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堂官的大洗牌

兵部左侍郎汪道昆因病请辞,兵部尚书王崇古因弹劾请告老。

谁都没想到,在张居正夺情风波的节骨眼上,兵部竟然先出了这样的变故!这下子,兵部竟是只剩下了右侍郎曾省吾一个了!

而在万历皇帝接受了这兵部两位堂官请辞之后,张居正便正式接受了夺情的诏令。这下子,便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早就议论纷纷的朝中更是一片哗然。在这种节骨眼上,汪道昆用最快的速度卖了自己那座宅子,遣散了许多家仆,收拾了行李回乡。从前他虽说也曾经罢官赋闲过,京师这座宅子却一直都放着,现如今连房子都卖了,这简直不是告病,而是告老,竟给人一种放弃起复的感觉。

直到这时候,他方才看出世态炎凉来,殷正茂派了个心腹长班来,问过事情缘由之后,竟是唯恐避他不及。殷正茂这个同年兼同乡尚且如此,别人就更不用说了,别说程仪,连送行都不提一句。而许国却打发金宝和自己的长子一同过来,提早给汪道昆送了个行。据说因为这样的分歧,殷正茂和许国两人次日仿佛还起了一番争执,曾经看似牢不可破的歙党,倏忽间便分崩离析了。

然而,不少清流却对汪道昆此举大为赞赏和钦佩。因为车马箱笼总有不少,汪家一行人行进速度很慢,出城往张家湾运河码头方向走了不过十里,便先后有好几拨人追来送行。汪道昆听着那些表示慰问,表示同情,表示钦佩的话,最初有些愕然,到最后就完全麻木了。可是,当最后一拨人来送时,当那马车停下,从上头下来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文士时,他才终于吃了一惊。

竟然是詹事府詹事兼侍读学士,比许国早一届,且更加负有盛誉,人皆道是未来阁臣之选的前辈榜眼王锡爵!

汪道昆自忖和王锡爵完全谈不上交情,此时竟忍不住愣了一愣,直到对方下马车上前,他才立刻在老仆的搀扶之下,徐徐下了马车。两边见过之后,他却只见王锡爵竟是深深一揖道:“南明前辈此行告病归乡,人人无不知你是规劝元辅不成,这才黯然隐退。这朝廷大佬之中,吏部尚书张子文也不过是不上书留元辅而已,却不敢规劝,相形之下,比你差远了!”

没想到王锡爵竟然拿自己和张瀚比,汪道昆忍不住嘴角抽搐了一下,暗叹自己说是毅然请辞,免得歙县三人党树大招风,给汪孚林去桎梏,顺便还能看出人心,可归根结底,何尝不是成名捷径?他深知在这人来人往的官道上,不能标榜太过,立刻摇摇头说:“荆石贤弟言重了,我只不过是多年戎马,而后又是案牍操劳,故而积劳成疾,这才归乡休养,并不是什么劝谏首辅不成而黯然隐退。否则,这就是拿他人之事求名,太不厚道!”

王锡爵微微一怔,旋即却呵呵笑道:“南明兄真是谦谦君子。你是私信相劝,如今元辅已经接受了夺情,我他日却也准备登门相劝。若是元辅还是不肯接受,恐怕我也会如你这般,上书请回乡了。”

汪道昆听到王锡爵在如今这等眼看就可以掌管翰林院的时候,竟然也打算硬干一场,不成就急流勇退,避过眼下这段张居正执政的时光,哪怕从前与其并无私交,也不由得心情震动。不过,他也知道和自己的弟弟汪道贯这才刚出仕相比,王锡爵胞弟王鼎爵却是叶钧耀那一届的同年,名次更在二甲前列,兜兜转转都在两京六部任职,前年就已经转到外任当提学道,再说,王锡爵又没有张四维这种恐怖的仇人,就算辞官也不用非得留谁在朝中以防万一!

