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调研(上)

bookmark

一座大型城市的修建,最先动工和需要安排、设计的,肯定不是地面上的建筑。而是地下的工程。

就像现代社会里搞建设,一块地首先要平整、三通,然后才是房地产公司进场。

古代的大城市最终的出现地点都颇有讲究:产粮区,有水源,有能源等等。

譬如大明京师,如果没有西山煤矿提供的煤炭,冬季就得抓瞎。想要聚拢起两三百万人口,怎么都不可能。

再譬如中唐时期的长安、洛阳。为什么武则天、唐玄宗都喜欢往洛阳跑?原因就在于关中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不够。而漕运只能到洛阳。

皇帝是带着文武百官去洛阳吃饭去的。

开平卫得天独厚之处就在于它有资源(铁矿丰富,为全国三大铁矿区之一。另外还有银矿、铜矿等矿产资源),有能源(煤炭、水能、石油、天然气),有水资源,而且还是港口城市。

在大航海时代,一个出海口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没见毛熊的彼得大帝玩命的往西扩张,就为取得圣彼得堡这个出海口?

康麻子不给力啊!把共青城给丢了。从此中国丧失在日本海的出海口。如果中国有这样一个出海口在手,东瀛根本就别想跳。

当然,大明也不给力啊!在万历年间将奴儿干都司全部给满清占去。

现在不会了。

腊月十六日,天晴。

出开平县衙四周的纵横的方格子式的街道后,在清晨的朝阳下便有一种荒芜感。

开平城的面积约三千多平方千米,只有区区二十万人口涌入。理所当然的会显得地广人稀。

因为采取的是现代社会那种没有城墙的发展模式,开平城基本就等同于没有城市中心,完全是那里发展的好,那里就是城市的中心。

目前,开平城这里有三大区域,第一是位于陡河旁的生活居住区,开平县衙就设在这里。

第二,是围绕着原开平中屯卫发展的工业区。距离生活区约十里。开平中屯卫这里有大量的优质煤矿。往东面六十里是沙河,开平卫钢铁厂就设在这里。

第三,生活居住区往北约十五六里,这里新军营的驻扎区和家属区。

在这日后有着一千万人口一万三千多平方千米的区域之中,

上午八点许,张昭、卫孚、董朗三人在开平县衙汇合,带着随从坐马车从官道出发,约十分钟后抵达开平中屯卫原来的小镇。

这里已经改建成为一个居住的小镇。整齐的水泥高楼和四合院混合着铺开。

一两里路外的煤矿没有日夜的在运转。运煤的车辆络绎不绝。

张昭一行二十多人进镇来,小镇口广场处晒太阳的老人和小孩见怪不怪,打量过来。

董朗道:“子尚,你看。两个月前我们来,这里老人、小孩都还衣不遮体。现在人人都有衣穿。京师纺织厂的布匹正在迅速的占领着北直隶的市场。价格便宜,质量又好。”

张昭笑着点头,“嗯。”他听得出董朗的得意之情,但确实很认可这件事。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蒸汽机发明出来之前,最重要的两个产业:纺织产业,钢铁产业,他都已经涉足,并小有成就。

其实,钢铁产业的技术积累,并非一朝一夕就完成的。他那完全是借助于大明朝原有的工匠积累这才得以取得一点点的进步。即:提高了每炉的产钢量。

而纺织产业的发展就要顺利的多。把飞梭和珍妮纺纱机搞出来,生产效率迅速的提升。京师纺织厂这才短短的数月已经迅速的击溃北直隶的同行。

其实,很多人都感受到新时代要来临,如此刻张昭身旁的卫举人,他们从涌入京师的人口,繁华的个人消费观察到。但却没有清晰、深刻的认知。

其实这个新时代,并非是张昭废除卫所,或者他对外战争胜利带来,而是位于美食镇东南一里的纺织厂。

在工业发展史上,公认的是珍妮纺纱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

纺织产业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有很多个步骤。比如:飞梭是用棉纱来织布的。而珍妮纺纱机用处理过后的棉花来制作棉纱。

