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先生先死和智能机热

花旗国是最热衷于智能机研究的国家,不是偶然,多家政府附属机构和大公司在从事这块的研究。ibm只不过因为是it界的老牌劲旅,才为众人所关注,其实它不算ai领域实力最强的公司。

智脑“梦想家”意外发疯后,资金上的损失不提,ibm实力雄厚,还是能抗住的,就是研究人员方面出了问题。

原智能机项目组在这个梦想家上已经工作多年,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已经成功即将载入史册却突然从天堂滑落,这个巨大之极的心理落差让组中的很多科学家都出了点精神问题。ibm公司总部不得不解散这个小组,然后重新抽调得力人员组成新的研究小组。

ibm的这次展示虽然出了问题,但人工神经网络电脑成功的可能性已经被拔到最高,这让相关研究人员的争夺变得分外的激烈。

ibm总部沉浸在悲伤之中,当初要不是想争第一的名头,再测试两年,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现在重新开始,想争都没有办法。

就在管理人员自怨自艾的时候,抽调到新研究小组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纷纷离职,理由多种多样,宁愿支付巨额提前终止合同赔偿也要离开,速度很快。

ibm研究人员的待遇本身是非常好的,这是这家公司一直保持业界顶级水平的根本原因。这些当年拼命挤进来的研究人员这次却毫不留恋地挥手而去,不是回国就是转投其他公司。总部人力资源总监还没反应过来,各个实验室对人工智能有造诣的研究员已经散掉了一大半,剩下的还在继续申请离职。

恼羞成怒的ibm新总裁发起了一场科技行业有史以来规模空前的诉讼,但仍然无法挽回在以后研究中的进度劣势。

这事在五月份闹得沸沸扬扬,李庄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经常上网看进度,心想:“这就是做出头鸟的后果。你成功了,别人要挖你的墙角;你失败了,别人更要挖,因为这样更好挖。”

媒体靠八卦吃饭,相关的消息打听得很仔细,李庄毫不费力地找到了所需要的信息。

ibm这次离职的人员中,一部分被竞争对手挖走,大部分都是回到各自的国家。花旗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科研气氛好,很多其他国家的人才都在花旗国做研究。国内这次接收了大批的留学归国人员,已经变得很富裕但不愿意花在科研上的高层,在某著名官方报纸上声称要投入三千亿华元折合美元约五百亿的巨额资金进行智能机研究。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有人带头出牌,就有人敢接招,日本马上声称要投入一千亿美元。大地震重建工作和核泄漏事故善后处理还在继续,政府资金比较紧张,但日本国民凝聚力很强,很多富豪和大家族纷纷表示愿意替政府承担费用,国民也拿出当年咬牙造舰的气势,踊跃捐款,竟然前后得到募捐折合美元近两千亿。

政府因此牵头让各个公司抽调得力人员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联合人工智能实验室,资金管理全部透明化,定期在报上公布,让捐款的国民知道用途。虽然小猫腻还是有,但大家都盯着,那些平时喜欢摆牌坊的政客和让别人奋斗自己享受的财团势力这次不敢玩什么大的花招,何况都知道这是关系民族前途命运的事情,都很卖命;甚至连一个住友财团的继承人放弃了正在攻读的工商管理学位,投身自己很擅长的计算机研究工作。

这是第一家政府牵头专门组建的智能机研究机构,成立最早,在今年二月初。

日本人一向狂热,这个李庄是知道的。虽然国内一直报道新一代日本人的精神比老国民差很多,但李庄还是很清醒。他知道大环境影响之下,不会有根本改变,看看日本企业的技术研发进度就可以了解。

