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7章 大怒

第1567章 大怒

谢慕林端着笑脸把几位宗室贵妇送出了慈宁宫,回到后殿时,就看到永宁长公主和薛氏在拼命说好话安抚太后。

太后方才在那些宗室贵妇说话时,就开始板起脸来,面色十分难看,只是没有直接发作罢了。等人一走,她就忍不住了,不停地数落这些人落井下石,惟恐天下不乱!

永宁长公主一再安慰母亲:“母后别生气,何必与他们一般见识?他们也就是上了三殿下的当,才会胡乱猜疑罢了。其实压根儿就没有的事儿。等皇上正式下了旨意,他们也就消停了。”

薛氏不象永宁长公主知道那么多内情,心里还是有几分相信三皇子的话的,但当着太后的面,她也要硬着头皮顺着永宁长公主的口风说话:“是呀是呀,等父皇下了旨意就好了。”

太后听后,稍稍冷静了一点,但还是很生气:“他们也就是仗着皇上如今病着,一时无法为珞儿办立储大典,才会暗地里生事!真当哀家看不出来么?!他们是想着,一旦自家的子侄被接入宫中抚育,哪怕将来珞儿继位后有了子嗣,他们也能占得先机了!真要让他们插手到了宫中,天知道珞儿以后的子嗣能不能得保?!涉及皇位之争,他们这些人个个心狠手辣,不知感恩,小看了他们是要吃大亏的!我们母子三人吃了多少苦,才撑过了先帝末年的乱局,有了今日,怎么可能再让他们卷土重来?!”

是的,那一群上窜下跳的宗室里头,有不少就是参加过先帝末年又或是先帝之父承德帝末年的夺嫡之争,然后在斗争中失败,苟延残喘下来的。太后认为,如今皇帝诸子之争,明明已经有了结果,只是暂时有些波折罢了,对结果并无影响,宗室们却非要插一脚进来,就是存心想要浑水摸鱼,好为自己争取东山再起的机会了。真要让他们得逞了,现今的皇室成员绝不会有好日子过!太后是绝对不会给他们任何机会的。

她还跟谢慕林这个素来挺有主意的长孙媳妇商量:“回头跟你公公也说一声吧,哀家与他母子二人一同去劝皇上,还是尽快将立储之事定下来才好。正式的典礼过后再办也无妨,甚至不办都无所谓!最要紧的,是先树立四皇子的储君名分,不让宗室有机会钻空子。这都什么时候了?何必讲究那些繁文缛节?!”

谢慕林深有同感:“太后娘娘说得是。眼下还是先稳住大局要紧。郡王爷昨儿也跟我说呢,道是要向皇上进言,无论如何也得先把立储的旨意正式颁布下去才是。”

太后露出了满意的表情,点了点头:“很好。瑞哥儿素来懂事周全,他能想到这一点,还愿意去向他皇伯父进言,可见我们老朱家年轻一辈里,还是有能撑得住事的好孩子的。”说着她又忍不住叹气,“这样的好孩子,皇上偏偏拖拖拉拉地不肯正式立他为世子,害得瑞哥儿在人前说话都少几分底气,好象人人都觉得他早晚会被旁人取而代之,无法执掌燕王府的大权似的。皇上固然是太过犹豫了,可喜欢胡思乱想的人自己也糊涂!燕王就只有这一个亲骨肉呢,除了瑞哥儿还有谁能做这个世子?!燕王又不比别人,他是皇上的亲兄弟,哪怕是过继出去了,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最亲的手足了。皇上遇到难处,燕王从来都是尽心尽力替他哥哥分忧的。对着这样的好弟弟,皇上还能让他为独子的前程忧心不成?!”

这话大概是太后在安抚朱瑞与谢慕林夫妻?毕竟,本来说好了要在四皇子正式立储后,便册立朱瑞为燕王世子的。如今立储的事推后了,立世子的旨意也没有了动静。太后也担心朱瑞会生出怨言来吧?这毕竟是她的亲孙子,又跟燕王一起,正为皇帝分忧呢,不能寒了乖孙子的心。

谢慕林很淡定,她并不担心皇帝会改变主意。虽然不清楚皇帝都把儿子送给弟弟了,为什么还要拖延立朱瑞为世子,但总归是他另有私心。可皇帝毕竟是皇帝,他再有私心,也要认清楚自己的处境。他活不了多久了,若不能在咽气些稳住局势,确定好继任人能顺利接位,所有的儿子只要不作死都能保住性命,并且安享富贵生活,等他一死,皇室与朝廷发生动荡,他所留下来的皇位还不知会便宜了谁,他这些年的政绩更有可能会化为乌有。到时候,他在史书上又能留下什么好名声呢?

