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章 大家都反对!

今日奉诏来到文华殿中的一众文官,除却阁老,包括六部尚书在内的大小九卿,就是六科都给事中,左右给事中和都察院各道掌道御史。相形之下,六科廊出席的人数远远要多过都察院的御史,但这也是一直以来科道的正常现象。更何况,六科廊的给事中们要比御史们消息灵通,早就知道皇帝犯了狂症的消息。

可知道归知道,就拿刚刚得知此事的其他大臣来说,谁也不相信朱翊钧犯了狂症这种事是真的。毕竟,冯保早就将小皇帝忤逆慈圣皇太后的消息大肆散布了出去,如今竟是已经人尽皆知。而且,随着勒令张四维革职闲住,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悄悄议论着当年高拱旧事。

只不过,和高拱那时候的黯然去职相比,如今打倒张四维的,不再是皇后懿旨,皇贵妃令旨,皇帝圣旨,而是汪孚林领衔的都察院御史们上书弹劾!也正因为如此,当汪孚林和程乃轩一前一后进入文华殿时,竟是刹那间寂静无声。哪怕是曾经被召到乾清宫去的六部尚书和左都御史陈炌,此时看到他,脸色也异常复杂。

要知道,除却张居正,在当初那件事的第一时间被召入乾清宫的,那便是恰逢其会弹劾张四维的汪孚林!

至于程乃轩,大多数人都将他忽略了过去。毕竟,程大给谏之前并不像汪孚林这么拉仇恨,此番事情中也没有上窜下跳,更没有做出什么事情来,还不如汪孚林所属广东道的那两个御史蔡光安和秦玉明来得招人恨。可相对熟悉汪孚林的左都御史陈炌和户部尚书张学颜,看汪孚林和程乃轩的目光中就不一样了。

谁都知道这两位是同乡,好友,同年,拐着弯的姻亲,程乃轩平日里和汪孚林那交情也绝对没话说,可谁能想到,关键时刻,汪孚林竟然用人人都认为是刺头的人冲锋陷阵,而舍弃至交好友不用,这不但是惑敌之计,而且让旁人想要指责朋党也找不到理由。

至于相对独立的刑部尚书严清,刚刚荣升内阁次辅的马自强,三辅申时行,看到汪孚林上前和张居正谈笑自如,和张党中坚的那几位大佬亦是说话自然,到这份上,他们要是还不明白之前汪孚林和张居正疏远,仿佛投靠皇帝,甚至于弹劾冯保只不过是战略,他们就是傻子了。

两个奏本,一则参倒刘守有,一则干掉张四维,何其凶残?而且连冯保也敢明着弹劾,就算是虚晃一枪,胆子也够大的!

“司礼监张公公到。”

冯保重伤不起的消息,对于有心人来说并不是秘密,而冯保举荐张宏代替自己的事,那就更不是秘密了。此时,当看到张宏扶着一个小火者的手进来,明显尚未完全恢复,和他相熟的人大多会称一声容斋公,不相熟的也多半会点头为礼,称一声张公公。然而,当张宏和汪孚林打了个照面的时候,两人却相对无言。汪孚林微微颔首,而张宏蠕动嘴唇,最终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张居正在慈圣李太后面前力保汪孚林的事,他隐隐约约听到了一些风声。而汪孚林去劝过朱翊钧后,小皇帝终于去向李太后服软,这曾经让他如释重负,哪怕最终李太后一怒吩咐朱翊钧罚跪奉先殿时,他也没有太放在心上。终究是嫡亲骨肉,做母亲的总不能一直都因为冯保这个外人衔恨儿子。可谁曾想朱翊钧竟然连一时之气都不肯吞下,竟然做出了那样的事!这能怪汪孚林吗?

冯保是看着朱翊钧长大的,而他也算是看着朱翊钧长大的。在犹豫了片刻之后,张宏忍不住低声说道:“汪掌道,皇上从前对你素来另眼看待,哪怕如今狂症发作,你也得记着当日皇上几番厚赐之德。”

“张公公说的是,我自然一直都铭记在心皇上的恩德。”

张宏竟然对汪孚林说这个,文华殿中的各色人等自然而然就品出了不同的深意。如吏科给事中陈三谟,那是一直以来在汪孚林手中吃了大亏的人,有心在张居正面前上个眼药,可眼看张居正面色如常,似乎根本就没听到张宏和汪孚林的对话,他忍不住生出了一丝失望,当即侧头看向了素来心直嘴快的光懋。

这时候,不该你光都谏出言讽刺汪孚林两句?

光懋没有动。他今天养精蓄锐都是为了应付接下来的局面,哪里是为了小小一个汪孚林?

