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沽名钓誉的提学

“那就先去登门赔礼吧。

”看面相仿佛非常沉默寡言的赵老爷这才第一次开了口,“他是官,我们是民,更何况本来就是我们怠慢了他,这时候放下身段,好好去赔礼致歉,想来总能够有些效用。我们总共也就迟到了三刻钟,这位新任广东巡按御史却能够让刚刚那些和我们都打过交道的商人心服口服,甚至对我们这等态势,却不止是手段使然,而是应该拿出了黄七老爷刚刚提到的什么好事作为诱饵。利益面前,些许面子算得了什么?”

言大老爷知道赵老爷家中人口单薄,却仅凭一己之力在广州商帮中异军突起,在众多粤商里也算一号人物,但就是这在商言商,不大讲人情的一面让不少人对其敬而远之。此刻听到他都这么说,再加上冯三爷虽不情愿,却还是点了点头,他自然不可能为了维护自己那点颜面就不顾大局。然而,等到他们匆匆出了茶楼赶到县衙之后,却再次碰了个软钉子。

“汪大人不在县衙。”

“怎么就不在了?我们之前才看到汪大人和顾县尊一块从茶楼出来!”冯三爷本来就满腹牢骚,这会儿更是有些压不住火,“要挡驾也想个好借口!”

“说不在就不在,怎么,巡按御史的行踪还要向你们报备?”县衙那门房却也不是好对付的,此时眼睛一瞪,说话何止是硬梆梆的,竟也和吃了火药一般,“顾县尊是回来了,但汪巡按却是半道上就去了香山学宫,看你也不是个读书人,只知道那点铜臭的事……”

冯三爷着实气得发抖,要不是言大老爷和赵老爷立刻将他拽开,怕是他这堂堂富家公子会在县衙门前和个门房大吵大闹起来。等到离开县衙大门老远,他还有些愤恨不平,却没想到赵老爷竟是长叹一声道:“那门房虽是嘴狠,却也道出了我平生最大憾事。若非当初家贫,我又何至于考中秀才后就弃了科场进了商场,如今家财万贯,儿孙却全无读书灵气,只怕是真的要铜臭满门了。”

赵老爷这话,言大老爷和冯三爷却没什么共鸣,毕竟,他们从小读书归读书,也就是读几本经史典籍,不至于被人讥笑目不识丁,身上可没有功名。只不过经此一番话,冯三爷也没那么大恼火的劲头了,只能暗自嘀咕。可等到坐凉轿来到学宫后,他扫了一眼这块地方,却不由得轻声惊叹。

其地之广阔,竟是不逊色于广州城内南海和番禺两县的学宫!怪不得都说香山这些年出的举人进士很不少!

这时候的太阳已经相当火辣辣了,好在学宫四周总有遮阴绿树,一行人直接找地方停了车马,赵老爷就淡淡地说道:“既来之则安之,之前是人家等我们,现在就换成咱们等人家了,等吧!”

刚刚和一群满身铜臭的商人说完利益,汪孚林一转身来到这香山学宫,和秀才们说教化,说圣贤,却也是头头是道

。当然,他也非常清楚,以自己的年纪坐在现在这个官职,想要对这些心高气傲的读书人平易近人,那绝对是自讨苦吃,到时候反被人挤兑就没意思了。所以,他即便不像那些老夫子一样严厉刻板,却也刻意显摆官威,整个人散发出一种生人勿近的冷峻气息。

这是早一天就定好的,再加上张居正那整饬学政疏的效应,反正今天偌大的明伦堂里满满当当都是秀才,足有好几百,在这闷热的天气里着实是一个莫大的挑战,其中甚至有不少白头老生员。即便不少秀才对于汪孚林那年纪轻轻就是上官非常羡慕嫉妒恨,可也只能老老实实坐在下头一动不动。

毕竟,尽管汪孚林并非提督学校的提学大宗师,可就凭巡按御史这四个字,对提学大宗师的影响也非同小可。

虽说巡视一县就不能少得了巡视学校这一茬,可汪孚林也知道广州的天气,早早就让人烧好了解暑的凉茶分发,因此他针对张居正的整饬学政疏即兴发挥讲了两刻钟,接下来就是抽查考较,这一环节登时弄得好些人心惊肉跳。好在汪孚林仿佛是听进去了县学张教谕的暗示,点的全都是本县很有才华的几个秀才,倒让下头生怕抽查自己的秀才们如释重负。好容易今天这一场巡视学校就要结束的时候,汪孚林突然开口问道:“本县现在有多少个廪生?”