日本人很倔,无耻的时候也多,但根本改变不了他们执着、勤奋和热衷技术而带来的国家强盛。yy打败日本容易,但短期内根本不可能实现,除非国内整个风气革新。

其他国家也纷纷投入巨资进行研究,花旗国政府本打算牵头,但被各大公司拒绝,他们实力够强,不愿意与别人分享。任何一种制度都是有缺陷的,花旗国也不例外,完美只是理想。

巨额的投入带来了人才的短缺,有天赋的人很多,但软硬件都精通的人少。世上的聪明人不止李庄一个,很多科学家都从ibm的失败中意识到同时精通软硬件的团队配合是最重要的,便纷纷给上层报告。政府很重视,这方面已经成为目前的共识。

人才短缺,一时根本无法解决。无奈之下,各个研究机构只好尽量挑选理解能力强的适合组成团队的人才。

威森科技四月份被人强行挖墙脚,是京城人工智能实验室发现找不到更好的人才时不得已做法,虽然被人顺手利用了一把。

五月的天气有些热,据说都是因为温室效应,不管怎么样,至少联合技术公司的聚光太阳能电池销量大涨。大面乐得合不拢嘴,工厂规模一再扩大,除了供应超级庄园的需求,其他的全部出口,以欧洲的采购量最大。华夏这边,由于威森科技到处推销家庭能源组合方案,不少新的别墅都安装了这种高档货,实业集团因此收入颇丰。新能源实验室上下在丰厚的分红激励下,相关的研究都进行了加强,理论研究项目组在山本的带领下进展很顺利。

“山本真是个人才,不是死读书的那种。”李庄对何修文说。

“是啊,这种人很少的,我自愧不如,幸好我其他方面比他灵光。”何修文盯着餐盘里的牛排,大快朵颐的同时不忘回答,既夸山本,又为自己辩护。

这些天热门新闻都是关于智能机的,公司上下现在都对智能机有些了解,不过李庄看着报纸和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智能机新闻,有些审美疲劳。

餐厅上的大型液晶屏上ccav的新闻播报突然停下,主持人说等等,正在用餐的众人都觉得莫名其妙。

“现在是晚餐时间,有没有搞错,设备检修总得安排好时间吧,这群没有职业道德的家伙。”国宝夹起一块竹笋,在那嘎吱嘎吱地咬着。

“大侠,你吃饭不要发出这么大声音好吗?”李庄数落了一句。

“不行啊,你吃竹笋能不发出声音吗?要是你能做到,我就从此不吃竹笋。”功夫熊猫不屑地反驳。

“算了,懒得跟说你。”李庄只好妥协。国宝非常喜欢吃竹笋,说可以清胃,但李庄怀疑是不是他觉得自己太胖,通过吃这个来减肥。不管怎样,国宝吃竹笋,天经地义。

正想着,液晶屏上的主持人形象又恢复了正常,说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

“刚接到柏林记者站的消息。两个独立研究的德国科学家,拿出了三十万人工神经元模块的成熟电脑,并成功应用于fag的轴承自动生产线,让生产效率和质量都大幅提高。”

“这两位科学家声称已经做好了真正的人工神经网络智脑设计,最高可达一百万人工神经元模块,他们正打算申请政府资助或风险投资。”

“后续报道请耐心等候,本台柏林记者站将前往法兰克福采访两位科学家。”

主持的话音刚落,公司食堂餐厅里面已是一片嗡嗡声,正在吃饭的国宝眉头皱成了“川”字。

“国宝,你怎么一点兴趣都没有?”何修文问。

“术业有专攻,我从不关心专业以外的东西,没意思,再说有人在搞研究,我迟早会见识到真正的智脑。”国宝说罢还瞧了瞧正看着他的某位专业人士。

“呵呵,你比我还有信心。”李庄笑笑。

“我听说十九楼比较高,如果你没有把握,我建议你从上面来一次乘风飞翔。”

“你这家伙嘴巴怎么这么损,不过六角大楼这种结构,我就算从楼顶上跳下来,恐怕也摔不死。”

“没关系,跑到十九楼还浪费能量,我实验室里有大批的好货色,想不想试下?”

