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朝战风云(中)

朝会已经进行了一个时辰,枯燥而冗长的三读到了尾声,“邺郡刺史裴伽为中书侍郎,可有人反对?”

大殿里一片寂静,反对又能怎么?在内阁新结构图未推出之前,所有的反对都是毫无意义的,除非能举出新任者的重大过失。

“邺郡刺史裴伽为中书侍郎,可有人反对?”

大殿里还是一片寂静,吏部侍郎裴佑见无人反对,便上前向崔小芙施礼道:“启禀太后,本次四品以上官员任命共十九名,全部以三读通过。”

崔小芙点了点头,“人事任免到此结束,下面各位爱卿可有本奏?”

大殿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太后,臣有本奏。”只见裴俊站了起来,大殿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他吸引过去,无容置疑,他要宣布新内阁的构成,这个早上已传遍了群臣的消息,将是大唐最高权力机构的重组,三大内阁首臣,六位内阁辅臣,权力层次分明,他们之间的利益纠葛也一目了然。

张焕也和所有人一样,静静地等待着裴俊的宣读,在进殿之前,他已经给了裴俊两个名字,楚行水、崔寓,这是他所推荐的两个内阁辅臣,他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和崔寓商量,或许这就是裴俊所期望的。

张焕的目光向崔寓望去,恰好,崔寓的目光也在向他望来,两人目光一触,张焕微微一笑,向崔寓点了点头。他已经用眼神和表情将自己所想表态的意思传递给了对方。

“微臣欲提请太后修改门荫制度,恢复庆治以前的标准,扩大吏部考的录取名额

裴俊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几乎所有地人都没有想到裴俊上奏的竟然是门荫。而不是新内阁的构成,交头接耳之声开始在大殿里响起,谁也不明白裴俊为什么不提内阁之事,不!有一个人明白了裴俊的真实用意。

张焕地心一下子沉了下去,他已完全明白了,裴俊天平已经偏向了崔小芙,在这个朝会上将不会有什么新内阁推出,即使是有。也将是朝会以后的事。

没有了内阁的存在,崔小芙的权力一下子变得无限大。她可以轻易决定或者否决一个提案,比如朔方节度使。

“门荫的本意是给予有功之臣的一种奖励,只是对我大唐吏制的一种补充,但时至今日,新官选任十之七八都是来自门荫。而进士得官者百中仅一、二,长此以往,不仅新官才俊者日益稀缺,而且民怨沸腾,阻万千士人子望,所以微臣认为门荫已到了非改不可之时,特提出本案,请太后批准。”

裴俊清朗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大殿里已是一片寂静。惊讶、疑虑、赞成、愤恨,所有地情绪交织在一起,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征兆的提案,连吏部地官员没有听说过,这是裴俊的第一次提出,没有经过任何讨论,便直接要太后批准。

张焕依旧在冷笑不止。这还是崔小芙和裴俊二人在继续做戏。相国提出议案、太后直接批准,这就等于在告诉所有的大臣。今天在朝堂上,太后可以决定一切。

这是一个精心策划的布局,目标就是他张焕。

“相国所言极是,哀家听闻去年九十七名新科进士,录用为官者只有五名,这无疑是对大唐科举制度的严重损害,相国门荫改制一案,哀家批准了,转发吏部执行。”

崔小芙当场在裴俊地奏折上批了个准字,交给了旁边的宦官,裴俊深施一礼,“臣谢太后恩准!”

他眼一挑,迅速地瞥了崔小芙一眼,随即慢慢地退回了朝班,当年,崔圆提出新门荫制度,经过了激烈的交锋和幕后交易,好容易才最终得以通过,可今天废除当年的新门荫制度,却仅仅用了一盏茶的时间,只有裴俊和崔小芙二人的表态,便算通过了,这让许多人都惊疑不止,不知道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崔小芙有些得意的笑了,这就是今天朝会的精髓所在,没有内阁的制约,没有裴俊地反对,那么,一切就由她太后说了算,

她的目光扫了一圈大殿,落在了李勉的身上,下一个,就该是他提出段秀实任朔方节度使了。

“臣有本要奏!”一声响亮的呼声将她的目光向另一个方向拉去,崔小芙的眼睛陡然间眯起来了,她身体前倾,紧紧地盯着大殿上,张焕出列了,他是看懂了什么吗?

