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危急

第392章 危急

谢老太太有了人陪伴,也有了新的消遣,谢家三房一众人等总算可以松口气了。

谢老太太毕竟是长辈,每日晚辈们去向她晨昏定省,是应有的规矩。可如果她闲来无事,来兴致了,非要拉着你不停说话,你也不好硬着头皮说要走人。但若真留下来相陪,又要耽误多少事?做晚辈的就算再三赔罪,好抽身离开去做正事,她也要阴阳怪气地说你不孝顺。这一屋子的老实人,有几个扛得住这种指责?除了谢慕林是真不在乎,还敢怼回去以外,其他人都受不了。就算厚脸皮如谢徽之,骨子里其实也是个乖孩子。

如今可好了,谢老太太每日光是跟族侄孙媳妇柳氏聊湖阴县城里各大户的八卦传闻,就能打发掉一天的时间,还意犹未尽,总说要留柳氏下来吃晚饭呢。而柳氏呢?也借着谢老太太这里,消磨了时光,转移了注意力,省得总想着刚刚上学的儿子,整天在家不知道该干什么。中午小学生们的午饭是在族学里用的,有长随侍候,也不必她操心。傍晚回家,她时不时地还能得谢老太太赏两个菜,带回家里加餐。

谢老太太对于喜欢的人,还是挺大方的。虽然如今比不得从前阔绰了,金银珠宝绸缎之类的值钱物事,她已经很少赏人,但如今看柳氏顺眼了,赏两个菜、一包茶叶、两斤糖果糕点什么的,都是常事,反正都是文氏孝敬来的,用不着她自掏腰包。哪天柳氏哄得她高兴了,她还会把自己不喜欢的旧衣裳鞋子赏两件给柳氏。

那些衣裳鞋子都是上好的料子,上好的做工,只是颜色花纹老气些罢了,柳氏一点儿都不嫌弃,带回家去,自己不穿,稍微改改,孝敬婆婆或娘家母亲也是好的。有了实打实的好处,儿子在族学里也适应良好,丈夫在外事事顺心,柳氏就越发喜欢到谢老太太这里来了。

谢慕林冷眼瞧着,发现柳氏行事很有分寸,就算是要哄谢老太太高兴,也不会说出不该说的话。出了三房的大门,她也不会把谢老太太的任何言论往外传。这就很不错了。谢慕林甚至觉得,让文氏多跟这种情商出众的人来往,也是有好处的,便劝文氏跟柳氏多亲近些。

文氏本来就喜欢柳氏,见女儿也认可这个族嫂,心中更欢喜,不但谢老太太送任何东西,她不去阻拦,甚至自己也掏腰包,送了柳氏不少礼物,连带柳氏的婆婆与小姑子莺莺,都有一份。柳氏对此心领神会,把自己的嘴管得更严了。有时候谢老太太说顺了嘴,发表了些对宗房、宋氏以及儿媳孙辈们不利的言论,她也会委婉地劝解两句,让谢老太太心平气和些。

其实谢老太太也不是没有嫌弃过柳氏这一点,总觉得她不如自己从前认得的朋友们会说话,但想到那些朋友如今早就变了脸,在湖阴这种乡下地方,也没别人能陪自己聊天了,况且柳氏还知道许多湖阴富户人家里的八卦趣闻,更加难得,因此,些许小毛病,也不是不能忍的。她继续与柳氏有说有笑,高兴起来时,也照旧打赏不误。

谢老太太的日子是越发轻松愉快了,但老天爷的脾气却越来越古怪难测。

谢氏一族自然也不例外。

书院不在县城里,无法受到城墙的保护,本身又挨着河岸,还有一部分区域地势并不高,八年前就被淹过。为了师生们的安全,二房的宋氏已经知会过书院里掌事的大儒们,让所有人撤出那片有危险的区域,暂时不再使用那一片校舍。只是书院本身占地颇广,又挨着山地、竹林,万一雨水过大,也有发生泥石流的风险,必须要日夜有人巡逻警戒方可。如今学生已经走了一大半,老师们又多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读书人,还有相当一部分上了年纪的,在本地雇来的雇工都跑回自个儿家里忙活去了,光靠十来个小厮、仆役,又能当得什么用?

时间已经将要进入十月了,天气越来越冷,眼看着就要入冬了,湖阴一带的雨却似乎下个没停似的,已形成了冻雨,又冷又湿,令人越发难熬。

连日阴雨,河道里的水位本来就高,上游再泄洪,这一带的河堤能抗得住吗?大家八年前都是受过灾的,特别害怕当年的灾难再来一回。这下不但县衙里的县官与一众吏员要动起来,纷纷下乡察看沿河堤坝的情况,督促当地官民加固河堤,县中大户们,也都纷纷在自家地盘上加强了防洪措施,以防万一。

只是竹山书院那边,情况就有些不妙了。眼看着今年秋冬水涝已然成灾,书院里的学生大部分是周边地区出身的,各自家里都已先后把人招回去了,不管是帮着家里抵抗灾情,还是家人担心孩子的安危,他们都注定不会参加到书院的防洪工作中去。

