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上刺刀

略微沉吟,胡万里才接着道:“将扬小毛叫来,汉武港要建立鸽信通讯,再吩咐赵长福,派调拨一些工匠过去,先在汉武港弄个简易码头出来,以便运送补给。”

李健应了一声,才问道:“给他们多少火器?”

“火器无须太多。”胡万里随口说道:“中小号弗朗机炮四十门,火枪一百枝,弹药给五个基数就行。”

“是,少爷。”李健说着便起身敬礼,转身退出。

胡万里呷了口茶,这才看向薛良辅,含笑道:“佐卿这一下午可是在摸他们的底细?”

“底细倒不用摸,各自的履历上都记载的清清楚楚。”薛良辅含笑道:“属下之前从未去过九边,也未经历过战事,对营伍制仅是耳闻而已,特意跟他们闲聊了一下午。”

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营伍制武官不是世袭,而是临时任命委派,事了,则取消职衔,即便是镇守一方,也是如此,他们所言倒是不虚,若是就此回去,参将游击之衔必然是马上撤掉的。

还有一点,属下弄错了,总兵、副总兵官均以公侯伯都督充之,参将、游击、把总等官亦多充以勋戚都督等,这是立国之初的情形,如今,总兵官皆由五军都督府世袭官员充任,来小琉球的这些武官多是五府的世袭官员。”

什么意思?总兵官不值钱了?胡万里微微一蹙眉头,如今文官当权,五军都督府的实权早已削弱殆尽,受制于兵部,沦落为可有可无的机构。形同累赘。

薛良辅说到这里,打住了话头,他跟几个参将游击一通闲侃,这才的知,这总兵官虽说是二品大员。但这地位却着实低,与文官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总兵官到兵部令敕封,对同为二品的兵部尚书要行跪礼,作揖都会被斥责为非礼!这话他还真不敢说,实是有挑拨之嫌。

微微一顿。他便转移了话题,道:“少爷身为镇守总兵官,直接听命于兵部,而卫所官员则直接受听命于都司,小琉球增设三卫只会听命于福建都司,不在少爷的管辖之内。随着这批营伍官员之后,大批的卫所武官和府县文官亦会接踵而来,文官还好说,卫所官员前来将会带来不小的麻烦,他们会大量圈占屯田。”

“有什么麻烦的,来人一概不见。”胡万里语气轻松的道:“增设小琉球三卫,朝廷不可能绕过咱们。必须的征询咱们的意见,咱们就以征安南为借口,拖,拖个两三年再说,从现在起,朝廷官员一律不见,就说我去南洋考察去了,至于文官,两府六县的规划,需要时间勘察划界。应该不会早早就派官员前来,就算来了,也仍然是一个字,拖!”

打发走薛良辅,胡万里也无心再画图。起身到院子里缓缓散步,以征安南为借口,拖,最多也就能拖个两三年时间,朝廷如今穷于应付西北,不敢在东南兴兵,一旦西北局势稍稍安稳,必然不会再允许他拖,的祸水西引,让朝廷彻底的平定西北,小琉球才有拖延的机会。

欲让朝廷彻底平定西北,唯一的法子就是为朝廷提供大量的火器,让朝廷看到一劳永逸解决西北的希望,让朝廷看到东兴港对朝廷不遗余力的大力支持,否则以嘉靖多疑猜忌的性格,不会允许他安逸的发展。

为朝廷大量提供火器,火炮还好说,毕竟铁模铸造的产量大,也不受气候温度影响,但火枪却是个大麻烦,东兴港的锻造工匠虽然多,但锻造火枪的速度却一直很慢,一杆火枪至少也要一个多月,而最耗时间的便是枪管内壁的钻刮,因为手工锻打的枪管不规则——不是纯圆,枪管锻造成形之后还需要用钻头将枪管钻大钻光钻圆,然后再用四棱的钢条将枪管内壁刮光刮净,仅仅是钻、刮两道工序,就要耗费一个月时间。

必须的改变火枪的生产现状,缩短火枪的工期,否则根本无法满足自身和朝廷的需求,更别说指靠火枪的售卖赚钱了。

对于火枪的各道生产工序,胡万里如今是相当熟悉,锻造方面他指导不了,但枪管的钻刮,应该是能够改进的——水力钻床,这玩意不要说是军事迷,就是喜欢看小说的都知道,如果能够鼓捣出水力钻床,火枪的产量必然能够极大的提高,水力毕竟不是人力,可以二十四小时工作的,这工期至少要提高三成。

得马上将水力钻床弄出来,明天就带人去查勘一下河流情况,胡万里停下脚步,看了一眼月色,这才缓步踱到门口,问道:“杨小毛来了没有?”

