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末路(16)

密集的枪声,再次笼罩了辽阳城,济尔哈朗很清楚,最后的决战时刻到来了,原来以为依托近二十万大军,可以抵御甚至打败主动进攻的登莱新军,没有想到的是,辽阳城轻易就被登莱新军运用计谋突破,城中的八旗军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亲自参与西门阻击八旗军战斗的祖大寿,几乎是连轴转,很少歇息,好多年没有参与如此激烈的战斗,亢奋的情绪支撑着他的精神,没有丝毫疲倦的感受,胜利的天平已经朝着登莱新军倾斜,八旗军选择从东门和西门突破,作战全部都失败了,登莱新军的进攻态势愈发的猛烈,被斩杀的八旗军军士也越来越多,登莱新军逐步逼近了济尔哈朗的临时行营。

最为亢奋的还是祖大弼,被誉为“祖二疯子”的祖大弼,好多年没有参与如此激烈的战斗了,面对面与后金鞑子厮杀,而且在整体态势上面占据优势,更是激发了祖大弼的杀气,每每战斗来临,他几乎都冲锋在最前面,也许是上天的眷顾,如此激烈厮杀的情况之下,祖大弼居然毫发无伤。

祖宽、牛犇和金砺等人冷静很多,特别是祖宽,整体负责东门、西门和北门的防御,阻止八旗军夺取城门逃离辽阳城,一方面要整体协调指挥,一方面要亲自参与作战,不仅需要充沛的体力,还需要冷静的头脑,尽管如此,固守东门的时候,祖宽指挥作战的同时,几乎都是在最危险的城梯处参与厮杀,给予了后金鞑子无情的厮杀。

夜晚总攻时刻到来之前,祖大寿再次做了进攻部署方面的调整。

东门、西门和北门,驻守的军士减少到一万人,南门作为临时行营,驻守的军士仅有五千人,其余军士,全部参与夜晚的总攻,其进攻的主要目标,就是济尔哈朗的临时行营。

登莱新军拼命了,八旗军也拼命了。

这是祖大寿与济尔哈朗之间的直接较量,更是大吴朝廷与大清国的直接较量,只不过这场战役,从刚开始的时候,就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登莱新军可谓占据绝对的优势,从天时地利人和方面来说,八旗军也比不上登莱新军。

登莱新军分三路发起了对八旗军的进攻。

第一路从正面进攻济尔哈朗的临时行营,由祖大寿亲自指挥,第二路由牛犇指挥,祖大弼协助指挥,从左翼发起进攻,第三路由金砺指挥,从右翼发起进攻,祖宽依旧负责守卫东门、西门、北门,同时要兼顾南门。

敬谨郡王尼堪已经带着书信从密道离开辽阳城,前往沈阳去了,这让济尔哈朗放心了很多,他决定直接指挥大军作战,抵御登莱新军的进攻,可以说,济尔哈朗已经下定与辽阳城共存亡的决心,不管战斗结局如何,他都不会退缩,不会离开。

进攻尚未开始的时候,祖大寿与济尔哈朗不约而同的将夜间即将开始的战斗,作为了辽阳城内的总决战,济尔哈朗誓死都要守卫临时行营,祖大寿则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攻陷济尔哈朗的临时行营,双方都清楚,临时行营已经成为最终的决战之地。

登莱新军如果攻陷了临时行营,则辽阳城内的八旗军将要彻底的崩溃,八旗军如果守住了临时行营,对于登莱新军进攻的势头,也是绝大的遏制。

一场从未有过的惨烈厮杀,在亥时正式铺开了。

济尔哈朗临时行营的周遭,灯火通明,无数的火把照亮了四周。

经过了一整天的厮杀,交战的双方都有了丰富的经验,登莱新军将士凭借撞击式隧发枪,远距离展开对八旗军军士的进攻,八旗军军士则是凭借房屋的屏障,躲避呼啸而来的子弹,同时发射出去弓箭,杀伤进攻的登莱新军军士。

“牛犇将军、金砺将军,祖大弼,后金鞑子已经熟知我们进攻的模式,如果我们不能够想到其他的办法,推进的速度肯定很慢,伤亡也会大幅度的增加,西门的战斗,让我想到了火箭,所以今夜的进攻,我们必须要依托火箭的威力,后金鞑子不是依托房屋来和我们作战吗,那我们就用火箭对付他们,将火箭扔进房屋里面,那样后金鞑子就没有地方可以躲避了,不过我们自身也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能够让火箭伤了我们自身。。。”

