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俄议和 力攻西藏

阿列克谢一世此话完,又是长长的一声叹气。

而对面的莫罗佐夫,亦是呆了一呆,才无奈地叹了口气:“陛下说得对,以在下看来,也许只能接受现实,淡化丢失西伯利亚的影响,全力镇压国内反贼,力保现有疆界,方可勉强把这件糟糕的事件,给悄悄摭掩过去。”

“是啊,只能如此了。那现在,我们要如何与那大唐帝国打交道呢?”阿列克谢一世眉毛一跳,又挑了一个新话题。

“陛下,在下认为,在现在局势下,我们完全可以先做到这一点,那就是先向唐军议和。”莫罗佐夫松了下勒得有些发紧的领结,侃侃而谈道:“只有两国先达成和平协议,才能有下一步的合作与贸易。而现在,两国围着乌拉尔山形成了僵持之势,唐人后勤乏力,无法再来攻我。我俄罗斯也兵马匮乏,不足以对其进行反攻,那两国以乌拉尔山界,划定边疆,当是是最为合理的结果。只要这一协定达成,那我们接下来,就可以与唐人商谈贸易协议了。“

说到这里,莫罗佐夫眼中竟闪过一丝向往之色,他继续说道:”陛下,你知道吗?那荷兰曾占据台湾数十年,皆只能与当地土人进行商贸往来,说实话,从台湾之地所获的利益,实是有限得很。但从前些年开始,那台湾被现在的大唐皇帝李啸占据后,那些荷兰商人与唐国的贸易却是大幅增长,达到往年的数十倍不止,诸如香烟、丝绸、生丝、呢绒、铁器等商货的交易量,皆是达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而这些产品在转运到欧洲后,获利基本皆翻了几倍,直到现在,荷兰都认为,虽然失了台湾,但从此能与唐人正常贸易往来,其获利程度与昔日如天壤之别,这样的选择,倒也不错。“

莫罗佐夫接着说道:”可见,现在的大唐帝国,简直就是财富的来源!与这样的国家交战,以致于无法从其贸易中获益,其实是种十分短视而愚蠢的行为。现在我俄罗斯,与唐军连战数年,丢城失地,败军折将,国力大为损耗,而那英国、荷兰、法国、西班牙、却与李啸大肆贸易,得到那么多利润丰厚而且十分畅销的商品,个个大发其财,如何不令人眼红心痛!”

莫罗佐夫顿了下,又继续道:“所以,在下认为,现在我俄国国内虽乱,国中人心不一,但绝没有一个人,会对天量的财富产生憎恶。如果能给贵族们强调这一点,使他们认识到,我们虽然失去了西西伯利亚,但与唐朝议和的话,那天量的商品贸易却正好可以开始。这样的话,我们虽然丢了一个贫瘠而寒冷的地方,却反而会因为与唐人开了正常的贸易,反而最终会有更大的获利。那么,在有如流水一般哗哗而来的金子与银币面前,我们的贵族与官员,自然会知道,到底要如何行事,才能正确对待这个东方最古老庞大的帝国。”

听了莫罗佐夫的劝解,阿列克谢一世脸色稍缓,他点点头笑道:“很好,你的分析很有道理。没有哪个傻瓜会和金币过不去。如果我们能在贸易中弥补损失,能给这些贪婪家伙分得利益,也许一切的不快与争吵,都会就此烟消云散,不复存在。“

阿列克谢一世在房间中又走了几步,又幽幽地说了一句:“其实说起来,我们与唐朝进行的贸易,其实我们还更加依赖,毕竟现在国库空虚,财用匮乏,连剿除叛乱的军饷都再难支付了。只有我们与那个李啸的大唐帝国之间有正常的商贸往来,才可从源源不断的贸易抽出税收来充实国库。对于这一点,那个大唐皇帝李啸,当比我这个俄罗斯皇帝更加了解。“

说到这里,他的脸上露出苦笑:”这个出身卑贱的中国人,能凭一已之力,打造出这般强大的一个崭新帝国,实在是个不可小瞧的厉害之辈。这样人物,如果能与他为友,就尽量不要再与他为敌了。”

