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心怀天下

说到底,汪孚林不明白的只有一条,王畿和何心隐这两位心学阵营中鼎鼎大名的人,究竟为什么对他如此关注?

“小汪巡按,你这些年走南闯北,做了不少事情,有些事很多人知道,有些事很多人不知道。但那些很多人不知道的事,你这何先生也都知道。不要小看了他,他于天下行走了这么多年,贩夫走卒无所不交,之前还在杭州、南京、镇江你那三个镖局里客串过一阵子。”王畿见汪孚林一副瞠目结舌,仿佛见了鬼的神情,他不由觉得很有趣,一时笑得连眼睛都眯缝了起来,“所以,他对我说,你看似油滑,实则却有一颗侠肝义胆。”

你们两位这高帽子给我戴得太高了!

汪孚林实在是唯有苦笑了:“这话简直是要把我架在火上烤啊!我从来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哪里配得上侠肝义胆四个字?”

何心隐却嘿然笑了:“哦?那当初你到杭州和当初的杭州知府,如今的广东按察使凃渊去北新关劝服乱民,怎么没见你遇事往后躲?给人家那个行将倒闭的小馆子支招,如今西湖边上楼外楼蒸蒸日上,你那时候怎么不像其他人那样吃抹干净不认账,直接走路?在镇江,和你吕师兄认得的那头倔牛遇人算计,你怎么肯掏银子给人赎身,又帮他解决了生计?

你啊,没看到没听到的事情,你可以当不知道,但只要撞到你面前,你却一定会出手。汪孚林,你骨子里还是一股热血,就如同你在京师留下的两句诗一样,你还说人家沈懋学,其实你自己难道不是一双冷眼看世人,满腔热血酬知音?至于你一个养子一个学生怎么收的,我就不多说了。”

面对何心隐这样的评价,汪孚林不由得再次审视了一下自己。不说别的,想想自己在辽东走的那一趟,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功利归功利,但骨子里确实还遗留着前世某种愤青的特质。最重要的是,前世里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所以很多事情只能通过嘴炮来发泄心头郁闷,而这一世,尽管他最开始只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地主,可禁不住背后有人,机缘独到,阴差阳错之下有了更大的能力,那么又有什么理由不拿出来好好用?

“何先生,你和龙溪先生可以说正事了,再这么高帽子戴下去,我恐怕只有落荒而逃了。还有,请龙溪先生千万收起那巡按两个字,不要寒碜我了。”

王畿和何心隐刚刚一搭一档,此时见火候差不多了,何心隐方才看向了王畿。毕竟,这位是如今王氏心学体系中辈分最高的,哪怕并不是每个人都礼敬这位龙溪先生,而且其学说也和很多人有分歧,但年龄阅历放在那儿,让人不得不敬重。

于是,王畿就打头说道:“既如此,那好,我就仗着年纪大,叫你一声小友。你吕师兄这几年足迹踏遍整个东部,虽说还没走完整个大明,但积攒下来的笔记已经送给了夫山一部分,其中罗列出来的人成百上千,有的是怀才不遇的文人,有的是有万夫不当之勇,却只能做个杀猪屠夫的勇士,也有的是野心勃勃,正在各种营生上钻营的家伙。再加上夫山行走天下遇到的人,总共就整理了这三册。

夫山已经老了,你吕师兄虽则是天下勇士,但他出面相交了这么多人,却不适合再做剩下扫尾的工作。而你身为朝廷命官,却偏偏涉足黑白两道,所以我们希望你能找法子收拢这些人,让他们走正道。实在不行,这广东不是有无数商人为了求利扬帆出海吗,可以把这些人送去南洋西洋东洋。我老了,哪怕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法子,可把某个日子往后推一天,也比有人打着替天行道的口号揭竿而起,实则却是生灵涂炭的好。”

汪孚林被王畿这提议给说得心中一动。想当初他在杭州笼络打行众人,在南京优待胡宗宪旧部,不就是为了让自己有一点暗地里的实力吗?可要收拢这些绝不仅仅是鸡鸣狗盗,而很有可能是草莽英雄的家伙,那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一旦泄露出去,图谋叵测四个字绝对会扣在自己脑袋上。而且,说得不好听一点,就和之前他把瑶女听成妖女一样,这怎么好像要开启武侠模式,拉帮结派了?

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保守谨慎一点儿:“二位先生,官身不自由,你们也应该是知道的。我如今在广东巡按也许还好一点,可将来若是调去其他地方,哪来的功夫和吕师兄一样走遍天下,把人全都网罗到兜子里?而且,二位心思是好的,可这做起来实在是不容易。”

他突然想起历史上何心隐那悲凉的结局,立刻词锋一转道:“当然,如果何先生肯出面和我一起做这件事,那么我不说二话,要钱出钱,要人出人!”