“那还请荆石贤弟珍重。我就先走一步,回乡奉亲,享天伦之乐去了。”

见汪道昆笑着揖别,王锡爵眼见汪家一行人继续起行,车马箱笼全都显得简简单单,他深知松明山汪氏和自家太仓王氏一样,都是富商出身,根本用不着做官贪墨来维持生计,如今这极其简单的行李,必定是变卖了大件木质家具,将不要的过季衣物折价出让的结果。可是,对于汪道昆身为张居正亲信,选择的却不是张瀚那种投机性强的消极对抗,而是堂堂正正写信的方式,他还是颇为钦佩。

至于他自己……他会和对汪道昆说的那样,找准机会,堂堂正正登门去劝!

金宝虽说代替老师许国和养父汪孚林去早早送过汪道昆,但汪孚林到底窝在都察院,丝毫表示都没有,在底下几个试御史看来,自然各有各的想法。这其中,从前凡事冲在最前,怪话一堆堆的王继光反而因为之前险些成了给事中们的靶子,变得沉默安静了下来。而王学曾作为汪孚林监临乡试时取中的举人,一贯却是不说则已,一说惊人,竟是当面去对汪孚林指出,哪怕因为政见不同,不敬长辈也是不对的!

在门口守着的郑有贵听到王学曾竟是如此直截了当,简直都快吓傻了——他可是亲眼见到汪孚林在不久之前主持的非经制吏考察中,将三个没编制还偷懒耍滑的白衣书办给逐出都察院时,都察院中两百多号吏员简直是噤若寒蝉。至于吏员之外的那些御史,有人因为值夜班时只管睡觉不管公文被汪孚林批过,那还是别道的人;也有人因为背后议人被汪孚林挑过差错;最最要紧的是,很快就是三法司汇总理刑的时间,不算考语,王学曾这是不要前程了?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汪孚林既没有雷霆大怒,也没有讥讽嘲笑,就这么淡淡地听过之后,连个回答都没有,就让王学曾出来了。他还以为汪孚林不过是嘴上不说,回头就准备给王学曾小鞋穿,谁知道转头自己进去的时候,他就只听汪孚林吩咐道:“你回头去一趟几个试御史的直房,告诉他们,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理刑,让王学曾和马朝阳二人去。”

“掌道老爷,那您自己……”

“我就不去了。”汪孚林伸了个懒腰,似笑非笑地说道,“我不去,他们反而会更加集中精神,兢兢业业,生怕回头被我挑出差错,我还能省点力,那有什么不好?”

尽管那一幕只有郑有贵守在门口听到得最清楚,但王学曾没有刻意降低声线,对面福建道好些御史和吏员都听见了,故而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传到了左都御史陈瓒的耳中。眼看连日以来告老的告老,告病的告病,已经年纪一大把,自知精力不够的他原本也想请辞,奈何如此一来,他若是在王崇古和汪道昆之后请辞,不免就有一种政见不合撂挑子走人的感觉。而张居正仿佛探知了他的有心无力,竟是托人捎了个信过来。

张居正暗示他,有些归纳案牍,乃至于辅佐决断之类的事务性工作,不妨让汪孚林代为佐助!

陈瓒当然知道,普通的监察御史在任过巡按,又因年资久而担任掌道御史之后,其实在都察院已经升无可升,毕竟如正五品经历司经历之类的职位那都不是安置进士的,而再往上的正四品右佥都御史,正三品右副都御史,乃至于正二品右都御史,不是督抚的加衔,就是在南京主持都察院工作的堂官,怎么也不可能是正七品的监察御史可以骤迁而上的。这又不是当年嘉靖皇帝因大礼仪的缘故,对张璁等支持自己的御史特别加恩那种特殊时期!