这本来是一个不大难回答的问题,然而,张教谕的脸色却剧烈变化了一下:“廪生四十,这是国初的制度,本县学宫自然也是遵照祖制。说起来,去年年中的道试,本县总共才取中了三名生员,都是附生。”

汪孚林不过是随口一问,原本并不期待有什么不一样的回答,但听到总共才取了三个秀才,他的脸色仍是瞬间一僵。此时他正是从明伦堂往学宫大门走,却不由得回头看了张教谕一眼,直到确信对方这话是说给他听的,他方才拧紧了眉头。这时候,亲自送他的张教谕又压低了声音说:“大人,前任歙县学宫冯教谕,和我乃是同乡,曾经对我提到过大人天纵之才,仗义厚道,最是年轻才俊。”

这么巧,这家伙和当初的歙县冯教谕是同乡?

即便已经过去好几年了,汪孚林当然不会忘了自己还是秀才的时候,管理偌大一个歙县学宫的教谕冯师爷。这位冯师爷虽说头一次见面就不分青红皂白训了他一顿,但在趋利避害之外,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厚道的人。而且,叶大炮在歙县清理那些骗子棍徒,又是冯教谕接下了写《杜骗新书》的差事,请了叶大炮写序,印发的第一卷在徽州府乃至南直隶很多府县流传,确实非常有助于防止欺诈案件。

只不过等到他高中进士回乡“养病”之后,冯教谕已经离任了,这《杜骗新书》也就暂时成了太监断头书。如今在他乡遇到故知的老乡,张教谕又显然话里有话,汪孚林就微微笑了笑,随即点点头道:“冯老师当年在歙县帮过我很大的忙,还请张教谕回头代致问候

。说起来我还想让他操刀,把杜骗新书继续写下去,过一阵子倒要登门拜访。”

“一定一定,冯兄若知道大人这好意,一定会很高兴的。其实,他就是潮州府海阳县本地人,和濠镜豪商潮州府冯氏还是本家。”不动声色帮同乡和汪孚林重新牵线搭桥之后,张教谕这才言归正传,继续谈下头生员那点事,言谈之中不外乎是说提学大宗师太过严苛诸如此类的话。

谈到这个,汪孚林立刻想到了之前经过韶州府曲江县,住在客栈时,还有差役来通知客栈记得给参加科考的秀才腾房子那点事,踌躇片刻,他就索性对张教谕说了。横竖以他如今的地位,张教谕不过是小小一个县学教谕,连很多秀才尚且都不把人放在眼里,他就更不用担心对方耍什么花招了。果然,他才刚提到这件事,张教谕立刻嗤之以鼻:“大人,那位大宗师也算是我的顶头上司,不是我背后戳人脊梁骨,这是十足十的当了****还要立牌坊!”

因为汪孚林是南直隶人,因此张教谕今天一直都是说官话,此刻稍稍带出了几分潮汕口音,那着实是满脸气咻咻,一副豁出去的架势。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阴着脸说:“虽说首辅大人下令整饬学政,说是童生要真才实学才能进学,可咱们广东历来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名的书院不计其数。就咱们香山县,怎至于一届道试就录取三个生员?您别看他在韶州府那般装腔作势,你知道他去年取了几个生员?每个县两三个!这简直是太过分了!”

汪孚林本想着反过来安慰了张教谕几句,可这位怒发冲冠的中年人却又忿忿不平地说:“历来县丞、主簿、典史、教谕,原本只要并非本县本府的官员就行了,但这位大宗师非得揪着我是潮州府人,不适合在香山县当这个教谕。他就不知道看看地图吗,海阳和香山虽说全都是在广东,但两地相隔都要上千里了!而且,我这个教谕上任以来,本地生员服膺,他不就是看到我常常来引名儒讲课吗?可名儒不来,就县学原本这点人,哪个秀才愿来点卯?”

“好了,你不用再说。”

尽管只是惜字如金的一句话,但张教谕却立刻闭上了嘴。他当然清楚自己一个区区九品教谕和提学大宗师,正四品的按察副使之间那是天差地别的差距,就连身边这位巡按御史,如果没有非常稳准狠的证据,也是绝对不可能对提学如何。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明知道说了不但可能于事无补,还会另有大害,他还是说了,这会儿反而心中畅快了不少。眼看快到大门时,他突然听到领先自己半步的汪孚林头也不回地说了一句话。

“生员名额的问题,我日后有机会,自然会想办法提一提,张教谕你就放宽心吧。”

张教谕呆愣片刻,直到汪孚林已经出了门,他这才如梦初醒,慌忙快走两步出门,随即深深一揖道:“多谢汪巡按,下官恭送大人!”

