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IBM的笑话

明天就是元旦,威森科技从筹备算起,马上就要到四周年,尚没有严重的意外发生。偶尔有的小麻烦在公司领导层、内务部和喇叭家族的操作下,都消弭于无形之中,科技的进步足以改变保密的方式。

花旗国新年元旦的时候,出了一件大事。在这一天,ibm宣布自己已经研发出全球第一款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结构的智能电脑。

由于时差问题,世界各国得到消息的时间有先有后,只经过两天时间,这件令人震惊的大事就已经让整个世界都轰动起来,一时间通往ibm公司总部纽约的航班爆满。威森科技计算机项目组也派人过去参加,不过李庄没去,和公司核心员工一起看现场直播。

整个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电视上,事后媒体机构统计收视率远超过了任何热门电视剧,除了某些国家还是继续传统节目外,所有的节目都停播,连一些比较穷的国家对电脑方面有些概念的人都盯着,想看看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智能生命。

ibm的智能机正式发布名称叫dreamer,意思是梦想家,这是他们惯用的代号,跟李庄取名字一样没创意,似乎工程师取名字都很一般。根据资料介绍用了一百万个人工神经元模块。ibm这次没敢用自己并不怎么稳定的硅光芯片,还是使用了漏洞很少的risc处理器作并行计算单元。

ibm智能机项目组组长现场演示了梦想家的聪明程度,确实远非传统计算机可比。李庄估计了一下它的性能,比大小喇叭要好一点,比小小喇叭还是差一些,但节能水平远不如喇叭家族。这可能跟ibm财大气粗和习惯了大型机的能耗有关系,并没有李庄研制大喇叭的时候考虑的那么多。

热烈的演示现场持续了五个小时,所有人都如痴如醉。梦想家的智能程度,已经达到人类儿童的水平,可以理解自己知识范围内的一些暗示。ibm研发已久的语音输入输出系统这次派上了用场,智能化的对答让人震惊,绝对没有传统模式那么死板,梦想家偶尔还会开些玩笑。

大家都很兴奋,所以演示时间被拖得比较长,迟迟不能结束,然后让ibm这个品质优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无比尴尬的一幕出现,梦想家抽风了,神经错乱。文不对题不说,还乱说脏话,让ibm在世界面前丢尽了脸。智能混乱的结果,就是思考模块电路过载,起火燃烧,连带着辅助模块一起被焚毁小半。

ibm总裁眼睁睁的看着公司这个花了上十亿美元,前前后后研发了五六年的得意之作化为灰烬,加上周围其他机构的代表们冷嘲热讽,一时脑溢血,昏倒在地,被急救车送往了医院。项目组组长受不了打击,步梦想家后尘变成了精神病,在现场胡言乱语。项目组成员看着自己的心血被废,都瘫软在地。

电视前的众人看着都哈哈大笑,ibm这个脸可丢得不是一般的大。

李庄则考虑得更多,受了一些启发。他研制大喇叭之前,软硬件都有极深的基础,除了短暂的轻松时间,其他时候的目标都是大喇叭。vai语言的集成和发明、专家系统的创造、a007这个呕心沥血之作、永逸电脑安全软件的易用性和简洁,让他一步步提升了自己的技术水准。

逐一作了对比,李庄在心里做了总结。

硬件方面,双方设计思想都差不多,自从第一个神经元结构出现,大部分的研究人员都放在神经元结构的集成度和互相连接上。

架构方面,喇叭级应该比不会比梦想家差,他这方面有些自负。自从十年前他自我升级完成,在国内就从没有看到对底层硬件的理解能超过他的人,他的问题,在长三角就没有高手能解答,这说明他们的研究不过如此。相对于复杂的软件系统,他更擅长硬件。

硬件制造工艺上,他所用的核心元器件都是顶级品,喇叭级所用的元器件均一性都仔细测试过,梁灿更是检测方面的高手。工程师做出来的东西,不会差得太远,就算ibm再牛叉,也不能将所有的高手都收入囊中。团队配合组装而成的人工神经元,就算反复检测也无法达到一个顶级工程师单独组装的水平。