李庄没接话,这种无聊的斗口没意思,随即想到生物科技实验室的研究,他们目前在提纯毒素方面的研究做得非常好。国宝计划养毒蛇和蚂蚁,可惜众人都反对,只好放弃,因为毒蛇是他从澳洲沙漠中抓回来的太攀蛇,蚂蚁是让人头皮发麻的特殊品种。

李庄每天工作的时间很长,丽莎和双威经常过来陪他。双威很喜欢父亲的办公室,因为这里很大,而且设施比家里齐全,先进的玩意到处都是。丽莎喜欢过来,则跟十一楼以上的东西有关。

现在媒体之发达,消息传播之快,让人震惊。短短三个小时,这两位德国科学家的老祖宗都被人给挖了出来,相关的消息充满网络。

这对德国科学家是双胞胎兄弟,长得很像,性格类似,哥哥叫埃尔文,弟弟叫巴德文,姓施瓦本,今年四十出头,住在法兰克福。

施瓦本兄弟都长得挺帅的,家境比较好,父亲老施瓦本生前是城郊的小工厂主,收入不菲。两兄弟都是顶级的聪明人,思路很开阔,就是有点不好,谋生能力比较差,而且穿着上有些讲究。他们的研究前后投入近1500万欧元,将老头给攒的家底消耗一空。

李庄看到这里,心有戚戚然,施瓦本兄弟恐怕吃了不少苦头。从喇叭级智脑的成本可以推算出来,德国消费比华夏高,这两兄弟又要讲点面子,研究上肯定缚手缚脚。

研究智脑,钱和技术缺一不可,但没看到效果之前,没有风险投资机构愿意投入到如此高风险的前沿领域。八十年代全球花了多少钱?折成现在两千亿美元应该是有的,但谁耗得起?

这世上聪明人很多,虽然李庄在国内很少见到跟自己比肩的,但不代表世界上其他地方没有。国人思维发散性大,本就是技术落后国家,基础工业很差。

德国人能研制出人工神经网络电脑,丝毫不会有任何让人觉得奇怪的地方。李庄有两个关系不错的德国朋友,知道这个国家鼓励生育,双胞胎很多,工业基础扎实,教育发达。

其他的消息很常规,没有意外。施瓦本兄弟的电话被人打爆,但动作最快的当然是本土势力。德国政府第一时间把他们收归麾下,把其他想过来招募的机构统统赶走。

李庄草草浏览一遍,便决定回家好好休息,以后估计会很热闹。

“不到上面去看看?”丽莎问。

“双威在这,不方便,小孩子留不住话。”李庄抱起还在玩游戏的儿子下了六角大楼。

夜幕下的k城工业区灯火通明,隐约有机器声传来。威森科技园区到了晚上九点还是很热闹,不少研究员都在加班,不过没有加班薪水,这是跟非研究部门的员工不同的地方。

“你们是我的臂膀,希望能同甘共苦,而不要有彼此有针锋相对的一天!”

