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 献出陕甘,西域图存

宋献策领命东行,一路往潼关急急赶去,昼赶夜行,不敢稍停,仅在一天之内,就赶到潼关之下。

此时,遥遥见到潼关之上,已是唐军密布,旆旗插满,宋献策心下,顿是说不出的悲凉与感伤。

唉,此物犹似昨日,脚下已非主人。

没想到,李过这厮,在唐军的强力进攻下,竟会这般快速就丢了,这潼关乃关陕门户,此处一夺,西安到此数百里地再无险可守,唐军兵薄西安城下,已是指日可待之事。

唉,真没想到,大顺前两年才拿下京城,拓地千里,到现在,连想局隅于关陕之地都不可得,反只能向唐军屈膝求和,这般变化,如何能不令人扼腕叹息。

正感叹间,潼关内涌出一彪人马,立即围定宋献策等人,喝问他们来意。

宋献策不敢怠慢,立即将此行来意,向众人一五一十合盘托出。

这些兵马听闻来意,便立即将宋献策等人带入潼关之中。入得潼关后,宋献策惊愕地听闻,那唐王李啸,竟亦在其中。

原来就在今天上午,那唐王李啸,已从北京悄然南下,刚刚抵达了这潼关之中。

自唐军拿下中原后,原本在北京的李啸,意识到在关中一带,即将迎来与大顺的最终决战,为更好地坐镇局势,才决定在两路发兵之时,自已亦前往潼关坐镇。

除此之外,李啸亦考虑到,在大军压境的状况下,那李自成极可能抗不住压力,会自已屈膝求和,故为了更好地安排将来可能会与大顺进行的和谈,李啸亦有必要亲临陕西,以随时掌控时局。

因此,唐王李啸带着亲随赞画陈子龙,亲自从北京出发,一路晓行夜宿,人马不停,终于在八天后,到达潼关之处。

此时,潼关刚刚被唐军夺下,李啸路上得报亦是十分喜悦。入得潼关,李啸随即下令犒劳全军将士,从上到下,俱有赏赐,全军高呼万岁,各人无不喜悦。

却没想到,犒劳方毕,李啸等人还未来得及休息,便听得手下来报,说关外有大顺使者宋献策前来觐见,请求与唐军讲和。

李啸略一思忖,心下已将宋献策等人来意猜了个七七八八,便立即同意,就在潼关内收拾一间净屋,在此接见此人。

宋献策与一众随丛,在唐军军兵的带领下,入得关来,一路穿街过巷,直往李啸之处行去。

这一路上,一行人只见到这潼关之中,当日被唐军攻城打坏的破损处,已被基本修补完毕。城中有大批的唐军兵马栖驻其中,到处都是唐军操练的口号声与军歌声,偌大个潼关内外,已成唐军的一个巨大兵营。

这一刻,宋献策等人,不觉又回想起潼关昔日在大顺治下情景,恍如昨日,却物似人非,各人不觉心下黯自神伤。

饶是心伤不已,各人却又不能表露出来,只得跟着领路的唐军一路行去,不多时,便到了李啸住处。

见到房门口那些装务精良又戒备森严的卫兵,宋献策人皆觉一凛,心中亦是更惶恐。这时,复有一名文官前来,将宋献策的随从带往他处。而宋献策本人,只能闷闷地跟着领路的军兵一路行进,很快就来到客厅之中。

宋献策一入门内,便看到稳居上座的唐王李啸,他头戴紫金冠,一身鲜红蟒袍,腰缠青犀玉带,足蹬黑革履,整个人看上去,气宇轩昂又成熟稳重,虽然面色平静,态度随各,却依然有一种久居上位者的不怒自威,给人一种莫名的压迫感。

此时的李啸,正端坐在一把虎头椅上,在他旁边,则是坐着他亲随赞画陈子龙。

宋献策几乎在瞬间,就想起了当日去南京议和时的情景,倒与现在差相仿佛,心下滋味,顿是又是五味杂陈。

李啸这厮,真真是大顺的死对头啊,一步又一步将原本虎踞中原雄霸京师的大顺,给打得丢盔弃甲,兵败山崩,到现在,竟连最后一点关陕的残山剩水亦不可保,如何不令人感慨系之。

宋献策心下长吁短叹,表面却还努力控制心绪,他入得厅来,在离李啸约数步开外,急急跪下。

“大顺户部尚书宋献策,拜见唐王。”

李啸斜了这俯首下跪的宋献策,眼角闪过一丝嘲讽的笑意,摆了摆手,淡淡道:“宋尚书,且起身说话吧。”

宋献策应声而起,李啸随后命人看坐赐茶,然后便自端茶碗,十分悠闲地自饮起来。

见李啸这般淡然之态,宋献策心下莫名酸涩。唉,国势颓唐,大顺已成风中之烛,其国之使者,待遇自是尴尬至极。

一时间,宋献策心下感伤,却不知道接下来到底要如何应对,到底要说什么话方为合适了。

这般尴尬局面,还是陈子龙轻咳两声,方打破沉默:“宋尚书,你专程前来潼关,到底所为何事啊?”