崔小芙身上所散发的强烈地敌意连她身旁年幼地李邈也感受到了,他不安地侧头向母后望去,崔小芙立刻便发现了皇上的不安,她地身体随之放松下来,笑着拍拍儿子的手,示意他不要紧张。

“张爱卿,请讲!”

“臣今天要说的是关于我大唐兵制的一些革新。”张焕不慌不忙地从怀里取出一本奏折,向众人微微欠身,朗声道:“众说周知,在天宝六年以前,我大唐实行府兵制,百姓半兵半农,自备衣甲粮草、就近而从军,朝廷则以无偿授田和减免赋税来补偿百姓,此府兵制实施百年,造就了我大唐强盛一时的威名,也使大唐的军队牢牢被朝廷控制,但后来土地制度崩溃,朝廷也无力约束士兵,使得府兵制最后名存实亡,改为募兵制,但不管募兵制也好,府兵制也好,毕竟朝廷都能控制近百万大军,可时至今日,朝廷手中能用的团练兵还不足十万人,且星罗棋布,有的州郡还不到五百人,连当地土匪人数都比不上,能被朝廷所控制的军队还不足区区十万人,传出去实在是让人笑话,可臣也知道若人数多了。地方官府又承受不起,所以臣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说到这里,不仅是大殿里的大臣。就连崔小芙也有了浓厚的兴趣,张焕虽然仅是指团练兵一块,回避了世家和军阀手中地军队,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并不是朝廷不想增加地方团练兵,而是负担不起,安史之乱后大唐人口锐减,由近五千万降到一千五百万。虽然经过近二十年的休养生息,人口数慢慢上升到了二千二百万。但自耕农的户数却非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这其实就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土地兼并的严重,朝廷地财政收入更多的是依靠盐税、商税等来维持,而不是租庸调的赋税。

相对应的。就是地方官府的窘迫,土地上生产出来的财富都到了世家豪门的手上,所以七大世家能各自养兵数十万、数万,也就是这个原因。

地方官府无钱无粮,自然也无法募兵养兵,也就造成了团练兵数量的稀少,如果张焕能解决这个难题,倒也是一大本事。

张焕见众人地兴趣都被吸引过来,连裴俊也十分专注地听他的讲解。他不由微微一笑,轻捋长须继续道:“臣在地方为官多年,深知流民地数量十分惊人,他们也渴望能够安稳下来,所以如果能给他们一片土地,地方官府也无须负担什么粮饷,让他们半兵半农。这样。按最保守的估计,地方团练兵至少也能增加二十万。”

这时。大殿已经一片沸腾之声,几乎所有人都明白了,张焕所谓的改革其实就是恢复府兵制,只不过范围稍小一点,说白了,也就是他陇右的军户田亩制。

赞成者有,反对者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连崔小芙也陷入沉思之中,她似乎觉得张焕的目地并不是那么单纯,改革兵制,这是何等大事,需要反复商议讨论,将其利弊一一剖析清楚,才能择机推出,但他却在朝会上轻描淡写说出,似乎几句话便可以确定,是不是太轻率了一点?

就在众人喧沸的讨论声中,只听张焕高声道:“兵部可以择一地进行试验,若切实可行,再向全国推广。”

崔小芙忽然眼前一亮,她明白张焕的意思了,当即便向殿中监李秦川摆了摆手,李秦川立刻高声道:“肃静!朝堂之上,请保持肃静!”

大殿上立刻安静下来,裴俊一步站出来道:“太后,臣并不赞同张尚书所言,且不说各地流民人数只是泛泛而谈,官府并无统计,就算这部分流民的人数就象张尚书说的一样,人数众多,那安置他们的土地呢?从哪里来?地方官府手中虽然是有一点土地,但这些土地的收入是要保障地方官府能正常运转,还有官员的职分田,还要养活现有的团练兵,如果都用来募兵,那地方官府也就无法生存了。”

崔小芙却笑了笑道:“哀家倒赞成张尚书地后一个建议,找一处地方来做试验看一看,不试试看,怎么能知道行或不行呢?裴相国,你说是不是?”