正在那边树荫底下等人的冯三爷等人先看到汪孚林一马当先出门,而后是几个人亲随模样的紧随其后,等到张教谕送出大门长揖行礼,又如此称呼,哪里还不知道正主儿出来了

。要说此刻已经快到午饭时分了,饥肠辘辘的他们却一直等候在此,不敢离开,因而也来不及去细想张教谕那毕恭毕敬的态度,慌忙迎上前去,最前头的言大老爷更是抢在那几个亲随阻拦自己之前行礼谢罪。

“汪爷,之前茶楼之约,是我等三人半道上被家乡紧急传书给绊住了,绝非故意拖延不至。还请汪爷大人大量,千万海涵。”

之前在茶楼外头,汪孚林就已经见过这三位,这时候见言大老爷身后的赵老爷亦是紧随着行礼道歉,最年轻的冯三爷却是有些勉强的样子,他哂然一笑,却是状似漫不经心地说道:“反正之前我也只是想召集濠镜的商人随便聊聊,没有什么大事,你们错过也就算了。”

即便只是富家子弟,没经历过大事的赵三爷,也知道汪孚林的言不由衷,更何况言大老爷和赵老爷?等都等了这么久,他们又岂会因为汪孚林的一时推搪而半途而废,少不得又说了一箩筐的好话,再加上冯三爷总算知道放低架子,他们总算是迎来了少许转机。

“你们既然一定要问,那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了。这次濠镜之行,看到码头上那条里斯本号上的那场叛乱,我觉得即便朝廷坐收租税,可这濠镜完全交给佛郎机人,却实在是犹如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然而,此事毕竟已经有二十余年,我也不想轻易改动成法。既然最初定下的祖制是番船停靠后,一律到广州城内定期,而现在几乎全都移到了濠镜,那么,既然之前就让三十六行持澳票计出口税,那还不如在濠镜设一个机构。”

见对面三位广州商帮的豪商代表无不悚然,显然觉得他又要出什么幺蛾子,汪孚林就笑了笑说:“我的建议是,既然你们各家无不在濠镜本地设有商号,号三十六行,携澳票与佛郎机人交易,不如便选出六家为保商,然后组建一个议事局,再选澳长,主管澳票事宜,同时主管所有商业纷争,得到特许权的时候,收回佛郎机人的租赁权,由保商代为管理土地以及交易。

毕竟,如今是他们要买我们的货,而不是我们一定要买他们的东西,说一句不好听的,当年下西洋时候那些苏木胡椒,都已经折俸多少年了,仓库里还有剩的?如此一来,一旦发生交易欺诈又或者别的大明商户或子民受害,可以第一时间作为一个整体与佛郎机人交涉,而不必等候官府这边的反应。具体的事情,你们三个可以去找其他人商量商量。我之前已经给朝廷上了奏疏,这次是和你们通个气,而且在茶楼的时候我也说了,他们六家可以作为首届议事局的人选。”

尽管黄七老爷之前说过是一桩好事,但三人之前心里还是有所疑虑的,直到此刻,他们方才意识到这究竟是怎样一件好事。可是,不等他们细细咀嚼这番话,汪孚林就已经上了凉轿,分明是不想多说了。面对这番光景,赵老爷伸手拦住了还要上前再细问的言大老爷和赵三爷,沉声说道:“事情太大,我们得回去一趟。”

“啊?回去?”冯三爷忍不住脱口而出,“舅舅,之前咱们过来,那边稳坐钓鱼台的几家就已经笑话我们沉不住气,这灰溜溜回去岂不是更加让人笑话?再说了,这么大的一件事情,万一真的让他们六家独占了保商的名额,包揽了议事局里的席次,那我们不是更要被人骂?”

赵老爷没好气地说道:“越是这样,越是要回去

!”