莫罗佐夫凑了上来,低声道:“皇帝陛下,那现在我们该如何行动?“

“我将立即派出使者,前往大唐帝国的都城北京。向那唐帝李啸,表明我俄罗斯帝国愿意议和的心意。毕竟过去的事情,也只能这样让他过去了。现在我俄罗斯帝国,愿意与大唐帝国以乌拉尔山为界,与大唐帝国两相和好,让两国正常通商往来。而我个人,也希望能与李啸保持良好的私人关系,让双方的贸易额与商品种类不断扩大,从而让俄罗斯帝国获取更多更丰厚的利润与收益。”

说到这里,阿列克谢一世的眼神十分复杂,他感叹道:“也许这样的结果,才是真正最为正确的选择吧。毕竟,我们总要面对现实。荷兰人丢了台湾,却换来了海上贸易的巨大收益。那我俄国丢了西伯利亚,如果也能获取丰厚的商业回报,亦是极好之事呢。这与李啸议和之事,我就交给你去办吧。”

闻得此令,莫罗佐夫双腿并拢,鞠躬致礼:“陛下放心,在下一定会尽快办好此事。”

很快,莫罗佐夫派出数十名使者,在乌拉尔山东面的唐军带领下,一路东行,来到了北京城中。

见俄罗斯沙皇阿列克谢一世在收到自已来信后,竟真的派出使者过来,李啸心下甚是欣慰。

在这样双方都难以继续的情况下,俄国率先低头,沙皇阿列克谢一世派出使者来到京城,希望与唐军讲和,让双方息兵罢战,从此两相和睦,互相通商,再不起纷争。应该说,阿列克谢一世的举动,还是颇为明智的。

毕竟,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这场战争再打下去,后勤艰难乏力的唐军固然会有重大损失,但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列强虎视眈眈的俄国,却极可能会走向万劫不复的惨境。

因此,一直对前线时局十分关注的李啸,见到俄国终于屈膝求和,亦决定就此终战,遂同意俄国使者的请求。

最终唐俄两国在经过多次磋商之后,达成以下协议:

一、唐俄两国,以乌拉尔山为边界,东归大唐帝国,西属俄罗斯帝国。自此之后,两国交好,再不得有任何争执。

二、边界划定后,两国通商往来,大唐帝国如与英吉利、荷兰等国贸易政策一样,给予俄罗斯帝国同样的商业待遇,确保公平交易,互惠互利。

三、俄国与欧洲诸强的纷争,大唐帝国保持中立,不帮助任何一方。而大唐帝国在亚洲的诸项政策,俄罗斯帝国亦不得插手,确保双方互谅互信,以实现长治久安。

四、大唐帝国与欧洲诸国的贸易,如要通过俄国,俄罗斯不得设卡拦截或制造阻碍。同样,俄罗斯与亚州诸国若要进行贸易,要通过大唐帝国,大唐帝国亦会保证贸易的顺利进行。

五、在此平等互助的基础上,两国人民睦邻友好,可互相通婚交往,发生边境民事纠纷,需两相协商解决。

六、此协议一式两份,两国各执一份,由双方首脑签字后,即日生效。

协议既定,李啸心下甚是欣慰。

能让向来强悍的俄国低头求和,且得到了整个西伯利亚,对于大唐帝国来说,堪为万世不移之基。那西伯利亚无数的矿产与林木,足以造福子孙万代。

而此协议一定,对于俄国来说,也免去了来自东方的最大威胁,可以让俄国把注意力重新聚焦国内,全力对付国中造反的农民,也可以更从容地应对西方列强的围堵与攻击。当然,更重要的是,有了大唐帝国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国度,俄国可以从与其进行的贸易中,获取无穷尽的财富与利润,对于这一点,俄国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无不满意。

所以,这份协议,对双方来说,是一份真正的平等互利的和平协定。李啸确信,在双方都没有能力大幅改变现状的情况下,这份协定将长久地保证两国的安宁与和平,这样的结果,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十分有益的。