意识到张居正不但要挽留自己继续留在左都御史任上,还要顺便借机培养汪孚林,陈瓒心里自然很不是滋味。老爷子和汪道昆是同年,尽管年纪比汪道昆年长一大截,而且与其也没有太多的私交,可听说汪孚林竟然因为张居正夺情和汪道昆再起争执,气得汪道昆告病请辞,伯侄完全反目,他心里何尝没有兔死狐悲之心?毕竟,他对张居正夺情,一样是不以为然的!

也正因为如此,陈瓒对汪孚林从前是挺赏识,现在却觉得年轻人到底太功利,太不择手段,可今天听说王学曾都去当面喷唾沫星子了,汪孚林竟然还把王学曾和一向办事仔细的马朝阳凑成一堆,报上来去参加三法司全都要出席的复核理刑,登时就有些糊涂弄不懂了。思来想去不明白,自忖反正已经进入了致仕倒计时的老爷子,干脆就吩咐都吏胡全去把汪孚林给直接叫了过来。

一指案头文牍,陈老爷子便直截了当地吩咐道:“你那广东道倘若无事,便替我处置一下这些各道汇总上来的东西。”

汪孚林对陈瓒那比平常生硬的口气没大在意,可陈老爷子吩咐的事情,却让他暗地倒吸一口凉气。几乎没有细想,他就立刻回绝道:“总宪大人,这不合规矩。若是真的事情多人不够,总宪大人可提请朝廷调一右副都御史协理都察院,如若要临时请人佐助,十三道掌道御史中,多有年资比我更加久远的。就算是要公允,也可以由十三道掌道御史轮番前来佐助,定下轮值的规矩。为了长治久安,最后一条无疑最好。”

难不成是我看错人了?

陈瓒听到汪孚林不但拒绝,竟然还给自己出起主意来,他微微一怔之后,便叹了一口气道:“要说之前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王篆正好进京,如果令他调北京,协理都察院,我还能多个帮手,却没想到元辅直接把人调到刑部去当侍郎了……算了,那就按照你的主意,十三道掌道御史轮番入值,等看看日后是谁接替我这个老头子,再把这一条罢了就好。不过你来都来了,这头一茬你就挑起来!”

看着陈瓒那明显带着考验的目光,汪孚林暗自叹了一口气,随即便直接捋起袖子说道:“那就请总宪大人指点下官了!”

汪孚林正在和陈瓒就协理左都御史事务扯皮的时候,张居正却还没守完七七。毕竟,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没有回家奔丧,更没有像当年那些前辈首辅那样,至少在家守制个几天做个样子,所以如今若是连七七都没完就去内阁,那么无疑更会遭到口诛笔伐。可是,因为吕调阳和张四维各有各的让人不放心之处,他还是听从了冯保暗地里的建议,将原本不该带出内阁的那些奏疏都通过冯保的渠道送到了自己的私宅。

尽管他不会做出正式的票拟,以免被人抓住把柄,可根据某些内容做出节略,然后再转达给吕调阳又或者张四维去拟票,却是最稳妥的。

此时此刻,书桌上厚厚一摞奏疏中,他随手先拿了那些各式官员上书挽留自己的奏疏,一目十行扫了一遍,然后方才点了几个名字,吩咐身前伺候的一个长班去见这些科道,吩咐他们上书弹劾吏部尚书张瀚。对于汪道昆的私信劝说,愤而告病请辞,他恼火归恼火,却也只是觉得汪道昆迂腐不识趣而已。但张瀚不一样,却也不想想当初是怎么得到吏部尚书这个位子的,得了天子诏令要上书挽留自己,却还借故推辞,拖不住了天子派人责问,这才惶恐待罪。

没有足够的实力却还要想和自己掰一掰腕子,却又没有足够的风骨和志气,又想要赖在位子上不走,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等到那长班退下去之后,张居正刚刚习惯性地摊开一本奏疏,却又听到书房外头伺候的另一个长班小心翼翼通报了一声。他开口叫进之后,来人就拿了一本奏疏和一封私信进来,行过礼方才战战兢兢地说道:“老爷,冯公公那儿紧急让人送来一本奏疏,是翰林院编修吴中行的。”

