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章 上门

第1121章 上门

自打紫竹院之行后,永平郡主朱珮又邀请谢慕林出了两回门,一次去什刹海游船赏景,一次去一家茶楼品尝他家新出的点心。两次聚会都挺愉快的。

永平郡主其实也有邀请别家的千金同行,有燕王府旁支宗室的女儿,也有几位将军家的千金,都是她比较熟悉的姐妹或朋友了。可相处的次数多了,她便隐隐感觉到,还是跟未来的嫂子谢慕林在一块儿比较自在些。

旁支宗室的女儿,虽然与她分属同族姐妹,但由于身份地位都在她之下,父兄又有可能在燕王手下办事,所以多少有些看她脸色的意思,说话行事都带着拘谨。若是碰巧燕王府或北平有什么大事发生,这些姐妹们兴许还肩负着帮家里人从她这儿探口风的职责。虽然永平郡主能够理解她们的难处,但这种事见得多了,她也觉得没意思得很。

至于将军家的千金们,性情倒是爽快许多,也乐意陪她出城游玩或骑马打猎什么的。可永平郡主有时候总忍不住怀疑,明明她们一个个都是骑射高手,为什么与自己比赛的时候总会落败?到底是自己的骑射功夫果然在众人之上,还是这些朋友们在刻意相让呢?哪怕郡主没发现什么明显的破绽,这种怀疑也始终令她心中有关碍,再加上她们的父兄也有需要通过女儿打探燕王府消息的时候,她没办法真拿这些千金们当自己的好朋友,畅所欲言。

至于文官家的千金,永平郡主与她们相处时就更拘束了。她总需要收敛自己的脾气和性子,以免过于随意,吓着了这些斯文端庄的姑娘们,又或是让她们误会她盛气凌人。她更不习惯这些闺阁弱女们含蓄的表达方式,讨厌她们说话总是拐弯抹角的,仿佛有许多暗示。对于她们谈论的话题,也大多不感兴趣。

相比之下,与谢慕林相处的时候,永平郡主可以安心又随意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北平布政使谢璞从来就没指使过儿女从她这儿打听些什么消息,因为他想知道什么,通常直接问燕王或燕王手底下的人就行了。他与燕王相互信任,又是个用心实事的人,从不做这种私下打探的事。这令永平郡主面对他的女儿——包括谢慕林与谢映慧、谢映芬在内——时,都不必担心她们话里是否有试探之意。

谢慕林能跟她聊闺阁女儿的话题,也可以谈论诗词歌赋,说起北平的景致、特产、美食、风土人情,也都能搭得上话,虽说不大擅长骑射,可从来不会觉得她这个女儿家象男人一样骑马射箭有什么问题,反而还感到兴致勃勃呢!

她想要聊别人家的家长里短,吐槽一下别人让她看不惯的言行,谢慕林也不会义正词严地指责她不该背后说人,偶尔还会跟她一块儿吐槽。

所有的这些,都令永平郡主对未来嫂嫂谢慕林好感大增,认为她是个可以平等结交、相处的好朋友,将来成了自己的嫂嫂,两人关系就更密切了。有些不好跟人说的机密之事,她也能放心跟谢慕林聊。

四月中旬的一日,谢慕林刚刚从四妹谢映芬与表妹杨沅那儿回来,品尝过她们新研制出来的一种新糕点,是从前收集过的食谱中没有的花样。她觉得这糕点味道不错,正想要跟新熟悉起来的闺密永平郡主提起,看哪天她把配方带去燕王府,让郡主小厨房里的嬷嬷试制一下,让燕王妃与郡主尝一尝——她可不打算直接带成品去燕王府,以免被有心人利用——谁知这时候前院就传了话进来,说是永平郡主来访了。

谢慕林赶到正院上房的时候,郡主正给文氏和谢映慧提建议:“那家首饰铺子常年给我母妃做首饰,手艺很好的,用料也实在。你们只是需要些边角料罢了,又不是要什么正儿八经的大块宝石和大颗珠子,完全可以找那家铺子问问,若有零碎的珠宝边角料,几十两银子买上一大袋,就完全够使了!他家并不向外兜售这些东西,都是熟人才知晓他家还做这门生意呢。你们上门去,告诉掌柜的,是我介绍你们去的,包管他会替你们挑最好的,价钱也开得实惠。”

所以,永平郡主增加了跟谢慕林的接触,哪怕两人不能时时见面,她也会三天两头地打发人送信来。信未必写得很长,有时候只是一两句话,说在城中发现了什么好吃的,又或是说起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甚至是跟哪位闺密或亲友闹了不愉快,在短信里抱怨几句。谢慕林也时常给她回信,随收随回。郡主似乎很喜欢这种交流方式,还特地指定了一个心腹女侍卫,专门负责替她与谢慕林之间跑腿送信,以免那些信落在了别人手里,引发闲言。

文氏笑着向郡主道谢:“若不是郡主提起,我们是真真不知道还有这样的巧宗,本来是想让底下铺子里的掌柜们去南边打听的,可惜打听了半年,也只找到些零碎珠子,还未必够慧姐儿一个人使的。慧姐儿说不必了,可这两年京城人家嫁女,正时兴在嫁衣上嵌小块的珠宝,北平今年也学起来了。倘若慧姐儿的嫁衣少了这一宗,还不定怎么叫人笑话呢。多亏郡主提醒,如今我们可就不用再犯愁了!”

