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新智脑

李庄在尽父亲的责任,很悠闲,但他的弟子们今天仍在加班。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核心技术都是老师一手建立起来的,bai和rai的核心技术都来自“机器人”,因此来威州留学的两国学生很多,不乏杰出的,这让他们很有压力。要是内门弟子输给了外门弟子,这帮自视甚高的家伙也没脸见人。

l级估计是地球上生产数量最多的六级智脑,它和高一个档次的v级因为李庄的偏好显得很特别,情感模拟电路复杂。凡事有利有弊,l级和v级因此成为李庄沉重的负担,每天要花两个小时跟智能家庭沟通,琢磨其中的变数和查看运行状况。hsai的老大鲁克.麦考利博士上个月宣布明年元旦退休,他只比李庄大五岁,还在科学家的黄金期内,但已经无法忍受繁重的售后服务。

王程敏很惊讶老师会有如此古怪的想法,因为李庄没把智脑当成工具,而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这种设计方案显然不适合批量生产,古斯特尔的想法和师兄不谋而合,两人领衔的新智脑项目组从六年前开始设计性能更出色的免维护专用六级智脑。

随着师弟景然和特里.韦贝尔的加入,这个代号为nl级的新智脑研发速度骤然加快。景然和韦贝尔的资质都不逊于古斯特尔,更小的甄云资质略有超出,也就是说智商可能比李庄还高,但太开朗,如果将来不能有所改变,恐怕受不了枯燥的超长时间研究。钱林就是明证,他在智能生活研究所过得有滋有味,但这个领域不是ai科研的主流。

人工智能研究院在人工神经网络量变和质变的过渡上有很深的研究,新智脑的智能等级为6.0,同样使用一百万神经元,系统架构、算法和数据结构都有改进,摒除了l级复杂的情感模拟软件和电路。它几乎没有自我升级潜力,但经过标准培养模式后能骑在门槛上,是纯粹的工具,无需沟通,更不用考虑变数。普通人按照标准模式沟通可以自如使用,不会有**泄露的风险。

nl级经过长达三年的研发加三年的完善和检测在四月份正式完工,本打算命名为wg级,王程敏考虑到它将来可能会是wai的拳头产品,便和古斯特尔商量命名为wai991。弟子们性格各异,喜欢偷懒的毛病倒跟老师一脉相承,连伯纳德和艾默生也懒。

以wai991为基础的专家系统普通研究员可以搞定,王程敏和古斯特尔便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研发代号为100m的新智脑上。这是让人兴奋的研究,项目组集中了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实力派,近两千人。

要想达到理论推导中的8.0门槛,必须突破“高原障碍”。这个有些麻烦,需要使用全新的思路来改进算法和数据结构。wai使用的标准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是王程敏和古斯特尔联合开发的,但师兄弟的研究各有偏重,不少人在自己的领域已经超出李庄的水平,比如景然在算法上的成就。韦贝尔研究知识处理与符号处理系统,虽没有达到老师的水平,但更全面。他今年才22岁,将来超过老师未必没有可能。跟他相比,甄云精研并行计算网络和图片搜索,尤其是图片搜索方面极为出色,搞不好会给他带来一座奖杯。

原应用物理研究院跟计算机相关的员工都调到人工智能研究院工作,王文采和艾默生领导的项目组在研发100m智脑所需的的低功耗硬件,工作量不小。梁灿老骥伏枥,把研究所附属工厂打理得井井有条,源源不断地提供100m项目所需要的元器件。

伯纳德没能逃过师兄的差遣,他的任务是为100m设计一套电源管理系统,总功率控制在1.5万千瓦,电压电流补偿和抑制系统要非常完善,绝对不能出严重的问题,否则将损失惨重。100m的硬件成本高达2000万黄金券,运行工况复杂,电源管理的重要性被提到最高。

研发沿用李庄的习惯,逐步解决问题,这样既容易验证思路,又能将研发过程中产生的成果进行商业转化,所得利润用于支撑下一步的研究。

硬件成本远超预期,主要是恐怖的能耗和长寿命元器件的成本。以10000千瓦的中功率运行来算,100m每年耗电8760万度,加上各种损耗及后续维护,必须重视。刚开始不能使用集成芯片,因为是验证机,不成熟,非集成模式方便维护和改进。

