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4章 嘱托

第1644章 嘱托

皇帝看着高阁老的表情,只觉得心情舒畅无比。

内阁的几位大臣,无论是不是他的心腹,都是他多年来仔细观察留意过,确认可以信任的。他铲除了曹家在朝中的大部分势力,也将林家的党羽清洗得差不多了,能留在内阁里的大臣,自然是他觉得可以信任、交托大事的。他还让燕王与萧明德出面去压制住了武将们,还镇压住了宗室。他原本以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但没有想到,他只是为了稳妥才让弟弟燕王去为小儿子摄政,内阁却忽然跳出来跟他作对。他觉得自己被背叛了!

被自己曾经信任的大臣背叛。

这种感觉令皇帝怒火中烧。他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原谅高阁老等人。偏偏之前他对他们还有信任的时候,为了让他们出面稳住文官圈子,他设法助他们在朝中积攒了太多的威望。过去这种威望十分有利于他压制曹林两家所亲近的文臣,可现在却让他感到束手束脚。

如果他还有足够的时间与足够的精力,他就可以慢慢分辨出哪些文臣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哪些是跟内阁沆瀣一气的,还可以慢慢想办法收拾那些胆敢背叛自己的人。

无奈他没有。

匆忙中他也想不出别的办法了,脑子里只有“既然你笃定朕会为了顾全大局对你退让,朕就直接让你盘算落空”的念头。

内阁在他心中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他只是顾及小儿子继位之后,尚未到亲政的年纪,需要有人代理朝政罢了。既然他原本选出来的代理人不可靠,又没有时间再找几个可靠的,那索性就别找代理人了!小儿子需要顾命大臣辅佐,弟弟却不需要。反正弟弟对他总是忠心耿耿的,也没有亲生儿子。别说弟弟不会杀他的小儿子,断绝他的血脉了,就算弟弟真这么做了,弟弟的儿子不也照样是他的骨肉么?!

皇位的归属,终究会落在他的儿子手中。

看着高阁老和他的同党们露出那悔恨不已的表情,皇帝的心情就无比愉悦。

愉悦过后,他就不想再看到内阁众人的嘴脸了。

他转头去看方才宣读了诏书的翰林学士们:“就这么定了,把诏书传告天下吧。也好让天下人知道,他们的新君是谁。”

皇帝苦笑道:“母后仍旧慧眼如炬……但您有一句话说错了。朕并没有信不过阿晟。朕正是因为信得过他,才会把位子传给他的。”他抬头看向燕王朱晟,示意后者到自己床前来,又唤了一声小儿子。

高阁老被噎住了,恨不能当场撞柱,被跪在边上的禁卫统领何万安给拦了下来:“高相,别闹了。皇上病着呢,你在御前失仪之后,还要再冲撞圣驾么?!你这样也好意思说自己是忠臣?!”

四皇子从听到传位诏书的内容开始,就一直是一脸呆滞的模样。因为皇帝的旨意实在太出他的意料之外了。他本以为今天皇父就要去世了,而他也会接任皇帝之位,却万万没想到,自己还要在储君的位子上坐下去。

他还要做多少年的储君?还能顺利继位为帝么?

高阁老扑通一声跪倒在皇帝面前,老泪纵横:“老臣纵使有违逆圣意之处,也非出于私心,而是为了皇上着想,为了朝廷与百姓着想!皇上即使对老臣有再多的不满,事关皇位归属,此乃国家大事,还请皇上三思!莫因为对老臣的厌弃,便听信谗言,做出冲动莽撞之事,日后危及江山社稷……”

四皇子抬头看向跪在一旁的燕王朱晟,头一次觉得自己对这位皇叔,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把握。从前他可以理直气壮地请求皇叔为自己摄政,可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太后仿佛这会子才反应过来,含泪哽咽着对皇帝说:“何至于此?就算你把皇位传给珞儿,阿晟也会替你守好江山的。你忽然来这么一出,是不是心里仍旧信不过你兄弟,所以才打算把皇位给他做补偿,好让他心甘情愿替你守好江山?”

高阁老呆呆地看着他,终究还是被左右众人给劝了下来,请出殿外去了。

还有一些大臣与武将留了下来,宗室们也在。

四皇子慢慢走到皇帝床前跪下,期间忍不住偷偷看了长兄朱瑞一眼,心里十分没底。他很清楚那是他的亲兄长,本来因为名分问题,朱瑞为了生母与嗣父燕王的名声着想,拒不肯公开身份。可如今燕王成为了新君,朱瑞就是新君的“亲生”儿子了,没有了名分上的约束,反倒成了名正言顺的“皇子”。如此一来,他还会继续拒绝成为储君么?哪怕同样是皇帝的儿子,燕王对朱瑞的感情跟对四皇子还是不一样的。四皇子实在没有把握,燕王会越过疼爱的嗣子朱瑞,真的将皇位交到他这个侄儿手中。

皇帝已经不想听他说的话了,轻轻摆了摆手:“朕怎么不知道你是这等忠臣良士?从前曹家得势时,你还说要为了大局,与他们交好,为此向朕请罪。你说你忠于的是大明江山,不是单一哪一个人。朕那时候虽生气,也被你的话逼得没办法骂你。既如此,那你今日就不要食言。你忠于的是大明江山,朕的弟弟已经被朕指定为新君,是这大明江山的新主人,也就是你日后的君主。你要效忠于他,竭尽全力辅佐他。若是做不到,就离开吧,不要赖在朝中,成天想着要怎么跟君王作对,步上曹家人的后尘,成为你所不齿的逆臣!”