裴俊见崔小芙一意坚持,他也知道崔小芙是另有目的,便不再反对,“臣听从太后安排。”他行一礼便退了下去。

这时张焕又取出一本奏折,交给一名宦官道:“这是东海郡团练使王连江请求增加团练军人数的奏折,臣考虑,就从东海郡着手。”

宦官将奏折交给崔小芙,她翻了翻,用哪里为试验地她并不关心,她关心地是谁来做这件事?

崔小芙将奏折一合便对张焕笑道:“此事哀家同意了,不过兵部元侍郎伤病在身,无法处理公务,现在兵部人手本来就不足,又增加了这档子事,哪里还忙得过来,所以哀家想个折中的办法,在兵部再设立一名左侍郎,专门负责兵制革新之事,尚书以为如何?”

朝堂之上霎时间悄然无声,静得连心跳的声音都听得见,不少人斜眼向张焕瞅去,他作茧自缚了,张焕却微微一笑道:“不知太后打算推荐何人为兵部左侍郎?”

“济阳郡王李怀曾任剑南节度府长史,略略知兵,哀家推荐他为兵部左侍郎,张尚书以为可行?”

张焕沉吟片刻便道:“臣并无异议。”

“那相国呢?”崔小芙的目光又向裴俊看去,此时,裴俊也明白了张焕的用意,他是看出今天朝会地安排,所以他让步了,以兵部左侍郎换取朔方节度使,这个买卖对崔小芙是合算地,毕竟张焕的军队驻扎在朔方,就算段秀实得了朔方节度使这个名,他也未必能控制住朔方,而元载有伤,一两个月之内不能上朝,李怀去一趟东海郡,只稍加部署,便可返回夺权,崔小芙岂会让他一直真地呆在东海郡?

这一刻,裴俊忽然觉得自己对张焕做得有些过分了,他心中十分不安,这种不安不是因为张焕是他的女婿,而是长安的粮食要从陇右送来,一旦真把张焕惹怒,断了粮食供应,他裴俊又去找谁去?

想到这,裴俊立刻出列对崔小芙道:“启禀太后,臣也同意设立兵部左侍郎一职,不过臣也想借这个机会提请太后同意,任命原朔方节度副使马复出任朔方节度使。”

“好!传哀家旨意,封济阳郡王李怀为兵部左侍郎,立刻赴东海郡考察兵制改革一事,另外封原朔方节度副使马,出任朔方节度使,即刻上任。”

这个结局就是崔小芙想要的,博弈了近一个月,她终于在朝会上赢了张焕,她心情十分舒畅,今天朝会的目的也算达到了,她见时辰已经不早,便对殿中监道:“再问问百官,还有无其他事禀奏,无事便散朝。”

“太后有旨,各位大臣有事可禀奏,无事便可散朝。”高亢的声音在大殿上回荡,声音尚未消失,只见从宗室的队伍走出一人,他朗声禀报道:“臣有事要禀奏太后!”

