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生息

有时候华枫会不自觉的发呆,在停下来思考的瞬间,回想起这些年经历的一切,他不知道这世界如何就发展到了现在这样,华夏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在现在的世界发展成了新的形式存在并衍生着。

华夏文化是以诸子百家文化为主流,兼收并蓄,百花齐放,是全方位的文化。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和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

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华夏皆谓中国,而谓之华夏者,言有礼仪之大,有服章之华也。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国”。

华夏文化的思想核心是神道设教、礼乐教化,严华夷之辨,推崇仁义礼智信。易学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根本。

距今约五千年,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活动着许多部落。炎帝和黄帝,是中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那时候,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东方有强大的蚩尤部落,相传他们以铜作兵器,勇猛异常。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诼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汉族)。

华夏族历史,从炎黄二帝开始,之后是颛顼、帝喾、尧、舜和夏商周三代。在周朝之前便有“华”或者“夏”的单称。从西周开始出现华与夏的连称。

汉族往海外移民时自称华夏人,由此产生“华人”一词。“华人”一词最初指汉族,但随着华夏文化扩展到全国,“华人”的概念渐由当初单指华夏族,扩展到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周边少数民族身上。并成为了全体中华民族之人的代称,其下包括了“中国人”以及海外“华侨”。

华夏也称“夏”、“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的自称,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如《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姜戎子驹支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语言不达。”

在周朝时,凡遵周礼、守礼义之族人,称为华人、华族、夏人、夏族,通称为诸华、诸夏。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夷”与“裔”作为四方。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

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如《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里的“华”亦即“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华与夏二字在甲骨文中的地位非常崇高。

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联盟初具雏形。

炎黄集团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为主体,他们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九黎族首领蚩尤带领的东夷集团与苗蛮集团联军,将华夏联盟的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并与山东境内的东夷集团的其他部落组成了更庞大的华夏部落联盟,华夏族源流基本固定。公元前2100~前770年华夏族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

公元前221年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群雄割据的局面。汉族于先秦时期自称华夏,从汉朝开始又逐渐出现了“汉人”这个称谓。但华夏这个称谓仍然延续至今。二十世纪之前使用得最多的称谓是”华夏人“。比如汉朝多以”华夏人“自居,而明朝即以“汉人”自居也以“华夏人”自居,两个词为同义词。总之,汉族和华夏族作为整体族称是自从汉朝到现在最普遍的。

华夏文化是古代汉民族创造的文化。华夏是中国和汉族的古称。“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即中原之人。

华夏文化的名词之中,“文化”一词是“人文化成”的意思,所重视是“人文”方面,即使涉及到物质方面,也是把物质化的东西当作文化的载体之一,或者说是文化的体现,纯粹自然的物质是谈不上“文化”的。人类社会的历史本身并不是文化,但是,文化却融入在历史之中。

“人文”来自哪里呢?来自对天文、地理、万物的观察与感悟而得到的天道、地道的效法。这种效法是不是强调人的因素呢?

当然也包括,因为伏羲氏当初就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旁及万物、近取人身而创造出华夏文化的,但是,在华夏文化中却把人看作是与天地一体的东西,因此,人无论如何努力,都是力求达到自然而然的境界,在社会理想方面体现为无为无不为的境界,在文学创作上体现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而“浑然天成”的境界。

“人文”主要体现在礼乐政刑之中,尤其是礼乐。所谓“化成”是用什么去“化”、如何“化”、“化”成什么。华夏文化主张“以礼乐为主、以政刑为辅”去“化”;通过教育而使人们潜移默化;礼乐政刑表现为“雅”,而不符合礼乐政刑的则属于“俗”,因此,“人文化成”也就是化俗成雅。

“华夏”一词(华与夏的合称)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尚书正义》曰:“冕服采章”对被发左衽,则为有光华也。《释诂》云:“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华”。

“夏”谓中国也。《左传》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孔颖达注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华夏皆谓中国,而谓之华夏者,夏,大也。

言有礼仪之大,有文章之华也。”梅颐《伪孔传》:“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此即“华夏”本意。

可见,华夏族(汉族)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礼仪道德兴盛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华夏”本义即有文明的含义。华夏二字在现实中的实体展示就是服饰、礼仪、经典。华夏文明是炎黄血统、诗书礼仪文化和中华疆界统合在一起的实体。

八千年前华夏文明正式形成,并在地理位置上与传说中的伏羲文明正好相符。大地湾遗址创下了6个中国之最:中国最早的旱作农作物标本;中国最早的彩陶;中国文字最早的雏形;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中国最早的“混凝土”地面;中国最早的绘画。

五、六千年前,华夏族学会了种植小米的农业技术。粮食渐渐充足,不再像游牧民族那样缺乏食物,使得华夏族的人口很快的增长。于是华夏族开始为生存空间而扩张,向四方的其它民族掠夺土地,土地的争夺也发生在华戎之间。但是对华夏族更有吸引力的是东方适于农作的肥沃土地。

华夏族的祖先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联盟初具雏形。华族从而占据了中原,开始创造华夏文明。在中原更东的山东一带,还有许多小部族,被称为夷族。华人称夷族为“东夷”,而被赶到南方的三苗为“南蛮”。

后来华族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东夷集团的九黎族首领蚩尤,把联盟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后又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为主体,与山东境内的部分东夷部落组成了更庞大的华夏部落联盟,华夏族源基本固定。公元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集团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统治汉族思想与文化两千余年;同时,程度不同地影响其他少数民族,甚至影响到与中国相邻的国家。