燕王的表情在最开始的震惊过后,已经恢复了平静。他心平气和地对皇帝道:“皇兄不需要如此。无论您怎么安排,臣弟都会依照您的意思,守好大明江山,将它安安稳稳地交托到侄儿手中的。”

皇帝露出一个微笑:“正是因为相信你会这么做,朕才会让你继位……若你只是摄政王,那些居心叵测的人还不知道会如何为难你呢……如今你是君,他们是臣,朕倒要看看,他们还能耍什么诡计?!”

燕王叹了口气:“也罢,臣弟会替四殿下稳住朝廷的,也会照看好他的衣食起居,再让真正有德行的大儒教导他学问。等他满了十六岁,臣弟就会让他参与朝政,慢慢学习着如何处理政务。臣弟是武人,实在不擅长那些庶务,四殿下需要多用点心才是,也免得将来接位的时候手忙脚乱。”他看向四皇子,“只是将来臣退位时,就不是亲王而是太上皇了,不能随便找个庄园住着休养。到时候还得四殿下费心。”

四皇子眨了眨眼,慢慢地领悟到燕王的言下之意,脸上不由自主地透出几分惊喜来。

(本章完)

第1365章 扬州第796章 错过第1489章 手记第120章 决定第170章 花销第1254章 非常人第717章 窍门第34章 倒霉(推荐加更)第141章 结交第1407章 偶遇第949章 重提第691章 疑心第459章 蜜语第596章 议定第1506章 告知第336章 动摇第1586章 主动第1014章 无依第1662章 决意第1059章 泄露第1160章 无能第709章 筹备第1009章 改变第1515章 引导第647章 分析第1054章 乞骸骨第1111章 归来第1662章 决意第1148章 提醒第729章 蓝氏第1301章 送行第393章 准备第45章 探监(中)(推荐加更)第1416章 贤妻第634章 打趣第216章 掩人第225章 强辞第1349章 提醒第491章 调养第615章 说笑第756章 不安第490章 严防第963章 订婚第1469章 搜宫第1518章 善意第1071章 缘由第337章 点心第1550章 惊变第316章 闲书第1311章 锥心第1625章 恶化第1212章 道别第806章 相见第243章 兴趣第643章 产业第992章 坏事第1496章 清晨第1391章 召见第1242章 赏赐第940章 内斗第136章 汤碗第931章 再会第272章 细账第231章 出发第1370章 秘密第1558章 隐秘第1419章 逗乐第1179章 添妆第68章 往事第585章 狠话第1517章 遇见第1442章 吐槽第1656章 择配第903章 赏诗第405章 告知第1507章 暗示第1252章 贤名第1310章 归宁第534章 自救第1270章 嗣子第51章 感叹第1426章 证据第285章 孝心第799章 进宫第593章 姑侄第1111章 归来第194章 清点第906章 挤兑第83章 变化第1275章 慈母第434章 隐秘第915章 上门第131章 旧仆第147章 相争第1363章 辞别第1669章 朱玦第810章 用意第1343章 悔恨第677章 药铺第156章 劝说
第1365章 扬州第796章 错过第1489章 手记第120章 决定第170章 花销第1254章 非常人第717章 窍门第34章 倒霉(推荐加更)第141章 结交第1407章 偶遇第949章 重提第691章 疑心第459章 蜜语第596章 议定第1506章 告知第336章 动摇第1586章 主动第1014章 无依第1662章 决意第1059章 泄露第1160章 无能第709章 筹备第1009章 改变第1515章 引导第647章 分析第1054章 乞骸骨第1111章 归来第1662章 决意第1148章 提醒第729章 蓝氏第1301章 送行第393章 准备第45章 探监(中)(推荐加更)第1416章 贤妻第634章 打趣第216章 掩人第225章 强辞第1349章 提醒第491章 调养第615章 说笑第756章 不安第490章 严防第963章 订婚第1469章 搜宫第1518章 善意第1071章 缘由第337章 点心第1550章 惊变第316章 闲书第1311章 锥心第1625章 恶化第1212章 道别第806章 相见第243章 兴趣第643章 产业第992章 坏事第1496章 清晨第1391章 召见第1242章 赏赐第940章 内斗第136章 汤碗第931章 再会第272章 细账第231章 出发第1370章 秘密第1558章 隐秘第1419章 逗乐第1179章 添妆第68章 往事第585章 狠话第1517章 遇见第1442章 吐槽第1656章 择配第903章 赏诗第405章 告知第1507章 暗示第1252章 贤名第1310章 归宁第534章 自救第1270章 嗣子第51章 感叹第1426章 证据第285章 孝心第799章 进宫第593章 姑侄第1111章 归来第194章 清点第906章 挤兑第83章 变化第1275章 慈母第434章 隐秘第915章 上门第131章 旧仆第147章 相争第1363章 辞别第1669章 朱玦第810章 用意第1343章 悔恨第677章 药铺第156章 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