总比让何心隐继续抛头露面讲学,然后激起朝中那位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首辅大人痛下杀手好!

好话说了一箩筐,何心隐本来是想激汪孚林担下这个责任,毕竟,二十出头却能考上进士当上巡按,而又有头脑有手段的年轻人,着实非常少见,而他要交托的,恰恰又是这么一桩需要有勇有谋有担当的人来做的事。可兜来转去,汪孚林直接又把他给绕进去了,他不禁有些哭笑不得。可接下来汪孚林说出的话,却让他陷入了沉默。

“何先生,你也许觉得我只不过想借你虎威,但刚刚龙溪先生也说了,首辅大人对你心怀忌惮,甚至到了有所杀意,既然如此,你还在天下各处奔波,抛头露面讲学,这就很危险了。再说,听过你讲学的学生很多,但得你点头的亲传弟子却很少,至少我知道的,就仅仅只有一个吕师兄。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你出事,有多少人会营救,又有多少人来得及营救?讲学启民智,这确实是好事,可天下讲学的大儒很多,何先生,你年纪大了,该歇一歇了!”

王畿没想到汪孚林反过来劝说何心隐,大感意外的同时,也不得不再次修正了自己对汪孚林的评价。他当然知道,早就不做官,犹如闲云野鹤一般的自己对于朝中大佬来说,只是一个讨人嫌的老头而已,不会视作为眼中钉肉中刺,可何心隐不同。

何心隐太会折腾了,当年这位能够在江西这样的科举魔鬼大省中,一举夺下乡试头名解元,如果一直致力于科举,早就是进士了!可何心隐偏偏在接触到心学体系之后,先是拜在颜山农门下,而后更是在胡宗宪幕下抗倭,在徐阶幕中谋除首辅严嵩,却始终没有继续去考功名做高官,这份谋勇已经非常可贵,偏偏此人还居然在家乡捣腾出一个萃和堂,而后又四方讲学。这样一个很难控制的人,当权者如何能容?

“夫山,汪小友这话很中肯,也是为你着想,你也该考虑一下自己了。”说到这里,王畿见何心隐摇头不语,便招手示意汪孚林上前,随即从旁边书箱中,拿出三册厚厚的东西递给了汪孚林,等其接了之后方才一字一句地说,“这是誊抄过的,你吕师兄原版已经烧了,毕竟能被人认出笔迹的东西还是毁掉的好。这样吧,何夫山我来劝。至于你,趁着巡按广东十府,最好能够试着接触一下这些人,能收拢多少就收拢多少。”

尽管还没把何心隐劝服,但汪孚林还是收下了东西。毕竟,何心隐要做的事,和他要做的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否则,他为什么在辽东处心积虑也要杀了努尔哈赤?杀了努尔哈赤之后,女真真的就没有英雄了?不过是为了延后某些危机而已。

而且,他此来广东,也是怀着想要去澳门,让红薯这一作物尽快传入中国的目的,以便在即将到来的小冰河时期缓解天灾带来的饥荒。毕竟,他在这世上能够改变不少东西,但他能够改变的主要是人,却不包括天时地利,这种气候变化带来的大灾荒,只能通过引入高产作物来缓解。

既然陈家兄弟还没回来,他就暂时定定心心翻了翻手头三册抄录的小册子。当他好容易翻到广东时,就只见每一个名字后头都标出了详细的府县甚至乡镇,擅长什么,性格如何,有一部分吕光午交过手的人,甚至还注明了武艺优劣评价。通过那一个个蝇头小楷,他仿佛看到了奔波于天下的吕光午,心头不由得肃然起敬。他也不知道看了多久,这才听到外间叩门声。

“应该是陈家兄弟回来了,汪小友,你去吧,要是夫山有所决定,我一定派人给你送信。”

听到王畿这么说,汪孚林就不再强求何心隐答应自己的提议,起身拱手告辞。当他出了正房,看到敲门的是一个僮仆,而不远处的院门口恰是陈洪昌和陈炳昌,这次他们却被几个家丁给挡住了,他就快步走了过去。等到会合,他阻止了立刻要说事情经过的兄弟俩,瞧了一眼脸色还算不错的他们,他知道事情应该解决得不坏,就微微颔首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随我回城再说。”

从濂溪书院回到察院街的察院,汪孚林这才细细问了陈家兄弟经过。也许是因为自己之前临走时的告诫,也许是因为陈炳昌的赔礼道歉,以及离开濂溪书院的承诺,兄弟俩那个室友刘贤接受了陈炳昌的道歉,也为自己的咄咄逼人赔了不是。至于书院的徐山长,在听明白事情原委之后,狠狠责备了陈炳昌一番,虽说对其负疚离开书院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同意了。毕竟,书院的戒律摆在那里,他能够容许陈家老大继续留在书院,那就已经是分外留情了。

