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9章 朱玦

第1669章 朱玦

李瑶枝这一生,最痛苦的事情以及最大的遗憾只有两件事。

一是她的故主萧明珠,二是她那个怀胎七月就夭折了的孩子。

她本是怀抱着满心爱意期待着这个孩子的出生,然而在曹氏命人前来袭击山中别院的时候,她与萧明珠主仆二人同时受了伤。后者艰难产下孩子后,挣扎了几日便丧了命;而她本人则是当天就早产,生下了一个只来得及发出两声虚弱哭声便咽了气的男婴。

这个孩子的死令她悲痛欲绝,而萧明珠的死更是带走了她全部的希望。她的人生从此只剩下两个信念,那就是把萧明珠的儿子朱瑞养大成人,并且杀死曹氏为萧明珠与她的儿子报仇。她连心上人燕王朱晟都抛在了脑后。若不是因为对朱晟的爱意已经被悲伤与仇恨盖过去,她是不可能安心留在萧家做了那么多年的姨娘,哪怕后来可以跟朱晟联系上了,也没想过要与他再续前缘。等朱瑞的身世有了归处,她甚至直接落发出家去了。

可是,如果说朱晟成为皇帝后,有可能会追封当年那个可怜的孩子,让他在这世上拥有一个身份,可以为世人所知,甚至还能享有身后的香火供奉……李瑶枝,也就是如今的静明师太,是不可能不动心的。

她虽是出家人,但心里其实还无法抛下尘世的所有。她还没办法忘记一个母亲最大的痛苦。

岳皇后提起静明师太,并没有半点妒忌之意。她跟新君朱晟成婚的时候,静明师太与后者的爱情事实上就已经结束了。她每每看到对方,只会想到对方是萧明珠视若姐妹的心腹侍女,是与自己同病相怜的萧明珠故人。她也知道静明师太出家后,精神状况其实并不是很好,如果能够帮助对方解决心结,她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因此她十分恳切地向太后进言:“儿媳想着,静明师太当年的那个孩子,其实是皇上生平唯一的子嗣……虽然他只来得及在世上哭两声,便又走了,可好歹也是在世上走过一遭,怎么也要给他个名字才是!孩子有了名字,再追封个王爵之位,牌位可以受香火供奉,那么他在九泉之下,也不会过于清苦了。静明师太身为母亲,最盼望的,不就是孩子即使到了九泉之下,也能过得康泰么?”

太后素来是个慈爱的长辈,原本不知道内情也就罢了,当她知道小儿子原来差一点儿就能有一个儿子,心里对那个孙子的夭折也是悲痛遗憾不已的,如今听了儿媳妇的建议,更是觉得十分在理:“这话很是。倘若将来他母亲同意的话,再给孩子过继个嗣子,那便能让他长长久久受香火供奉了!”

这就是后话了。岳皇后还没跟静明师太商量过,自然不会越过她替她做主,便转头看新君朱晟的意思。

岳皇后没有意见,朱瑞有些犹豫。虽然静明师太从没想过要走出慈云庵去看看外头的风景,但能去而不去,与住去紫禁城后想去都不能去,是两回事。不过他很快又想到,如今他已经成为了燕王府的主人,而燕王府与紫禁城就挨着。若他想要把养母接出紫禁城来散散心,还有谁能阻止他吗?而静明师太搬进紫禁城,确实可以阻拦那些不请自来的人士去打搅她。若静明师太哪天不想待在庵堂里念经了,想到外头院子里散散步,紫禁城岂不是比慈云庵那点地方要大得多了?

于是朱瑞便点了头。

朱晟见状便答应下来:“朕回头就打发工部的人随你们夫妻一同回北平,顺道把紫禁城里的宫院给改一改。”说到这件事,他还忍不住叹气。若不是当年太宗皇帝建紫禁城时,一心是要当国都皇城建的,各种规制都过高了,如今再去改建太费银钱,他真的很想把紫禁城的建筑品级降下来,让朱瑞当作亲王府住进去的。这么大的地方,白放着真的太可惜了。可是改建需要花费的成本太高,又似乎不是十分必要。他想到北方边境每年在军费上的花销,便立时打消了主意。

接着他又问起太后:“母后,关于儿子与静明的那个孩子,您觉得该起什么样的名字好?”

太后道:“封她一个昭仪之位就是了,只说是昭仪李氏,写明孩子生卒年月,任谁来查,都会知道那是皇帝娶妃之前的侍妾所生。也不需要特地点明这李昭仪后来去了哪里。九嫔以下,若不是哪个入主了东宫的皇子生母,朝臣们也不会特地在意的。倘若静明以后有意还俗,进宫来陪伴圣驾,到时候只需要当她是李昭仪便是了。”

朱晟并不反对,只是有一点:“静明已然出家,那该如何在玉牒中记录孩子的生母呢?”

