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生恩不如养恩

唐宋时期,妇人改嫁的事情还司空见惯,但到了明代,随着程朱理学深入人心,妇人守节的就越来越多,而且翻开族谱,遍地都是宣扬哪家节妇奉养舅姑抚养儿女,几十年守节不嫁的例子,而朝廷褒奖的贞女烈妇节妇也越来越多。如徽州府身为朱熹的故乡,如今心学虽是大力发展,大有盖过程朱理学的架势,但在根深蒂固的礼教影响下,妇人再醮仍然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而汪尚宁的母亲当年带着三个儿子改嫁,并让他们改姓,可想而知这是多大一件事!毕竟竦川汪氏也好,竦口程氏也罢,全都不是籍籍无名之辈。

竦川汪氏从始迁祖开始,和竦口程氏的关系就非常微妙。始祖汪森的一个儿子便是出继程氏,而后一代代繁衍生息,不少人都在竦口程氏一族中娶妻生子,而且这其中连出了好几位夫死守节,抚育孤儿的节妇程氏。所以,到了汪尚宁的父亲汪昊这一代,汪氏已经是一连好几代连个秀才都没出了,汪昊说得好听点是隐居弗仕,教授出了好些贤才,说得不好听那就是连个秀才都考不上,只能靠给人授课度日。他死之后,妻子黄氏便带着三个儿子改嫁了程嗣勋,那时候汪家和程家全都起了轩然大波,一直到程嗣勋把汪尚宁供养出来,情况才有所好转。

如今汪尚宁都被称之为汪老太爷,年近八旬的程嗣勋其实可以被称之为程老太公了,但因为他家中没有成年子孙,竦口程氏大多还是以老太爷称之。

他当年娶了个寡妇,那压力确实非同小可,不但汪氏一族为此鼓噪,程氏一族也险些和他断了关系。要知道。比起日薄西山一代不如一代的汪氏,程氏却是竦口最大的望族,修路造桥不计其数。为此恩封了好几个散官,还受朝廷旌表建了一座尚义坊。秀才监生更是遍地都是,节妇那就更不用说了,族中若是寡妇不守节,都会引来无穷议论,更何况是程嗣勋直接就娶了竦川汪氏的寡妇黄氏?

然而,他却是真心喜欢黄氏,为此根本就不在乎还要接纳三个继子,更竭尽全力出钱供他们读书。然而。等到汪尚宁年未弱冠进学成了秀才,接下来又是举人进士一路告捷,二十岁就由进士出仕为官,但后来黄氏亡故,他丁忧之后死活要求黄氏和生父合葬,等到官当得大了,却和两个弟弟一块改回汪姓,为弟弟们捐监谋官,即便也给他这个继父讨了一个从七品行人司司副的恩封,可汪家三兄弟后来另建汪宅。他这日子何止寂寞二字能够说尽的?

黄氏嫁给他的时候,比他大五岁,长子汪尚宁已经七岁。另两个儿子一个五岁一个两岁,因为他家境也不宽裕,供这三个儿子读书已经非常吃力,所以最初并不执着于要亲生子嗣,直到好几年后,黄氏才给他生了一个女儿。等到女儿出嫁,三个继子归宗,妻子再一去世,他虽异常孤单。却并未另娶。虽说三个归宗汪氏的继子逢年过节也来探望,曾经还商量过在三兄弟的儿子当中选一个给他当嗣孙。可挑来选去,却因为他的家境并不怎么样。事情就搁置了下来。

以至于最后还是竦口程氏的族长出面,在他的同族堂兄弟中挑了个孙子,给他立了个嗣孙。虽说过继的终究不如亲生,可哀莫大于心死,太过寂寞的他还是把心思全都放在了这个年少的孙子身上。