果然,当张宏在御座旁边站定之后,便沉声说道:“仁圣皇太后,慈圣皇太后口谕,皇上突发狂症,不能理政,接下来该如何,请各位大臣议一议。”

无论汉唐太后当权的时候,还是宋朝太后有一定参政权力的时候,全都可以堂堂正正坐在御座上,听廷臣议政,可本朝自从诚孝张太后之后,就再也没有能够干预国政的太后了。所以,冯保在唯一一次清醒过后,向李太后推荐了张宏代自己之职,李太后就果断让张宏代行皇权,前去旁听文华殿廷议的结果。

而群臣也无不知道张宏此来的用意,可让他们廷议的这件事,大多数人却异常为难。这如果真的是李太后指斥小皇帝忤逆不孝,光这四个字,不说足够帝位易主,至少来个罪己诏是最起码的。然而,朱翊钧是为了冯保和李太后冲突,细究下来李太后也有不当。可如今李太后采取的是相对婉转的狂症,那就不好说了。

可谁先发言,谁就要承担最大的责任!

汪孚林见大多数人全都往自己看了过来,他不禁气乐了。难不成他这个灾星之名就那么名副其实,人人都指望他先开炮?就在他决定先装哑巴的时候,一旁终于传来了一个铿锵的声音。

“皇上乃万乘之尊,既然是发了狂症,脉案到底是怎样的?太医院束手无策,天下难不成就没有别的国手?这又不是等闲那些动辄有性命之危的疑难杂症,尽可云集天下国手来给皇上诊治,趁机也可以汰换一批太医院中的无能之辈!”

说到这里,见众多的目光全都汇聚到了自己身上,其中多有惊疑,不解,责难,甚至还有鄙视,可光懋却不闪不避,一字一句地说道:“说皇上有狂症,就需得有让天下人信服的理由!”

真不愧是光懋,天下传直声不容易,在高层已经有了定论的时候捅破那层遮羞的窗户纸,那就更不容易!

饶是汪孚林往日和光懋别说谈不上交情,就连来往都没有,在辽东一事上,还与其结下了梁子,但并不妨碍他此时此刻暗叹这年头的清流君子还真够有坚持的。可暗叹不代表赞叹,更不代表真正的赞同,所以他没有贸贸然开口,因为他知道有人会把光懋堵回去的。

而这个人下一刻就出现了。那不是别人,正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张宏。

“光都谏是觉得,哪怕天下传宫闱内务,那都是无所谓的?皇上是狂症,那么也许就有治好的一天,可如果是别的什么乱七八糟的,那么结果如何,就说不好了,光都谏是想觉得那种情形比眼下好?”不等光懋开口反驳,张宏就用前所未有的尖锐口气说道,“两宫老娘娘是想要各位商量出一个可以实行的方案来,并不是让各位对既成事实指手画脚。想当初若非张四维等别有用心之辈挑唆,皇上又怎会在急怒之下发了狂症?”

在张宏这与其说是警告,不如说是威胁的一番话打压下,文华殿中出现了片刻的死寂,紧跟着,吏部尚书王国光这才缓缓开口说道:“我等骤闻此事,一时方寸已乱,敢问张公公来时,两位老娘娘可有交代?”

相对于所谓的真相究竟如何,这才是每一个人想要知道的重点,包括汪孚林。而张宏也没有让众人等候太久,只是微微一沉吟就声音苦涩地开口说道:“慈圣老娘娘有意,请潞王监国。”但他根本不愿意!

果然!

也不知道多少人心中浮现出这么两个字,而率先慷慨激昂反击的,却也同样是光懋。

“莫非慈圣老娘娘想要重复当年正统年间旧例?须知英宗皇帝当初是失陷于虏中,和如今情形截然不同!”

事不同而理同,想当初英宗皇帝是听信王振,因此被也先给直接俘虏了,大臣这才本着立长君的意识,拥立了景帝朱祁钰。而这次万历皇帝也同样是头脑发热去和慈宁宫圣母冲突,自己把自己的皇位推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群臣还没有大主张,但李太后却已经想要废立了!

张宏本来就是不同意的,此时听到光懋终于把矛头调转了一个方向,这才松了一口大气,可对一直保持缄默的汪孚林却不免有些失望。然而,就在这时候,他又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光都谏说得不错,正统那时候,英庙失陷于虏中,鞑虏兵临城下,这才需要有人主持大局,监国临朝。然而,如今皇上却只是发了狂症,人却尚好,让潞王这位藩王监国,天下其他藩王会怎么看,天下臣民又会怎么看?皇上登基之初,因为年纪幼小不能主政,而是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照样国政有序,如今若是皇上暂时不能康复,何妨如万历初年之政?臣请二位老娘娘体恤潞王殿下,莫要让他遭人诟病,无法辩白!”

