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张昭的调整(上)

bookmark

三屯营的总兵府修建的很宽敞。这一百余年以来蓟州镇总兵都是驻防在这里。

总兵府的大堂中,二十多名蓟州镇的将校分列两旁而坐。有蓟镇副总兵江懿、统领南兵游击将军孟平江、古北口守将卫指挥佥事李秀、燕河营参将张哲宇…

还有身在大营中的坐营官、把总等人。

另有新军营二团总旗及以上军官。

王承裕作为科道言官中具备廷议资格的户科都给事中,位在前列。蓟州镇的镇守太监亦露面。

张昭居中而坐,他清朗带着京师口音的官话回荡在大堂中。明代的官话,也就是普通话是金陵那一代的口音。明太祖定的“中原雅音”。

“整个蓟州镇的卫所,分布在顺天府、永平府两地。顺天府的卫所废除已经完成,军户转民籍,富余的人口都涌向京师讨生活。给京师的经济带来活力。

永平府的卫所采取平凉府模式。将土地分给转化为民籍的军户。人口统一归改革司管辖。除种田之外的人口,全部都往开平中屯卫集中,建设新城。

根据天子的诏令,所有的蓟州镇士兵从卫所兵就地转为义务兵。军饷为每月九钱银子。服役期满三年可转为志愿兵或者退役。”

“以上种种改革,将终结蓟州镇五十余万军户困苦的生活,有利于保持蓟州镇十万军队的战斗力。但势必也会带来新的问题。

第一,军饷。第二,军官们的利益。第三,预备役、退役。第四,整训。”

明朝的军制,直白点说就是卫所军户制。

震惊中外的“土木堡之变”喻示这种制度的腐朽。而嘉靖年间的倭寇之乱席卷南中国,则让这种制度没落。

张昭此时所在时间线,弘治年间是明中期。正处在卫所制和募兵制并行的阶段,且卫所兵的人数依旧是军中的大头。至嘉靖年间,募兵制才会成为主流。

明朝的军饷制度,包括提供给卫所兵全家人的“月粮”和军事行动时发给卫所兵本人的“行粮”。

标准是,骑兵月粮定额是二石。军马每日给豆三升,草料十五斤。普通军士月粮定额是一石,有家室的发放盐二斤,无家室的发盐一斤。行粮,视作战、操备、修边、防秋等军事行动的行程折算饷银。

张昭将蓟州镇十万大军全部改为义务兵。将月粮、行粮合并在一起归为军饷。标准提高到每月军饷九钱银子。

一石大米,价值是五钱银子。即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两石米。而军士们的口粮不见得就是大米。待遇好一点的可以吃到黍米、小麦,差一点的就全是高粱,或者糠壳、豆子。

所以,张昭几天前在三屯营宣布提高军饷时,士卒们欢呼不止。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多出的军饷从哪里来?不要想着从户部掏钱。明朝的中央财政穷得叮当响。兵部尚书刘大夏说如今国穷民困,某种意义上没说错。

注意,他说的这个“民”,指的是黄册上的自耕农。富的流油的各地缙绅,不仅享受着免税,还奴仆成群。他们根本不穷。

另外,蓟州镇的卫所屯田产出虽然不高,一年大约只有五万石左右。但聊胜于无。张昭把卫所全部废掉,屯田这一块所提供的军饷,也需要填补上。

在固原镇、宁夏镇推行废除制度时,弥补所产生的亏空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第一,固原镇屯田所产出的粮食、草料共三十万两千石。这是相当漂亮的一个数据。

所以,将那些卫所士卒转为民户后,得以新增数万户。朝廷也不吝封赏。

这些民户所缴纳的税赋,会由三边总督统一协调,取出一部分为军费。

第二,国泰商行在西北设立的数座纺织工厂。其所得利润以股份分红的方式供给边军、军将。

但目前而言,蓟州镇并没有这样的条件。

张昭的话,让蓟州镇的军将们竖起耳朵。不仅仅是军饷的事啊,没见张大帅还说了:第二,军官们的利益。

张昭环顾一周,将窃窃私语声给压下来,笑一笑,道:“那我先说第二条。

官场中有一句古话叫做‘千里做官只为财’。咱们不能耻于言利。不能军中的将官生活水平还赶不上乡间的地主。那谁还来当兵,当将军?