他如今最爱干的,便是一有时间就打开当年编好时送来的《新安名族志》,翻开程氏那一卷出神。因为当初程氏是首卷,比汪氏那一卷编纂得早,除了他这个行人司司副被提了一笔,还是陕西布政司左参政的继子尚宁也放在程家同辈人的最前面。而那时候,汪尚宁还未改姓,还叫做程尚宁。可到了编撰汪氏那一卷的时候,他这个继子已经官当到了云南布政使,三兄弟全都改回了汪姓,出现在了竦川汪氏那一卷中,却是提都不提曾经姓程这档子事了。

“养恩不如生恩……呵呵,恩爱几十年又怎样,到头来连死后合穴都做不到……上书做什么事的时候,倒是知道把我一块捎带上……”

一大把年纪的程嗣勋捏着手里那一卷几乎都快翻烂的书,喃喃自语的同时,浑浊的眼睛里也有水光转动着。他也不是没想过就这么死了一了百了,可终究是意难平,再加上当初挑嗣孙时,他希望孩子小些,如此才好亲近,因此家境贫寒又是幺儿的嗣孙程祥元至今还只有十二岁,年纪尚小。

就在他一如既往发呆的时候,突然只觉得旁边有人推搡自己,等侧头看过去的时候,这才发现是本该在书房中读书的孙子程祥元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程祥元见把他推醒了过来,连忙说道:“爷爷,外头有人来拜访您,说是歙县松明山汪孚林。”

“歙县松明山汪孚林?”

即便是这些年不大出门的程嗣勋,对这个名字也完全不陌生。要知道,汪孚林和竦川汪氏可谓是深仇大恨。汪尚宁也就罢了,不会在他面前提这种丢脸的事,汪尚宣却不一样,有一次当着竦口程氏几个要紧人的面说起汪孚林时,就差没有破口大骂了。而因为竦口程氏有人开口维护了汪孚林几句,汪尚宣气得一整年都称病没到他这里来露过面。若是让汪尚宣知道,汪孚林竟然这时候来拜访他,那会是何等样表情?

心里这么想,已经老态龙钟的程嗣勋却丝毫没有把人拒之于门外的心思。他微微眯起了眼睛,和善地看着身旁的程祥元,笑着说道:“爷爷走不动了,你去外头代爷爷迎接一下他们。记住,礼节上头一定不能马虎,那位汪公子可是进士。”

“爷爷放心,我知道,和大伯父一样的进士嘛。”程祥元笑着露出了酒窝。没注意到程嗣勋听到大伯父这个称呼时脸上露出的阴霾,转身一溜烟就跑了出去。

当十二岁的程祥元再次回来的时候,程嗣勋却发现。他身后跟着的不是汪孚林一个人,而是好几个人。如果说汪孚林一个人来拜访他。那还在情理之中,可这么一大堆老老少少一起来,他就着实有些讶异了。两相厮见之后,见汪孚林礼数十足,年纪老迈心思却清明的他这才含笑说道:“我这家里平时少有客人,没想到今天却一下子有这么多客人来。容我倚老卖老问一声,汪公子这是带着全家一道来竦口了?”

“是啊,本来是带着全家一道来认亲的。结果事情有些变化,如此打道回府不免白跑了这一趟,因此之前在程家宗祠外头路过,得知那竟然是由唐时的圵野县衙改建的,我就想拜访一下竦口程氏德高望重的长辈,所以就冒昧来了。事先也没有知会一声,还请老太爷别怪我来得唐突。”汪孚林说到这里,就一一引见了今天随同前来的其他人,首先自然是舅舅吴天保,接着是小北。再接下来方才是叶小胖和金宝秋枫。

程嗣勋不意想汪孚林还真的是全家一块来了,顿时更生疑惑,尤其是看到小北时。他打量着那一身男装打扮,不禁想起了自己年轻时那段求娶黄氏的曲折经历,倒是没有计较这对小夫妻居然这样肆无忌惮地出门。当然,他更加感兴趣的,还是传言中一块受教读书的三个小家伙,尤其是汪孚林那个年纪和自己嗣孙程祥元差不多大的金宝。端详好一会儿,他就感慨道:“十二岁的案首,着实是无双璞玉,汪公子真是好眼力。”