他压根不敢想吴中行上书说了什么事,急急忙忙又岔开话题道:“另一封是刑部侍郎王大人给您的私信。”

张居正等那长班放下之后逃也似地退出了门,虽说知道对方肯定不敢偷看吴中行那奏疏的内容,他的脸色还是阴沉了下来。果然,当他打开吴中行的奏疏一看,立时便气得浑身发抖。如果说,当年他的门生辽东巡按御史刘台弹劾他,便犹如在他的心窝子里狠狠扎了一刀,那么如今,同样是他的门生,当年还选了庶吉士的吴中行说夺情无视天伦法度,那么他就犹如背后挨了一棍子,满嘴都是腥甜。

尽管汪孚林和王篆都早就提醒过,士林当中似有如此风潮,可他却万万没想到,竟又是自己的门生先行挑起!

他忿然丢下吴中行的奏疏,复又拆了王篆的私信来看,可才扫了一眼,他便忍不住将整张纸揉成一团。

他怒的不是王篆,而是王篆告诉他,刑部尚书刘应节竟然也打算上书致仕,刘应节竟然对王篆明言,无法和不讲天理伦常的人在一起共事!

如果加上他竭力挽留,是否愿意留下还不一定的左都御史陈瓒,再加上他一定要拿掉的吏部尚书张瀚,已经走了的王崇古和汪道昆,再算上刘应节,六部和都察院要动多少部堂和部院重臣?这一个个人全都是在将他的军不成?