杨小毛早就来了,见他在院子里踱步,不敢打搅,一直在门外静静的候着,当即便迎上前敬礼道:““属下在。”

“进来罢。”胡万里随意的说道,随后便折回了书房,落座,呷了口茶,他才道:“东兴港港口太小,不适宜后继发展,我准备将大本营迁往汉武港——就是小琉球南端的打狗港,东兴港将作为火器的研发和生产基地,暂时要封闭起来,禁止人口的出入,这段时间,你派人清查一下,有不放心的,挪动一下地方,港口进出的船只,特别是商船和渔船,都要加大控制以及监控力度,保证消息不外泄。”

“属下遵命。”杨小毛干净利落的应道。

“还有,汉武港要建立信鸽通讯。”胡万里接着道:“也需要有人监视,这事你尽快安排。”

次日一早,胡万里带着几个扈从沿着东春园门口的白河一路西行,白河不大,也就十米左右宽,水流还算平缓,不过,沿河而上几里路,水流便渐渐急了起来,河床也窄了起来。不过几米宽,河上开始零星的出现碾房,确切的说是水碾房。

水碾房在后世很难看到,但在这个时代,小河小溪上却随处可见。东兴港的稻米全部都是这条白河上的水碾房碾出来的,胡万里平日里对碾房并不在意,不过,这时看到碾房,他却是颇为兴奋。

一路向上又行走了三四里路,他才原路折回。在距离火枪锻造作坊不远的一个碾房停了下来,见的碾房里有人在碾米,他微微笑了笑,吩咐道:“去人通知张四器,着他带几个表现灵活的工匠过来。”

水碾房里碾米的是一个老者——老周头,虽然胡须已有些花白。但看起来仍甚是健硕,略微诧异的打量了胡万里几眼,他便客气的搬出一把椅子,热情的招呼道:“走累了?歇歇脚。”

胡万里笑着接过椅子,看了看碾房里的一副箩筐,含笑道:“这一担稻谷,老丈挑的动?”

“老了。不中用了。”老周头笑道:“如今只能挑大半挑了。”

胡万里笑了笑,道:“一石稻谷可以碾多少米?”

老周头含笑道:“咱东兴港都是上好的稻谷,一石可以碾百斤稻米。”

听的这话,胡万里微微点了点头,接着道:“老丈家里几口人,一个月要碾多少稻米?

碾米本就枯燥,难的有人陪他拉家常,老周头兴致颇高,絮絮叨叨的道:“家里八口人,老伴走的早。没过上这好日子,家里两小子,老大两口子三个娃,老二去年年底才娶了媳妇,这一个月要碾两石半谷子呢。顿顿大米饭,吃的溜儿圆,放在以前真是不敢想。”

五个大人,三个小孩,一个月才两百五十斤米?胡万里狐疑的看了老头一眼,他可是清楚的很,这时候的人因为油水不足,肚量大的很,一众工匠一顿吃一斤米,根本就是寻常事,微微沉吟,他才问道:“两石半谷子够吃吗?”

“足够了。”老周头笑道:“刚来的时候不够,非要三石不可,如今肉多了,饭量都小了。”

“肉多了?”胡万里下意识了问了一句。

“可不是,鸡鸭鱼肉,换着口味吃,以前是过年吃一回,如今三天两头就能吃上,买着也方便。”老周头笑着道:“就是什么盛世,老百姓也过不上这好日子,东兴港还真是没的说,先前,还有人闹着要回去呢,如今都没人闹了,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地方?”

听的这话,胡万里不由一笑,三天两头能够吃一顿肉,就满足的不行了?看来,对工匠的工钱银不能再涨了,就维持这个水准好,再高了,人就缺乏积极性了,想了想,他才道:“三个孙子有几个在读书?”

“两个。”说到这话题,老周头眉头一皱,道:“东兴港什么都好,就是让女娃子这点不好,女娃子读什么书,迟早是嫁人的。”

听的他抱怨,胡万里不由轻笑道:“女娃子读点书好,将来东兴港人人都能读书识字。”

听的这语气不对,老周头狐疑的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散在四周的几个扈从,登时反应过来,呐呐着道:“是大东家?”说着已是站起身要下跪。

胡万里上前架住他道:“老丈无须多礼。”感觉他手劲较大,他不由笑道:“老丈原来是铁匠?”

“回大东家,是。”老周头显的有些局促的道。

“坐坐,不要拘礼。”胡万里含笑道。

“在大东家面前,哪有小老儿坐的地方。”老周头有些手足无措的道。

胡万里一笑,也不落座,就站着道:“瞧你年纪不大,气力也不小,怎的闲在家里?”