“好眼力谈不上。其实说到底那时候也是滥好人个性发作而已。”汪孚林一面说一面侧头看了一眼椅子另一边侍立的秋枫,因笑道。“还有秋枫。老太爷也听说过秋枫的事情吧?要不怎么说咱们徽州府读书蔚然成风,他居然就凭着在歙县学宫打杂。在紫阳书院旁听,硬生生学了不少东西。当年我先后收下金宝和他的时候,多亏了当时还是歙县令的岳父大人爱才,留着他们和我这小舅子一块读书,否则就凭我负债累累,真不知道上哪去找名师教他们。”

“是啊,家里要供一个读书人真不容易。毕竟要考一个功名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日日夜夜都要苦读,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家里的杂事都帮不上忙,想当初双木他母亲去了外地照顾他病中的父亲,双木都是他两个妹妹照顾的,后来又添了两个人,就算是我听说了之后,当面固然不说什么,可暗地里还是替他发愁。”这一次接话的是吴天保,虽说不像小北和汪孚林一搭一档惯了,可路上都商量好了,他自然知道该怎么说,“说到底,双木真是惜才之心。”

“你家这两个孩子确实是运气好。”程嗣勋百感交集,但心里却越发想起了从前供三个继子读书的事,一时竟有些失神了起来。

可就在这时候,他只听得小北开口说道:“他惜才有什么用,架不住有人一次一次在背后捣鬼!金宝已经够可怜了,被亲生哥哥卖了不说,还要拿他来陷害孚林。秋枫又招谁惹谁了,先是被家里人当成摇钱树,好容易孚林拿钱打发了那些贪得无厌的家伙,如今看他已经中了秀才,生怕被家人牵累,想给他在同族中找一家品行好的过继,挑来选去就拣了竦口程氏那位程大姑,可竟然连这种成全他的好事,还被人在背后使坏!”

程嗣勋有些心不在焉地听着,可耳朵捕捉到使坏两个字,他一个激灵惊醒过来。奈何前头错过了好几句话,他只能冲着一旁的程祥元看了一眼,做惯这种事的程祥元连忙把嘴凑在他耳朵边上,把小北的话原样复述了一遍。这下子,程嗣勋登时瞪大了眼睛,哪里还有刚刚的疲惫和失神!

“适才所言使坏的人,不是竦川汪氏的吧?”见汪孚林冷笑不语,他盯着人看了好一会儿,这才嘿然笑道:“原来汪公子今天来,是兴师问罪?”

“事已至此,不能强求,我又哪里敢来兴师问罪?更何况,要兴师问罪,那也是去汪家,来程家找老太爷,岂不是找错了人?”

汪孚林不闪不避看着程嗣勋,欠了欠身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只是想到老太爷当年含辛茹苦养大了三个继子,如今承欢膝下的却是别人,再加上秋枫这件事,心里有些感慨而已。竦口程氏和竦川汪氏彼此联姻,迄今已有数代人,老太爷当初娶妻抚养继子,也不知道受了多大的压力,到头来继子归宗,这还能说是礼法,但合葬也好,奉养也好,却都是人情。既然某些人饮水不思源,也难怪连秋枫这点小事也要从中作梗。”

程嗣勋没想到汪孚林竟然揭这旧伤疤,一时勃然色变,可他正要开口时,却不防汪孚林说出了一番让他完全意想不到的话。

“据我所知,老太爷当年娶妻是二十四岁,而后您不到四十时,黄氏夫人就亡故了,此后老太爷伤心过度,始终没有再娶再纳,七十甫立嗣孙。按照朝廷旌表的规矩,尽管年纪上有所出入,却很够格旌表义夫了。要知道,老太爷之前身上封的行人司司副,是继子求来的,于令孙毫无助益,不够格让他得到恩荫。但如果再加上一座旌表义夫的牌坊,不说别的,他日令孙争取一个恩贡监生,却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