100m暂定的方案是高仿人脑,同时根据硅光网络的特性进行变更,使用三种模型加智能环。智脑本质上是将人脑的创造性思维和传统计算机的高速并行处理能力结合起来的研究,兼顾两者的优点,尽量避免缺点。

功耗是智脑的硬伤,al级空天喇叭使用了大量的集成芯片,功耗仍有3~10kw,而人脑的活动只相当于20w。人脑平均为人体总重的2%,但用氧量占25%,相比之下肾脏只需12%,心脏只需7%。神经信号在神经或肌肉纤维中的传递时速可达370公里,经过特殊训练的人略超。公司的生物机器人经过强化后被称为生化机器人,骨骼密度、肌肉密度和柔韧性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跑完百米只需要4.5秒。

人体的奥秘多多,神经网络总长度超过70公里,神经细胞回路比全世界的电话网络还要复杂近1500倍。每秒钟人的大脑在进行着10万种不同的化学反应,神经细胞间最快的神经冲动传导速度超过400公里/小时,每天可以处理8600万条信息。

让人啧啧称奇的是人脑的容量,一百多亿个神经细胞被开发利用的不到10%,可以存储五亿本书的知识。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很强,感觉器官不断接受的信息中,只处理1%,其余均被自动忽略。

生物网络的强大在生物仆人身上充分反映出来,人类基因研究所发现采用混合型芯片的生物仆人智能水平不逊于v级智脑,如果不是芯片的限制,它们可以更聪明,当然稳定性将会下降。

100m级是可无限拓展碳硅光网络智脑的一部分,易维护,易更换。跟它相比,有独到优点的生物电脑是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另外一个重大项目。

人类基因研究所生物芯片实验室在调整后期划归人工智能研究院,改名叫生物计算机研究所,并从生物学部和相关机构抽调精锐力量加入。古里古怪的脑科研究所正式解散,下属机构划归理论研究所,包括被高层认为神经兮兮的灵魂实验室。

艾玛.杜波依斯改任生物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原生物芯片实验室主任万伟晨任副所长,来自纳米科技研究院的荷兰人格伦.比克也委屈地当了副所长。这个女生扎实得厉害,久经考验的万伟晨在比试后认输,再说他也不擅长整体设计。比克博士是研究dna计算机和细胞生物计算机的专家,他的管理能力不算强,因此没有争老大的想法。年轻人带中年人的团队在研究院里很常见,大家习以为常,不少老研究员都在祈祷不要再进太多的顶级高手,能力差距会让自己很没面子。

公司在生物计算机领域的研究虽迟,但成果不少,不过从没有系统研究过生物计算机,这次算是由军工进入民用领域,起点非常高。

生物芯片是科学家利用蛋白质的开关特性、以蛋白质分子作元件制成的集成电路。使用生物芯片的计算机称为蛋白质计算机或生物计算机。

公司目前研发出的生物芯片是生物存储芯片和生物cpu,辅助芯片没有研发过,都是利用人体脑部的神经及细胞组织来实现对身体的控制。生物芯片的种类远不止这么多,像合成蛋白芯片、遗传生成芯片和红血素芯片等都比较常见,公司在市面上买过类似的产品。

从理论上来说,用蛋白质制造的芯片,在1平方毫米面积上可容纳数亿个电路。因为它的每个存储点只有一个分子大小,所以存储容量远远超过普通计算机。在人工智能研究院的评估表上,生物存储芯片是与原子硬盘并列的技术,各有优缺点,容量更大,但没有原子硬盘稳定,而且有使用条件限制,寿命不长。

超密度光存储则是研发的终极目标,这个领域的困难重重,也许理论推导本身就有问题。光存储实验室主任熊丰盛很奇怪李庄的信心,他没有问太多,老大支持,又是自己的本行,搞起研究来心情舒畅。

生物芯片是这两年世界上热门的课题,传递信息时阻抗小,耗能低,而且有生物的特点,具有自我组织和自我修复的功能。它可以与人体及人脑结合起来,听从人脑指挥,从人体中吸收营养。以蛋白质构成的集成电路只有硅集成电路的十万分之一,可以达到比人脑思维还高的运转速度,元件密度比大脑神经元密度高100万倍,传递信息的速度可想而知。

