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出发

第481章 出发

谢慕林与谢显之出发的时候,全家人连同二房、三房都齐齐把人送到了码头。

谢老太太没有走这么远,却也难得地把孙子孙女送到了大门口,还一脸不高兴地对他们说:“何必跑这么远的路回京城去?两个女孩子,多派几个人去接就行了,用得着你们这般辛苦?!”

谢显之露出了为难之色,张口就想要说出自己是想顺路去给外祖母磕个头,谢慕林扯了一下他的袖子,制止了他开口,转而对谢老太太说:“老太太,大姐和三妹妹都病了,她们两个都是女孩子,十几岁大,光派几个下人去怎么能行?就算有金姨娘沿路照看,她也只有一个人,未必有精力同时兼顾到两位姑娘。大哥去,是他为人长兄有责任,我跟着去,是因为我也是女孩儿,照顾起姐妹们,比大哥要方便些。至于为什么带我,而不是带上四妹,当然是因为我年纪比四妹大几岁的缘故。这些事,我们都早跟您老人家解释过了,怎么您如今又要问了呢?莫非是心里舍不得我们,不想让我们出远门,却又不好意思直说,因此您才会故意说这样的话的?”

谢老太太顿时拉长了脸:“谁个舍不得你们了?少往自己脸上贴金了!这回进京,可比不得先前从京里出来的时候,人多势众。你们就只有兄妹两个,带了几个下人,都不是精明能干的那种。就算有姓毛的在,路上也不见得能好过。给我仔细些吧,万一病在路上,可不是玩儿的!到了京城,小心姓曹的又找你们晦气!”

她甩了袖子便转身带着珍珠与何婆子走了,头都不回,好象对两个即将出远门的孙儿孙女毫不在意一般。

谢慕林却言笑晏晏地对其他人道:“瞧老太太多关心我们哪,心里明明舍不得我们,放不下心,一再嘱咐我们要照顾好自己,却还要装出严肃的模样来,分明就是放不下架子嘛。老太太的性子真可爱!”

文氏、谢徽之、谢映芬、谢涵之与宛琴离得近的,把谢慕林的话听了个分明,全都忍不住呛得咳了起来。

谢显之面露古怪之色,干笑着扯了扯嘴角,那表情怎么看怎么古怪。

谢谨之依旧淡定如常,嘱咐妹妹:“你既然明白老太太的苦心,路上就得再谨慎小心才是。你别忘了,你是打了包票,说会把大哥照看好,家里才许你跟着大哥出门的。若是大哥在路上身体有所不适,你可千万别慌了手脚,不知该如何做才好。”

这时候,宗房的人也过来了,宋氏便不再多言,命女儿、外孙与宗房、三房的人一道,将两个孩子及毛掌柜、刘伙计送往码头,把他们送上了回京的路。

二房的人过来与三房一行人会合了,连宋氏都出了门,拉着谢慕林的手,向谢显之与他身边随侍的菖莆问了许多准备工作,又问了毛掌柜路上的安排,便对谢显之与谢慕林道:“有老毛在,我不担心你们路上会遇到什么麻烦。只是你们两个孩子头一次在没有长辈陪同下出远门,行事再谨慎小心,都是不为过的。我只说一点,宁可慢些、稳些,都别赶得太急了,免得出事。

谢显之与谢慕林忙肃容垂手应下了。

“把你们父亲的名帖带好,遇上有关卡就送出去。先前平望镇千户所送来的书信,你们也要随身收着。万一遇上不买你们父亲账的关卡,就得出动那位千户大人的面子了。几百里路,说远不远,说近不近,慢慢走,三五天也能到了。先看慧姐儿与容姐儿的身体如何,再考虑回程的事。我还是那句老话,不必着急。实在不成,大不了再走运河回来便是。船行的东家与我们也算熟络,怎么也能挤出一两条船来的。”

贾大在经过水泥窑与老宅留守等几桩差事之后,已经获得了谢慕林的信任。她本来是打算派他去织机作坊学习学习的,但他觉得自己的父亲与兄弟已经在水泥作坊当差了,自己再固守于某个作坊,虽然可保收入丰厚、生活无虞,却也太浪费了他过去所学习的技能。他宁可跟在二姑娘身边做个跟班长随,无论是进京也好,北上也罢,都能用上自己的本事,也能开阔眼界。

谢慕林与谢显之先坐船前往湖州府,在湖州上岸,再改走陆路。他们此次带的人不少,除了侍候谢慕林的翠蕉和侍候谢显之的菖莆这两个贴身丫头外,就是谢显之的小厮青松,谢谨之借给长兄的小厮石砚,还有谢慕林带着听差使唤的贾大。

谢谨之叹了口气,又转头去请毛掌柜与刘伙计多多照看兄长与妹妹。毛掌柜笑着答应了。他其实真觉得东家的太太、少爷们担心太多了,不就是赶几百里路去京城么?他每年都要来回走几趟,十分安全,也不算辛苦。既然不是一定要赶时间,他们慢慢走就是了,大少爷与二姑娘又能出什么事呢?