和光懋的直截了当相比,汪孚林摆事实讲道理,说得更加透彻。张宏闻言固然如释重负,在场的众多大臣也不由得面色一变。刚刚张宏传达慈圣李太后的这个意思时,大多数人就绝不赞同,此时他们更是意识到,光懋和汪孚林这一科一道尚且能够据理力争,他们做大臣的要是缄默不言,回头绝对要被喷死!

既然知道绝不能屈从李太后的这个提议,汪孚林又把能说的话说去了大半,其他人就不得不紧急斟酌自己该说的话。而第一个开口陈情的,不是别人,正是张居正!

“汪世卿所言,虽有偏颇,然则大体却不差。潞王监国,将把皇上置于何地?还请张公公禀告慈圣老娘娘,伏请三思。”

张居正作为内阁首辅起了个头,其他人自然纷纷附和,就没有一个人敢附和潞王监国的。毕竟,那是一位自从落地就当成幼子,没有接受过任何帝王教育的皇子,本身野心如何暂且不提,可仅仅十一岁这一点,就足够让外间士林产生深刻联想了。最主要是,兄终弟及,兄还没终,弟怎么能想着及?到时候,他们一大堆人恐怕全都会被抨击到死!

更何况,太后主导废立事,本朝以来满打满算只有英宗复辟,孙太后颇与谋,可那也是因为英宗本来就是嫡长子——尽管这个嫡长子在民间一直都有各种各样的流传,土木堡之变中的种种行径更是大受诟病——可即便如此,孙太后也谈不上亲自主导废立,徐有贞石亨之类的人本来已经拥立英宗复辟,孙太后做的不过是在骆驼身上压下最后一根稻草!

除此以外,名声赫赫如诚孝张太后,也在拥立襄王以及自己的长孙英宗的时候,在大臣的压力下被迫放下了原本的打算。

然而,李太后到底是曾经有着凭借皇权,直接干掉高拱的辉煌历史!

因为这一点,大臣们的发言审慎而小心,一面小心翼翼谴责朱翊钧这个小皇帝听信他人谗言,这才因为一时急怒攻心而导致狂症发作,一面却又大义凛然地表明自己立场,长幼有序,皇帝尚在,皇弟监国无法服众。当最终与会者的记录全都被一一记录在案,廷议结束之后,张宏固然第一时间离去,其他人也走得飞快。

而张居正因为病体未愈,落在最后。申时行见汪孚林只与张居正打了个招呼,低声言语了几句,就径直和程乃轩先走了,马自强则是脸色铁青,一个人独行,他有意慢走两步,等张居正这边没了旁人,他才上去与之同行,却是低声问道:“元辅的病情究竟如何?太后今日使张容斋试探大家,虽说被顶了回去,未必就能管用一世。而且……”

虽说提及同僚实在是有些落井下石的意思,但申时行还是叹了一口气说:“我观马阁老,只怕有些灰心丧气。”

万一马自强撂挑子,总得有个准备!

张居正哪里会听不懂申时行的意思,只是微微一沉吟,他就淡淡地说道:“天下事没有全都如意的。我会提请再廷推阁臣。你的同年,礼部侍郎余有丁,却是不错的人选。”(。)