在军事理论方面,早在春秋末期就有军事名著《孙子兵法》问世。

在自然科学方面,天文学与数学的成就,一向为世人所瞩目, 其中如张衡(78~139)、祖冲之(429~500)、一行(俗名张遂,683~727)、郭守敬(1231~1316)等已被举世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

在文学方面,诗歌、散文的创作,占有显著地位,涌现了许多艺术成就极高的作家与作品,如小说创作,到明清时,获得很大发展,《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均享有盛名。

在绘画、书法、工艺美术、音乐、 舞蹈、戏剧、曲艺等方面,都有不少蜚声中外的名家,他们获得了令人赞叹的艺术成就。

在这些艺术的发展中,尤其表现了汉族人民善于学习和吸收其他各民族之长,以发展其艺术,形成了特有的风格。

第四十六章 救人第106章 磁欧石的主人第189章 生息第222章 天上月第九十章 成都寻色魔第二十七章 炎帝传人第137章 扑朔迷离第一章 梦魇第八章 回家第187章 分分合合第216章 始末第十六章 江底怪人第232章 欧罗巴第四十章 十八魔将(下)第167章 核武器第189章 生息第六十九章 张三丰与穷奇第四十二章 暗杀第185章 战国第七十六章 全身而退第六十七章 寻踪吸血鬼第十四章 联谊会第121章 斗战胜佛第185章 战国第三十六章 龙族第150章 迫在眉睫第八十八章 任务榜试炼第六十二章 巧遇丹丘生第167章 核武器第218章 微博探索第257章 波云诡谲第130章 时光旅行第163章 流光容易把人抛第189章 生息第137章 扑朔迷离第六十八章 梵蒂冈第八十四章 元圣之威第137章 扑朔迷离第九十章 成都寻色魔第226章 柯尹伯带第216章 始末第200章 潘多拉星球第八十二章 道自虚无生一气第六十章 初见雪主第五十章 继任侠魁第204章 金台夕照第五十三章 我叫南宫离序章第八章 回家第六十四章 六贤冢对敌第211章 星胚第119章 狗拉雪橇第266章 到达第217章 三型文明第十九章 弑仙箭第二十七章 炎帝传人第246章 潮汐热能第241章 炽星第145章 暗物质和虚空第267章 汇总第244章 欧罗巴第三十九章 十八魔将(上)第六十二章 巧遇丹丘生第267章 汇总第五十五章 熊猫莫扎特第251章 岁月长第十七章 五行之力第113章 幽灵船的秘密第167章 核武器第269章 征程第二十三章 女人第136章 往昔第209章 粒子应用第235章 卡西尼号第114章 曙光学院第八十二章 道自虚无生一气第221章 脆弱的文明第222章 天上月第210章 脉冲波第八十章 逍遥游第249章 撞击平原第九十二章 放开那个女孩儿第八十七章 催婚第271章 本星际云第203章 死丘第244章 欧罗巴第161章 似是而非第五十一章 炎帝印记第四十三章 破局第247章 铁核第五十一章 炎帝印记第五十九章 赴约第144章 星体第七章 回忆第170章 寻踪第171章 白洞第四十一章 逆鳞之怒第165章 历久弥坚第七十七章 武当山下(一)第202章 天启六年
第四十六章 救人第106章 磁欧石的主人第189章 生息第222章 天上月第九十章 成都寻色魔第二十七章 炎帝传人第137章 扑朔迷离第一章 梦魇第八章 回家第187章 分分合合第216章 始末第十六章 江底怪人第232章 欧罗巴第四十章 十八魔将(下)第167章 核武器第189章 生息第六十九章 张三丰与穷奇第四十二章 暗杀第185章 战国第七十六章 全身而退第六十七章 寻踪吸血鬼第十四章 联谊会第121章 斗战胜佛第185章 战国第三十六章 龙族第150章 迫在眉睫第八十八章 任务榜试炼第六十二章 巧遇丹丘生第167章 核武器第218章 微博探索第257章 波云诡谲第130章 时光旅行第163章 流光容易把人抛第189章 生息第137章 扑朔迷离第六十八章 梵蒂冈第八十四章 元圣之威第137章 扑朔迷离第九十章 成都寻色魔第226章 柯尹伯带第216章 始末第200章 潘多拉星球第八十二章 道自虚无生一气第六十章 初见雪主第五十章 继任侠魁第204章 金台夕照第五十三章 我叫南宫离序章第八章 回家第六十四章 六贤冢对敌第211章 星胚第119章 狗拉雪橇第266章 到达第217章 三型文明第十九章 弑仙箭第二十七章 炎帝传人第246章 潮汐热能第241章 炽星第145章 暗物质和虚空第267章 汇总第244章 欧罗巴第三十九章 十八魔将(上)第六十二章 巧遇丹丘生第267章 汇总第五十五章 熊猫莫扎特第251章 岁月长第十七章 五行之力第113章 幽灵船的秘密第167章 核武器第269章 征程第二十三章 女人第136章 往昔第209章 粒子应用第235章 卡西尼号第114章 曙光学院第八十二章 道自虚无生一气第221章 脆弱的文明第222章 天上月第210章 脉冲波第八十章 逍遥游第249章 撞击平原第九十二章 放开那个女孩儿第八十七章 催婚第271章 本星际云第203章 死丘第244章 欧罗巴第161章 似是而非第五十一章 炎帝印记第四十三章 破局第247章 铁核第五十一章 炎帝印记第五十九章 赴约第144章 星体第七章 回忆第170章 寻踪第171章 白洞第四十一章 逆鳞之怒第165章 历久弥坚第七十七章 武当山下(一)第202章 天启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