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血诏

崇祯点头,带着悔恨的语气说:“对!朕一直后悔对文官集团太软弱了!对他们太迁就了,要是能强硬就好了!像以前我拿国戚来开刀时能坚持下去就好了!唉!可是现在后悔还有用吗?”。

张必武也同样在不断地叹气:“是啊!皇上,要是当初你有铁血手段又怎会有今天的结果啊?唉!”

崇祯在苦笑着摇头,后悔有用吗?

张必武带着无奈地语气说:“皇上太要面子了!世间的事往往就是这样,你越要面子就会越没面子!要面子就得先学会怎么去不要面子!像刘邦一个流氓,他做的事是无赖的,很不要脸的,可是他却建立了汉朝,后世对他的评价也是高的!刘备一次不要脸,夺了同室刘璋的蜀地,建立了蜀汉,割据了几十年!”

“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却难免身后骂名滚滚来!如果说你以霸王的手段去做,以不要脸,不顾后世的评价去做,说不定赢来的却是赞誉,成为一代明君,还能中兴大明!”

“一件事不管你做得再好,也会有人在背后骂你!做大事者就要有不惧别人责骂的气慨与豪气!谁人背后无人说?就算这一件事做得再好也会被人说的!总是在乎别人的说法,那就不是你自己了!总在乎别人说法,那办什么事也办不成的!”

“担当身前事,何计身后名?今生所为无愧于心,可矣!有一件事是可以利于大众的,许多人的。可是却不可避免地要损害少数人的利益。而你自己也将背上万世骂名。臭名扬于史籍,可那又如何?做!对!勇敢地去做!”

崇祯看着张必武,万万没有想到张必武会有这样的想法,还真是小瞧了张必武!这些是崇祯最为害怕的,他就是太在意名誉了!

张必武说:“皇上,自古成大事的盖世大英雄都有勇于做千古罪人的气慨!看透千古仁义名,但使今生逞雄风!此愿足矣!”

崇祯仰对天,他苦笑了。说:“国雄啊,其实朕一直在想,当初闯贼还没有到北京城下的时候,有劝朕南迁,就连皇后也破了内容不能干政的条例劝朕南迁。朕也想过南迁,可是朕太在意声誉了,想要让文官们同意,文官不同意,便作罢。后来要逃出北京时,朕也可以下决心。可是却又在乎后世的评论又不成!”

“与东虏议和,争取时间从而消灭流贼。然后休养生息,就像是汉初对匈奴的忍让政策一样是正确的!可是朕就怕后世的骂名,就怕世人的说法,朕又一次地让正确的意见付诸东流了!唉!朕就是太要面子了!”

崇祯看着张必武便问:“你说得对!要是朕不这么想要脸面的话,说不定真成了!大明就真的中兴了!周武帝废佛,骂声滚滚,可后世称赞他是名君。李世民杀兄杀弟逼父退位,也是千古名君!唉!朕错了!越是想得到的东西就越得不到!你越要脸,那么最后反而是越丢脸!哈哈!”

崇祯仰天苦笑起来了,说:“国雄啊,你说得太对了!要是早对朕说,该多好啊?朕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钱?对啊!要是朕当初让百官和皇亲国戚捐饷,朕继续铁血暴力的手腕,那么朕就能从这些贪婪的皇亲国戚以及百官中得到许多的军饷,有了钱,朕的明军就不会不堪一击!朕能组建出一支强大的军队!外定鞑子,内平乱贼!”

张必武便说:“皇上,其实有很多人想对你说的,可是你不给他们说话!包括九老不也是吗?他最终得逼得宁愿一死也好过会被缇骑逮入狱而斩于市!皇上说得对!要是你不怕别人怎么看待,硬是逼百官和皇亲国戚把饷捐出来,你会为此感到惊讶的!”

“因为李自成将会对百官和皇亲国戚逼饷,他们得到的钱将是国库的好多倍!一个大的皇亲国戚的身家都能得到一年的税收!皇上的身边其实就有了很多的财源,你根本就不用为没钱养兵而烦恼!可惜啊,皇上你看不到了李自成派刘宗敏逼百官所得的巨款了!”

崇祯苦笑了,在亡国之即,他的表哥刘文炳和妹夫巩永固进宫来看他,也曾经说想要力劝崇祯南迁,可是他们怕啊!而且又惧与明朝定下的规矩不符!所以才没有来劝朕!况且朝中的老臣也是害怕,他们才不敢向朕进言。

崇祯在悔恨不听人言时,又听到张必武所说的,百官和皇亲国戚有这么多钱,他真是想不到啊!而且崇祯以前在向皇亲国戚以及百官要饷的时候,他们都在他对抗,他气愤,国家对他们这么好,可是国家在难的时候,他们却弃国家于不顾!连一丁点的钱都舍不得捐出来,不知道有国才有他们的荣华富贵啊!真是可恼!