毕竟,开国自有疆,受制于后勤条件,大唐帝国也不可能无限制的扩张下去,这北面的疆土,能得到现在的结果,李啸已经很满意了。

而北面既定,接下来,李啸复将目光投入西域南边的乌思藏地区。

从李啸下令出兵到现在,时间已了近两年,但乌思藏进展,却未能如李啸所预想的那般顺利。

他派出的两镇兵马,虽一齐从东西两处一道进攻,但两年过去,还只是各约攻占了一半地界,没有达到尽快会师拉萨攻下省城的目标。

原因便是,李啸手下兵马,多为中原之人,难以适应乌思藏这样的世界屋脊高海拔地区。相比地势崎岖险峻,那更可怕的缺氧与肺炎,成了唐军行进的过程中的最大障碍。

而且,因为西藏自脱离中央管辖以来,多为地言官员与僧众自治的模式,这些人享受到了了土霸王的绝对权力,岂愿再与外人来分一杯羹。故他们对于唐军的到来,没有半点好感,纷纷组织军队,凭依多年修造的坚固城堡自卫抵抗。

而唐军为了快速行军,也因为路途运输十分困难,故大批的重型火炮无法携带,使攻城的效率降低了极多,这是唐军迟迟不能打开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

更令李啸为之忧心的是,由于唐军在乌思藏进展不顺,境外的英国势力与法国势力,亦开始趁虚进入西藏之中。或为西藏当地的叛军抵供火器支援,或为其提供战斗携助,这无疑为唐军的进军作战,变得更加困难而艰苦险。

结果到现在北面与俄国签下和平协定之后,西藏的夺取行动,还处于僵持之中,反倒是唐军两镇兵马,不断地折损兵将,虽然不停补充辅兵进入,却依然进展不大。

更可叹的是那引为前部的叶尔羌汗国的降兵,因为每仗皆是率先冲阵,士卒死伤更多,那王子尧勒瓦斯被一只毒箭射中,已然瘫痪在床,被唐军运到兰州休养。因他再无法指挥军兵行动。故其手下兵马,全部被唐军吸收,叶尔羌余部再不复存在。

当乌思藏前线一封封求援的战报,如雪片一般抵达北京时,李啸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真没想到啊,这西藏之地,极是这般难攻,难道当年唐朝在与土蕃的对战中屡屡吃亏,这个西藏的地利之便,真是令人感叹。

只不过,这西藏地区,越是这般难啃,就越是要把它紧紧地抓紧在手里。毕竟,不趁着现在唐军如日中天之际,夺回这块中华故土,而是等待将来再侍机收复的话,是一种对子孙后代完全不负责任的行为。

更何况,西藏之地如此重要,如果不掌控此地,万一这块地方被英国人或法国人控制,那整个西域、甘陕、乃至四川与云南,都将难获安稳,这样的结果,是李啸决不愿看到的。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而将这具旷古绝今的大帝国治理安稳,西藏之地,就非拿下不可。哪怕付出再多再大的代价,都有必要将其掌握于手中。

于是,李啸下令,现在与俄罗斯的和平协议既已签定,那整个西伯利亚地区,便由唐军第五镇兵马,以及外满的一些土著兵马接防。而其余的唐军兵马,包括准噶尔汗国的降兵、蒙古诸部援兵,满清援兵、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附属国的一众援兵在内,全部调往南方,参加进攻乌思藏的战斗。