软件方面,因为组成的人工神经单元模块都是他亲手制造的,每个细节都了解得很清楚,只有少数人在软件和硬件方面都很精通。一队软硬件都精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队伍,顺利完成没什么大缺陷的智能电脑的可能性比更高档次的只精通一方面的队伍配合要大得多。

软件和硬件工程师配合的最大麻烦,就是互相理解对方的思路,偏偏人工神经网络又没有固定模式,一个完美的软件编写起来很困难。他当初也是差点栽在这个上面,大喇叭的系统软件前后考虑的时间长达六七年,即使如此,完成前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他已经濒临崩溃,耗费的精神比前面加起来还多。

大自然数千年来的进化宏大而精密,具体的规则即使是专门的研究的学者,也没有统一的认识,任何理论都能找到漏洞。放到人工神经网络电脑上,却有可能会成为致命的地方,容易让软件出现意外的死循环,非线性模式有很大的跳跃性。

李庄突然想起一个问题,梦想家的系统使用了什么计算机语言?莫非这东西才是抽风的最重要的原因。c++应该不会用吧,这种语言漏洞很多。算法和数据结构又是怎样的,莫非使用了发展后的标准人工神经网络算法?

“想什么呢?帮我们说说ibm这次的玄机?你可是公司里电脑方面最厉害的专家。”梁灿拍了拍他肩膀,食堂里的人都看着他。

“呵呵,吃完饭后再说,如果你们都想知道,我到行政楼的大会议室开讲座。”李庄不急。

慢悠悠地吃完早餐,跟往常一样准备散步,刚出门口,李庄就被大批的实验室研究员给围住。

“李总,给我们讲讲吧,你怎么一点都不急?”众人七嘴八舌,把李庄的耳朵弄得嗡嗡响。他现在开始怀念张凯当初的提议,“菜市场”确实让人很烦恼。

“我回去组织一下思路,你们如果有兴趣可以到行政楼大会议室等着,半个小时之内我肯定会到场。”无奈的李总只好这么说。

没有什么好组织的,这块他熟得不能再熟,近二十年的时间都泡在电工电子和计算机上,自动化只是他的爱好和赚钱的工具。

悠哉游哉地散完步,李庄走进大会议室时,眼前黑压压的人群把他吓了一跳,巨大的会议室里挤满了人,都在盯着墙上的投影,因为ccav正在采访中科院某院士。

李庄在从会议室旁边的小房间里搬出一只漏网的小凳子,蜷着脚坐在角落里,边上的人让他哭笑不得,是公司食堂的大厨。

“你能听得懂?”李庄试探着问道。

“唉,李总,就算听不懂,也可以看看,以后不至于被人鄙视,这叫与时俱进。”胖大哥搬出不知道多少年前的宣传标语。

主持人:“欢迎陈院士的光临。ibm刚刚发布了智能机,没有成功,陈院士您觉得这种智能机能成功吗?”

陈院士:“ibm这次只是软件问题,应该是出现了死循环。所谓死循环,指程序反复执行某段代码不能自行停止,就像我们人想问题时钻进某个怪圈出不来。智能机的成功性已经被提到最高,相信下一步会有很多的机构和国家开展同类的研究。”

主持人:“您能帮我我们介绍一下智能机的历史吗?什么叫人工神经网络电脑?”

陈院士:“智能机研究的历史比较长,曾经在八十年代大热过。人工神经网络的定义,大家可以上网看看。其实四年前,就有人推出过一百个大神经元模块的简单智脑,运行正常,只是因为只有一两岁婴儿的水准,没法投入实用,但已经显得很智能化。”