“既然如此,陈小弟,你大哥想来已经对你转达了,你可愿意留在察院,给我处理一些文书幕僚上的事情,也就是权充书记?我把话说在前头,一年束脩三十两,四季衣服另外算,其余……”

不等汪孚林把话说完,陈炳昌立刻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为了那件事,大哥已经为我担惊受怕已经很久了,一直都怕刘贤把事情说出去,能够有如今这结果,都是因为汪大哥你出手相助!我不要什么束脩,汪大哥你让我干什么都行!”

陈洪昌没想到一直心思细腻的弟弟此时此刻却会如此失态,而且这称呼也实在是不对头啊!他想了想,正打算挨着弟弟跪下来,却没想到被汪孚林狠狠瞪了一眼,这下子不由有些讪讪的,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他眼见得汪孚林虎着脸伸手把陈炳昌给拽了起来,继而又听到了重重一声冷哼。

“谢我是一码事,给我做事又是另一码事。而且,你忘了你大哥要搬出号舍,每个月补贴的粮米也要减半?你本来想找个帐房之类的活计来赚钱,怎么到我这就变成要做白工?叫我汪大哥,就拿束脩,要是送上门来的白工,我可不要!”

陈炳昌只觉得眼睛很不争气地滚出了眼眶,哪怕使劲吸了吸鼻子,可还是忍不住。他低下头沉默了好一会儿,这才低声说道:“只要汪大哥相信我,那我就一定仔仔细细用心,不辜负汪大哥的信赖。”

而陈洪昌想到弟弟这份丰厚的束脩恐怕到时候都要贴补到自己身上,一张脸登时涨得通红,可他根本来不及说什么,就看到汪孚林冲着自己笑了笑。

“说起来,炳昌你和我家金宝差不多大,比秋枫还小两岁,洪昌你比我小半岁……其实要不是巡按御史不能带家眷,我家那两个小的还要去试试今年南直隶乡试,这次也跟我来了,也能多认识几个朋友。”汪孚林说到这里,不禁有些感慨。说到底,他要真就这么点年岁,哪里斗得过那些老狐狸?

陈洪昌以为汪孚林刚刚提到的人应该是弟弟又或者堂表兄弟,也没太放在心上。有了之前那桩事情,他和弟弟对于汪孚林都有了很深的信赖,说话也就不像是从前刚认识那样拘束,尤其汪孚林问到他们所知道的四境民情时,两人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然而,他们终究是读书人,大多数时间都放在濂溪书院中,对于士林了解颇多,可对于民生就没有那许多涉猎。尽管如此,汪孚林仍然觉得此次从濂溪书院聘了这么一个书记颇为值当。

陈炳昌的文墨功夫很不错,而且心地实诚,不是本地人却能说一口流利的粤语。更何况,他对于陈炳昌救下瑶女这件事,心里还另外有些考量。而且,他仓促之间下来,不像别人那样任过官有经验,又或者有师长推荐幕僚,甚至从南北国子监带几个监生下来,他只能靠自己。

现如今他的首要目的不在于巡查各县,而是先去濠镜,也就是澳门走一趟。毕竟,去各府县刮地皮,哪有去澳门刮地皮来得快?