哪怕是为了自己,皇帝也会在临死前尽到自己作为君王的责任的。

太后并不清楚谢慕林的想法。她想到就要去做,立刻就打发慈宁宫的总管太监去西宫传话,表示要去看望儿子。但西宫那边随后打发人传话过来,道是皇帝正与四皇子、燕王以及燕王世子朱瑞讨论重要的政务,请太后娘娘暂时不要过去。

这种事之前也有发生过,但皇帝通常都会让传话的人添上一句,说明自己什么时候会得空,到时候会亲自过慈宁宫来陪太后用膳什么的。现在他病倒在床,自然不可能移架了,但也不至于不明说自己什么时候会结束讨论。

太后起初没把这些话放在心上,还以为皇帝只是照常与信任的儿子、弟弟和侄子讨论政事。等到将近晚饭的时候,她又打发人去了一趟西宫,得知四人还未讨论完。

最关键的是,皇帝前不久才命人去了东五所,把三皇子带到西宫来了。

太后很好奇,皇帝传了三皇子来做什么?但又担心三皇子又把皇帝给气坏了,于是赶紧打发身边的心腹嬷嬷前去打探消息。

后来据嬷嬷回来报告,当时西宫里的侍从都退出了皇帝所住的房间,屋里只留下皇帝、燕王、四皇子、三皇子与朱瑞五人,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旁人都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三皇子好象说错了什么话,惹得皇帝大怒,随手扔出了一个药碗,把三皇子的额头给磕破了,流了不少血。

皇帝没有再次晕倒,但十分激动,燕王迅速传了太医入殿为皇帝医治。而闯了大祸的三皇子则被朱瑞强行拖出了房间,随后又被禁军侍卫“护送”回了东五所。

嬷嬷在西宫前院见到了朱瑞,打听三皇子又说错了什么话,才会惹怒了皇帝?但朱瑞拒绝回答。

嬷嬷没有追问。因为朱瑞的脸上,也露出了明显的茫然表情,似乎连他自己,都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呢!

(本章完)

第170章 花销第673章 到达第1315章 婆媳第1296章 消息第1172章 嫁妆第392章 危急第837章 入住第776章 转移第93章 上香第1236章 新房第1616章 相劝第648章 无言第758章 预感第423章 告状第1016章 猜测第1431章 偷听第71章 姑嫂第304章 调戏第994章 气病第1217章 册封第343章 平息第1129章 忠心第1233章 安利第1102章 推托第1302章 猜忌第86章 喊冤第1240章 太后第1342章 来信第826章 通州第804章 戳穿第425章 私物第1584章 表态第1045章 丑事第139章 进宫第1075章 向导第676章 威胁第753章 扭转第958章 未来第241章 看清第666章 异状第1317章 出游第1033章 姐妹第384章 回归第1418章 提醒第1585章 转移第69章 兄弟(推荐加更)第1208章 后患第795章 送行第790章 结果第595章 思考第1491章 湄如第1427章 旧人第1069章 紫竹第1467章 确认第376章 撤离第33章 钓鱼第193章 接连第1242章 赏赐第535章 出殡第1656章 择配第656章 蓝氏第247章 台风第378章 狠毒第729章 蓝氏第1477章 争持第1436章 训斥第280章 谢家角第48章 提醒第133章 梨儿第506章 背锅第40章 清晨第1192章 展望第1630章 放话第32章 货郎(推荐加更)第1632章 传话第1646章 后事第112章 不搬第652章 离开第901章 口角第1060章 风险第882章 透露第140章 烦闷第95章 猜测第1002章 设宴第701章 谎言第734章 后续第1660章 同心第651章 开启第607章 死士第669章 暗示第1255章 插曲第280章 谢家角第266章 辩解第511章 打发第1390章 用意第513章 探问第1398章 行动第1194章 应对第905章 相怼第431章 会友
第170章 花销第673章 到达第1315章 婆媳第1296章 消息第1172章 嫁妆第392章 危急第837章 入住第776章 转移第93章 上香第1236章 新房第1616章 相劝第648章 无言第758章 预感第423章 告状第1016章 猜测第1431章 偷听第71章 姑嫂第304章 调戏第994章 气病第1217章 册封第343章 平息第1129章 忠心第1233章 安利第1102章 推托第1302章 猜忌第86章 喊冤第1240章 太后第1342章 来信第826章 通州第804章 戳穿第425章 私物第1584章 表态第1045章 丑事第139章 进宫第1075章 向导第676章 威胁第753章 扭转第958章 未来第241章 看清第666章 异状第1317章 出游第1033章 姐妹第384章 回归第1418章 提醒第1585章 转移第69章 兄弟(推荐加更)第1208章 后患第795章 送行第790章 结果第595章 思考第1491章 湄如第1427章 旧人第1069章 紫竹第1467章 确认第376章 撤离第33章 钓鱼第193章 接连第1242章 赏赐第535章 出殡第1656章 择配第656章 蓝氏第247章 台风第378章 狠毒第729章 蓝氏第1477章 争持第1436章 训斥第280章 谢家角第48章 提醒第133章 梨儿第506章 背锅第40章 清晨第1192章 展望第1630章 放话第32章 货郎(推荐加更)第1632章 传话第1646章 后事第112章 不搬第652章 离开第901章 口角第1060章 风险第882章 透露第140章 烦闷第95章 猜测第1002章 设宴第701章 谎言第734章 后续第1660章 同心第651章 开启第607章 死士第669章 暗示第1255章 插曲第280章 谢家角第266章 辩解第511章 打发第1390章 用意第513章 探问第1398章 行动第1194章 应对第905章 相怼第431章 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