墙脚处的祖大弼,看着前方的商铺,偶尔有弓箭从商铺里面射出来。

祖大弼脑子里面想到了祖大寿的话语,他的手中,拿着两枚火箭,身边的军士举着火把。

没有任何的犹豫,祖大弼点燃了手中的两枚火箭,用力扔向了商铺关闭的大门。

爆炸声响起的时候,大门被炸开了一个大洞,祖大弼身边的军士举着点燃的火箭,以最快的速度冲向大门的方向,将手中燃烧的火箭扔进了商铺里面。

隆隆的爆炸声传来,当登莱新军将士进入到商铺里面的时候,看到的是躺在血泊里面的八旗军军士,以及散落在地上的弓箭。

中路进攻的祖大寿,遇见了大麻烦。

八旗军军士将黄豆泼在了大街上,进攻的登莱新军将士,踩到黄豆之后,无法控制身体,纷纷跌倒,这样就无法举枪射击了,也没有办法扔出去火箭,于是八旗军军士抓住机会,纷纷射出手中的弓箭。

这就导致中路进攻的登莱新军,损失逐渐的增加。

左右两翼推进的速度在加快,此起彼伏的爆炸声,表明进攻很顺利,不过中路推进的速度不是很快,这样很正常,祖大寿进攻的主要力量放置在中路,济尔哈朗防御的主要力量,同样放置在中路。

距离济尔哈朗的临时新营,只有五十米的距离,祖大寿手持单筒望远镜,已经能够很清楚的看见临时行营的灯火。

“主帅,是不是稍微收缩一下攻势,后金鞑子的抵抗太猛烈了,我们中路暂时收缩攻势,等到左右两翼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再行发起猛烈的进攻。。。”

身边的军官试探着提出了建议。

祖大寿面无表情的摇头。

“不行,我们的损失增加,后金鞑子的损失一样惨重,这个时候,我们决不能泄气,这场厮杀,我们拼的就是士气,后金鞑子处于守势,我们处于攻势,我们的气势比他们强太多,我们不断的往前压,后金鞑子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一个时辰的时间,我们已经推进了二十米的距离,左右两翼更是推进了接近五十米,我看后金鞑子支撑不了多长时间了。。。”

一边说着话,祖大寿一边朝着屋子外面走去。

周遭的亲兵迅速聚拢过来,将祖大寿包围在了中间。

祖大寿有些无奈,如此情况之下,他压根无法亲自参与厮杀。

。。。

临时行营,大堂。

济尔哈朗脸上平静的神情逐渐消失,带之的是阴云密布。

不利的消息接二连三的传来,派遣的小股不对进攻东门和北门,悉数遭遇到失败,驻守城门的登莱新军早就有准备,不断落地爆炸的火箭,让八旗军军士损失惨重,根本无法靠近城墙,更不用说登上城墙了。

正面抵御登莱新军的八旗军,也在逐渐的后退,特别是左右两翼守卫的军士,被登莱新军的火箭炸的叫苦不迭,他们本来是依托房屋抵御和杀伤进攻的登莱新军军士,可狭小的房屋内,活动的地方有限,在屋子里爆炸的火箭,让八旗军军士没有办法躲避。

中路的情况稍微的好一些,但登莱新军的军士,也在不断的推进。

如果形势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天亮之前临时行营就可能被登莱新军攻陷。

数名军官进入大堂的时候,济尔哈朗站起身来了。

“登莱新军的攻势越来越猛烈,我们不能够总是防御,我们要主动发起进攻,首先从中路发起对登莱新军的主动进攻,用弓弩和弓箭,将他们的势头压下去,左右两翼暂时不必理会,我们将主动进攻的重点,放置在中路。。。”

济尔哈朗已经下定决心,不能够总是被动防御了,虽然说这样做,有着巨大的风险,但不搏一搏,最终的结局就是全面彻底的崩溃。。。

三名负责代领八旗军军士主动进攻的军官,接过了济尔哈朗递过来的酒碗。

三人全部都是正蓝旗军官,他们的旗主豪格,被摄政王多尔衮罢免,内心本就憋着一股气,这个时候承担主动进攻登莱新军的命令,也算是得到了证明自身能力的机会了。

济尔哈朗与三名军官一一碰了酒碗。

四碗酒全部被喝完了。

济尔哈朗摔碎了酒碗,三名军官也摔碎了酒碗。

一直到三名军官离开,济尔哈朗都没有开口说鼓励的话,他知道这三名军官凶多吉少,街道不是特别宽阔,一万人发起反击,不可能全部冲出去,必须以梯队的方式进行,他们需要面对登莱新军的撞击式燧发枪,还要面对登莱新军军士手中的火箭。

不过以一万人的代价,彻底压制登莱新军中路的进攻,完全值得。。。

(本书马上就要完本,新书已经在酝酿之中,感谢读者大大的支持,拜谢了。)