ps:假日最后一天,大家吃好喝好休息好,我也再休息一天^_^。

第610章 庆功宴第338章 欠敲打的叶大炮第362章 半路上的巧遇第356章 果然有黑手第332章 恶霸压不住地头蛇第740章 人生如戏,全凭演技第297章 无赖的谈判第719章 结盟,沉海第903章 李尧卿是谁?第220章 西园的秘密第182章 惊怒的老夫人,堵大门的粮商第885章 王锡爵的示好第849章 关公面前耍大刀第413章 丹阳豪族第118章 真正的老奸巨猾第66章 神展开第45章 赠君徽州府志第899章 张府这条船第585章 杀奴(中)第940章 疯了……第641章 轻徭薄赋的真相第425章 好兄弟一辈子第584章 杀奴(上)第592章 兴师问罪第934章 双管齐下第651章 兴师问罪第476章 信口胡诌纳兰诗第936章 终于发动了第89章 戏还没演就快穿帮了!第147章 举双手欢迎第548章 孤注一掷第788章 势不可挡第456章 新婚之夜第451章 得瑟的岳父大人第389章 到底谁逼谁第559章 李家的分寸第545章 说英雄论英雄第452章 什么叫厚脸皮第599章 张学颜的赏识第430章 弟妹你好第49章 大逆转!第789章 人仰马翻,做官最难第77章 竟然是极品无赖第305章 衣裳取人第788章 势不可挡第444章 斩草除根第180章 鬼面女的真相第72章 屏风后那轻轻一推第593章 带到沟里第494章 给你让路!第122章 奸细?第304章 秀才找碴第73章 狐狸尾巴揪不着第94章 我缺钱,你懂不懂?第297章 无赖的谈判第153章 君子协定,挺身而出第21章 行情看涨的汪小官人第444章 斩草除根第200章 坑人的最后是被爹坑第654章 尘埃落定第15章 要孝顺你爹!第13章 猪一样的对手第769章 衙内揍家奴第253章 竦川汪氏带个头吧!第901章 雪中送炭第825章 抢名额,争资源第881章 一锤定音第856章 说客和赢家第12章 杀威棒,豆腐印第895章 拍马屁的高下第93章 抱大腿可千万别抱错第160章 真正的狐狸尾巴第931章 妥协的交易第361章 一把拖走第254章 大家一起去杭州第221章 东南柱石第382章 威逼利诱第316章 开锣唱戏第27章 鬼才要当粮长!第650章 生恩不如养恩第196章 李师爷走了,许老太爷回来了第489章 不平不能不理第198章 剪彩之后一抢而空第345章 打了老的惹出小的第874章 那一棍子挨得值!第598章 人之担当第430章 弟妹你好第603章 可知道错了?第896章 施恩得图报第594章 功过难评述第440章 雨中不夜渡第151章 乡民的愤怒,叶县尊病了第449章 苦心孤诣的猴子戏第478章 风雅和铜臭第41章 灯下黑第871章 打锦衣卫的闷棍第332章 恶霸压不住地头蛇第166章 你恨过你爹吗第390章 你到底喜不喜欢我?第498章 闺秀八卦和皇家八卦
第610章 庆功宴第338章 欠敲打的叶大炮第362章 半路上的巧遇第356章 果然有黑手第332章 恶霸压不住地头蛇第740章 人生如戏,全凭演技第297章 无赖的谈判第719章 结盟,沉海第903章 李尧卿是谁?第220章 西园的秘密第182章 惊怒的老夫人,堵大门的粮商第885章 王锡爵的示好第849章 关公面前耍大刀第413章 丹阳豪族第118章 真正的老奸巨猾第66章 神展开第45章 赠君徽州府志第899章 张府这条船第585章 杀奴(中)第940章 疯了……第641章 轻徭薄赋的真相第425章 好兄弟一辈子第584章 杀奴(上)第592章 兴师问罪第934章 双管齐下第651章 兴师问罪第476章 信口胡诌纳兰诗第936章 终于发动了第89章 戏还没演就快穿帮了!第147章 举双手欢迎第548章 孤注一掷第788章 势不可挡第456章 新婚之夜第451章 得瑟的岳父大人第389章 到底谁逼谁第559章 李家的分寸第545章 说英雄论英雄第452章 什么叫厚脸皮第599章 张学颜的赏识第430章 弟妹你好第49章 大逆转!第789章 人仰马翻,做官最难第77章 竟然是极品无赖第305章 衣裳取人第788章 势不可挡第444章 斩草除根第180章 鬼面女的真相第72章 屏风后那轻轻一推第593章 带到沟里第494章 给你让路!第122章 奸细?第304章 秀才找碴第73章 狐狸尾巴揪不着第94章 我缺钱,你懂不懂?第297章 无赖的谈判第153章 君子协定,挺身而出第21章 行情看涨的汪小官人第444章 斩草除根第200章 坑人的最后是被爹坑第654章 尘埃落定第15章 要孝顺你爹!第13章 猪一样的对手第769章 衙内揍家奴第253章 竦川汪氏带个头吧!第901章 雪中送炭第825章 抢名额,争资源第881章 一锤定音第856章 说客和赢家第12章 杀威棒,豆腐印第895章 拍马屁的高下第93章 抱大腿可千万别抱错第160章 真正的狐狸尾巴第931章 妥协的交易第361章 一把拖走第254章 大家一起去杭州第221章 东南柱石第382章 威逼利诱第316章 开锣唱戏第27章 鬼才要当粮长!第650章 生恩不如养恩第196章 李师爷走了,许老太爷回来了第489章 不平不能不理第198章 剪彩之后一抢而空第345章 打了老的惹出小的第874章 那一棍子挨得值!第598章 人之担当第430章 弟妹你好第603章 可知道错了?第896章 施恩得图报第594章 功过难评述第440章 雨中不夜渡第151章 乡民的愤怒,叶县尊病了第449章 苦心孤诣的猴子戏第478章 风雅和铜臭第41章 灯下黑第871章 打锦衣卫的闷棍第332章 恶霸压不住地头蛇第166章 你恨过你爹吗第390章 你到底喜不喜欢我?第498章 闺秀八卦和皇家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