郡主来得挺突然,事前也没打声招呼。不过文氏正好在家,跟谢映慧在讨论后者嫁衣上用的金线与珠宝呢,见郡主上门,便热情地接待了她。

谢慕林进屋与永平郡主见礼,正要问她们怎么聊起了这个话题,便看到永平郡主朝她挤眉弄眼地,似乎在暗示些什么。

谢慕林还在猜,谢映慧已经笑着开了口:“郡主想必有什么要紧话要跟二妹妹说呢。两家既然是姻亲,郡主也叫我们别拘束,那索性大家便自在些。二妹妹带郡主回你那儿去吧,方便说话。想要什么吃的,玩的,只管让人传话,太太和我这里立刻就给你们送去。”

郡主立刻回了谢映慧一个赞赏的眼神,显然后者的话是说到她心坎上了。

文氏明白了,不由得苦笑了下。不过这种事虽然不合礼仪,但郡主本就是微服上门,只带了两个随从罢了,并没有张扬的意思,郡主如此和气,不摆架子,她这个做长辈的若还要讲究俗礼,那就太没眼色了。

文氏微笑着向女儿谢慕林点了头:“去吧,好生招待郡主,不可怠慢失礼。”

(本章完)

第1217章 册封第1584章 表态第755章 吃醋第719章 客人第1125章 恩赐第387章 善后第925章 旁观第1462章 分说第394章 行动第1509章 请求第370章 天真第1552章 混乱第752章 同理心第905章 相怼第562章 金山第1615章 猜疑第1126章 建议第496章 茶楼第1011章 选择第250章 狼狈第140章 烦闷第1226章 醮戒第772章 光彩第1622章 愿望第1072章 难处第441章 可疑第1274章 怨气第722章 询问第196章 责任第731章 同伴第1503章 溃散第1217章 册封第983章 进言第1041章 缘故第1618章 添堵第246章 善后第754章 耳闻第905章 相怼第1472章 反击第1180章 近况第454章 攻势第1395章 隐忧第947章 警惕第1626章 询问第1341章 不安第181章 姑嫂第135章 锦匣第40章 清晨第1058章 疑虑第910章 细节第524章 邀请第866章 信第965章 哭诉第1515章 引导第806章 相见第1096章 相思第649章 配合第654章 旅途第1604章 惊闻第1162章 商讨第664章 盘算第686章 台阶第1350章 宵夜第945章 现实第247章 台风第557章 闺蜜第240章 告密第402章 灾后第1612章 骚动第408章 重林第1211章 备嫁第1076章 小宴第1083章 催促第17章 打听第355章 中秋夜第74章 态度第243章 兴趣第427章 初提第953章 传信第910章 细节第1497章 涟漪第1591章 去意第1588章 提醒第1124章 愤怒第85章 渗人第579章 价值第389章 告诫第1066章 乌龙第1254章 非常人第819章 担忧第1223章 后续第1675章 情义第1298章 安抚第70章 上套第968章 发怒第889章 镇定第1247章 仆从第190章 家常第833章 邻居第584章 出城
第1217章 册封第1584章 表态第755章 吃醋第719章 客人第1125章 恩赐第387章 善后第925章 旁观第1462章 分说第394章 行动第1509章 请求第370章 天真第1552章 混乱第752章 同理心第905章 相怼第562章 金山第1615章 猜疑第1126章 建议第496章 茶楼第1011章 选择第250章 狼狈第140章 烦闷第1226章 醮戒第772章 光彩第1622章 愿望第1072章 难处第441章 可疑第1274章 怨气第722章 询问第196章 责任第731章 同伴第1503章 溃散第1217章 册封第983章 进言第1041章 缘故第1618章 添堵第246章 善后第754章 耳闻第905章 相怼第1472章 反击第1180章 近况第454章 攻势第1395章 隐忧第947章 警惕第1626章 询问第1341章 不安第181章 姑嫂第135章 锦匣第40章 清晨第1058章 疑虑第910章 细节第524章 邀请第866章 信第965章 哭诉第1515章 引导第806章 相见第1096章 相思第649章 配合第654章 旅途第1604章 惊闻第1162章 商讨第664章 盘算第686章 台阶第1350章 宵夜第945章 现实第247章 台风第557章 闺蜜第240章 告密第402章 灾后第1612章 骚动第408章 重林第1211章 备嫁第1076章 小宴第1083章 催促第17章 打听第355章 中秋夜第74章 态度第243章 兴趣第427章 初提第953章 传信第910章 细节第1497章 涟漪第1591章 去意第1588章 提醒第1124章 愤怒第85章 渗人第579章 价值第389章 告诫第1066章 乌龙第1254章 非常人第819章 担忧第1223章 后续第1675章 情义第1298章 安抚第70章 上套第968章 发怒第889章 镇定第1247章 仆从第190章 家常第833章 邻居第584章 出城