ps:今天一更。

第25章 小秀才和菜鸟县尊第270章 谁都不是好揉捏的面团!第776章 隔墙演好戏第540章 谭公赠剑邀陪练第847章 女人能做什么?第46章 新鲜出炉的代理县令第260章 越闹越大了第322章 潮音洞遇洋鬼子第612章 各自放大招之前第743章 国策和缺钱第947章 再下一城第683章 先来者先得第617章 群英荟萃(下)第179章 再一次的相亲,秋高气爽的午觉第294章 浮香坊上鸿门宴第50章 你这个歙奸!第484章 失之交臂的首辅大人第654章 尘埃落定第844章 盟友第312章 讼棍这行当第514章 大司马第847章 女人能做什么?第125章 坑了一个又一个!第474章 夺回主动第811章 小人物撬动的大支点第559章 李家的分寸第309章 你给我赔罪就行了第3章 日记和梦话第475章 召集旧部第21章 行情看涨的汪小官人第844章 盟友第424章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第596章 百死无悔第761章 烂账背后的算计第625章 当李皇亲看上汪财神第570章 夺妻之恨第881章 一锤定音第552章 养寇自重第645章 又是假的!第145章 戚家军出的难题第711章 无聊的监考,美味的诱惑第951章 棘手的善后第395章 炸毛之后再捋平第451章 得瑟的岳父大人第272章 一人做事一人当第906章 四方借力第955章 传说结束,历史刚开始第272章 一人做事一人当第26章 家和万事兴第411章 黑店冲突第779章 借机卖私货第463章 什么叫仗义第899章 张府这条船第286章 押题的奥妙第477章 古道热肠李小侯第508章 三甲传胪第864章 监生的奥妙第488章 小人物背后的大推手第945章 引火烧身第482章 乡党第212章 装疯第938章 针尖对麦芒第847章 女人能做什么?第160章 真正的狐狸尾巴第459章 考完了!第416章 仗义每多屠狗辈第813章 皇帝的权威第474章 夺回主动第418章 别人选美我自醉第566章 汪沈密商,如松试探第353章 又忽悠了三个第340章 初到宝地第89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395章 炸毛之后再捋平第27章 鬼才要当粮长!第335章 大洗牌第389章 到底谁逼谁第16章 好一顿竹笋烤肉第757章 走狗和上司第641章 轻徭薄赋的真相第76章 疑似内鬼第376章 挑你巡抚对巡按第696章 漏网之鱼?第416章 仗义每多屠狗辈第493章 张四维也来了第82章 智取叶大炮第246章 珍贵的贺礼第676章 诱敌之计第710章 放你一马,巡视贡院第349章 婚约这回事第734章 奇功归何人?第492章 首辅大人召见第648章 入嗣这件事第79章 揍的就是你!第425章 好兄弟一辈子第346章 亲不亲一家人第897章 回京之后的面圣第209章 宋朝的林大人……第843章 殊途同归第110章 镇院大杀器
第25章 小秀才和菜鸟县尊第270章 谁都不是好揉捏的面团!第776章 隔墙演好戏第540章 谭公赠剑邀陪练第847章 女人能做什么?第46章 新鲜出炉的代理县令第260章 越闹越大了第322章 潮音洞遇洋鬼子第612章 各自放大招之前第743章 国策和缺钱第947章 再下一城第683章 先来者先得第617章 群英荟萃(下)第179章 再一次的相亲,秋高气爽的午觉第294章 浮香坊上鸿门宴第50章 你这个歙奸!第484章 失之交臂的首辅大人第654章 尘埃落定第844章 盟友第312章 讼棍这行当第514章 大司马第847章 女人能做什么?第125章 坑了一个又一个!第474章 夺回主动第811章 小人物撬动的大支点第559章 李家的分寸第309章 你给我赔罪就行了第3章 日记和梦话第475章 召集旧部第21章 行情看涨的汪小官人第844章 盟友第424章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第596章 百死无悔第761章 烂账背后的算计第625章 当李皇亲看上汪财神第570章 夺妻之恨第881章 一锤定音第552章 养寇自重第645章 又是假的!第145章 戚家军出的难题第711章 无聊的监考,美味的诱惑第951章 棘手的善后第395章 炸毛之后再捋平第451章 得瑟的岳父大人第272章 一人做事一人当第906章 四方借力第955章 传说结束,历史刚开始第272章 一人做事一人当第26章 家和万事兴第411章 黑店冲突第779章 借机卖私货第463章 什么叫仗义第899章 张府这条船第286章 押题的奥妙第477章 古道热肠李小侯第508章 三甲传胪第864章 监生的奥妙第488章 小人物背后的大推手第945章 引火烧身第482章 乡党第212章 装疯第938章 针尖对麦芒第847章 女人能做什么?第160章 真正的狐狸尾巴第459章 考完了!第416章 仗义每多屠狗辈第813章 皇帝的权威第474章 夺回主动第418章 别人选美我自醉第566章 汪沈密商,如松试探第353章 又忽悠了三个第340章 初到宝地第89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395章 炸毛之后再捋平第27章 鬼才要当粮长!第335章 大洗牌第389章 到底谁逼谁第16章 好一顿竹笋烤肉第757章 走狗和上司第641章 轻徭薄赋的真相第76章 疑似内鬼第376章 挑你巡抚对巡按第696章 漏网之鱼?第416章 仗义每多屠狗辈第493章 张四维也来了第82章 智取叶大炮第246章 珍贵的贺礼第676章 诱敌之计第710章 放你一马,巡视贡院第349章 婚约这回事第734章 奇功归何人?第492章 首辅大人召见第648章 入嗣这件事第79章 揍的就是你!第425章 好兄弟一辈子第346章 亲不亲一家人第897章 回京之后的面圣第209章 宋朝的林大人……第843章 殊途同归第110章 镇院大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