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提亲

第870章 提亲

谢映慧最终没有选择谢慕林建议的“清新雅致才女”形象。

没办法,她对自己的才学没有足够的底气,就算硬撑出一个“才艺出众”的虚架子去见未来婆婆,一时讨得了甄氏欢心,将来在一起生活后,定会露馅的,那岂不是要招来婆婆的恶感?为了自己未来的幸福生活,谢映慧不打算作这个假。

她最终选择了“温柔和顺”的路线,挑了一身莲青色的长袄,外加淡青的绫子裙,配上珍珠首饰,看起来足够斯文端庄,但又不会突显什么才女气质,更多的,是象一位教养良好、知书达礼的文官之家闺秀的形象。

谢映慧甚至还打算,将来嫁进黄家后,闲暇时可以多多向婆婆请教学问,以一个谦逊、好学的媳妇形象去讨才女婆婆的欢心。婆媳间教学相长,既能增加两人之间的感情,也能打发时间。想必黄岩看到她们和睦相处的情形,也会更高兴吧?

谢慕林对此只有赞叹的份。谢映慧虽然近几年在湖阴老家,脾气已经收敛了不少,还在族中女学增加了不少学识,更受二房宋氏的熏陶,平时也会看看书了。可之前那十三年里,她真真只是个任性娇惯的大小姐。生母曹淑卿出身外戚勋贵将门,并不重视学问才艺,也用同样的观念教导女儿,对女儿的功课毫不上心,更乐于传授某些宅门内的“斗争决窍”又或是宫廷、王府里的规矩礼仪。那时候的谢大小姐,论诗才还常常会被庶出的三妹妹谢映容给比下去,为此也越发看谢映容不顺眼。

没想到,如今谢映慧竟然还有主动求学问的时候,还是向未来婆婆请教。找这样一位老师,日后她怕是想逃课都难吧?

出于对自家大姐这份决心的敬重,谢慕林分外谨慎、配合地陪在她身边,见到了上门拜访的黄岩之母黄太太甄氏。

黄太太是个生得十分秀气的中年妇人,兴许是守寡之后便疏于妆扮、保养,她看起来比同龄人文氏要显得苍老许多,不过发型依然梳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面上也是干干净净的,神情雍容,嘴边一直带着淡淡的微笑,显得颇为和蔼慈爱。她身上、头上戴的首饰很少,仅仅是符合她寡居身份又不显得失礼的镶碧玉素银簪与配套的耳环,左手腕上套着一只颜色青浅如水的玉镯子,搭配着竹青色的镶毛长袄、灰色马面裙,整个人显得素净又庄重。

确实有十分出众的才女气质。

谢映慧只需要从头到尾保持着端庄仪态,坐在一旁做陪客就行了。但若是客人或文氏提到她,她也需要做点反应,显露出自己良好的教养来。谢慕林需要出声的时候更少,不过偶尔也会在合适的时候发表几句言辞,活跃一下气氛,顺道介绍一下自家大姐的优点。

这不是她在给谢映慧这个便宜闺女添堵,而是与人结亲,不能把什么负面消息都藏着掖着,这样就算促成了婚事顺利结成,日后亲家知道了实情,也是会翻脸的,对自家女儿更没有好处。有什么不好的事,都在婚前交代清楚,两家考虑得明明白白,这样都还能成功联姻,那结亲之后,女儿就没必要为外界的流言蜚语担心了。因为婆家接受她之前,就已经知道了那些真相,没有理由在事后再抱怨什么。

然后便是大家各自落座说话。

当然,文氏在介绍相关情况时,也会为谢映慧说好话,比如她起初是对母亲尽孝心,跟着曹淑卿离开,后来发现舅家欺骗她们母女,便与舅家划清了界限,回归了谢家。传闻中与舅家表哥的婚约是一场骗局,她与前平南伯之子并无私情,只是被母亲的一厢情愿耽误了而已。至于外祖母病重时,她还放下旧怨,顶着舅家的白眼亲自去侍疾,为母尽孝,以及在外祖母去世后,为了舅家的不孝行径而伤心气愤,再度与曹家人生了嫌隙……

两人先彼此见了礼,文氏又神情自然地为客人介绍了“碰巧在场陪自己说话”的两个女儿,黄太太和气地笑着夸奖了谢映慧与谢慕林两个女孩子的长相、气度、礼仪,并奉上了早已准备好的见面礼——每人一个装有白玉连环禁步的绣花荷包。

文氏也看出黄太太的想法了,面上的笑容更真挚了些。她事先得过丈夫谢璞的提醒,也尽可能委婉地提到了谢映慧的身世,尤其是其生母曹淑卿改嫁后的一些传闻。

谢慕林一眼就能看出来,黄太太从进门的那一刻开始,就盯住了自家大姐谢映慧,一直在不着痕迹地观察着这个未来儿媳的言行,而且越观察越满意,嘴边的微笑都快抑制不住了。哪怕谢映慧期间有一句说话略嫌鲁莽了些,说得不太得体,她脸上的笑容也没变过,反而眼神中更添喜爱——估计黄太太这样在京城官宦女眷圈子里混了多年、丧夫回乡后又遭遇到夫家族人背叛算计、亲家反目的女子,更喜欢心性简单些的媳妇?