“回大东家,身子不行了,不能久站,抡锤子时间也不能长。”

“可惜了的,论技术经验论眼力。”胡万里说着一顿,道:“你们可以带徒弟嘛,总比闷在家中强不是。”

带徒弟?老周头登时一阵兴奋,老伴死的早,他一个老头在家,着实是没意思,钱不钱的倒是小事,主要是有个事做,他当即便躬身道:“小老儿愿意,谢大东家。”

说着话,张四器已经带着几个工匠赶了过来。待的众人见过礼之后,胡万里才含笑道:“今天将大家都叫到水碾房来,就是让你们好好琢磨一下这碾房。”

司空见惯的水碾房有什么好琢磨的?闭着眼睛也知道水碾房是怎么一回事,一众工匠不由的一头雾水,张四器觑了胡万里一眼。知道他不可能吃饱了没事,巴巴的来消遣他们,略微琢磨,他便猜到了胡万里的意图,正待开口,身后一个工匠已开口道:“大东家可是要用水力带动钻床?”

wωω_TTKдN_c o

看来不缺聪明人。胡万里看了那工匠一眼,是个三十左右,一脸粗犷的汉子,他不由笑道:“你叫什么名字?”

能在胡万里心里留下印象,这可是十分出彩的事情,那汉子连忙道:“回大东家。小的叫范小七。”

胡万里微微点了点头,看了众人一眼,才道:“水力钻床,是否可行?”

听的这话,一众工匠立时议论纷纷,少顷,张四器便开口道:“大东家。应该可行,只是需要时间尝试,钻膛枪管是精细活,稍有不慎,枪管就可能报废,钻头不仅要相当稳定,速度也必须要控制在一定范围,慢不行,快了也不行,水流时缓时快。不易掌控,象水碾房如此粗糙也是不行。”

胡万里微微颌首道:“自然不可能象水碾房如此粗糙,可以全部用齿轮,至于水流速度也是可以控制的,这河不大。在上游筑坝,挖引水渠。”

听的这话,一众工匠都是一喜,张四器亦是兴奋的道:“那小的马上就安排人尝试。”

胡万里笑道:“给我安排几个木匠,我要做几件东西,既是拦水筑坝,这水力就不能浪费了,港口码头也该添置点工具。”说着,他将昨晚上画好的枪管上照门、枪托的图纸递给张四器,道:“照门先尝试安装在枪管上,技术成形就在线膛枪上试用,枪托的尺寸可能不是最合适的,着木匠按大小比例多做几个出来,装上枪管后再详细的比较,然后再定型。”

张四器接过来展开看了看,见枪托样式完全改变了,而且长宽都比现在的大了许多,他不由担心的道:“大东家,这会否增加火枪的重量?”

胡万里微微笑了笑,道:“火枪不仅是枪,随后还要安装刺刀,枪托小了可不行。”说着,他指着枪托的前端,道:“这里是要安装刺刀的,你先按这式样做,过几日,我着工匠将刺刀做出来,组装在一起,你就知道了。”

刺刀?什么刺刀?火枪上装刀?火枪不是变成矛了?众工匠纷纷围上来观看,对这位二甲进士出身的大东家,他们现在是佩服不已,一杆火枪,如今已经被他改的面目全非了,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线膛、遂石击发、照门、枪托、刺刀,这枪已经完全变样子了,不知道这样一把枪,会卖到多少银子一把,而他们的工钱又会不会跟着水涨船高?

指了指老周头,胡万里含笑道:“在东兴港清查一下,看看有多少象这位一样年老力衰退下来在家赋闲的老工匠,他们虽然抡不动锤了,但技术经验眼力还是很丰富的,若是愿意会作坊,请他们回来带徒弟做技术顾问,每月固定发放二块银元。”

一听这话,老周头连忙躬身道:“大东家仁厚。”

胡万里在火枪作坊的木工作坊里忙了三日,一个简单的人力曲轴机械锤、人力银币冲压机和吊钩起重机被木匠们组装了起来,曲轴机械锤是作为水力锻锤的雏形,银币冲压机也不是仅仅是为了冲压银币,而是要引导出冲压的概念,他能做的只是打开一扇窗,究竟能走多远,就的教育的成果了。

吊钩起重机不仅是装有四组滑轮,而且还带有止动爪,可以轻松固定起降重物,主要是为了方便港口装卸货物,特别是动辄数千斤的火炮,没有起重机,还真是个大麻烦,而火炮铸造,有这玩意,也方便不少。

就在胡万里颇有成就感时,张四器带着十几个工匠赶了过来,匆匆行礼之后,他便兴奋的道:“大东家,刺刀、枪托都做好了,还请大东家过目。”