现在想想悔不当初啊!你们如此干,就不要怪我心狠手辣了!是啊!多杀几个又如何啊?唉!真是太仁慈了,没有用到霸王手段,铁血手腕啊!一个君主除了仁慈,还得有霸王手段,铁血手腕!这一方面,崇祯认输了,觉得不算是一个明君。

张必武又继续说:“作为一个皇上你至高无上,拥有着无限的权力,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是你却将中兴之臣,治国平天下之臣,逼得死得死,败得败,降得降,杀的杀,罢的罢!难道没有责任吗?”。

卢象升也忍不住出声了,说:“皇上,你一心只想着胜利,而且在宫中不理解战场的情况就妄加地指挥,不能给将领充分的指挥权,他们又怎么能获胜呢?你太急于求成了,你心一急,步伐就会乱。”

“君主作为百臣之首,是心!心一乱,手和足自然也就无所适从,也跟着乱!君臣不一,步伐不一,往往是要手往东,手却往了西,上下不一致的话,没有团结一致的朝廷又怎么能破强敌呢?你一直地催战,令得洪承畴本想以守为主却招致了松锦大败,孙传庭本想守河南以困死闯贼却兵败河南丢却关中……”

崇祯示意卢象升不要再说下去了,他见到王承恩是焦急地望着,而且城中有火在冒起。

崇祯知道是他的表哥全家自杀了,还有李姓老臣,他们都是忠于自己的,他们说过要全家自焚以殉国,现在他们都做到了。

王承恩听到一声声地喊杀声传来了,而且非常清晰了,他想向崇祯进言。可崇祯向他示意,王承恩便不说了。

崇祯便说:“张必武,我时间快不多了!我只想问你,你认为李自成能坐稳江山吗?”。

张必武摇头,说:“李自成坐不稳江山,江山会让鞑子给抢去的!”

崇祯大惊:“什么?鞑子抢去江山?”崇祯不敢相信,他说:“不,不会的?朕宁愿是李自成坐江山,也不要是鞑子坐江山!”崇祯显得非常地激动呢!

张必武应道:“是的!没有错!鞑子狼子野心,他们会办到的!他们知道北京城破后,会举倾国之兵来犯,占据北京,便会迅速地迁都,从而征服全国!这是自努尔哈赤时就制定的梦想,包括皇太极也在延续着这一梦想!最少他们都要达到金朝时占据华北半个中国的局面!”

崇祯看张必武,他知道张必武不是说笑的,说的全是真的,崇祯又想了想,出了一身冷汗,张必武说的非常有可能啊!

不能等闲视之!他便先撕下身上的衣裳,然后是咬破了手指,他便写下血诏。

“凡驱除鞑虏者,保我汉家江山者,可代我大明为天下之主!崇祯绝笔!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崇祯写下的是血诏!崇祯把血诏给了张必武。

张必武接过血诏,不敢置信地看着崇祯,崇祯厉声地说:“国雄,接住!这是男儿之间的信任!我把整个江山都交给你了!我相信你,你会让我们汉家江山依旧的!”

崇祯没有明写让张必武得到明朝的江山,这样做的原因,第一是天下人会不信是崇祯的血诏,那样对张必武就不好了。而且万一张必武不能完成驱除鞑虏,复我汉家江山的话,他让江山给张必武就会是一个笑话了。因此,崇祯的血诏这么写,没问题。

“啊!”卢象升和王承恩都是睁大着眼睛看着崇祯和张必武!现在崇祯要把江山全付给张必武!难道这就是禅让吗?

张必武便接过了血诏,就算是有崇祯临终的血诏,可天下人能相信他吗?崇祯在世时,他的圣旨很多时候都被人阳奉阴违,现在人都死了,也难以让人心悦诚服地服从,不过作用还是很大的,可不能小瞧啊。

崇祯转向了卢象升说:“卢爱卿啊,你就做个证吧!”卢象升便点头同意了。

崇祯又叹气了,说:“可惜了!朕的玉玺不在,要是在的话,就加盖玉玺了!天下人就知道了,就不会有人怀疑其真实性了!”(……)