中国古代社会的小农经济有一个很形象的词语去形容:男耕女织。这个“织”,就是织布。

南宋的黄道婆改良纺织技术之后,到明代棉花已经得到大面积的种植。京师附近府县就是产棉区,关中地区也是。

经过在西北宁夏镇、固原镇设立纺织厂之后,京师纺织厂顺理成章的推出提升劳动效率的纺织机器。而这带来的不仅仅是布匹的大量供应,带来“丰衣”的表象。

更直接的后果,它还将打破明朝传统的小农经济结构,带来极其深刻的社会影响。这才是给大明弘治朝有识之士们带来时代潮流变化感慨的根本原因!

随着织布机的发力,大量的农村妇女即将失业。妇女很大的可能即将参与农耕中。这势必也将持续的冲击程朱理学的根基。

至于后世对程朱理学最典型的批判标的物:又臭又长的裹脚布,现在估计想都别想。妇女缠住脚还怎么走路、干活?吃饭大,还是亚圣的教诲大?

答案当然是:吃饭大。

而更深刻的社会变革会演变为:男子外出打工,女子在家务农、赡养老人、小孩。继而开启城镇化。这是张昭曾经经历过社会浪潮!

张昭对卫孚道:“德瑜先生,你对纺织厂怎么看?”

卫孚所居住的遵化距离京师并不远,天天都在读真理报,对京师纺织厂当然是知道的。其今年六月开始投产,随即出产的棉布就行销北直隶。

卫孚由衷的道:“让人人都穿得起衣服,这是善政。应当大力推广。”

张昭就是一笑,“德瑜先生,这件事没那么简单。你保持关注。”

说着话,一行人往小镇里走。

这时,张昭第一次到开平中屯卫时站在人群中被风吹开破裤子的小男孩认出张昭来,指着张昭叫道:“他是张大帅。”