所谓义夫,和节妇相对,指的是男子壮年丧妻之后不再续娶也不纳妾,守义终生这种极其稀少的情况。尽管义夫这个提法元朝就有,甚至还被人写进了戏里,可朝廷官方旌表义夫却素来少见,汪孚林曾经在看徽州府志时有过印象,这才是他这会儿来见程嗣勋的杀手锏。

他可不是单纯来兴师问罪,又或者是跑到这指桑骂槐,恶心竦川汪氏那些人的,尽管程嗣勋守义的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但至今已经四十年,哪怕最终这个义夫的旌表存在争议,有可能会下不来,但那又怎样?只要有相应的舆论在,他就不相信程嗣勋不想宣泄一下心头之气。至于程嗣勋的这个孙子,他当然不会过河拆桥。

见程嗣勋脸露挣扎的表情,汪孚林这才一字一句地说道:“十几年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四十年守义不另娶之德,相比血缘,孰重孰轻?我就是想要让世人去想一想,究竟是生恩不如养恩,还是养恩不如生恩?”

程祥元还听得似懂非懂,但屋子里其他人全都目瞪口呆。毕竟,这旌表义夫的事,汪孚林刚刚可一点口风都没露过,这真的是因为一时之气灵机一动?

程祥元还小,听不大明白众人到底再说什么,就在这时候,他突然看到外间有小厮张头探脑,他瞅了一眼程嗣勋,立时快步冲了出去,等到又跑回来时,他却是没顾得上厅堂里还有其他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爷爷,听说老族长带着几个人径直去大伯父家了!”

ps:今天是一更,明天是二……(。)