科学家们以前描述这种电脑的前景时,立了很多牌坊,比如用到医学上,使盲人复明,使人脑的记忆力大幅提高,可以增强体质等等。

第一部具有完整意义的生物电脑五年前由花旗国科学家制成,初生的婴儿脆弱,闹过笑话,但研发机构前赴后继,水平提高很快,只是销量很小,维护麻烦。使用混合芯片的生物仆人工作稳定,虽不是大众消费品,但普通民众仍看到了生物战斗机器人的潜力。

生物电脑刚出现时便被不少媒体认为是危机,大批特批,因为它有可能使普通人被控制,生不如死。很多人则认为如果将人造的生物电脑植入脑部,一旦出现运行故障,将极大地影响大脑的运作,轻则瘫痪,重则丧命。它的功耗和稳定性到底怎样,不是普通人能搞清楚的。跟宣称的众多优点相比,军事潜力更大,人类社会的稳定又多了变数。在不少人的眼里,生物科技发展到巅峰,也许就是人类社会的终结。他们在媒体上呼吁禁止生物电脑方面的研究,因为生物电脑的众多功能,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

以碳纳米管替代硅做芯片中的半导体材料是很早就开始的研究,现在可以做到超低能耗。前沿研究的分子、光子和量子等三种计算机中,以生物分子计算机最成熟,也最尴尬,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因为人类是碳基生物。

分子、光子和量子计算机在联合技术公司都能找到相关的研究机构,光子计算机实验室是智能机研究所的下属单位,量子计算机实验室刚从物理学部转到人工智能研究院,加上生物计算机研究所,人工智能研究院将相关的研究都收归属下,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随着前沿研究的进展,研究员们越来越担心,保安部研究中心正在琢磨对策。不可预知的窥伺正在变成现实,比如那个古怪的量子棘轮。它通过一个振荡信号或随机变化信号,从看似混乱无序的状态中得到可以控制方向的有用运动,让电子从一个电器元件跳跃到另一个电器元件,无需线路连接,有点空间跳跃的味道。网络物理隔绝现在需要重新研究,不是断开硬件就能一了百了。

在人工智能研究院中,智能机研究所是最核心的部门,其他的都是辅助机构,无论低功耗高效率的分子和光子计算机,还是暂时耗电能把人吓得面如土色的量子计算机,都是智脑的辅助工具,不过智脑本身应用了多种技术,它们是不同侧重点的混合体。

设计中的100m,硬件架构复杂,使用的元器件有碳、硅和光三种。元器件的组合方案有近四十个版本,还掺杂了部分量子计算机的设计理念。

软件架构的工作量更大,仅初步研究得出的算法包括标准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遗传算法、混沌搜索和景然研发的星云算法,不同硬件和软件之间使用智能环连接,数据结构选用树形和网状结构,以最大限度减少信息调用的麻烦和产生的数据冗余。

1000m级的设计在规划中,属于100m级的线性放大版,如果100m级能研发出来,1000m级达到成人的智能水平应该没有问题。

“老板,双威他们看完了。”阿瑟捅捅石化状态的计算机专家,提醒他。

“哦,那就回家吧,这里其实没什么好看的,”李庄接着道:“跟着我很无聊,你要是不愿意做这份工作,可以申请调到别的部门。”

阿瑟摇头,犹豫片刻说:“我只能做保镖,到哪里都一样,再说你身边可靠的人不多。重要的是做你的保镖工作量小,呵呵!”

李庄扑哧一笑,正要说话,双威飞奔过来,“爸,我要养考拉!”

