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示好

第916章 示好

不出谢慕林的意料,周大太太的态度相当和善客气。

她是个四十来岁的圆脸妇人,弯弯的眉毛细长的双眼,皮肤白晳,总给人一种弯着眼睛笑得和气的感觉,说话声音圆润柔和,用辞也很温和文雅。她打扮得并不华丽,看起来就比平时的家常打扮稍稍郑重一些,象是个邻居日常串门子的模样,一点儿都没有架子。她不但跟文氏有说有笑,见了谢慕林与谢映慧姐妹俩,也是没口子的称赞,而且夸得很有水平。

知道谢慕林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温婉和顺,又即将跟燕王唯一的子嗣成婚,她就夸谢慕林“端雅从容”、“气度不凡”。

察觉到谢映慧只是陪伴妹妹同来,其实本身不怎么爱搭理人,还隐隐有几分出身带来的骄傲与不合群,她夸的便是“超逸脱俗”。

周大太太如此给面子,说的话也好听,别说本就没怎么放在心上的文氏与谢慕林了,连本来对周家人心存敌意与戒备的谢映慧,对客人的表情都多了几分真诚。

周大太太今日唐突的来访,当然不仅仅是来说好话,夸奖谢家姐妹的。她是奉了婆婆周老夫人之命,替周二太太与周四姑娘赔礼道歉来的。但为了不让两家先前的矛盾冲突显得太大,她在言语间刻意淡化了双方的矛盾,并且用闲聊的方式,仿若不经意般将周二太太与周四姑娘的行为解释为自作主张,其实是受到周老夫人与周家大房坚决反对的,只可惜他们都没预料到这对母女会打着探望徐夫人的旗号,偷偷前往参加茶会而已,还说周老夫人知道实情后很是生气,已经把她母女二人禁足了,如今刚罚了周二太太为周老大人抄经祈福,让周四姑娘以后搬到自己院子里侍疾。周四姑娘以后是不会有多少机会再跑到外人面前来做失礼之事了。

听起来还挺合情合理的,而且给人的感觉,仿佛是她这个长媳压不住底下野心勃勃又不安份的弟媳妇,又不敢时时打搅婆婆的清静,只能勉强维持局面一般,各种艰难、不得已与委屈,即使没有明言,也都在话里话外透出来了。

文氏就很明显地露出了同情的神色,哪里还有什么记恨的想法?她要记恨,也只会针对周二太太。至于周大太太这位贤良和顺却始终不得弟媳敬重的周家长媳,又与今日之事有什么相干呢?

谢慕林在旁静静听着,暗中与大姐谢映慧交换了一个眼神。她们倒是没有文氏这么好糊弄。对于周大太太的贤名真假,她们两个初来乍到的不了解,今天也是头一回见周大太太。可来到北平一个月,他们兄弟姐妹几个因为未能正式拜见周老大人一家,就不方便先去与其他官宦人家交际,这可是文氏说的。谢璞并未提出异议,可见这是公认的老规矩了。周家行事霸道至此,若说身为长媳的周大太太是无辜的白莲花,也未免太不可信了些。文氏可能会受传闻影响,也有可能是周大太太在外人面前本就很会做人,可谢家姐妹没有先入为主的概念,反倒不会轻易交付信任。

比如现在,无论是谢慕林还是谢映慧,都很清楚地知道,若不是前者与萧瑞的婚约已定,且受燕王夫妇承认,无可更改,而徐夫人又不管不顾地公开了萧瑞的身世,使得这个秘密公之于众,也将其与周二太太、周四姑娘图谋这门婚事的真正原因暴露在所有人面前,明显已经得罪了燕王府,周大太太未必会这么积极地上门来赔礼、解释,还刻意向谢家示好。

这点倒是真的,文氏如今手里的上等银丝炭虽然不少,却是因为谢璞从燕王府主管那边弄到了一批,并非靠着自己的官位得到的,不方便传得人尽皆知。文氏跟周大太太客气了几句后,还是把银丝炭收下来了,又给她送了回礼,是谢慕林从湖阴老家带过来的,专门请杜老爷子配制的蜜炼膏方,秋冬季节里用来润喉润燥,最好不过了。周老夫人每年秋冬两季都会犯咳嗽,这是她出了名的老毛病了,有这个蜜炼膏兑水喝着润润喉,应该会舒服不少。

周家二房可能会指望借着徐夫人的关系,把周四姑娘嫁进燕王府去谋求权势,可周家大房却有个儿子刚中了举人,有机会在孝满后走正经科举仕途,重振家门。周大太太根本不可能象妯娌那样冒风险,她宁可交好谢家,为自己的儿子争取助力。

周布政使的身体情况显然已经不妙了,只是在挨日子罢了。一旦他去世,周家所有人都要守孝。在徐家势微、徐夫人失势,周家还有内眷惹恼了燕王妃与燕王未来继承人的情况下,他家已是孤立无援,要是再多结谢家这门仇人,在北平就别想好过了!谢璞很明显就是下任布政使,以他这些年在北平布政使司的经营,再加上与燕王府的姻亲关系,周布政使的家属根本不可能靠着他在布政使司官吏圈子里的影响力,继续在北平呼风唤雨。