听的这话,唐金宝连忙上前接过刺刀和采用新式枪托的火枪,胡万里也不在意,顺手从他手中拿过刺刀细细的打量,这是一把带有护手钩和枪口环,不到二尺长的刀形刺刀,刀身侧面近似蛇形,刀身中前部呈明显向下的弧形,重心接近刀前部,有利于手持时劈砍,刺刀不仅可以套在火枪上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之所以采用刀形,而不是两边开刃,是为了适用于前装弹药,刀对着枪口,可以避免前装弹药时,士兵被自己的刺刀伤着,适用于前装滑膛枪的刺刀,刀形是最理想的。

接过火枪,胡万里才发现枪上没有装固定刺刀的铁柱,当即便指着座槽位置,笑道:“这里还要固定一根铁条,边说他边将刺刀的枪口环套在枪管上,道:“没见刺刀还留有一根卡槽,这样,这刺刀就能牢固的卡在枪身上。”

第461章 偷天换日(二十二)第14章 惹麻烦了第207章 被逼第366章 掺沙子第157章缓兵之计第342章 第341章 火烧大阪湾(二)第469章 偷天换日(三十)第338章 招安条件第216章 化害为利第264章 寒心第273章 造船厂第361章 特区第87章 恩威并施第42章 少爷称谓第114章 笼络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272章 逛集 市第108章 钱法九条第471章 西北战略第87章 恩威并施第115章 冲突第248章 冲击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182章 离任第246章 机会第265章 遇险第71章 盯梢第112章 斋醮第469章 偷天换日(三十)第221章 东厂第191章府尹之位第252章 揣摩第473章 结盟第33章 驿传之弊第178章时局第199章 以退为进第91章 双管齐下第363章 有喜第291章 张璁回京第336章 垄断计划第366章 掺沙子第425章 新军装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129章完败第59章 釜底抽薪第257章 出行第102章 台东第110章 离衙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276章 肉靶第246章 机会第376章 嫁衣?第278章 双屿第435章 招揽第346章 火烧大阪湾(六)第29章 亲随第428章 部署第294章 世故第443章 偷天换日(四)第356章 嘉靖失落第436章 入侵倭国第416章 严嵩入阁第153章 买卖第423章 暗度陈仓第176章指婚第232章 有所求第186章长干寺第5章 明朝银锭第482章 吉日第451章 偷天换日(十二)第320章 南镇抚司第282章 情敌第470章 雄辩第436章 入侵倭国第457章 偷天换日(十八)第212章 失控第330章 招安第203章 严世藩第5章 明朝银锭第286章 万顺合第87章 恩威并施第458章 偷天换日(十九)第362章 嘉靖的灵感第215章 扯皮第221章 东厂第435章 招揽第351章 软硬兼施第236章 被逼第182章 离任第189章不欢第382章 依仗第43章 白送第420章 共赢第265章 遇险第332章 两手准备第164章月港内讧第400章 亲王造反第80 章 月港设点第234章 青云之路第95章 计划
第461章 偷天换日(二十二)第14章 惹麻烦了第207章 被逼第366章 掺沙子第157章缓兵之计第342章 第341章 火烧大阪湾(二)第469章 偷天换日(三十)第338章 招安条件第216章 化害为利第264章 寒心第273章 造船厂第361章 特区第87章 恩威并施第42章 少爷称谓第114章 笼络第475章 兵困大同第272章 逛集 市第108章 钱法九条第471章 西北战略第87章 恩威并施第115章 冲突第248章 冲击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182章 离任第246章 机会第265章 遇险第71章 盯梢第112章 斋醮第469章 偷天换日(三十)第221章 东厂第191章府尹之位第252章 揣摩第473章 结盟第33章 驿传之弊第178章时局第199章 以退为进第91章 双管齐下第363章 有喜第291章 张璁回京第336章 垄断计划第366章 掺沙子第425章 新军装第89章 益藩王世子第129章完败第59章 釜底抽薪第257章 出行第102章 台东第110章 离衙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276章 肉靶第246章 机会第376章 嫁衣?第278章 双屿第435章 招揽第346章 火烧大阪湾(六)第29章 亲随第428章 部署第294章 世故第443章 偷天换日(四)第356章 嘉靖失落第436章 入侵倭国第416章 严嵩入阁第153章 买卖第423章 暗度陈仓第176章指婚第232章 有所求第186章长干寺第5章 明朝银锭第482章 吉日第451章 偷天换日(十二)第320章 南镇抚司第282章 情敌第470章 雄辩第436章 入侵倭国第457章 偷天换日(十八)第212章 失控第330章 招安第203章 严世藩第5章 明朝银锭第286章 万顺合第87章 恩威并施第458章 偷天换日(十九)第362章 嘉靖的灵感第215章 扯皮第221章 东厂第435章 招揽第351章 软硬兼施第236章 被逼第182章 离任第189章不欢第382章 依仗第43章 白送第420章 共赢第265章 遇险第332章 两手准备第164章月港内讧第400章 亲王造反第80 章 月港设点第234章 青云之路第95章 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