第2章 有国有家第1章 可怜的机器人第19章 神秘的援助者第63章 火星(一)第35章 古怪的理论第20章 医学研究院第11章 恶战第35章 底气第19章 秘辛第30章 炼金炉(一)第34章 老太事件第30章 准备第57章 软硬刀(一)第21章 另类的大鳄第30章 往事知多少(五)第26章 为什么第28章 新朋友第17章 清风武馆第6章 出发前第82章 有问必答(二)第63章 火星(一)第9章 故人第55章 大小哲第10章 好大的手笔第22章 异曲同工第23章 利益的平衡第4章 杭城六日和夏元德的野望第57章 软硬刀(一)第90章 地球之行(二)第24章 时尚第6章 出发前第46章 同道中人第4章 国王还是木偶第39章 这段时间发生的故事(一)第12章 永逸电脑安全管家第43章 遗迹(一)第16章 尘封的历史第27章 安全委员会档案(三)第18章 法务部第12章 旁观者(二)第45章 遗迹(三)第34章 调整第30章 往事知多少(五)第20章 决绝第27章 安全委员会档案(三)第20章 医学研究院第60章 埃尔蒙基地第13章 澳洲一游(一)第41章 超光速第30章 准备第4章 闲聊第12章 堪培拉之行第26章 为什么第16章 过年事情多第37章 缘由第40章 这段时间发生的故事(二)第69章 得意地笑第83章 有问必答(三)第13章 旅游第44章 神秘的月球(二)第47章 锦上添花第16章 乱(二)第41章 身不由己第15章 风暴(一)第77章 络绎不绝(二)第59章 乱战(一)第79章 揭开第8章 小战第8章 新窝和新计划第5章 地球后裔第20章 医学研究院第31章 IBM的笑话第7章 平安的长途第31章 IBM的笑话第25章 基因工程研究院(一)第23章 系统第81章 有问必答(一)第40章 这段时间发生的故事(二)第6章 威森纪念馆第4章 闲聊第10章 你才是老祖宗第82章 有问必答(二)第12章 伊艾弗商队(一)第19章 神秘的援助者第22章 公害第7章 林子大了(一)第13章 旅游第37章 缘由第23章 威森科技筹备第55章 永久前哨站第18章 融合第29章 往事知多少(四)第39章 默默准备第10章 你才是老祖宗第7章 平安的长途第12章 永逸电脑安全管家第21章 生与死(一)第52章 虎头蛇尾的试验第4章 国王还是木偶第25章 提前的婚礼
第2章 有国有家第1章 可怜的机器人第19章 神秘的援助者第63章 火星(一)第35章 古怪的理论第20章 医学研究院第11章 恶战第35章 底气第19章 秘辛第30章 炼金炉(一)第34章 老太事件第30章 准备第57章 软硬刀(一)第21章 另类的大鳄第30章 往事知多少(五)第26章 为什么第28章 新朋友第17章 清风武馆第6章 出发前第82章 有问必答(二)第63章 火星(一)第9章 故人第55章 大小哲第10章 好大的手笔第22章 异曲同工第23章 利益的平衡第4章 杭城六日和夏元德的野望第57章 软硬刀(一)第90章 地球之行(二)第24章 时尚第6章 出发前第46章 同道中人第4章 国王还是木偶第39章 这段时间发生的故事(一)第12章 永逸电脑安全管家第43章 遗迹(一)第16章 尘封的历史第27章 安全委员会档案(三)第18章 法务部第12章 旁观者(二)第45章 遗迹(三)第34章 调整第30章 往事知多少(五)第20章 决绝第27章 安全委员会档案(三)第20章 医学研究院第60章 埃尔蒙基地第13章 澳洲一游(一)第41章 超光速第30章 准备第4章 闲聊第12章 堪培拉之行第26章 为什么第16章 过年事情多第37章 缘由第40章 这段时间发生的故事(二)第69章 得意地笑第83章 有问必答(三)第13章 旅游第44章 神秘的月球(二)第47章 锦上添花第16章 乱(二)第41章 身不由己第15章 风暴(一)第77章 络绎不绝(二)第59章 乱战(一)第79章 揭开第8章 小战第8章 新窝和新计划第5章 地球后裔第20章 医学研究院第31章 IBM的笑话第7章 平安的长途第31章 IBM的笑话第25章 基因工程研究院(一)第23章 系统第81章 有问必答(一)第40章 这段时间发生的故事(二)第6章 威森纪念馆第4章 闲聊第10章 你才是老祖宗第82章 有问必答(二)第12章 伊艾弗商队(一)第19章 神秘的援助者第22章 公害第7章 林子大了(一)第13章 旅游第37章 缘由第23章 威森科技筹备第55章 永久前哨站第18章 融合第29章 往事知多少(四)第39章 默默准备第10章 你才是老祖宗第7章 平安的长途第12章 永逸电脑安全管家第21章 生与死(一)第52章 虎头蛇尾的试验第4章 国王还是木偶第25章 提前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