听得陈子龙发问,宋献策暗自咬了咬牙,便从椅上站起身来,扑通一声跪于地上。

“宋尚书,你这是?”

“唐王,陈赞画,我等此番专程前来,实是希望贵军能与我大顺就此议和,息弥争战,再不起刀兵纷争矣。”

宋献策以一种近乎哀求的语气,向上座的李啸与陈子龙拱手哀告。

李啸与陈子龙对视一眼,皆不作声。

“二位,大顺与贵军相争到今,可谓损失惨重,难堪再战,故特派某家前来,冀望能与贵军就此修好,达成和平协议,从而息弥刀兵。从此之后,两国长相和好,当为最好之事。”宋献策心下难过,脸上却硬挤出笑容,他这般哀哀以告,其话语之间,倒是更见可怜。

李啸缓缓放下茶杯,轻轻一笑便道:“怎么?贵国现在打不下去了?就想到要来求和了?你们先前与清廷结盟,要一道来打我唐军时,怎么不见现在这般模样?”

宋献策一脸赧然,脸上更觉躁热,他强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谄声道:“唐王,先前是我大顺受清人蛊惑,不识天兵之威,强与贵国相争,以致于今日战败之耻。现在想来,何其惭愧,又何其后悔!只不过,这些不快俱成过往,唐王你大人大量,也就不要多提了。”

他刚说完,略一思忖,又急急言道:“唐王,凡事但看长远,何必一直纠结于过往不放呢?现在我国从上至下,皆是希望就此息兵罢战,故派我等前来求和谈判。我等这般前来求见,实是真心诚意,万望唐王勿要见疑。”

李啸微微一笑,轻轻点了点头,便反问道:“既如此,那你们打算提出什么条件,来与我唐军议和呢?”

宋献策眼中一亮,心下急急思考了一番,便迅速回道:“唐王,皇上说过,只要贵军愿意与我大顺讲和,愿意退出整个陕北,以及陕东华州至潼关一带,皆可归给贵军。另外,复有大批金银相赠,以此方式酬答贵军。只求早日与贵军达成协定,复与贵国通商往来,永结为兄弟之邦,互助盟好,永不背弃。”

听完宋献策的话,上头陈子龙却是一声冷笑:“宋尚书,你这算盘,未免打得太好了吧。你以这般条件,便想与我军商谈求和,岂非戏弄我等不成。”

“哦?在下决无此意。却不知,陈赞画之意是?”

“哼!你也不想想,我军连日血战,潼关已下,关陕再无阻碍,这华州等地,我军将如探囊取物,安要你这般假作施舍。而陕北一带,顺军崩盘在即,又岂还要你来惺惺作态拱手相让!更何况,整个关陕,乃至甘肃一带,本是我大明故土,现在将被我军收回,更是理固宜当。你若还这般强词夺理斤斤计较,那这谈和,再也休提!”陈子龙话语强硬,声音冰冷。

听了陈子龙这般话语,宋献策顿是心凉了半截,额头亦有冷汗渗出,他讪讪地沉默一阵,才又谄笑着接过话来:“陈赞画,你说得是。请问,若依贵军之意,到底要何条件,才同意我国与贵军进行谈判呢?”