李庄没听陈院士讲的故事,要说四年前的人工神经网络电脑的故事,是陈年话题。现在觉得无所谓,当年可着实把他吓了一跳,后来发现不过是个强化式考试型的电脑,便鄙视了一顿,继续闷头做自己的研究。这事知道的人不多,外界没有什么反响,科技界却热炒了一阵。推出电脑的科学家叫阿兰德,被众大牛冷嘲热讽了一顿,便赧然隐退,不敢再吹牛。

ibm坏在坏在太财大气粗,除了智能机组长和负责不同模块设计的副组长是精通软硬件外,其他的要么是顶级的硬件工程师,要么是顶级的软件工程师。

李庄有些遗憾,ibm智能机项目组受了这么大的打击,恐怕短期内无法做出实用的智脑。要想真正进入实用状态,还得多花好多年的时间,毕竟外围模块不是那么好做的。他的喇叭家族,都做过偏重设计,不是简单的人工智能。他设计时的初衷,就是为了能更好地管理制造专家系统,实验专家系统并非所长。当然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为了偷懒,他很懒,但没人知道。

人工神经网络的设计思路不一样,用的元器件不一样,系统软件都得重编,还没法通用。这是该类机型设计让人最烦恼的地方,所以很多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其他的实现人工智能的方法。

现在智能机研究空前高涨,不少科学家都意识到只有实现真正的人工智能才能大幅度提高现有自动化生产的效率,让柔性制造系统真正成为柔性制造系统,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易更换性。据他所知,起码有几十家公司和政府机构都在进行相关的研究,很多已经接近成功,只是他们很明白复杂的程度,没有采用那么多的神经元模块。ibm太想占有这个第一的名头,所以测试时间不够长,这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远非以前的革新性元器件发明可比。

“李总过来了。”众人纷纷起身。

李庄摊开双手,“听完了?我要讲的跟这位陈院士差不多,你们能理解的就这么多。”

大家一呆,没想到李庄会这么说,不过没错。

“赶快回去上班,我们不要吃饭啊?!”张凯在边上大吼,将这群凑热闹的家伙统统赶走。

众人作鸟兽散。

“阿庄,你说智能机能成功不?你弄这么多元器件不会想做智能机吧?”梁灿问。

“师父,智能机肯定能成功,只是迟早的事,我估计很快市面上就要出现简单的人工神经网络电脑了。我整这些元器件,就是想做智能机,你说得很对。”李庄半坦白,他这句话无可挑剔。

梁灿不是学计算机的,只是有些好奇,“祝你早日成功,对了,去年收入颇丰,今年奖金应该不少吧?”

李庄有点晕,“师父,这个您得问人事部和财务部,我不懂,不过应该不少的,公司去年盈利近七十亿,按照薪酬制度和您的等级,不会比台湾差的。”

“好心有好报啊,当年教了你这个徒弟,让我找到了一个养老的好地方。”梁灿在那呵呵直笑。

“师父您还不老,今年才五十出头,要不再发挥一下余热?”

“滚,你这个资本家,忙你的事情去吧,我得去工厂了。”梁灿说罢扬长而去。

李庄哈哈大笑,转头回了办公室,没呆多久就跑到十六楼看大喇叭装配喇叭级的放大版,三百万人工神经元模块的超级大喇叭,这是他的一个试验方案。

超级大喇叭是原子弹思路的升级版,使用足够的装药,将喇叭级的设计方案放大到极限,这是理论推导的结果。

结果会怎样?李庄拭目以待,相信春节后就可以完成。;