第746章 论功行赏第642章 残局和善后第272章 一人做事一人当第297章 无赖的谈判第14章 各式各样的队友第44章 演技派第741章 继续演戏第537章 攻防和反击第410章 这杯喜酒我喝定了!第12章 杀威棒,豆腐印第45章 赠君徽州府志第808章 堂官的大洗牌第846章 夤夜商除逆第374章 枕边夜话,巡抚驾到第262章 烂透的官场第576章 无毒不丈夫第430章 弟妹你好第76章 疑似内鬼第77章 竟然是极品无赖第912章 攻坚战的开始第155章 人人上阵第251章 欢天喜地过大年第464章 拙劣的密谋第795章 剽窃第558章 兴亡皆苦第23章 光杆县令和义气秀才第908章 说动第191章 男不如女,老爷不如夫人第310章 空手套白狼第384章 纵虎归山第774章 汪孚林的高姿态第571章 天赐良机!第394章 老天有眼,我可以去见胡公了第922章 专业坑爹(下)第360章 雷厉风行第846章 夤夜商除逆第466章 路过的幕后黑手第837章 恶毒的心计第161章 邀约和反击第804章 危言耸听第441章 隐伏杀机为哪般第199章 倒霉的廪生第407章 铤而走险第708章 徐生的举荐第134章 珠联璧合的嘴炮第357章 和事老第135章 非礼勿视和面壁第749章 对症下药的笼络第787章 仗义的汪掌道第233章 直接赚进城第58章 敲饭碗?第237章 是非自有公道第797章 风波再起第73章 狐狸尾巴揪不着第179章 再一次的相亲,秋高气爽的午觉第947章 再下一城第649章 横生枝节第539章 广宁初印象第150章 挂戚家军的牛头第46章 新鲜出炉的代理县令第397章 却原来是抢人美缺第802章 君子坦荡荡第131章 彻底把水搅浑第612章 各自放大招之前第309章 你给我赔罪就行了第585章 杀奴(中)第119章 收不齐的夏税第242章 战斗力爆表第103章 有钱好办事第212章 装疯第648章 入嗣这件事第784章 下马威第882章 接包袱第480章 满是收获的回程第557章 夫人们的推荐第910章 廷辩第370章 不是锦衣卫!第609章 自以为是,以卵击石第792章 意外的请托第259章 雷厉风行的官府?第285章 压榜魔咒第620章 给人送刀子第5章 汪小官人的决断第322章 潮音洞遇洋鬼子第843章 殊途同归第232章 激怒和追兵第527章 蓟镇的潜规则第388章 看新房也要用兵法第430章 弟妹你好第246章 珍贵的贺礼第948章 生路第314章 何处为奥援第446章 侠骨柔情第596章 百死无悔第750章 谁走谁留?第503章 会试第493章 张四维也来了第137章 真正的权威和权势!第150章 挂戚家军的牛头第607章 文华殿上三堂会审
第746章 论功行赏第642章 残局和善后第272章 一人做事一人当第297章 无赖的谈判第14章 各式各样的队友第44章 演技派第741章 继续演戏第537章 攻防和反击第410章 这杯喜酒我喝定了!第12章 杀威棒,豆腐印第45章 赠君徽州府志第808章 堂官的大洗牌第846章 夤夜商除逆第374章 枕边夜话,巡抚驾到第262章 烂透的官场第576章 无毒不丈夫第430章 弟妹你好第76章 疑似内鬼第77章 竟然是极品无赖第912章 攻坚战的开始第155章 人人上阵第251章 欢天喜地过大年第464章 拙劣的密谋第795章 剽窃第558章 兴亡皆苦第23章 光杆县令和义气秀才第908章 说动第191章 男不如女,老爷不如夫人第310章 空手套白狼第384章 纵虎归山第774章 汪孚林的高姿态第571章 天赐良机!第394章 老天有眼,我可以去见胡公了第922章 专业坑爹(下)第360章 雷厉风行第846章 夤夜商除逆第466章 路过的幕后黑手第837章 恶毒的心计第161章 邀约和反击第804章 危言耸听第441章 隐伏杀机为哪般第199章 倒霉的廪生第407章 铤而走险第708章 徐生的举荐第134章 珠联璧合的嘴炮第357章 和事老第135章 非礼勿视和面壁第749章 对症下药的笼络第787章 仗义的汪掌道第233章 直接赚进城第58章 敲饭碗?第237章 是非自有公道第797章 风波再起第73章 狐狸尾巴揪不着第179章 再一次的相亲,秋高气爽的午觉第947章 再下一城第649章 横生枝节第539章 广宁初印象第150章 挂戚家军的牛头第46章 新鲜出炉的代理县令第397章 却原来是抢人美缺第802章 君子坦荡荡第131章 彻底把水搅浑第612章 各自放大招之前第309章 你给我赔罪就行了第585章 杀奴(中)第119章 收不齐的夏税第242章 战斗力爆表第103章 有钱好办事第212章 装疯第648章 入嗣这件事第784章 下马威第882章 接包袱第480章 满是收获的回程第557章 夫人们的推荐第910章 廷辩第370章 不是锦衣卫!第609章 自以为是,以卵击石第792章 意外的请托第259章 雷厉风行的官府?第285章 压榜魔咒第620章 给人送刀子第5章 汪小官人的决断第322章 潮音洞遇洋鬼子第843章 殊途同归第232章 激怒和追兵第527章 蓟镇的潜规则第388章 看新房也要用兵法第430章 弟妹你好第246章 珍贵的贺礼第948章 生路第314章 何处为奥援第446章 侠骨柔情第596章 百死无悔第750章 谁走谁留?第503章 会试第493章 张四维也来了第137章 真正的权威和权势!第150章 挂戚家军的牛头第607章 文华殿上三堂会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