陈子龙冷冷斜了他一眼,便道:“依我军之见,你大顺已是大势已去,若要想讲和,唯有举国而降,全部军队由我唐军收编整顿,这一条出路可走。此法若行,则我唐王怜你等尚识时务,不再强与天争,免却接下来的厮杀战斗,当可饶你等性命,你们各人的家人与财产,亦皆可得以保全。这般行事,方可称我军之心。”

听了陈子龙的话,宋献策顿是有如五雷轰顶,他大张着嘴,一副几乎不敢相信自已耳朵的模样。

不是吧,唐军胃口竟是如此之大,这,这简直是毫无商量,要将大顺最后一口吞下的节奏啊。

就在他紧张思虑着要如何加以反驳之时,唐王李啸放下茶杯,悠悠开口道:“陈赞画说得是,现在尔等已然穷途末路,兵微将寡,还能有何讨价还价的条件。你们现在崩溃在即,若还这般不识时务,只怕等到将来西安城破之际,玉石俱焚,鸡犬不留,可就要后悔莫及了。”

宋献策脸色惨白,额头冷汗涔涔,心下的痛楚,难直难以言喻。

奶奶的,这样的和平谈判,与屈膝投降还能什么两样!这,这简直欺人太甚!

他虽心下极其羞恼,却还只能在脸上强自挤出笑容道:“唐王,我大顺虽危在旦夕,贵军却又何必这般强逼。在下此来,其实心下亦有准备,却不知唐王可有兴趣,听下我大顺将来之规划?”

李啸斜了他一眼“哦?宋尚书但可直言。”

宋献策深吸一口气,终于决定将底牌合盘托出,他抹了一把脸上的细汗,复对李啸笑道:“唐王,现在贵军连战连捷,我军确是难以抵挡,所以,我大顺决定,若唐王执意要求,我大顺可将陕甘两地,拱手让于贵军,以求贵军就此罢手,不再对我大顺斩尽杀绝。而我大顺之残余兵马,将全力西攻,攻伐那嘉峪关外的叶尔羌汗国,以求离开中国之后,得以在西域立国安顿。到时候,我大顺一旦在西域立足,则立愿与骨肉相连之中华内地,两相和好,不起刀兵,互相通商往来,便心愿已足矣。”

宋献策此话一完,李啸与陈子龙二人,不觉又下意识互相对望了一眼,两人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隐忍不住的笑意。

哼,大军压境,大顺即将土崩瓦解,他们为了死中求活,想出这般主意,倒亦是用心良苦,更有说不出的悲切可怜呢。

陈子龙抚掌而笑,朗声道:“好么,看来李自成这厮,倒是想学辽朝时的大石林牙,率领残部前往西域立国呢。他们这般情状,却不知唐王如何定夺?”

陈子龙一语方毕,宋献策立即抬起头来,直直望向沉吟不语的李啸,他神情哀切,眼中热泪盈眶,几乎滴下泪来。

李啸一声微叹,脸上却是笑意隐现,他一捋清须,缓缓言道:“唉,李自成这厮,若真能就此息兵罢战,转攻西域,复将陕甘之地拱手让于我军,免却一场刀兵厮杀,让陕甘百姓不至生灵涂炭,倒也是大功一件。宋尚书言辞恳切,态度恭顺,我军又如何可不视其情,而继续进逼不休呢。”

李啸语音刚落,宋献策已面现狂喜之色,浑身上下有如打了鸡血的他,立即俯跪于地,砰砰磕头不止。

同时,嘴中连声喊道:“唐王英明仁慈,真乃万姓之福也!我大顺上下,皆是感恩戴德,无以为报啊。在下代我大顺皇上,向唐王再致谢意!”

李啸冷笑一声,摆了摆手,便又回道:“你此番回去,可明告李自成,孤限他十天时间,将陕甘之地全部让出,他的官员与军兵,以及粮草辎重,可全部开往嘉峪关一带,孤保证不在后追击,定会放他一条生路。另外,他进攻叶尔羌汗国时,万一有所不顺,孤还会酎情加以携助,让他放心前去攻打便是。当然,如果他出尔反尔,言行不一,那就休怪我军兵马无情,将来拿下西安之时,定要将大顺上下官员,一律斩杀,不留一人!”

听了李啸的最终表态,宋献策表面唯唯喏喏,心下却是大石落地,内心的喜悦,简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好么,李啸果是聪明之人,既可白得陕甘之地,又能借刀杀人,这样的条件,他如何会不答应。