李啸的决心很明显,那就是不惜代价,不怕牺牲,哪怕将这些唐军兵马与仆从部队全部消耗完毕,也要坚决彻底拿下西藏,夺回这块中华故土,不使大唐金瓯有缺。

大唐皇帝命令既下,大军滚滚南下,尽数奔赴乌思藏而去。

一场规模更大的西藏战事,即将展开。

第二百零六章 长子诞生第一百五十章 铁龙城之战(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济南危急第六百八十章 清顺合兵金汤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陇望蜀第二百二十章 瓮中捉鳖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为侍女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与流寇结盟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尔衮的彷徨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挫敌锋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战(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军之诱第二百七十九章 凤凰楼设宴第七百五十九章 离间君臣,借刀杀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三百八十五章 进退两难第八百零五章 清顺合力,共抗李啸第九章 祖府第六百九十九章 骂晕史可法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龙击炮第四百一十三章 马尼拉湾海战第一百五十二章 铁龙城之战(六)第二百二十七章 虚封其爵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军突至第十九章 北行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个目标,左良玉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结姻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祯大葬,太子登基第二百九十五章 规划 娶亲第五百二十三章 惊天一炸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铎大败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总攻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还是作战第五百六十七章 蒙古宗主之争第三百九十九章 失控的李啸第六百四十二章 强掳陈圆圆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济州岛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条建议第九章 祖府第四百四十八章 与熊共舞第二百五十六章 生擒阿巴泰第八百二十八章 孙可望投降第九十章 引寇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议和第十六章 暗谋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国第七百四十五章 上中下三条应对之策第八百四十一章 梦破缅甸第八百九十四章 郑芝龙战死,郑成功投诚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军突至第四百六十六章 公主回京第一百七十六章 皮岛谈判第九百零七章 大获全胜,兵进吐鲁番第七百九十五章 两倍迎敌第二百六十八章 登州规划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亲巧遇第六百八十三章 风沙攻城第四百八十一章 毁灭者李啸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临岫岩,骑兵初战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三百三十章 傀儡肝付氏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敌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山东易,撼李啸军难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军尽崩第七百一十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第九十二章 聚歼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结束,正戏开始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国第九百零七章 大获全胜,兵进吐鲁番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汤城第八百六十章 清顺合攻 三方对决第一百一十七章 长线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忧思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镇远堡第九十六章 横行队第四百二十九章,马京达努的灭亡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鞑虏换奖赏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条建议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选拔第四百一十五章 进攻马尼拉第三百零七章 平南营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四百八十一章 毁灭者李啸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华牌卷烟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压性谈判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第八百八十二章 为了大清,忍辱求生第五百六十七章 两路进兵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国,唐顺和议第六百四十五章 吴三桂投清第八百五十章 一击之威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四百六十四章 径退山西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袭第三百零五章 以进为退
第二百零六章 长子诞生第一百五十章 铁龙城之战(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济南危急第六百八十章 清顺合兵金汤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陇望蜀第二百二十章 瓮中捉鳖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为侍女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与流寇结盟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尔衮的彷徨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挫敌锋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战(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军之诱第二百七十九章 凤凰楼设宴第七百五十九章 离间君臣,借刀杀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三百八十五章 进退两难第八百零五章 清顺合力,共抗李啸第九章 祖府第六百九十九章 骂晕史可法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龙击炮第四百一十三章 马尼拉湾海战第一百五十二章 铁龙城之战(六)第二百二十七章 虚封其爵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军突至第十九章 北行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个目标,左良玉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结姻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祯大葬,太子登基第二百九十五章 规划 娶亲第五百二十三章 惊天一炸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铎大败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总攻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还是作战第五百六十七章 蒙古宗主之争第三百九十九章 失控的李啸第六百四十二章 强掳陈圆圆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济州岛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条建议第九章 祖府第四百四十八章 与熊共舞第二百五十六章 生擒阿巴泰第八百二十八章 孙可望投降第九十章 引寇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议和第十六章 暗谋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国第七百四十五章 上中下三条应对之策第八百四十一章 梦破缅甸第八百九十四章 郑芝龙战死,郑成功投诚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军突至第四百六十六章 公主回京第一百七十六章 皮岛谈判第九百零七章 大获全胜,兵进吐鲁番第七百九十五章 两倍迎敌第二百六十八章 登州规划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亲巧遇第六百八十三章 风沙攻城第四百八十一章 毁灭者李啸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临岫岩,骑兵初战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三百三十章 傀儡肝付氏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敌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山东易,撼李啸军难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军尽崩第七百一十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第九十二章 聚歼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结束,正戏开始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国第九百零七章 大获全胜,兵进吐鲁番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汤城第八百六十章 清顺合攻 三方对决第一百一十七章 长线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七百零七章 江南改革之忧思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镇远堡第九十六章 横行队第四百二十九章,马京达努的灭亡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鞑虏换奖赏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条建议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选拔第四百一十五章 进攻马尼拉第三百零七章 平南营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四百八十一章 毁灭者李啸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华牌卷烟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压性谈判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第八百八十二章 为了大清,忍辱求生第五百六十七章 两路进兵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国,唐顺和议第六百四十五章 吴三桂投清第八百五十章 一击之威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四百六十四章 径退山西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袭第三百零五章 以进为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