出来之人正是顺化王李侨,这时,张焕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冷冷的笑意。

第236章 回纥来使第388章 大治开元第164章 含元拍天浪(中)第369章 重镇兴商第147章 裴莹出使(下)第377章 江淮风云(四)第12章 抓把柄(上)第324章 安西战略(十四)第121章 尔虞我诈(二)第29章 碎叶风云(十)第245章 出其不意第202章 得陇望蜀第143章 雪夜下凉州(下)第319章 安西战略(九)第151章 谈判(下)第174章 河西的军户第404章 发现端倪第48章 张破天第365章 大唐变天(上)第251章 意外重逢第51章 巴格达之变.第276章 朱泚之死第86章 置新宅第376章 江淮风云(三)第82章 忆往事第372章 步步连环(中)第63章 别佳人(下)第352章 兵分两路第25章 赌意气第310章 回纥剧变第2章 挥琵琶(上)第225章 绝地反击(上)第390章 刺案疑云第37章 绑佳人(上)第214章 枝节横生第61章 楚尚书第32章 碎叶风云(十三)第66 章 君入瓮第273章 三线作战第126章 魔高一丈第99章 争夺家主(一)第155章 会见崔圆第43章 左相国第104章 争夺家主(六)第254章 连环效应第34章 碎叶风云(十五)第180章 磨刀(下)第12章 杀人风波.第243章 故人来迎第209章 格局之变(六)第208章 格局之变(五)第208章 格局之变(五)第155章 会见崔圆第130章 三渡黄河(上)第148章 闻弦第201章 陇右收官第163章 含元拍天浪(上)第93章 临抉择第12章 抓把柄(上)第238章 虚晃一枪第358章 庆功之死(下)第125章 玄武门之变(下)第349章 局势迷离(下)第54章 战朝堂(三)第19章 疯狂的代价.第12章 杀人风波.第235章 厉兵秣马(八)第259章 不伦之爱第72章 争兵权(一)第273章 三线作战第151章 谈判(下)第243章 故人来迎第180章 磨刀(下)第409章 人才辈出第397章 明远归来第129章 枭雄本色(下)第228章 厉兵秣马(一)第153 章 重返长安第399章 水落石出第182章 鏖战会西堡(中)第260章 重建张家(上)第251章 意外重逢第19章 疯狂的代价.第196章 事关重大(上)第272章 朝堂内外第153 章 重返长安第194章 陇右来信第276章 朱泚之死第272章 朝堂内外第403章 裴莹省亲第331章 长安信使第105章 争夺家主(七)第318章 安西战略(八)第316章 安西战略(六)第29章 立奇功(下)第53章 战朝堂(二)第187章 蜀郡突变第165章 含元拍天浪(下)第318章 安西战略(八)第366章 大唐变天(中)
第236章 回纥来使第388章 大治开元第164章 含元拍天浪(中)第369章 重镇兴商第147章 裴莹出使(下)第377章 江淮风云(四)第12章 抓把柄(上)第324章 安西战略(十四)第121章 尔虞我诈(二)第29章 碎叶风云(十)第245章 出其不意第202章 得陇望蜀第143章 雪夜下凉州(下)第319章 安西战略(九)第151章 谈判(下)第174章 河西的军户第404章 发现端倪第48章 张破天第365章 大唐变天(上)第251章 意外重逢第51章 巴格达之变.第276章 朱泚之死第86章 置新宅第376章 江淮风云(三)第82章 忆往事第372章 步步连环(中)第63章 别佳人(下)第352章 兵分两路第25章 赌意气第310章 回纥剧变第2章 挥琵琶(上)第225章 绝地反击(上)第390章 刺案疑云第37章 绑佳人(上)第214章 枝节横生第61章 楚尚书第32章 碎叶风云(十三)第66 章 君入瓮第273章 三线作战第126章 魔高一丈第99章 争夺家主(一)第155章 会见崔圆第43章 左相国第104章 争夺家主(六)第254章 连环效应第34章 碎叶风云(十五)第180章 磨刀(下)第12章 杀人风波.第243章 故人来迎第209章 格局之变(六)第208章 格局之变(五)第208章 格局之变(五)第155章 会见崔圆第130章 三渡黄河(上)第148章 闻弦第201章 陇右收官第163章 含元拍天浪(上)第93章 临抉择第12章 抓把柄(上)第238章 虚晃一枪第358章 庆功之死(下)第125章 玄武门之变(下)第349章 局势迷离(下)第54章 战朝堂(三)第19章 疯狂的代价.第12章 杀人风波.第235章 厉兵秣马(八)第259章 不伦之爱第72章 争兵权(一)第273章 三线作战第151章 谈判(下)第243章 故人来迎第180章 磨刀(下)第409章 人才辈出第397章 明远归来第129章 枭雄本色(下)第228章 厉兵秣马(一)第153 章 重返长安第399章 水落石出第182章 鏖战会西堡(中)第260章 重建张家(上)第251章 意外重逢第19章 疯狂的代价.第196章 事关重大(上)第272章 朝堂内外第153 章 重返长安第194章 陇右来信第276章 朱泚之死第272章 朝堂内外第403章 裴莹省亲第331章 长安信使第105章 争夺家主(七)第318章 安西战略(八)第316章 安西战略(六)第29章 立奇功(下)第53章 战朝堂(二)第187章 蜀郡突变第165章 含元拍天浪(下)第318章 安西战略(八)第366章 大唐变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