第6章 击杀敌骑第34章 锦州城内清军出来偷袭第92章 慌乱的清廷第16章 终于说服了大家第148章 打垮洋老爷第125章 知悉惊天机密以此克敌制胜第52章 危机四伏第74章 为女儿着想的崇祯第87章 得以释放第9章 首战告捷第38章 死守新野(下)第65章 做出收复台湾的决定第111章 解救与反解救的较量第49章 停止自相残杀第46章 济尔哈朗的自杀第35章 行刑第42章 海盗撤退像是有诡计第77章 决出胜负第95章 越漂亮、聪明的女人越第47章 思考该如何以少胜多第12章 奇着奏效第17章 骄傲宣示——我是大明军人!第13章 哪怕在逆境中不能失去信心!第115章 诱敌第87章 劝说吴三桂(下)第119章 离京第65章 急!急急!赶去见心上人第76章 决斗第98章 杀与不杀之间摇摆第120章 危险!敌援军到!第66章 让出地盘第1章 写遗诏第48章 以石头冒充银子骗变兵第74章 谜团揭开,韩老大的过去第22章 曾英殉国第157章 攻占大沽口炮台第3章 皇太极聚众计议第23章 不打不相识第23章 张必武胸部中枪第8章 清军攻入松山第69章 狼狈不堪的清军第83章 顶住压力,绝不出战第75章 不怀好意的册封第70章 杀不杀好兄弟?第190章 救李岩第61章 夫妻间的真心话第2章 李自成受困第90章 要夺皇后凤驾第67章 心急如焚的往家赶!第49章 去寻宝藏第79章 骑洋马为国争光第131章 危险悄然逼近第72章 强大的荷兰援军到达第89章 悲壮!可敬的老人们第67章 心急如焚的往家赶!第80章 加征饷第81章 平安回来第91章 袭击张献忠老营第6章 除奸细第120章 百万大军震撼登场第36章 又熬过了一天第150章 血诏第35章 行刑第22章 曾英殉国第40章 不再犹豫,振作起来!第130章 击败老当当第26章 兵临北京城下第58章 永历被释放归来第44章 两面受敌,内战还是外战?第49章 破皇宫第73章 纠结啊!受不了公主脾气第150章 群阴慑服第90章 饥民多带来的烦恼第3章 等家人的到来第56章 攻寨(上)第68章 联军感到了害怕第29章 想碰我女人者——死!第72章 兄弟成敌人第29章 杀叛徒第134章 张必武被吴三桂击败第29章 诉说救公主的缘由第21章 水师进军顺利第62章 江南掀起反清浪潮第76章 勇闯虎穴第52章 心理战第120章 危险!敌援军到!第13章 哪怕在逆境中不能失去信心!第150章 身躯虽灭,汉魂不死第43章 退出新野第16章 完了!主船被钉住无法动弹第98章 大阅兵的决定第151章 多尔衮的奇兵奏效第82章 继续出击第42章 硬着头皮去打一仗第59章 建议第140章 论文官第91章 袭击张献忠老营第23章 联合张献忠成关键第147章 拼死阻止敌海军逃窜第95章 破宁武
第6章 击杀敌骑第34章 锦州城内清军出来偷袭第92章 慌乱的清廷第16章 终于说服了大家第148章 打垮洋老爷第125章 知悉惊天机密以此克敌制胜第52章 危机四伏第74章 为女儿着想的崇祯第87章 得以释放第9章 首战告捷第38章 死守新野(下)第65章 做出收复台湾的决定第111章 解救与反解救的较量第49章 停止自相残杀第46章 济尔哈朗的自杀第35章 行刑第42章 海盗撤退像是有诡计第77章 决出胜负第95章 越漂亮、聪明的女人越第47章 思考该如何以少胜多第12章 奇着奏效第17章 骄傲宣示——我是大明军人!第13章 哪怕在逆境中不能失去信心!第115章 诱敌第87章 劝说吴三桂(下)第119章 离京第65章 急!急急!赶去见心上人第76章 决斗第98章 杀与不杀之间摇摆第120章 危险!敌援军到!第66章 让出地盘第1章 写遗诏第48章 以石头冒充银子骗变兵第74章 谜团揭开,韩老大的过去第22章 曾英殉国第157章 攻占大沽口炮台第3章 皇太极聚众计议第23章 不打不相识第23章 张必武胸部中枪第8章 清军攻入松山第69章 狼狈不堪的清军第83章 顶住压力,绝不出战第75章 不怀好意的册封第70章 杀不杀好兄弟?第190章 救李岩第61章 夫妻间的真心话第2章 李自成受困第90章 要夺皇后凤驾第67章 心急如焚的往家赶!第49章 去寻宝藏第79章 骑洋马为国争光第131章 危险悄然逼近第72章 强大的荷兰援军到达第89章 悲壮!可敬的老人们第67章 心急如焚的往家赶!第80章 加征饷第81章 平安回来第91章 袭击张献忠老营第6章 除奸细第120章 百万大军震撼登场第36章 又熬过了一天第150章 血诏第35章 行刑第22章 曾英殉国第40章 不再犹豫,振作起来!第130章 击败老当当第26章 兵临北京城下第58章 永历被释放归来第44章 两面受敌,内战还是外战?第49章 破皇宫第73章 纠结啊!受不了公主脾气第150章 群阴慑服第90章 饥民多带来的烦恼第3章 等家人的到来第56章 攻寨(上)第68章 联军感到了害怕第29章 想碰我女人者——死!第72章 兄弟成敌人第29章 杀叛徒第134章 张必武被吴三桂击败第29章 诉说救公主的缘由第21章 水师进军顺利第62章 江南掀起反清浪潮第76章 勇闯虎穴第52章 心理战第120章 危险!敌援军到!第13章 哪怕在逆境中不能失去信心!第150章 身躯虽灭,汉魂不死第43章 退出新野第16章 完了!主船被钉住无法动弹第98章 大阅兵的决定第151章 多尔衮的奇兵奏效第82章 继续出击第42章 硬着头皮去打一仗第59章 建议第140章 论文官第91章 袭击张献忠老营第23章 联合张献忠成关键第147章 拼死阻止敌海军逃窜第95章 破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