其实黄太太连谢家另外两位庶出姑娘的见面礼也准备好了,同样是装有玉连环禁步的绣花荷包,只不过玉质稍次一等,但做工也十分精致,在中等官宦人家中很是拿得出手了。虽然此时谢家三姑娘、四姑娘并不在场,黄太太也依旧请文氏将礼物转交给了正主儿,另外还有给谢家四位少爷准备的上等文房四宝,准备十分充分。

黄太太与文氏也是熟人了,从前就时常有往来,如今再见面,马上就要成为亲家,又比先前更亲近了几分。

其实一切都是走过场。

总之,谢映慧就是一个受母亲带累、却出淤泥而不染、知书达礼、善良纯孝的好姑娘。外界有任何不利于她的传闻,全都是误解,事实上她清清白白堪比白莲花,也不爱好权势,更希望能嫁进一户人口简单、家风清正的人家,希望夫婿是位有学问、有品行的温厚君子。

黄太太随后表示,这样的好姑娘,若有人因为传言或其母亲家族的原因而嫌弃她,那就是不识货!若是她的儿子能娶得这样的好姑娘,她做梦都能笑醒呢。然后她便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儿子的情况,年岁、属相、功名、性情,做过什么事,有过什么功绩,眼下是什么情况,有什么缺点——比如目前还没能考取进士等等,也提到了从前定过亲事,不过被反悔了,并非自身有过错。这么条条列出来,仿佛件件都能跟谢映慧配上,简直就是天作之合,地造一双了!

等到黄太太终于提出了提亲的请求,文氏也笑着收下了客人早就准备好的庚帖时,这门亲事便算是正式定下来了。

陪坐了半日的谢慕林暗暗松了口气,随即含笑看了旁边的谢映慧一眼。谢映慧暗嗔她一记,却又满面通红、嘴角带笑地低下头去。

(本章完)

第1539章 忽然第407章 去信第986章 吃瓜第734章 后续第1537章 孤行第528章 冒名第185章 上门第1270章 嗣子第1669章 朱玦第1406章 讨论第131章 旧仆第916章 示好第377章 警告第88章 盗案第129章 提议第335章 劝和第128章 相劝第1513章 抱怨第1228章 亲迎第1125章 恩赐第660章 忧愁第221章 流言第968章 发怒第1214章 发愁第957章 结果第1566章 杂乱第300章 害怕第207章 动摇第1014章 无依第81章 传闻第694章 皇子们第1353章 惊喜第1449章 情报第499章 薛家第379章 明了第166章 归还第1章 落水第983章 进言第1607章 质问第56章 拆穿(推荐加更)第78章 确认第951章 顾虑第793章 耳目第360章 离开第1322章 感动第1677章 连襟第789章 送信第1000章 搞事第171章 开会第61章 好转第424章 应允第664章 盘算第1575章 改建第1357章 心惊第1368章 滞留第1088章 谣言第1194章 应对第1346章 请求第1211章 备嫁第1615章 猜疑第566章 指环第16章 大哥第812章 耳目第257章 气和第446章 母女第53章 不巧第665章 药铺第1058章 疑虑第166章 归还第1288章 禀报第58章 撕破(推荐加更)第781章 婚姻第540章 胡思第213章 端午(下)第495章 邀约第568章 惶恐第177章 噎人第964章 请托第436章 呓语第156章 劝说第161章 死讯第752章 同理心第246章 善后第815章 北方第610章 搪塞第92章 递话第664章 盘算第453章 挚友第747章 喜悦第802章 商议第465章 反应第718章 抵达第164章 出谋第1547章 心虚第436章 呓语第411章 凉薄第952章 八字第1110章 安歇第472章 靠山第1191章 回门
第1539章 忽然第407章 去信第986章 吃瓜第734章 后续第1537章 孤行第528章 冒名第185章 上门第1270章 嗣子第1669章 朱玦第1406章 讨论第131章 旧仆第916章 示好第377章 警告第88章 盗案第129章 提议第335章 劝和第128章 相劝第1513章 抱怨第1228章 亲迎第1125章 恩赐第660章 忧愁第221章 流言第968章 发怒第1214章 发愁第957章 结果第1566章 杂乱第300章 害怕第207章 动摇第1014章 无依第81章 传闻第694章 皇子们第1353章 惊喜第1449章 情报第499章 薛家第379章 明了第166章 归还第1章 落水第983章 进言第1607章 质问第56章 拆穿(推荐加更)第78章 确认第951章 顾虑第793章 耳目第360章 离开第1322章 感动第1677章 连襟第789章 送信第1000章 搞事第171章 开会第61章 好转第424章 应允第664章 盘算第1575章 改建第1357章 心惊第1368章 滞留第1088章 谣言第1194章 应对第1346章 请求第1211章 备嫁第1615章 猜疑第566章 指环第16章 大哥第812章 耳目第257章 气和第446章 母女第53章 不巧第665章 药铺第1058章 疑虑第166章 归还第1288章 禀报第58章 撕破(推荐加更)第781章 婚姻第540章 胡思第213章 端午(下)第495章 邀约第568章 惶恐第177章 噎人第964章 请托第436章 呓语第156章 劝说第161章 死讯第752章 同理心第246章 善后第815章 北方第610章 搪塞第92章 递话第664章 盘算第453章 挚友第747章 喜悦第802章 商议第465章 反应第718章 抵达第164章 出谋第1547章 心虚第436章 呓语第411章 凉薄第952章 八字第1110章 安歇第472章 靠山第1191章 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