河道里的水位也渐渐上涨,已经接近危险线了。上游的湖州城那边传来了坏消息,说东苕溪流域有几处河堤决了口,虽然情况不算太严重,只是淹没了一些农田房屋,死了三五个人,却有许多受灾的百姓湿冻病倒了。紧接着,太湖周边地区也形势告急,说是湖水泛滥,淹了湖边的滩涂地,官府迅速组织住在岸边的百姓撤走,又要利用支流与运河泄洪,减缓洪水的压力。消息传到湖阴县,所有人都紧张起来。

谢家角的堤坝早已加固过,排水沟渠也用水泥铺过,疏通清理妥当,再加上族人每日来回巡逻、清扫,夜里也有人值守,因此暂时还不见有险情。

谢显之与谢谨之都是竹山书院的学生,后者还是宋氏的嗣孙,听闻消息后,兄弟俩便立刻赶往二房,帮着出主意去了。

牛大儒与杨意全只得坐船穿过河水越发汹涌的河道,前往谢家角,向宋氏陈情,明言书院目前的困境。在这种时候,他们也只能向谢氏一族求救了。

文氏刚刚收到佃农那边递来的消息,为了今年天气不好,无法在秋收后补种一季蔬菜而叹息。而谢慕林则从三弟谢徽之那里,听说了一个不大好的消息。

谢家老宅那边,似乎爆发了时疫。在老宅里养伤的金山卫伤兵,已经有超过十五人病倒,纷纷出现类似风寒的症状,而且,看起来比一般的风寒还要厉害几分,特别容易过人。

谢慕林立刻警惕起来:“可知道病人都有些什么症状?”

如果是流感,那就麻烦了!

(本章完)

第284章 敲打第1402章 打听第847章 紫禁第1166章 计划第181章 姑嫂第1645章 弥留第937章 推论第237章 误导第1533章 势单第445章 质问第1603章 威胁第502章 腹黑第568章 惶恐第1046章 热议第91章 闻讯第1621章 坦言第467章 准备第536章 受伤第786章 异状第89章 结论第287章 玻璃第404章 北方第1158章 建议第1013章 交易第1229章 庙见第1121章 上门第391章 安逸第1532章 插曲第615章 说笑第584章 出城第32章 货郎(推荐加更)第215章 寻人第750章 亲缘第730章 既视感第703章 告知第458章 花言第787章 争吵第1208章 后患第547章 失望第349章 织课第141章 结交第1008章 投亲第110章 邀请第1491章 湄如第748章 兄长第1238章 训诫第751章 过往第1389章 应酬第1360章 佳话第560章 威逼第252章 诊治第488章 安排第1627章 醒悟第952章 八字1135.第1135章 疑点第1443章 旧谊第222章 细节第1402章 打听第469章 哀求第891章 鄙视第1071章 缘由第1066章 乌龙第907章 撕破第100章 失败第565章 爆红第1268章 来信第256章 心平第1085章 察觉第399章 善缘第31章 茫然第117章 旧仆第875章 热心第1586章 主动第1637章 请罪第342章 岔子第877章 听闻第816章 消息第1041章 缘故第710章 心思第483章 抵达第322章 修缮第1331章 讨论第503章 拜访第1029章 艰难第959章 遭贼第104章 警告第59章 憋屈第877章 听闻第228章 拜别第1027章 算计第564章 无妄第630章 火力第1094章 后账第546章 贵人第331章 城府第1303章 无题第832章 官邸第897章 周家第672章 再劝第830章 抵达
第284章 敲打第1402章 打听第847章 紫禁第1166章 计划第181章 姑嫂第1645章 弥留第937章 推论第237章 误导第1533章 势单第445章 质问第1603章 威胁第502章 腹黑第568章 惶恐第1046章 热议第91章 闻讯第1621章 坦言第467章 准备第536章 受伤第786章 异状第89章 结论第287章 玻璃第404章 北方第1158章 建议第1013章 交易第1229章 庙见第1121章 上门第391章 安逸第1532章 插曲第615章 说笑第584章 出城第32章 货郎(推荐加更)第215章 寻人第750章 亲缘第730章 既视感第703章 告知第458章 花言第787章 争吵第1208章 后患第547章 失望第349章 织课第141章 结交第1008章 投亲第110章 邀请第1491章 湄如第748章 兄长第1238章 训诫第751章 过往第1389章 应酬第1360章 佳话第560章 威逼第252章 诊治第488章 安排第1627章 醒悟第952章 八字1135.第1135章 疑点第1443章 旧谊第222章 细节第1402章 打听第469章 哀求第891章 鄙视第1071章 缘由第1066章 乌龙第907章 撕破第100章 失败第565章 爆红第1268章 来信第256章 心平第1085章 察觉第399章 善缘第31章 茫然第117章 旧仆第875章 热心第1586章 主动第1637章 请罪第342章 岔子第877章 听闻第816章 消息第1041章 缘故第710章 心思第483章 抵达第322章 修缮第1331章 讨论第503章 拜访第1029章 艰难第959章 遭贼第104章 警告第59章 憋屈第877章 听闻第228章 拜别第1027章 算计第564章 无妄第630章 火力第1094章 后账第546章 贵人第331章 城府第1303章 无题第832章 官邸第897章 周家第672章 再劝第830章 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