前汉时,为何关中百姓闻战则喜。因为军功是出人头地的捷径,参军是发财的金光大道。

咱们目前还法做到这一步,但是可以把待遇提一提。

如今,永平府的卫所无偿废除,镇中许多军将的资产瞬间被我剥夺大半。

鉴于诸位将军为国戍边,我将准许军中诸将按照官阶大小在大宁都司旧地,也就是松嫩平原上,购买数量不等的土地。一个总旗,最多可以购买五十亩地。

价格随行就市。我预估在最开始一亩地的价格应该会在五钱银子左右,甚至会更低。

至于将来你们是自己退役耕种,还是雇人耕种,悉听尊便。”

这个决定一宣布,大堂中的气氛在肉眼可间热起来。

很明显,张大帅要造就一批军功地主。这批人将会是他的改革的坚定支持者和追随者。

张昭笑笑,道:“再来说军饷的事。目前而言,军饷由后军都督府的幽州商行来支付。换言之,就是国家发军饷。

幽州商行的银子,目前主要来自于在京中发行的战争债券。长远来看,幽州商行将会逐渐的涉足商贸,用以支付将来的军饷。

但是,这军饷不是那么容易拿的。蓟州镇十万大军,要裁撤掉老弱病残,并进行整训。提高战斗力。为出塞剿灭朵颜三卫做好准备。

裁掉老弱病残和退役制度并行。由后军都督府和目前下属的顺天府卫所、永平府卫所来负责。同时还要依托于各府卫所下属的县卫所建立起预备役制度。

天子已经诏令北直隶、辽东臣民,皆有义务服兵役。义务兵的募兵之权在后军都督府。每年都要阻止青壮们进行短期的训练。此事日后慢慢完善。

关于蓟州镇全军整训的事宜…”