朱晟叹道:“她只怕早就对儿子死了心,儿子也不愿勉强她。她既然视京城为伤心地,不肯回来,那就让她留在北平吧。有重林夫妇就近照看,想必她也乐意。”

太后想了想:“无论她出家与否,到底是曾经为你孕育过子嗣的女人,留她在北平清修倒没什么,只是她待的那庵堂时常有外人往来,若有谁知道她的身份,前去打搅,反倒不好了。北平行宫紫禁城地方极大,平日里也不住什么人,白放着可惜了。让人过去择一处宫殿,挑那宽敞舒适些的地方,改建成一处庵堂,让静明搬过去吧。她横竖不爱出门,只一心念经祈福,在紫禁城里既得了清静,也方便瑞哥儿两口子去看她。”

朱晟顿了一顿,转头看向妻子岳皇后,又看向朱瑞,用眼神征求他们的意见。

太后问他:“你自己的孩子,难道就没想过叫什么名儿?难不成你当年知道静明有孕的消息后,连孩子的名字都没考虑过么?!”

说到这事儿,朱晟就有些不好意思了:“儿子是想过的,当年原本打算给孩子起名叫朱玦……后来想想,似乎有些不太妥当,就没提起。”

玦字,是环形有缺口的玉器,暗含着“决断”、“决绝”之意。

太后想起朱晟当年知道了萧明珠与兄长的私情后,决定与萧明珠断绝婚约,纳了萧明珠的侍女,还改娶了岳氏……隐隐便有些明白他为什么会给孩子起这个名字了。

她叹了口气:“那就这样吧,玦字不错,就给孩子起名叫朱玦了!你快召礼部的人来商议,给玦儿封个好听点儿的王爵,再把孩子的遗骨迁入皇陵来,也好让他早日安息,让他的母亲安心。”

(本章完)

第247章 台风第563章 生辰礼第1383章 防备第302章 复诊第899章 心思第964章 请托第1055章 投靠第27章 策反第530章 恼怒第1141章 收药第891章 鄙视第1650章 君臣第936章 病危第1211章 备嫁第105章 涟漪第208章 夭蛾子第1607章 质问第884章 试探第1403章 来客第1152章 稳定第474章 红白第411章 凉薄第87章 玉佩第1652章 询问第1221章 心路第604章 挑拨第1612章 骚动第1045章 丑事第418章 捎话第671章 选择权第572章 葬送第332章 磨牙第1161章 疑点第1537章 孤行第576章 失望第600章 搞事第1170章 决裂第899章 心思第1630章 放话第880章 墙根第140章 烦闷第723章 疑虑第516章 法会第80章 灭口第195章 撞破第1057章 听闻第778章 告状第245章 惊喜第1427章 旧人第909章 相见第138章 把柄第1612章 骚动第870章 提亲第198章 伤心第1228章 亲迎第514章 分道第349章 织课第1213章 冠服第440章 密信第1561章 闭门第969章 安抚第510章 提前第371章 结好第1470章 栽赃第617章 程仪第1222章 送妆第1345章 不安第1043章 遗言第234章 上岸第653章 船上第1386章 蠢事第1142章 混淆第1579章 鼓励第484章 首日第316章 闲书第1127章 出继第51章 感叹第857章 分析第29章 放人第1193章 震惊第765章 疑点第1595章 报信第1404章 抱怨第1356章 直白第1048章 怀疑第1397章 询问第189章 手足第1157章 真凶第1428章 成果第551章 禁闭第1325章 实情第1161章 疑点第1631章 摔伤第391章 安逸第1545章 道贺第719章 客人第376章 撤离第1505章 吊唁第139章 进宫第283章 笑闹
第247章 台风第563章 生辰礼第1383章 防备第302章 复诊第899章 心思第964章 请托第1055章 投靠第27章 策反第530章 恼怒第1141章 收药第891章 鄙视第1650章 君臣第936章 病危第1211章 备嫁第105章 涟漪第208章 夭蛾子第1607章 质问第884章 试探第1403章 来客第1152章 稳定第474章 红白第411章 凉薄第87章 玉佩第1652章 询问第1221章 心路第604章 挑拨第1612章 骚动第1045章 丑事第418章 捎话第671章 选择权第572章 葬送第332章 磨牙第1161章 疑点第1537章 孤行第576章 失望第600章 搞事第1170章 决裂第899章 心思第1630章 放话第880章 墙根第140章 烦闷第723章 疑虑第516章 法会第80章 灭口第195章 撞破第1057章 听闻第778章 告状第245章 惊喜第1427章 旧人第909章 相见第138章 把柄第1612章 骚动第870章 提亲第198章 伤心第1228章 亲迎第514章 分道第349章 织课第1213章 冠服第440章 密信第1561章 闭门第969章 安抚第510章 提前第371章 结好第1470章 栽赃第617章 程仪第1222章 送妆第1345章 不安第1043章 遗言第234章 上岸第653章 船上第1386章 蠢事第1142章 混淆第1579章 鼓励第484章 首日第316章 闲书第1127章 出继第51章 感叹第857章 分析第29章 放人第1193章 震惊第765章 疑点第1595章 报信第1404章 抱怨第1356章 直白第1048章 怀疑第1397章 询问第189章 手足第1157章 真凶第1428章 成果第551章 禁闭第1325章 实情第1161章 疑点第1631章 摔伤第391章 安逸第1545章 道贺第719章 客人第376章 撤离第1505章 吊唁第139章 进宫第283章 笑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