谢慕林笑着说:“二哥放心,我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照顾人的本事,我还是有的,实在遇上不知该如何处理的变故,我也可以去请教毛掌柜。”

谢慕林尊重他的决定,便索性带他进京了。他从前是个马车夫,对京城的路况最熟悉不过,这一路上可以继续做老本行,进了京也能帮上大忙呢,她也省得另外找人了。

除了这几个人以外,还有六名身手不错、孔武有力的长随兼护卫,两名做活麻利又有力气的壮年仆妇,再加上毛掌柜与刘伙计那边也带了仆从、护卫,一行人也有二十几口呢。四辆马车,几十箱行李,一条船都载不下,还得分了三条船。谢慕林、谢显之兄妹带着近侍与一半护卫坐一条,毛掌柜一行人带着货物坐另一条,剩下那条船装马车与重行李,由剩下的护卫押船,全都满满当当。

刚开始走水路,无论是谢慕林还是谢显之,在经历了大半年的湖阴生活之后,都已经习惯了坐船,因此走得很稳当。这时节,大部分人都还在家中过年,又已过了元宵节,走亲戚访亲友的人少了许多,也没什么人进京看花灯了,倒是会在家打点行囊,预备年后出门谋生,因此河上的行船不多,没有发生过堵塞。谢家一行人安安稳稳地在河上走了一日,便到了湖州府城。谢显之还有闲情逸致,在船舱里看书、写字,又或是抱着手炉坐在窗边观赏沿岸景色,与妹妹谢慕林商量着,日后到府里参加科举时,定要把美景画下来,留作纪念。

然而,等到他们上了岸,把雇来的船打发回程,分别坐上马车,改走陆路前往京城时,情况顿时不一样了。

(本章完)

第1002章 设宴第395章 分工第1141章 收药第939章 相见第74章 态度第1041章 缘故第145章 瑶枝第102章 针锋第379章 明了第129章 提议第1573章 请求第1621章 坦言第891章 鄙视第48章 提醒第235章 苏州第1539章 忽然第845章 消停第1379章 忧心第549章 山门第1360章 佳话第369章 警告第629章 嘴仗第310章 燕王府第1209章 讨论第349章 织课第659章 宽慰第522章 派人第890章 相看第154章 误导第1436章 训斥第829章 聊天第1088章 谣言第1671章 用心第303章 懊恼第1150章 报信第659章 宽慰第1552章 混乱第1567章 大怒第838章 新居第313章 春秋第575章 纠结第1450章 提醒第1156章 拜谢第568章 惶恐第1351章 察觉第1338章 周三第186章 哭求第313章 春秋第69章 兄弟(推荐加更)第841章 众人第547章 失望第1323章 察觉第283章 笑闹第735章 分道第1598章 纠结第430章 接木第745章 劝说第1485章 打击第761章 坦言第562章 金山第291章 晚餐第415章 捎话第231章 出发第913章 盘算第105章 涟漪第948章 脑补第306章 人选第1477章 争持第468章 木匠第455章 算盘第1210章 门外第365章 传闻第791章 担忧第17章 打听第591章 缘由第1407章 偶遇第1509章 请求第618章 团聚第1058章 疑虑第47章 旁听(推荐加更)第1584章 表态第309章 忌讳第1033章 姐妹第669章 暗示第962章 演戏第782章 嫌弃第114章 侍疾第1037章 约定第1202章 舅甥第1396章 基调第490章 严防第1331章 讨论第115章 难过第59章 憋屈第214章 友人第368章 不安第920章 翁婿第1425章 隐秘第16章 大哥第788章 母女
第1002章 设宴第395章 分工第1141章 收药第939章 相见第74章 态度第1041章 缘故第145章 瑶枝第102章 针锋第379章 明了第129章 提议第1573章 请求第1621章 坦言第891章 鄙视第48章 提醒第235章 苏州第1539章 忽然第845章 消停第1379章 忧心第549章 山门第1360章 佳话第369章 警告第629章 嘴仗第310章 燕王府第1209章 讨论第349章 织课第659章 宽慰第522章 派人第890章 相看第154章 误导第1436章 训斥第829章 聊天第1088章 谣言第1671章 用心第303章 懊恼第1150章 报信第659章 宽慰第1552章 混乱第1567章 大怒第838章 新居第313章 春秋第575章 纠结第1450章 提醒第1156章 拜谢第568章 惶恐第1351章 察觉第1338章 周三第186章 哭求第313章 春秋第69章 兄弟(推荐加更)第841章 众人第547章 失望第1323章 察觉第283章 笑闹第735章 分道第1598章 纠结第430章 接木第745章 劝说第1485章 打击第761章 坦言第562章 金山第291章 晚餐第415章 捎话第231章 出发第913章 盘算第105章 涟漪第948章 脑补第306章 人选第1477章 争持第468章 木匠第455章 算盘第1210章 门外第365章 传闻第791章 担忧第17章 打听第591章 缘由第1407章 偶遇第1509章 请求第618章 团聚第1058章 疑虑第47章 旁听(推荐加更)第1584章 表态第309章 忌讳第1033章 姐妹第669章 暗示第962章 演戏第782章 嫌弃第114章 侍疾第1037章 约定第1202章 舅甥第1396章 基调第490章 严防第1331章 讨论第115章 难过第59章 憋屈第214章 友人第368章 不安第920章 翁婿第1425章 隐秘第16章 大哥第788章 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