旧貌换新颜的小镇被惊动起来。

第七百一十三章 枢密会议第三百八十八章 自然增加第三百一十七章 张昭的想法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箭杀敌,一人如虎第两百八十四章 新生意(上)第六百五十四章 余波第两百四十三章 张昭的建议(下)第四百九十章 鸦鹘关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锋(七)-大宁总兵人选第六十二章 生员(二)-巨浪袭来第三百二十六章 月影第五百六十九章 这美丽的冬季(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宣判第两百五十三章 问君三语第三百五十六章 庆贺第六百七十八章 安民告示第三十七章 两成第六百九十五章 风潮再起第四十八章 京西少年(二)-谁才是傻逼?第两百二十四章 与子同袍(下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落幕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他起高楼(中)第十六章 青龙镇之行(下)第五十三章 车中论述第五百零五章 辽东巡抚第六八八十二章 先下手为强第六百九十九章 萧敬教太子第六百一十二章 后悔迟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变故第五百八十章 回京(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目标所在第五百八十二章 天下皆敌第六百三十六章 悔之莫及第五百三十章 灭窝集部第三百九十九章 战争债券第一百一十八章 淬炼(一)第六百零七章 出乎意料(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回开平中屯卫第两百一十五章 没有猪一样的敌人第六百四十四章 意图实现第五百九十章 割以永治第九十四章 被御史弹劾第六十章 压制第六百零三章 舆论场第五百八十三章 李幽其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诱敌第五百零八章 海西女真四部的打算第一百八十八章 进入战区第五百八十九章 昭哥第两百零七章 胡骑南下第三百零八章 废除卫所开始第两百三十四章 集体婚礼第七百一十四章 战、和之论第三百六十六章 微澜起第六八八十二章 先下手为强第八十九章 误入第一百零一章 心事第三百零九章 勾兑第六百七十二章 魏国公府第四百三十二章 鼓舞士气第一百六十八章 请假第七十九章 李东阳(上)第六百四十章 分崩离析第三百九十四章 蓟州镇的密谋第两百三十三章 侍女们第五十八章 考场中第六八八十二章 先下手为强第七百零六章 宫中(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退出舞台第一百零三章 招揽第三百一十二章 阁老之语第两百七十一章 封爵,实至名归!第三百九十九章 战争债券第四百七十二章 捐献第四百九十章 鸦鹘关第五百一十一章 抵达萨尔浒第七百零五章 等待回京第三百九十二章 筹备成立第六百九十六章 风声不对,担忧第一百四十八章 脸被打的啪啪响第七百二十章 重大的转变第四百九十一章 整训两个阶段第六百八十一章 敌人是谁第三十一章 余波第五百六十五章 胜却(中一)第四百零八章 张昭的调整(上)第四十一章 微澜起第四百八十七章 张泰平的选择第一百八十六章 为大军先锋第三百八十六章 刘尚书,拿出点担当来。第一百九十章 迎敌第三百一十三章 国子监改革(中)第三百一十章 冶炼工匠第四百五十五章 犒赏、结束第一百八十九章 作恶多端第五百一十一章 抵达萨尔浒第四百零二章 真奸诈第十章 蒋家庄第六百三十三章 发难(上)
第七百一十三章 枢密会议第三百八十八章 自然增加第三百一十七章 张昭的想法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箭杀敌,一人如虎第两百八十四章 新生意(上)第六百五十四章 余波第两百四十三章 张昭的建议(下)第四百九十章 鸦鹘关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锋(七)-大宁总兵人选第六十二章 生员(二)-巨浪袭来第三百二十六章 月影第五百六十九章 这美丽的冬季(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宣判第两百五十三章 问君三语第三百五十六章 庆贺第六百七十八章 安民告示第三十七章 两成第六百九十五章 风潮再起第四十八章 京西少年(二)-谁才是傻逼?第两百二十四章 与子同袍(下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落幕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他起高楼(中)第十六章 青龙镇之行(下)第五十三章 车中论述第五百零五章 辽东巡抚第六八八十二章 先下手为强第六百九十九章 萧敬教太子第六百一十二章 后悔迟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变故第五百八十章 回京(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目标所在第五百八十二章 天下皆敌第六百三十六章 悔之莫及第五百三十章 灭窝集部第三百九十九章 战争债券第一百一十八章 淬炼(一)第六百零七章 出乎意料(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回开平中屯卫第两百一十五章 没有猪一样的敌人第六百四十四章 意图实现第五百九十章 割以永治第九十四章 被御史弹劾第六十章 压制第六百零三章 舆论场第五百八十三章 李幽其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诱敌第五百零八章 海西女真四部的打算第一百八十八章 进入战区第五百八十九章 昭哥第两百零七章 胡骑南下第三百零八章 废除卫所开始第两百三十四章 集体婚礼第七百一十四章 战、和之论第三百六十六章 微澜起第六八八十二章 先下手为强第八十九章 误入第一百零一章 心事第三百零九章 勾兑第六百七十二章 魏国公府第四百三十二章 鼓舞士气第一百六十八章 请假第七十九章 李东阳(上)第六百四十章 分崩离析第三百九十四章 蓟州镇的密谋第两百三十三章 侍女们第五十八章 考场中第六八八十二章 先下手为强第七百零六章 宫中(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退出舞台第一百零三章 招揽第三百一十二章 阁老之语第两百七十一章 封爵,实至名归!第三百九十九章 战争债券第四百七十二章 捐献第四百九十章 鸦鹘关第五百一十一章 抵达萨尔浒第七百零五章 等待回京第三百九十二章 筹备成立第六百九十六章 风声不对,担忧第一百四十八章 脸被打的啪啪响第七百二十章 重大的转变第四百九十一章 整训两个阶段第六百八十一章 敌人是谁第三十一章 余波第五百六十五章 胜却(中一)第四百零八章 张昭的调整(上)第四十一章 微澜起第四百八十七章 张泰平的选择第一百八十六章 为大军先锋第三百八十六章 刘尚书,拿出点担当来。第一百九十章 迎敌第三百一十三章 国子监改革(中)第三百一十章 冶炼工匠第四百五十五章 犒赏、结束第一百八十九章 作恶多端第五百一十一章 抵达萨尔浒第四百零二章 真奸诈第十章 蒋家庄第六百三十三章 发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