第7章 山本和他的朋友们第9章 往事知多少(三)第28章 理论物理研究院第21章 生与死(一)第58章 软硬刀(二)第1章 总部第39章 没有与只有第1章 人生最痛苦的事第32章 再次光临第41章 战后第18章 核火箭第19章 现实第58章 人类的共性第19章 现实第2章 王宫小聚第16章 风暴(二)第18章 融合第31章 炼金炉(二)第30章 准备第50章 戈卡第40章 大威力武器第61章 人造小太阳第43章 首次发射第80章 目不暇接第6章 威森纪念馆第32章 选择第24章 小明星第20章 大驾光临第60章 闹哄哄的招标第47章 锦上添花第3章 大面家族第6章 威森纪念馆第44章 遗迹(二)第68章 喧闹第52章 新智脑第21章 生与死(一)第86章 庄老头(二)第16章 风暴(二)第23章 利益的平衡第52章 新智脑第8章 谈判和离开第6章 立体互联网和机甲第19章 秘辛第50章 超级工程的规划第46章 同道中人第18章 意外和不意外第15章 商人和核武(一)第19章 动力锂电和合作第9章 似水流年第15章 人才培养第67章 面纱第27章 乱战第3章 满月宴和专家系统的初步应用第26章 基因工程研究院(二)第9章 小喇叭的新家第2章 王宫小聚第58章 凑热闹(三)第23章 利益的平衡第31章 往事知多少(六)第34章 老太事件第54章 俩孩子第2章 五喇叭第45章 都是被逼的第92章 谁可怜第40章 结束和开始第42章 画人画鬼第20章 医学研究院第60章 埃尔蒙基地第19章 现实第76章 络绎不绝(一)第13章 危机第11章 恶战第9章 故人第52章 新智脑第54章 无法万能的技术第9章 往事知多少(三)第24章 平淡和热闹第1章 倒霉的艾尔塔第2章 远航第41章 超光速第44章 遗迹(二)第16章 尘封的历史第2章 王宫小聚第35章 妒忌的后果前言第88章 更痛苦的事第54章 无法万能的技术第6章 接二连三的成功第3章 六角大楼第24章 时尚第39章 没有与只有第66章 李庄的真面目第13章 伊艾弗商队(二)第23章 威森科技筹备第33章 超级大喇叭和机器人第4章 闲聊第4章 新货币体系(三)第88章 更痛苦的事第92章 谁可怜第41章 超光速
第7章 山本和他的朋友们第9章 往事知多少(三)第28章 理论物理研究院第21章 生与死(一)第58章 软硬刀(二)第1章 总部第39章 没有与只有第1章 人生最痛苦的事第32章 再次光临第41章 战后第18章 核火箭第19章 现实第58章 人类的共性第19章 现实第2章 王宫小聚第16章 风暴(二)第18章 融合第31章 炼金炉(二)第30章 准备第50章 戈卡第40章 大威力武器第61章 人造小太阳第43章 首次发射第80章 目不暇接第6章 威森纪念馆第32章 选择第24章 小明星第20章 大驾光临第60章 闹哄哄的招标第47章 锦上添花第3章 大面家族第6章 威森纪念馆第44章 遗迹(二)第68章 喧闹第52章 新智脑第21章 生与死(一)第86章 庄老头(二)第16章 风暴(二)第23章 利益的平衡第52章 新智脑第8章 谈判和离开第6章 立体互联网和机甲第19章 秘辛第50章 超级工程的规划第46章 同道中人第18章 意外和不意外第15章 商人和核武(一)第19章 动力锂电和合作第9章 似水流年第15章 人才培养第67章 面纱第27章 乱战第3章 满月宴和专家系统的初步应用第26章 基因工程研究院(二)第9章 小喇叭的新家第2章 王宫小聚第58章 凑热闹(三)第23章 利益的平衡第31章 往事知多少(六)第34章 老太事件第54章 俩孩子第2章 五喇叭第45章 都是被逼的第92章 谁可怜第40章 结束和开始第42章 画人画鬼第20章 医学研究院第60章 埃尔蒙基地第19章 现实第76章 络绎不绝(一)第13章 危机第11章 恶战第9章 故人第52章 新智脑第54章 无法万能的技术第9章 往事知多少(三)第24章 平淡和热闹第1章 倒霉的艾尔塔第2章 远航第41章 超光速第44章 遗迹(二)第16章 尘封的历史第2章 王宫小聚第35章 妒忌的后果前言第88章 更痛苦的事第54章 无法万能的技术第6章 接二连三的成功第3章 六角大楼第24章 时尚第39章 没有与只有第66章 李庄的真面目第13章 伊艾弗商队(二)第23章 威森科技筹备第33章 超级大喇叭和机器人第4章 闲聊第4章 新货币体系(三)第88章 更痛苦的事第92章 谁可怜第41章 超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