平江,平江。

深夜的空气中飘来一股香味,淡淡的,薄薄的,如丝如缕。她不知道这是什么香味,也不知道这是从哪儿飘来的。她迎着香味走去,香味断断续续,但越来越浓,她知道走对了方向。她说不清这香味为什么对她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只是因为这香味使想起了爹娘,想起了玉林,顾老师,想起了志平。对了,那时候志平的房间里就有这种香味,那是放在窗台上的一盆花散发出来的。哦,志平……

她两脚发软,轻轻飘飘,眼皮开始不自觉地向下耷拉。她眨了眨眼,眼前的一切像是变得模糊了。她觉得自己开始旋转起来,天地像是掉了个个儿。她看见前面有一扇铁门,铁门上挂着一盏灯,那香气就是从里面飘出来的,她摇摇晃晃地朝那儿走去。

刚到大门口,她两眼一黑,一头栽倒在地。在她失去意识的瞬间,她依稀看到铁门上挂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几个字:平江市农科所。

……

玉儿早哭成了泪人。她像是在做梦,恍恍惚惚。她从来没料到娘会有这样坎坷的身世,若不是由娘亲口说出来的,她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娘从来没有对她说起过,没对她有过任何暗示。娘把一切苦难都放在心里,一个人默默承受……

方嫂接着说,等我醒过来时,已是在医院里。那天正巧轮到你路叔叔值夜班,他听到了你的哭声。他见我躺在地上,你坐在一旁没命地哭着。我身上滚烫滚烫的,在发着烧,是你路叔叔送我到医院的。

你路叔叔当时承包着农科所的荒地,需要人手,他就把我们娘俩留下了。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有了长青园,我就到长青园帮忙。再后来的事你也知道了。

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呆在平江,从来没离开过路家。谁也不知道我在平江,除了田玉林。那是我来平江后的几年,听人家说才知道我和玉林的婚姻根本就没有登记过,是不算数。我就想,我害了玉林一次,不能再害第二次了。我就给他写了封信,我知道他工厂的地址。我告诉他我现在过得很好,有玉儿跟我在一起,叫他放心。如果他有回老家的话,请他跟我爹娘说一声,就说我一切都好。我还告诉他我和他的婚姻是无效的,叫他要是有喜欢的女人就和她一起过吧。我不想他来找我,就没留下地址。我怕他会从邮戳上推断出我是在平江,为了防止他做无畏的查访,我说了狠话。我说我只是路过这个城市,我要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到谁也不认识我的地方。我还说这辈子都不会再见他了。

玉儿你还记得吗,你的腿不好,以前医生建议到省城的康复医院去治疗,我没答应。不是我不想去,我是怕啊。你爹,玉林,还有顾老师他们都在省城,我一到省城就会想起以前的事,我不知道是否还有勇气去面对他们。就算不会碰上他们我也无法面对我自己。后来,小鸥说干脆去北京治疗,那时我心里也答应了,我也想跟你去北京,去照顾你。只是我实在不放心小鸥,你俞静阿姨把小鸥交到我手里,我得看着他呀。路家的人走的走,丢的丢,就留下小鸥一人了,我不能再让小鸥有任何意外。

这么多年了我从没跟你说起过,我是怕你受委屈啊,玉儿。要不是你身上挂着这枚玉佩,你爹他也不会认出你来。你当时嚷着要回老家,我就担心着总有一天你会知道真相。该来的总是躲不过的。那时你和小鸥一块回去,我就想着要你到隔壁的方家村去,去看看你的姥爷姥姥。他们也该有七十来岁了吧。我一直忍住,没说出来。这些年我一直梦见你姥爷姥姥,老梦见你姥姥在给你织毛衣,在给你的毛衣上绣花呢。

你不会怪娘不早告诉你吧。

玉儿拼命地摇头,她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任脸上的泪水狂奔直下。

娘!玉儿叫了一声,扑到方嫂的怀里。她呜呜地哭了出来,从来没有这么大声哭过。

第十章第七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二章第十二章第四章第十三章第六章引子第十章第六章第十七章第六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三章第九章第二十六章第十七章第二十四章第八章第二十章第一章第十章第十三章第十三章第二十章第四章第十五章第十九章第一章第十九章第十章引子第八章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七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六章第九章第八章第三章第七章第十三章第十一章第二章第二十章第五章第二十六章第十三章第八章第二十六章第十六章第三章第二十一章第九章第十九章第二十三章第十七章第二十四章第十八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五章引子第二十章第七章第二十三章第四章第九章第二十二章第八章第四章第八章第二十章第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一章第二十章第五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六章第十八章第十七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十四章第十章第二十章第二十章第二章引子第二十五章第十九章第十九章第十八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章第二十四章
第十章第七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二章第十二章第四章第十三章第六章引子第十章第六章第十七章第六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三章第九章第二十六章第十七章第二十四章第八章第二十章第一章第十章第十三章第十三章第二十章第四章第十五章第十九章第一章第十九章第十章引子第八章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七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六章第九章第八章第三章第七章第十三章第十一章第二章第二十章第五章第二十六章第十三章第八章第二十六章第十六章第三章第二十一章第九章第十九章第二十三章第十七章第二十四章第十八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五章引子第二十章第七章第二十三章第四章第九章第二十二章第八章第四章第八章第二十章第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一章第二十章第五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六章第十八章第十七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十四章第十章第二十章第二十章第二章引子第二十五章第十九章第十九章第十八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章第二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