第两百四十章 月夜浅谈第两百二十章 与子同袍(中)第五百一十二章 灭哈达部第七百三十四章 脱离剧本第一百八十二章 陈康的想法第七百一十四章 战、和之论第三百九十四章 还未通过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刀杀人第三百三十八张 扯虎皮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就是我的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了(上)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知道,为什么?第四百九十三章 宁远卫请战第六百四十六章 突然的刺杀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明君第六百七十四章 局面僵持第五百一十八章 诱敌第四百四十四章 往大帅岭汇聚第两百零一章 被安排第一百三十五章 说一千两就得一千两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了(上)第六百二十四章 硬顶第六百零三章 舆论场第五百零三章 一心为公马文升第五百六十九章 这美丽的冬季(中)第六百二十章 冲突(中 )第三百四十七章 进宫第五百零八章 海西女真四部的打算第七百二十一章 软禁第五百三十二章 覆灭福余卫第五百零三章 一心为公马文升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军纵横第六百六十三章 道观成第一百三十三章 要帮忙吗?第四百八十七章 张泰平的选择第两百二十章 与子同袍(中)第六百五十六章 医院探视第两百六十四章 冬季的日常(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处罚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他起高楼(中)第五百一十章 朝鲜国的对策第六百三十三章 发难(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战(下)第七章 刘大户第九十五章 是谁?第四百一十三章 剩下的我来处理第四十九章 京西少年(三)-长宁伯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门而入第四百三十七章 两个翻盘点第四百二十八章 王子落幕,大战将起第六百三十一章 密谋第三百零二章 宫中第三百三十三章 试图激怒第一百一十八章 淬炼(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调研(上)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战正酣第十四章 知道身份、规划第三十一章 余波第四百七十八章 交锋(一)第两百六十一章 没法折腾第两百二十三章 与子同袍(下)-决战第一百二十一章 跳脱的朱厚照第两百七十章 将归(下)第两百五十八章 王恕的手段第三百四十章 鼓动寿龄侯第三百三十一章 解决第六百九十一章 御批第六百四十二章 应对第五百二十八章 战略态势第两百章 张昭的打算第七百三十一章 战场上的买卖第一百六十四章 赏赐第四百零三章 抄家第六百七十四章 局面僵持第四百八十二章 交锋(五)-骂你咋地第二十章 新计划、返乡第一百六十八章 请假第五百七十七章 终章第七百三十一章 战场上的买卖第六十七章 生员(七)-反转开始第两百七十八章 新的消息第三百六十八章 君臣论报第三百五十四章 印刷第四百八十九章 辽东总兵的讨论第五百九十五章 调解失败第五百九十九章 反击第六百五十五章 军方第一人第四百八十二章 交锋(五)-骂你咋地第四百一十六章 拍卖第七百二十一章 软禁第四百零五章 卫举人来求情第四百五十八章 家中收入和支出第七百三十章 点燃第五十七章 院试开始。第五百二十四章 目标所在第五百一十章 朝鲜国的对策第一百五十章 进宫(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骑兵将领第六百零五章 出乎意料(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心眼和宽容
第两百四十章 月夜浅谈第两百二十章 与子同袍(中)第五百一十二章 灭哈达部第七百三十四章 脱离剧本第一百八十二章 陈康的想法第七百一十四章 战、和之论第三百九十四章 还未通过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刀杀人第三百三十八张 扯虎皮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就是我的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了(上)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知道,为什么?第四百九十三章 宁远卫请战第六百四十六章 突然的刺杀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明君第六百七十四章 局面僵持第五百一十八章 诱敌第四百四十四章 往大帅岭汇聚第两百零一章 被安排第一百三十五章 说一千两就得一千两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了(上)第六百二十四章 硬顶第六百零三章 舆论场第五百零三章 一心为公马文升第五百六十九章 这美丽的冬季(中)第六百二十章 冲突(中 )第三百四十七章 进宫第五百零八章 海西女真四部的打算第七百二十一章 软禁第五百三十二章 覆灭福余卫第五百零三章 一心为公马文升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军纵横第六百六十三章 道观成第一百三十三章 要帮忙吗?第四百八十七章 张泰平的选择第两百二十章 与子同袍(中)第六百五十六章 医院探视第两百六十四章 冬季的日常(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处罚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他起高楼(中)第五百一十章 朝鲜国的对策第六百三十三章 发难(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战(下)第七章 刘大户第九十五章 是谁?第四百一十三章 剩下的我来处理第四十九章 京西少年(三)-长宁伯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门而入第四百三十七章 两个翻盘点第四百二十八章 王子落幕,大战将起第六百三十一章 密谋第三百零二章 宫中第三百三十三章 试图激怒第一百一十八章 淬炼(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调研(上)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战正酣第十四章 知道身份、规划第三十一章 余波第四百七十八章 交锋(一)第两百六十一章 没法折腾第两百二十三章 与子同袍(下)-决战第一百二十一章 跳脱的朱厚照第两百七十章 将归(下)第两百五十八章 王恕的手段第三百四十章 鼓动寿龄侯第三百三十一章 解决第六百九十一章 御批第六百四十二章 应对第五百二十八章 战略态势第两百章 张昭的打算第七百三十一章 战场上的买卖第一百六十四章 赏赐第四百零三章 抄家第六百七十四章 局面僵持第四百八十二章 交锋(五)-骂你咋地第二十章 新计划、返乡第一百六十八章 请假第五百七十七章 终章第七百三十一章 战场上的买卖第六十七章 生员(七)-反转开始第两百七十八章 新的消息第三百六十八章 君臣论报第三百五十四章 印刷第四百八十九章 辽东总兵的讨论第五百九十五章 调解失败第五百九十九章 反击第六百五十五章 军方第一人第四百八十二章 交锋(五)-骂你咋地第四百一十六章 拍卖第七百二十一章 软禁第四百零五章 卫举人来求情第四百五十八章 家中收入和支出第七百三十章 点燃第五十七章 院试开始。第五百二十四章 目标所在第五百一十章 朝鲜国的对策第一百五十章 进宫(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骑兵将领第六百零五章 出乎意料(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心眼和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