更何况,李啸还表态,在大顺进攻叶尔羌汗国不顺之际,可加以援助,这般承诺,更是对大顺有如雪中送炭一般。

“唐王,多谢大恩!在下这就返禀我皇上,定会给贵军一个满意的交待!”宋献策大声说完,又是重重地猛磕一头。

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墙之堡第九百五十三章 内城将破 唐军终至第一章 穿越第七十章 攻山第八百四十七章 扣你为人质第五十二章 破局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岛阴云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六百六十章 复县之困第八百六十二章 横扫辽中,兵迫海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铁器换人才第二百八十五章 进京陈情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虏安置第八百章 迫取升龙,割划安南第五百六十章 诱敌白狼谷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荡识忠臣第一百零八章 寻仇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带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八百七十四章 多铎败死,雨攻辽阳第三百二十四章 台湾大开发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啸海东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狱第一百零三章 分派第八百二十章 速攻偃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杀鸡第七百八十八章 朱由榔逃缅第五十章 军议第八百二十六章 标准化屠杀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尔头颅一用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联合楯车第七十八章 背叛第九百三十章 异变突起,乘夜而反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进庐州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归化第一百七十二章 后金之乱(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功败垂成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台湾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贼席卷明境第三十九章 对冲、骑战第八百九十三章 宁为鸡头,不为牛后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第三百七十一章 剥皮揎草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营兵马入援足矣第六百六十三章 突劫法场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总攻第九百零二章 四面齐突,全力攻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战协议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啸海东第二百七十三章 勋章制度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欢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战第四百七十四章 斩汝头,献投名状第九百五十章 北门失守,退守内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锋第七百三十一章 搏一把再说第二百零五章 购买台湾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胜追击,蒙混进关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与流寇结盟第八百八十五章 收复京师 返都北京第七百五十三章 覆军投降第六百六十一章 孤城绝境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顺结盟,再谋大西第九百零七章 大获全胜,兵进吐鲁番第四十九章 千户第五百六十二章 贝勒全家自我了断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赃第三百二十二章 贪婪的中国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谋逆弑上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祯大葬,太子登基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八百五十六章 押桂王一家上城头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国公第六百六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夜袭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关头 援兵终至第二十六章 拉拢第五百六十七章 两路进兵第九百零二章 四面齐突,全力攻城第八百四十七章 扣你为人质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八百九十二章 西北定,攻东南第八十二章 监抚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铎大败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龙击炮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还是逃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劝降第三十八章 追敌第二百九十四章 逆我者亡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军急援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第七十六章 试探第四百章 清虏猎杀令第九百一十七章 弑父归降第三十一章 训练
第五百二十六章 冰墙之堡第九百五十三章 内城将破 唐军终至第一章 穿越第七十章 攻山第八百四十七章 扣你为人质第五十二章 破局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岛阴云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六百六十章 复县之困第八百六十二章 横扫辽中,兵迫海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铁器换人才第二百八十五章 进京陈情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虏安置第八百章 迫取升龙,割划安南第五百六十章 诱敌白狼谷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荡识忠臣第一百零八章 寻仇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带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八百七十四章 多铎败死,雨攻辽阳第三百二十四章 台湾大开发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啸海东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狱第一百零三章 分派第八百二十章 速攻偃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杀鸡第七百八十八章 朱由榔逃缅第五十章 军议第八百二十六章 标准化屠杀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尔头颅一用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联合楯车第七十八章 背叛第九百三十章 异变突起,乘夜而反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进庐州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归化第一百七十二章 后金之乱(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功败垂成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台湾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贼席卷明境第三十九章 对冲、骑战第八百九十三章 宁为鸡头,不为牛后第六百四十八章 沉默的海狼第三百七十一章 剥皮揎草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营兵马入援足矣第六百六十三章 突劫法场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总攻第九百零二章 四面齐突,全力攻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战协议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啸海东第二百七十三章 勋章制度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欢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战第四百七十四章 斩汝头,献投名状第九百五十章 北门失守,退守内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锋第七百三十一章 搏一把再说第二百零五章 购买台湾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胜追击,蒙混进关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与流寇结盟第八百八十五章 收复京师 返都北京第七百五十三章 覆军投降第六百六十一章 孤城绝境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顺结盟,再谋大西第九百零七章 大获全胜,兵进吐鲁番第四十九章 千户第五百六十二章 贝勒全家自我了断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赃第三百二十二章 贪婪的中国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谋逆弑上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祯大葬,太子登基第四百二十六章 弩兵南下第八百五十六章 押桂王一家上城头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国公第六百六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夜袭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关头 援兵终至第二十六章 拉拢第五百六十七章 两路进兵第九百零二章 四面齐突,全力攻城第八百四十七章 扣你为人质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八百九十二章 西北定,攻东南第八十二章 监抚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铎大败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龙击炮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还是逃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劝降第三十八章 追敌第二百九十四章 逆我者亡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军急援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第七十六章 试探第四百章 清虏猎杀令第九百一十七章 弑父归降第三十一章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