第67章 有生有死第14章 大喇叭还是小喇叭第7章 没那么简单第25章 同学们第48章 疯狂之心第61章 人造小太阳第9章 清洗第64章 火星(二)第22章 发展和新公司第10章 雏形第32章 两难第2章 有国有家第71章 里程碑第58章 人类的共性第32章 浑水摸鱼第28章 安全委员会档案(四)第45章 遗迹(三)第59章 乱战(一)第24章 小明星第1章 英才初汇聚第34章 老太事件第28章 新朋友第9章 小喇叭的新家第25章 一堆破事第42章 混乱的智能世界开端第77章 络绎不绝(二)第12章 大招聘第15章 外星留学生第16章 风暴(二)第36章 阿堵物第29章 一塌糊涂(一)第15章 外星留学生第3章 吉拉拉第25章 一堆破事第23章 利益的平衡第34章 优生优育第11章 恶战第34章 优生优育第1章 总部第25章 会师第7章 山本和他的朋友们第25章 会师第20章 混乱的伊艾弗第14章 澳洲一游(二)第23章 系统第52章 虎头蛇尾的试验第2章 猫和老鼠第37章 爱国者第37章 家族大会(三)第52章 新智脑第59章 乱战(一)第26章 日子第2章 王宫小聚第45章 遗迹(三)第27章 安全委员会档案(三)第41章 超光速第24章 时尚第59章 审美标准和测控体系第36章 阿堵物第22章 生与死(二)第28章 平乱第6章 立体互联网和机甲第51章 喜怒哀乐(一)第41章 战后第33章 阅兵第59章 背后第26章 安全委员会档案(二)第65章 威州第一家庭第2章 脑波控制和伪人工智能?第34章 老太事件第48章 疯狂之心第19章 神秘的援助者第15章 路上、礼品与夜谈第57章 凑热闹(二)第32章 两难第26章 为什么第27章 乱战第1章 途中第17章 TPP第36章 家族大会(二)第51章 喜怒哀乐(一)第3章 大面家族第14章 大喇叭还是小喇叭第14章 大喇叭还是小喇叭第48章 疯狂之心第16章 商人和核武(二)第33章 超级大喇叭和机器人第2章 远航第2章 五喇叭第13章 机甲作战系统第49章 遗迹(七)第19章 神秘的援助者第48章 悄然发生的改变第90章 地球之行(二)第17章 我和“机器人”(一)第57章 生物女仆第30章 一塌糊涂(二)第35章 先生先死和智能机热第65章 威州第一家庭第4章 星际鲁滨逊
第67章 有生有死第14章 大喇叭还是小喇叭第7章 没那么简单第25章 同学们第48章 疯狂之心第61章 人造小太阳第9章 清洗第64章 火星(二)第22章 发展和新公司第10章 雏形第32章 两难第2章 有国有家第71章 里程碑第58章 人类的共性第32章 浑水摸鱼第28章 安全委员会档案(四)第45章 遗迹(三)第59章 乱战(一)第24章 小明星第1章 英才初汇聚第34章 老太事件第28章 新朋友第9章 小喇叭的新家第25章 一堆破事第42章 混乱的智能世界开端第77章 络绎不绝(二)第12章 大招聘第15章 外星留学生第16章 风暴(二)第36章 阿堵物第29章 一塌糊涂(一)第15章 外星留学生第3章 吉拉拉第25章 一堆破事第23章 利益的平衡第34章 优生优育第11章 恶战第34章 优生优育第1章 总部第25章 会师第7章 山本和他的朋友们第25章 会师第20章 混乱的伊艾弗第14章 澳洲一游(二)第23章 系统第52章 虎头蛇尾的试验第2章 猫和老鼠第37章 爱国者第37章 家族大会(三)第52章 新智脑第59章 乱战(一)第26章 日子第2章 王宫小聚第45章 遗迹(三)第27章 安全委员会档案(三)第41章 超光速第24章 时尚第59章 审美标准和测控体系第36章 阿堵物第22章 生与死(二)第28章 平乱第6章 立体互联网和机甲第51章 喜怒哀乐(一)第41章 战后第33章 阅兵第59章 背后第26章 安全委员会档案(二)第65章 威州第一家庭第2章 脑波控制和伪人工智能?第34章 老太事件第48章 疯狂之心第19章 神秘的援助者第15章 路上、礼品与夜谈第57章 凑热闹(二)第32章 两难第26章 为什么第27章 乱战第1章 途中第17章 TPP第36章 家族大会(二)第51章 喜怒哀乐(一)第3章 大面家族第14章 大喇叭还是小喇叭第14章 大喇叭还是小喇叭第48章 疯狂之心第16章 商人和核武(二)第33章 超级大喇叭和机器人第2章 远航第2章 五喇叭第13章 机甲作战系统第49章 遗迹(七)第19章 神秘的援助者第48章 悄然发生的改变第90章 地球之行(二)第17章 我和“机器人”(一)第57章 生物女仆第30章 一塌糊涂(二)第35章 先生先死和智能机热第65章 威州第一家庭第4章 星际鲁滨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