第406章 善后和蹭吃蹭住的关系第170章 各自的底牌第536章 正月里的烽炮第383章 迎面吐口水第497章 做贼心虚的张泰徵第765章 廷推背后的奥妙第26章 家和万事兴第744章 政治盟友第227章 谁坑谁?第229章 夜深人静密谋时第631章 衣锦还乡第722章 较量的开始第639章 横祸和救星第675章 在行动第506章 殿试和赐宴第429章 统一战线结成第657章 两姓之好第487章 雪夜杀机第358章 本官要破陈规陋矩!第944章 直面两宫第779章 借机卖私货第888章 收人好处,雷厉风行第196章 李师爷走了,许老太爷回来了第951章 棘手的善后第170章 各自的底牌第850章 段位高低,眼界不同第390章 你到底喜不喜欢我?第370章 不是锦衣卫!第665章 妖女?瑶女?第588章 出人意料的伏杀第82章 智取叶大炮第788章 势不可挡第249章 园中话往昔第143章 大部队杀向松明山第254章 大家一起去杭州第691章 怎么是你!第246章 珍贵的贺礼第594章 功过难评述第483章 进京第625章 当李皇亲看上汪财神第203章 汪小官人的恶名第912章 攻坚战的开始第483章 进京第461章 霉星高照第751章 功德圆满的离任第41章 灯下黑第465章 闹他个天翻地覆第570章 夺妻之恨第794章 破绽和心胸第314章 何处为奥援第845章 抢先一步第881章 一锤定音第204章 渔梁镇见母第268章 赏钱和戚家军第478章 风雅和铜臭第250章 说说唱唱,一剑封喉第326章 等你送聘礼第400章 和我比阳谋?第524章 磨刀霍霍第476章 信口胡诌纳兰诗第330章 遍访天下豪杰第108章 看热闹不嫌事大第309章 你给我赔罪就行了第736章 你未唱罢我登场第139章 好人有好报第835章 科道谁为尊第53章 背儿子的爹第587章 难以收场第464章 拙劣的密谋第932章 都是大忽悠第822章 新上司的新做派第613章 貌似冲动的找碴第907章 天子私诏第191章 男不如女,老爷不如夫人第913章 连吓带骗第28章 坑爹的粮长!第379章 钓鱼(上)第231章 吵架你们不如我第738章 知恩图报第595章 你好大的胆子!第485章 刚到就不消停!第429章 统一战线结成第757章 走狗和上司第172章 来无影去无踪第675章 在行动第895章 拍马屁的高下第577章 步步诱导第196章 李师爷走了,许老太爷回来了第615章 张居正的态度第791章 雷霆大怒,东窗事发第298章 哥被人欺负了!第897章 回京之后的面圣第570章 夺妻之恨第41章 灯下黑第272章 一人做事一人当第412章 就赖上你了!第108章 看热闹不嫌事大第143章 大部队杀向松明山第367章 何为良配第591章 蜕变
第406章 善后和蹭吃蹭住的关系第170章 各自的底牌第536章 正月里的烽炮第383章 迎面吐口水第497章 做贼心虚的张泰徵第765章 廷推背后的奥妙第26章 家和万事兴第744章 政治盟友第227章 谁坑谁?第229章 夜深人静密谋时第631章 衣锦还乡第722章 较量的开始第639章 横祸和救星第675章 在行动第506章 殿试和赐宴第429章 统一战线结成第657章 两姓之好第487章 雪夜杀机第358章 本官要破陈规陋矩!第944章 直面两宫第779章 借机卖私货第888章 收人好处,雷厉风行第196章 李师爷走了,许老太爷回来了第951章 棘手的善后第170章 各自的底牌第850章 段位高低,眼界不同第390章 你到底喜不喜欢我?第370章 不是锦衣卫!第665章 妖女?瑶女?第588章 出人意料的伏杀第82章 智取叶大炮第788章 势不可挡第249章 园中话往昔第143章 大部队杀向松明山第254章 大家一起去杭州第691章 怎么是你!第246章 珍贵的贺礼第594章 功过难评述第483章 进京第625章 当李皇亲看上汪财神第203章 汪小官人的恶名第912章 攻坚战的开始第483章 进京第461章 霉星高照第751章 功德圆满的离任第41章 灯下黑第465章 闹他个天翻地覆第570章 夺妻之恨第794章 破绽和心胸第314章 何处为奥援第845章 抢先一步第881章 一锤定音第204章 渔梁镇见母第268章 赏钱和戚家军第478章 风雅和铜臭第250章 说说唱唱,一剑封喉第326章 等你送聘礼第400章 和我比阳谋?第524章 磨刀霍霍第476章 信口胡诌纳兰诗第330章 遍访天下豪杰第108章 看热闹不嫌事大第309章 你给我赔罪就行了第736章 你未唱罢我登场第139章 好人有好报第835章 科道谁为尊第53章 背儿子的爹第587章 难以收场第464章 拙劣的密谋第932章 都是大忽悠第822章 新上司的新做派第613章 貌似冲动的找碴第907章 天子私诏第191章 男不如女,老爷不如夫人第913章 连吓带骗第28章 坑爹的粮长!第379章 钓鱼(上)第231章 吵架你们不如我第738章 知恩图报第595章 你好大的胆子!第485章 刚到就不消停!第429章 统一战线结成第757章 走狗和上司第172章 来无影去无踪第675章 在行动第895章 拍马屁的高下第577章 步步诱导第196章 李师爷走了,许老太爷回来了第615章 张居正的态度第791章 雷霆大怒,东窗事发第298章 哥被人欺负了!第897章 回京之后的面圣第570章 夺妻之恨第41章 灯下黑第272章 一人做事一人当第412章 就赖上你了!第108章 看热闹不嫌事大第143章 大部队杀向松明山第367章 何为良配第591章 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