第398章 决胜的节点第695章 凌总督甩的包袱第631章 衣锦还乡第910章 廷辩第555章 又被汪道昆坑了!第389章 到底谁逼谁第758章 首辅截胡第372章 诱杀(下)第118章 真正的老奸巨猾第343章 亲戚还是仇人?第837章 恶毒的心计第674章 到处是闹剧第689章 翻墙见故人,却闻海盗踪第511章 当头棒喝第465章 闹他个天翻地覆第570章 夺妻之恨第104章 连环套第290章 反客为主第43章 必须站队选阵营第509章 风头正劲的汪小官人第47章 我就是赖上你了!第194章 当我的女儿吧第602章 哪个张大学士府?第485章 刚到就不消停!第595章 你好大的胆子!第173章 重量级待遇第348章 汪道昆的支持第844章 盟友第873章 降伏第808章 堂官的大洗牌第351章 求你别给小鞋穿第397章 却原来是抢人美缺第441章 隐伏杀机为哪般第281章 分分分,考生的命根第689章 翻墙见故人,却闻海盗踪第864章 监生的奥妙第197章 米券发行日第770章 首榼和首揆第246章 珍贵的贺礼第354章 送走父母好干活第253章 竦川汪氏带个头吧!第512章 首辅的大棒第858章 皇帝挖墙脚第156章 歙县名流大会第422章 我不想再看见你!第213章 穿帮了!第671章 宰肥羊第237章 是非自有公道第238章 炮轰群小第129章 征输库开打!第760章 世态炎凉第479章 纨绔子弟的悲哀第391章 应该是喜欢的第943章 再开炮第256章 夜游遇到找茬的第718章 捧杀和丢包袱第285章 压榜魔咒第537章 攻防和反击第892章 长舌妇第233章 直接赚进城第22章 躺着也中枪第750章 谁走谁留?第202章 岁考第一站徽州!第163章 祈福还是郊游?第476章 信口胡诌纳兰诗第955章 传说结束,历史刚开始第275章 镖局第344章 闲人不如走人第337章 回家了,升官了第476章 信口胡诌纳兰诗第501章 莫谈国事莫谈诗第148章 双重造势第258章 街头大混战第206章 考题和匿名信第730章 落魄的枭雄第192章 小额米券第97章 心急吃不了热馄饨第596章 百死无悔第603章 可知道错了?第173章 重量级待遇第162章 哥喜欢她吗?第489章 不平不能不理第955章 传说结束,历史刚开始第493章 张四维也来了第273章 抢饭碗?第26章 家和万事兴第628章 受害者汪孚林第358章 本官要破陈规陋矩!第670章 西元1576年的澳门之行第470章 崇正书院一日游第378章 顶牛!第461章 霉星高照第868章 隔墙有耳,未雨绸缪第350章 拖!第555章 又被汪道昆坑了!第554章 辽东双雄第492章 首辅大人召见第477章 古道热肠李小侯第107章 狠角色和分润功劳第685章 入我彀中
第398章 决胜的节点第695章 凌总督甩的包袱第631章 衣锦还乡第910章 廷辩第555章 又被汪道昆坑了!第389章 到底谁逼谁第758章 首辅截胡第372章 诱杀(下)第118章 真正的老奸巨猾第343章 亲戚还是仇人?第837章 恶毒的心计第674章 到处是闹剧第689章 翻墙见故人,却闻海盗踪第511章 当头棒喝第465章 闹他个天翻地覆第570章 夺妻之恨第104章 连环套第290章 反客为主第43章 必须站队选阵营第509章 风头正劲的汪小官人第47章 我就是赖上你了!第194章 当我的女儿吧第602章 哪个张大学士府?第485章 刚到就不消停!第595章 你好大的胆子!第173章 重量级待遇第348章 汪道昆的支持第844章 盟友第873章 降伏第808章 堂官的大洗牌第351章 求你别给小鞋穿第397章 却原来是抢人美缺第441章 隐伏杀机为哪般第281章 分分分,考生的命根第689章 翻墙见故人,却闻海盗踪第864章 监生的奥妙第197章 米券发行日第770章 首榼和首揆第246章 珍贵的贺礼第354章 送走父母好干活第253章 竦川汪氏带个头吧!第512章 首辅的大棒第858章 皇帝挖墙脚第156章 歙县名流大会第422章 我不想再看见你!第213章 穿帮了!第671章 宰肥羊第237章 是非自有公道第238章 炮轰群小第129章 征输库开打!第760章 世态炎凉第479章 纨绔子弟的悲哀第391章 应该是喜欢的第943章 再开炮第256章 夜游遇到找茬的第718章 捧杀和丢包袱第285章 压榜魔咒第537章 攻防和反击第892章 长舌妇第233章 直接赚进城第22章 躺着也中枪第750章 谁走谁留?第202章 岁考第一站徽州!第163章 祈福还是郊游?第476章 信口胡诌纳兰诗第955章 传说结束,历史刚开始第275章 镖局第344章 闲人不如走人第337章 回家了,升官了第476章 信口胡诌纳兰诗第501章 莫谈国事莫谈诗第148章 双重造势第258章 街头大混战第206章 考题和匿名信第730章 落魄的枭雄第192章 小额米券第97章 心急吃不了热馄饨第596章 百死无悔第603章 可知道错了?第173章 重量级待遇第162章 哥喜欢她吗?第489章 不平不能不理第955章 传说结束,历史刚开始第493章 张四维也来了第273章 抢饭碗?第26章 家和万事兴第628章 受害者汪孚林第358章 本官要破陈规陋矩!第670章 西元1576年的澳门之行第470章 崇正书院一日游第378章 顶牛!第461章 霉星高照第868章 隔墙有耳,未雨绸缪第350章 拖!第555章 又被汪道昆坑了!第554章 辽东双雄第492章 首辅大人召见第477章 古道热肠李小侯第107章 狠角色和分润功劳第685章 入我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