第九百一十章 果敢的决断第二十七章 实力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一样的态度(1)第三十三章 报备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末路(17)第六百七十七章 钉钉子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九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从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末路(16)第三百六十七章 明确职责范围第五百六十二章 吴三桂的想法(2)第四百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莱的布局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区别对待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持己见第九百八十二章 笼络人才(2)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惊(1)第二百零一章 好险第四章 围屋第八百五十三章 怀疑和猜忌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庆贺第二百九十五章 精准的分析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六百零五章 忧患悄然而至第九百零七章 大明悲歌(10)第三百零一章 胆量第二百九十七章 理性的选择第七百五十章 回避第七百七十一章 淮安陷落第七百零八章 掌控山东(13)第八百三十八章 功亏一篑(1)第五百一十三章 终于决定第五百零二章 阴影第一百五十七章 漕运黑幕第四百六十六章 残阳如血(3)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较量(3)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二百一十三章 赵兴志的礼物第四章 围屋第一百二十六章 苦口婆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万无一失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准备第六百九十二章 暗度陈仓(2)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从容应对第二百九十六章 必须出击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遭遇危险(2)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的布局第二百六十一章 毫不畏惧第八百六十八章 间接的摊牌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末路(1)第四百一十一章 传承第九百六十七章 有意为之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的布局第二百四十八章 农业为本第一百二十二章 难以置信第八百零五章 孙传庭的决断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八百零八章 忍无可忍第九百七十六章 科举风波(4)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丢车保帅第三百四十五章 万无一失第三百一十五章 盖州的收获第三十七章 悉心准备第九百一十八章 定鼎之战(2)第九百三十二章 定鼎之战(16)第九百四十六章 这就是底气第七百八十三章 恢复漕运第九百五十一章 颇为艰难第二十四章 捡来的功劳第三百九十六章 痛快(4)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关之战(8)第一百九十三章 毫不留情第四百六十章 合围第三百五十九章 系列事宜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务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声叹息第六百零一章 也是智谋第三百一十八章 竹篮打水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一语成谶第二百八十八章 断了念头第九十章 真相不重要第六百零四章 损失惨重第二百四十章 如何恢复元气第一千零九章 融合第八百六十四章 强硬与柔软(2)第三百四十三章 筹谋与安排第四百六十四章 残阳如血(1)第四百二十章 吴三桂来拜访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守锦州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目张胆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二百七十六章 考验智慧(1)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占台湾(1)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一百二十四章 调整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镇北关
第九百一十章 果敢的决断第二十七章 实力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一样的态度(1)第三十三章 报备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末路(17)第六百七十七章 钉钉子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九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从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末路(16)第三百六十七章 明确职责范围第五百六十二章 吴三桂的想法(2)第四百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五百四十二章 登莱的布局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区别对待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持己见第九百八十二章 笼络人才(2)第四百七十章 朝野震惊(1)第二百零一章 好险第四章 围屋第八百五十三章 怀疑和猜忌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庆贺第二百九十五章 精准的分析第七百七十章 盲目的自大(2)第六百零五章 忧患悄然而至第九百零七章 大明悲歌(10)第三百零一章 胆量第二百九十七章 理性的选择第七百五十章 回避第七百七十一章 淮安陷落第七百零八章 掌控山东(13)第八百三十八章 功亏一篑(1)第五百一十三章 终于决定第五百零二章 阴影第一百五十七章 漕运黑幕第四百六十六章 残阳如血(3)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较量(3)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二百一十三章 赵兴志的礼物第四章 围屋第一百二十六章 苦口婆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万无一失第三百二十六章 提前准备第六百九十二章 暗度陈仓(2)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从容应对第二百九十六章 必须出击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遭遇危险(2)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的布局第二百六十一章 毫不畏惧第八百六十八章 间接的摊牌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明悲歌(1)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末路(1)第四百一十一章 传承第九百六十七章 有意为之第四百七十六章 再次的布局第二百四十八章 农业为本第一百二十二章 难以置信第八百零五章 孙传庭的决断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八百零八章 忍无可忍第九百七十六章 科举风波(4)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丢车保帅第三百四十五章 万无一失第三百一十五章 盖州的收获第三十七章 悉心准备第九百一十八章 定鼎之战(2)第九百三十二章 定鼎之战(16)第九百四十六章 这就是底气第七百八十三章 恢复漕运第九百五十一章 颇为艰难第二十四章 捡来的功劳第三百九十六章 痛快(4)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散关之战(8)第一百九十三章 毫不留情第四百六十章 合围第三百五十九章 系列事宜第二百三十二章 接受任务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声叹息第六百零一章 也是智谋第三百一十八章 竹篮打水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一语成谶第二百八十八章 断了念头第九十章 真相不重要第六百零四章 损失惨重第二百四十章 如何恢复元气第一千零九章 融合第八百六十四章 强硬与柔软(2)第三百四十三章 筹谋与安排第四百六十四章 残阳如血(1)第四百二十章 吴三桂来拜访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守锦州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目张胆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10)第二百七十六章 考验智慧(1)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占台湾(1)第一百五十五章 凝聚力第一百二十四章 调整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镇北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