周大太太是过来示好的,最好让谢家欠下周家的人情,并不是真来与文氏礼尚往来的。可文氏热情还礼,她难道还能回绝么?只得一脸高高兴兴地收下了。

周大太太待文氏前所未有的友好和亲切,还主动问起了谢家刚到北平城的两位长辈,问她们是否适应北方的冬天?又给谢家送来上好的银丝炭,说是冬天取暖必备。谢家固然也有,可上等的银丝炭一般只有燕王府以及城中几家最显赫的人家才会有存货,旁人都是用次一等的。谢璞目前还是布政参政,只怕还够不上那个边儿,就算能拿到好银丝炭,份量也未必足够。

这时,丫头来报,万太太到了。

谢慕林看了看屋里的自鸣钟,发现万太太与文氏约定的时间差不多了。万太太还挺准时的嘛。

周大太太脸上依旧带着微笑,却似乎不打算留下来跟万太太一块儿聊天。她主动站起身来,向文氏告辞,还邀请文氏得闲时到家里走走,所谓远亲不如近邻,两家住得这样近,本就该常来常往才是。

文氏客气地带着两个女儿送了她出二门,正好与进门的万太太走了个对脸儿。

(本章完)

第1274章 怨气第1381章 前情第996章 坏心第339章 开店第1382章 打听第281章 新居第152章 回家第751章 过往第1600章 等待第231章 出发第515章 团聚第587章 贵客第416章 联想第152章 回家第1484章 继续第648章 无言第418章 捎话第1197章 失误第324章 喜欢第287章 玻璃第214章 友人第1335章 齐备第481章 出发第861章 访客第755章 吃醋第322章 修缮第1663章 安定第1654章 评价第1098章 姑嫂第90章 火光第912章 畅谈第239章 甩锅第1268章 来信第1639章 补药第1354章 奖励第201章 纷杂第835章 饭后第760章 朋友第309章 忌讳第606章 来信第1216章 准备第164章 出谋第50章 哄骗第1266章 败走第1320章 骑射第1675章 情义第1210章 门外第1148章 提醒第455章 算盘第1071章 缘由第104章 警告第1239章 朝见第1169章 拜第1313章 家书第34章 倒霉(推荐加更)第1466章 对质第749章 惊讶第701章 谎言第1069章 紫竹第1490章 斋宫第947章 警惕第882章 透露第926章 意图第1461章 抽薪第498章 心凉第1443章 旧谊第380章 入驻第331章 城府第1648章 送行第835章 饭后第1663章 安定第1624章 避嫌第645章 决定第874章 来访第675章 用意第1220章 力劝第1454章 新年第827章 欢喜第1486章 离开第710章 心思第9章 夜会第1625章 恶化第1378章 迟归第1445章 冲突第1478章 自察第1542章 处置第597章 大案第1482章 落网第962章 演戏第1244章 慈云第1022章 大夫第267章 危言第1251章 回门第878章 思路第258章 复诊第1477章 争持第1183章 出嫁(上)第1531章 回宫第349章 织课第1598章 纠结
第1274章 怨气第1381章 前情第996章 坏心第339章 开店第1382章 打听第281章 新居第152章 回家第751章 过往第1600章 等待第231章 出发第515章 团聚第587章 贵客第416章 联想第152章 回家第1484章 继续第648章 无言第418章 捎话第1197章 失误第324章 喜欢第287章 玻璃第214章 友人第1335章 齐备第481章 出发第861章 访客第755章 吃醋第322章 修缮第1663章 安定第1654章 评价第1098章 姑嫂第90章 火光第912章 畅谈第239章 甩锅第1268章 来信第1639章 补药第1354章 奖励第201章 纷杂第835章 饭后第760章 朋友第309章 忌讳第606章 来信第1216章 准备第164章 出谋第50章 哄骗第1266章 败走第1320章 骑射第1675章 情义第1210章 门外第1148章 提醒第455章 算盘第1071章 缘由第104章 警告第1239章 朝见第1169章 拜第1313章 家书第34章 倒霉(推荐加更)第1466章 对质第749章 惊讶第701章 谎言第1069章 紫竹第1490章 斋宫第947章 警惕第882章 透露第926章 意图第1461章 抽薪第498章 心凉第1443章 旧谊第380章 入驻第331章 城府第1648章 送行第835章 饭后第1663章 安定第1624章 避嫌第645章 决定第874章 来访第675章 用意第1220章 力劝第1454章 新年第827章 欢喜第1486章 离开第710章 心思第9章 夜会第1625章 恶化第1378章 迟归第1445章 冲突第1478章 自察第1542章 处置第597章 大案第1482章 落网第962章 演戏第1244章 慈云第1022章 大夫第267章 危言第1251章 回门第878章 思路第258章 复诊第1477章 争持第1183章 出嫁(上)第1531章 回宫第349章 织课第1598章 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